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文化经典承载着历代杰出人物的智慧、思想和精神,长期以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如何在网络时代引领学生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在古典诗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眺望经典诗文呈现的精神气象”,与经典中的伟大灵魂对话,与经典中的民族精神融通,让学生欣然接受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敢于担当的思想
语文教材中记叙类的古代散文大多是对历史的生动记录。一篇文章承载着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今天的青年如果没有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又何谈继往开来。因此,有必要在经典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寻杰出历史人物产生的背景,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关注社会、有所担当的思想意识。
《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荆轲刺秦王》等,记载了一个个悲壮感人的故事:蔺相如,作为一个弱国使臣,担负起出使强国的使命,以大局为重,体现了大智大勇的英雄之气;陈涉“崛起于阡陌之上”、揭竿起义的抗秦壮举,显示了一个底层民众的胆识与气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慷慨悲歌,不畏强暴,明知没有归路仍毅然赴难。他们关注天下的人生态度恰恰是今天的青年人所忽略和欠缺的。因此,可以把感悟这些人物形象作为疏通文字之后的重心,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体会:一个人只有关注社会,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一个人只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使自己的才华为社会所用。虽不能至,也能心向往之,将来走向社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主动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从富于个性情感的诗文中获得人生的力量
古典诗文里流淌着历代杰出人物的人生智慧,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写下了流传后世的著作,这正是今天中学生精神成长的“根”。
1.以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激励学生立志有为。千百年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境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叙述了孔子与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四个弟子进取有为的风貌,贯穿了儒家以礼治国的思想。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模拟2500年前那一堂关于“人生理想”课上的氛围与情调,借助学生的表演还原当时孔子师徒谈“志”的现场,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四个弟子的理想有什么不同?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四个人的理想都是治国,实现理想的道路却不同: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教民懂礼让他们有勇气保卫国家,冉有认为自己有使百姓丰衣足食的才能,公西华立志在外交场合有一番作为,曾皙则致力于对青少年美好情趣的培养。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立志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激励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2.从充满哲理的古代散文学习中坚定实现理想的意志。《游褒禅山记》是一篇将游与思结合起来的散文,文美旨远,蕴含着哲理。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话的含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喻指什么?为什么只有有志者才能到达那里?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让学生明白:王安石以险远之山峰为喻,是为了说明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创造事业,都必须具有坚定的志向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并善于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而只有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才能领略到常人不能见到的奇特风景。
三、在知人论世中接受作家智慧的洗礼
传统文化经典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依然有一种感发生命的内在力量。这种生命的力量源自作家人格的光辉。语文要用伟大的灵魂去润化学生的人格,为人生的发展孕育坚实的生命底气。
1.以作家坚韧和旷达的人格引导学生面对人生的挫折。在讲《鸿门宴》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联系作者的生平,重点讲述司马迁和苏轼创作时的背景和故事,让学生体会作者坚韧不拔的品质。司马迁化挫折为动力,发奋著书,写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名留青史,他看轻了生与死,掂出了生命的重量在于思想和精神。为了更好地理解苏轼遭遇挫折后的心路历程,教师可增加他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让学生理解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旷达——黄州并没有泯灭苏轼的生命之光,反而激发了他生命的潜能,让他为世人留下了千古绝唱。由此让学生领悟忍辱负重的意志和从容面对磨难、努力奋斗向前的人生意义,引导学生生命的正向成长。
2.品味作家对生命的思考和实践,获得人生智慧。如《赤壁赋》的学习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苏轼以水和月来比喻生命的内涵。使学生明白大千世界“变与不变”和人生的“取与不取”的哲理:生命虽然短暂,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积极进取,取用有度,这才是对俗世生活的超越。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从游赏自然美景的快乐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发出“死生亦大矣”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悲慨之叹。如何理解王羲之的这种悲慨呢?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王羲之一生的书法成就,启发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王羲之的悲慨否定了虚无的生死观,是追求人生价值、珍惜生命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王羲之创造的千古独步的书法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最执着的努力,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的热情。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就是在我们的血液里注入民族精神、智慧和思想。通过与历史上杰出人物进行对话,渐渐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讲学时曾这样回答学生提问:“阅读古典诗歌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人心不死。”这句话点出了传统文化经典对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化中寻求到精神的归宿和生命的诗意,并以此为寄托对抗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和彷徨。引领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吧,因为“人类最优秀的人和我们同在,吸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
(责编 黄紫鹃)
一、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敢于担当的思想
语文教材中记叙类的古代散文大多是对历史的生动记录。一篇文章承载着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今天的青年如果没有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又何谈继往开来。因此,有必要在经典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寻杰出历史人物产生的背景,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得关注社会、有所担当的思想意识。
《廉颇蔺相如列传》《过秦论》《荆轲刺秦王》等,记载了一个个悲壮感人的故事:蔺相如,作为一个弱国使臣,担负起出使强国的使命,以大局为重,体现了大智大勇的英雄之气;陈涉“崛起于阡陌之上”、揭竿起义的抗秦壮举,显示了一个底层民众的胆识与气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荆轲,慷慨悲歌,不畏强暴,明知没有归路仍毅然赴难。他们关注天下的人生态度恰恰是今天的青年人所忽略和欠缺的。因此,可以把感悟这些人物形象作为疏通文字之后的重心,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学生心中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体会:一个人只有关注社会,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一个人只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使自己的才华为社会所用。虽不能至,也能心向往之,将来走向社会,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会主动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从富于个性情感的诗文中获得人生的力量
古典诗文里流淌着历代杰出人物的人生智慧,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写下了流传后世的著作,这正是今天中学生精神成长的“根”。
1.以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激励学生立志有为。千百年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追求的人生境界。《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叙述了孔子与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四个弟子进取有为的风貌,贯穿了儒家以礼治国的思想。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模拟2500年前那一堂关于“人生理想”课上的氛围与情调,借助学生的表演还原当时孔子师徒谈“志”的现场,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四个弟子的理想有什么不同?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四个人的理想都是治国,实现理想的道路却不同:子路认为自己可以教民懂礼让他们有勇气保卫国家,冉有认为自己有使百姓丰衣足食的才能,公西华立志在外交场合有一番作为,曾皙则致力于对青少年美好情趣的培养。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立志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激励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
2.从充满哲理的古代散文学习中坚定实现理想的意志。《游褒禅山记》是一篇将游与思结合起来的散文,文美旨远,蕴含着哲理。教师可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句话的含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喻指什么?为什么只有有志者才能到达那里?要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让学生明白:王安石以险远之山峰为喻,是为了说明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创造事业,都必须具有坚定的志向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并善于利用外界的有利条件。而只有不畏艰险,奋力拼搏,才能领略到常人不能见到的奇特风景。
三、在知人论世中接受作家智慧的洗礼
传统文化经典经历了千年的风霜,依然有一种感发生命的内在力量。这种生命的力量源自作家人格的光辉。语文要用伟大的灵魂去润化学生的人格,为人生的发展孕育坚实的生命底气。
1.以作家坚韧和旷达的人格引导学生面对人生的挫折。在讲《鸿门宴》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联系作者的生平,重点讲述司马迁和苏轼创作时的背景和故事,让学生体会作者坚韧不拔的品质。司马迁化挫折为动力,发奋著书,写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名留青史,他看轻了生与死,掂出了生命的重量在于思想和精神。为了更好地理解苏轼遭遇挫折后的心路历程,教师可增加他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和余秋雨的《东坡突围》,让学生理解苏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旷达——黄州并没有泯灭苏轼的生命之光,反而激发了他生命的潜能,让他为世人留下了千古绝唱。由此让学生领悟忍辱负重的意志和从容面对磨难、努力奋斗向前的人生意义,引导学生生命的正向成长。
2.品味作家对生命的思考和实践,获得人生智慧。如《赤壁赋》的学习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苏轼以水和月来比喻生命的内涵。使学生明白大千世界“变与不变”和人生的“取与不取”的哲理:生命虽然短暂,但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积极进取,取用有度,这才是对俗世生活的超越。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从游赏自然美景的快乐中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发出“死生亦大矣”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悲慨之叹。如何理解王羲之的这种悲慨呢?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王羲之一生的书法成就,启发学生去发现和探索。王羲之的悲慨否定了虚无的生死观,是追求人生价值、珍惜生命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王羲之创造的千古独步的书法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最执着的努力,激发学生珍惜生命、努力生活的热情。
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就是在我们的血液里注入民族精神、智慧和思想。通过与历史上杰出人物进行对话,渐渐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讲学时曾这样回答学生提问:“阅读古典诗歌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人心不死。”这句话点出了传统文化经典对于人生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化中寻求到精神的归宿和生命的诗意,并以此为寄托对抗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压力和彷徨。引领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吧,因为“人类最优秀的人和我们同在,吸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
(责编 黄紫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