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7日,位于川渝高竹新区的胡家梁子观景平台迎来一位“常客”——新区筹委会党群工作中心主任李佳,在他身后是专程前来考察的企业工作人员。
站在观景平台上眺望:一夜急雨,将一片整齐的标准化厂房洗刷得一尘不染;明丽的阳光穿过云层,瞬间点亮了远处的华蓥山山麓。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
“想入驻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已经踏破了筹委会的门槛。”李佳笑道,“作为由重庆和四川共同打造的新兴之地,这里已经成为投资者青睐的‘香饽饽’!”
共创机制,打通人员壁垒
改变,源于2020年。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的重磅落地,2020年12月29日,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共同批准设立川渝高竹新区。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有了新的归属——川渝高竹新区。
坐标既定,方向已明。
在川渝新一轮快速发展当中,川渝高竹新区加速“上线”。
而在一个多月前,重庆渝北、四川广安抽调的40余名干部迅速到岗,共同推动新区建设。
“新区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位置偏远且条件有限。”作为第一批到岗的干部,来自重庆渝北文化旅游委的邓关建回忆道,“而且新区建设任务重,却没有经验可循。”
但蹊跷的是,无论是来自渝北还是广安的干部们却一点都不慌。
“我的底气来自两地对此的高度重视。”邓关建称,“一方面成立由广安、渝北党委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和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共同组建川渝高竹公司,构建起‘领导小组 管理机构 开发公司’的新区开发建设格局;另一方面是抽调人员来自财政、经信、自规、交通运输等不同系统,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共同负责项目开发建设。”
在使命的驱使下,抽调人员迅速完成角色转化,并围绕构建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高标准编制新区规划。
与此同时,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也在琢磨另一个问题:众人来自不同的单位,甚至是不同的城市,如何高效整合自身人力资源,将大家打造成铁板一块呢?
白天推进工作,晚上讨论管理,为此,新区筹委会办公室的灯时常亮至深夜。通过不断摸索、深入讨论,川渝高竹新区内部管理运行体系逐步形成并完善。
一是强化“一家亲”意识。“到岗后,川渝两地的抽调人员同吃同住,不分等级、不分你我。同时加强学习,从行为和思想上意识到我们是‘一家人’。”李佳称。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机制。“两地联合出台《渝北广安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政策互认暂行办法》,支持人才在区域内自主自由流动,自主选择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李佳称。
通过强化意识、建章立制,川渝高竹新区迅速完成了对自身人力、政策等资源的優化配置,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发力,完善基础设施
“南北大道二期工程通车后,我们运输货物方便了,运输成本、时间成本都节省了不少。”7月,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工作人员李晓川在走访服务企业时,不少企业负责人真切地说。
交通,曾是制约川渝高竹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摊开地图,川渝高竹新区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重庆两江新区10多公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38公里……然而,“近而不快”却成为这里最大的劣势。
“道路弯多、路窄、坡陡,冬天路面结冰,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车祸,我就曾目睹了两起。”提起这件事,邓关建至今心有余悸。
于是,穿梭于川渝高竹新区和重庆中心城区的人们,时刻关注着南北大道的建设情况。
南北大道是渝北连接川渝高竹新区的快速通道。以前,受制于资金等因素,项目推进缓慢。如今,得益于川渝高竹新区的设立,道路建设如同按下了“快进键”。
2021年6月,南北大道二期工程正式通车。
这条联通城乡、贯通川渝的主动脉将渝北城区至川渝高竹新区的车程,由一个半小时缩短至40分钟。
“现在还剩下南北大道北延段(高滩—茨竹)没有通车。”李晓川称,“通车后,南北大道将成为真正的物流黄金通道。”
而要打通的路,远不止一条。
2020年11月以来,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积极谋划川渝大道、合广长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外联内畅、安全快捷的新区进出大通道。
此外,筹委会陆续解决夏季园区缺水问题、对路灯进行改造升级……川渝高竹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正在逐渐被补齐。
政策倾斜,聚焦重点产业
汽车制造业,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依托地理优势,邻水县汇集了一大批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形成了川渝高竹新区工业园区的前身——高滩工业园区。当时,园区内80%的企业来自重庆,90%的产品配套重庆。
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这里建厂。
“迅华汽车是一家汽车内饰生产企业。”车间班长胡生介绍。
自川渝高竹新区设立以来,作为最早入驻园区的企业,迅华汽车明显感觉到企业的对外知名度比以前高了,前来考察合作事宜的客商络绎不绝,各种生产订单纷至沓来。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机器运转的时间更长了。”胡生称,“因为场地限制,有时候甚至订单多到我们忙不过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会将一部分零件订单交给园区里的其他企业,请他们代为加工。”
拥有几十项专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乘着政策的东风,迅华汽车正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机遇只会青睐有充分准备的人。要发展,就必须大干快上!”新区企业四川瑞创汽车有限公司亦有同感。
前段时间,在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的组织下,瑞创汽车前往四川成都,参加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展览会。该公司展出的无人驾驶汽车、心情概念汽车两款产品,以炫酷的外观、超前的技术应用,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
“我们正在被更多人知晓。”瑞创汽车行政助理廖小兰称。
除了给企业带来曝光度,川渝高竹新区还致力于创新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政策叠加共享、择优使用”甚至被写进了《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
“这样就带来一个政策‘放大镜’的效应,把政策红利放大。”李佳举例说,例如在智能化技术改造方面,如果企业觉得四川技改补贴高于重庆,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四川的补贴政策。
截至今年9月,川渝高竹新区已经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1家,竣工投产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4家,初步形成以汽车研发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集群,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区。
“一定要避免产业‘单一化’发展。”李佳坦言,川渝高竹新区接下来将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借助川渝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园、“双创”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站在观景平台上眺望:一夜急雨,将一片整齐的标准化厂房洗刷得一尘不染;明丽的阳光穿过云层,瞬间点亮了远处的华蓥山山麓。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
“想入驻川渝高竹新区的企业已经踏破了筹委会的门槛。”李佳笑道,“作为由重庆和四川共同打造的新兴之地,这里已经成为投资者青睐的‘香饽饽’!”
共创机制,打通人员壁垒
改变,源于2020年。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的重磅落地,2020年12月29日,重庆市政府、四川省政府共同批准设立川渝高竹新区。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有了新的归属——川渝高竹新区。
坐标既定,方向已明。
在川渝新一轮快速发展当中,川渝高竹新区加速“上线”。
而在一个多月前,重庆渝北、四川广安抽调的40余名干部迅速到岗,共同推动新区建设。
“新区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位置偏远且条件有限。”作为第一批到岗的干部,来自重庆渝北文化旅游委的邓关建回忆道,“而且新区建设任务重,却没有经验可循。”
但蹊跷的是,无论是来自渝北还是广安的干部们却一点都不慌。
“我的底气来自两地对此的高度重视。”邓关建称,“一方面成立由广安、渝北党委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和政府主要领导任双指挥长的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共同组建川渝高竹公司,构建起‘领导小组 管理机构 开发公司’的新区开发建设格局;另一方面是抽调人员来自财政、经信、自规、交通运输等不同系统,个个都是精兵强将,共同负责项目开发建设。”
在使命的驱使下,抽调人员迅速完成角色转化,并围绕构建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高标准编制新区规划。
与此同时,新区临时党委、筹委会也在琢磨另一个问题:众人来自不同的单位,甚至是不同的城市,如何高效整合自身人力资源,将大家打造成铁板一块呢?
白天推进工作,晚上讨论管理,为此,新区筹委会办公室的灯时常亮至深夜。通过不断摸索、深入讨论,川渝高竹新区内部管理运行体系逐步形成并完善。
一是强化“一家亲”意识。“到岗后,川渝两地的抽调人员同吃同住,不分等级、不分你我。同时加强学习,从行为和思想上意识到我们是‘一家人’。”李佳称。
二是出台相关激励机制。“两地联合出台《渝北广安人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政策互认暂行办法》,支持人才在区域内自主自由流动,自主选择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李佳称。
通过强化意识、建章立制,川渝高竹新区迅速完成了对自身人力、政策等资源的優化配置,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共同发力,完善基础设施
“南北大道二期工程通车后,我们运输货物方便了,运输成本、时间成本都节省了不少。”7月,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工作人员李晓川在走访服务企业时,不少企业负责人真切地说。
交通,曾是制约川渝高竹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摊开地图,川渝高竹新区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重庆两江新区10多公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38公里……然而,“近而不快”却成为这里最大的劣势。
“道路弯多、路窄、坡陡,冬天路面结冰,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车祸,我就曾目睹了两起。”提起这件事,邓关建至今心有余悸。
于是,穿梭于川渝高竹新区和重庆中心城区的人们,时刻关注着南北大道的建设情况。
南北大道是渝北连接川渝高竹新区的快速通道。以前,受制于资金等因素,项目推进缓慢。如今,得益于川渝高竹新区的设立,道路建设如同按下了“快进键”。
2021年6月,南北大道二期工程正式通车。
这条联通城乡、贯通川渝的主动脉将渝北城区至川渝高竹新区的车程,由一个半小时缩短至40分钟。
“现在还剩下南北大道北延段(高滩—茨竹)没有通车。”李晓川称,“通车后,南北大道将成为真正的物流黄金通道。”
而要打通的路,远不止一条。
2020年11月以来,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积极谋划川渝大道、合广长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外联内畅、安全快捷的新区进出大通道。
此外,筹委会陆续解决夏季园区缺水问题、对路灯进行改造升级……川渝高竹新区的基础设施短板正在逐渐被补齐。
政策倾斜,聚焦重点产业
汽车制造业,是重庆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依托地理优势,邻水县汇集了一大批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形成了川渝高竹新区工业园区的前身——高滩工业园区。当时,园区内80%的企业来自重庆,90%的产品配套重庆。
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2016年在这里建厂。
“迅华汽车是一家汽车内饰生产企业。”车间班长胡生介绍。
自川渝高竹新区设立以来,作为最早入驻园区的企业,迅华汽车明显感觉到企业的对外知名度比以前高了,前来考察合作事宜的客商络绎不绝,各种生产订单纷至沓来。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机器运转的时间更长了。”胡生称,“因为场地限制,有时候甚至订单多到我们忙不过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会将一部分零件订单交给园区里的其他企业,请他们代为加工。”
拥有几十项专利、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乘着政策的东风,迅华汽车正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机遇只会青睐有充分准备的人。要发展,就必须大干快上!”新区企业四川瑞创汽车有限公司亦有同感。
前段时间,在川渝高竹新区筹委会的组织下,瑞创汽车前往四川成都,参加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展览会。该公司展出的无人驾驶汽车、心情概念汽车两款产品,以炫酷的外观、超前的技术应用,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
“我们正在被更多人知晓。”瑞创汽车行政助理廖小兰称。
除了给企业带来曝光度,川渝高竹新区还致力于创新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推动政策叠加共享、择优使用”甚至被写进了《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
“这样就带来一个政策‘放大镜’的效应,把政策红利放大。”李佳举例说,例如在智能化技术改造方面,如果企业觉得四川技改补贴高于重庆,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四川的补贴政策。
截至今年9月,川渝高竹新区已经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1家,竣工投产6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4家,初步形成以汽车研发制造为主的装备制造工业集群,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区。
“一定要避免产业‘单一化’发展。”李佳坦言,川渝高竹新区接下来将聚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借助川渝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园、“双创”示范基地等科研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