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型政党建设对新时期的干部培训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自《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出台以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培训总量快速上升,迎来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期,管理的效能瓶颈和资源瓶颈亟待突破,信息化管理和效能化建设已成迫切需要。构建“信息驱动、流程可控、多元共建、高效智能、安全保密、考评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达成信息化管理目标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措施。针对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链式管理的任务推送系统、智能化办公模块,搭建三级数据库,完善系统的功能和设计架构,提升干部培训工作的信息化和链条化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可控性和精细化程度,实现高效管理和绩效管理。
[关键词]信息化驱动;链条式管理;智能化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57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02
1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是干部培训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具有战略意义和前瞻性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央对干部培训工作的日益重视,干部培训已迎来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期。各干部培训基地依托高校资源,更应具有前瞻意识和战略眼光,充分认识信息化管理在提质增效、优化流程中的长远意义和现实价值。干部培训管理已进入以信息化、个性化及精细化为特征的发展时期,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效能、深度挖掘信息价值及整合信息资源是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和方向。信息的深度分析和整合可为研究干部培训工作、揭示干部培训规律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2 当前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水平不高,资料存储碎片化
以高等院校为平台进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侧重于学术型和研究型的功能定位,近年来,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为例,参训学员增幅维持在年均30%,最高达72%。管理效能的提升迫在眉睫。从合同签订、课程定制、师资选派、班级建设、学员管理、后勤服务及档案保管等工作流程的现状来看,资料存储和查找尚存在片段化、滞后性和偏重人工等特征,缺少统一存储、管理资料的中央信息库,管理效能提升受到信息瓶颈制约。各职能部门的资料保管和存储主要归属部门负责,资料查找需要通过部门落实,委培合同、后勤资源、教师资源及学生助理资源等还没有实现电子化存储,信息管理、传递和共享缺少统一渠道;随着工作流程的推进,一旦信息传输出现断链或偏误,后续工作将难以有效跟进。
2.2 管理的内控性不足,精细化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瓶颈的存在,高层管理人员对任务进程的监控程度有限,资源调配缺少精确的参考数值。特别是在多个培训班同期进行时,各部门对师资、课程、班级管理人员及后勤等资源的调配难以达到最优,办公智能化程度不高,加重了管理负担。同时,各职能部门在调配资源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其他部门的工作进度,关键人员的工作进程和点位难以快速锁定,实时呈现,容易造成重复加码或配置不均等现象,导致运转低效。而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导致优化管理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工作进程尚不能实现定人定岗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2.3 信息共享度不高,工作衔接存在瓶颈
由于干部培训工作兼具综合性和专业性,各部门的主要岗位往往掌握了一定的关键信息。在培训较为集中的时间段,人均承担工作较多、头绪繁琐,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工作易被弱化。一般来说,共享信息和专有信息都按部门集中,人工方式传递的信息在共享信息中占比较大,高峰时期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完整性和主动性往往不够。由于干部培训工作涉及的方面和环节较多、链条性很强,信息滞后容易导致衔接断档,特别在行程安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如能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定时共享关键信息,业务衔接将更为流畅、紧密。
2.4 培训定制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综合性大学承接的干部培训工作,大部分以提升综合素质为主。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为例,2014年,培训班中有53%定位为综合性拓展,行业系统的培训量逐渐提升。受地域特点、部门职能和工作需求等影响,委培方的个性化需求愈加明显,课程安排、师资搭配、后勤保障及管理需求等定制性的委托占比逐渐增大。现阶段,供委培方选择的资源尚显不足,定制选择尚停留在电话交流和单向交流层面,培训单位主动公开的双向互动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2.5 助理梯队补位能力受限,实时调控存在短板
干部培训基地的班级管理梯队,一般按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的梯次分为三级。助理梯队主要由在校研究生组成,存在时间不固定、流动性大及培训时间长等弱点。由于流动性大,助理资源更新速度较快,人员调配需事先沟通,不便于实时调控。在需要紧急派员的情况下,如出现集中性的时间冲突,助理配置将非常被动。
2.6 进程的可监控性不足,信息保密工作亟需加强
由于缺少实时监控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班次、不同岗位的进度难以统筹比较。供决策参谋的信息整合度不高。同时,因干部培训工作覆盖面广、涉及行政单位多,信息保密工作极为重要。学员档案管理已成为干部培训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建立电子化、共享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安全和电子信息保密将成为最为重要的设计考量。如何在信息公开和信息保密之间精准平衡,需要长期探索和完善。
3 干部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3.1 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
根据干部培训的工作流程,按共享信息和专有信息两类设立信息密级,涉密信息一般列为部门专有信息,推动管理进程的重要信息列为共享信息。各级各类信息按密级上传中央数据库,中央数据库内设密级数据备份区,分级管理各部门的上传信息和重要数据,并按需生成共享资源。中央数据库下设若干部门数据库,各库不相隶属;部门重要涉密资料,仅部门负责人掌握调阅权限。数据库可实现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多种格式的信息传输和共享,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建。 3.2 建立推送式办公流程
按照业务的运转规律,设立包含启动、传递、反馈及评价的推送式流程,逐步实现干部培训工作的信息化驱动。流程以合同签订为启动端,依次按“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后勤配备—班级管理—评价考核”5大环节进行推送,以评价反馈为终端,实现培训进程可查、培训进度可控。任务信息按业务流程分部门、分岗位链式推送,并设立提醒功能,各部门据实录入资料;如进入需多部门合作阶段,则开放权限,确保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项履职。高层管理人员在允许权限内,可同时查阅不同部门、不同班次的工作进度和评价情况,直观获得完成率、满意率等重要指标,便于实时作出决策。
3.3 内设办公智能化模块
按部门职能,在课程设置、人员调配、后勤保障及班级管理4大方面设置办公智能化模块,综合排课软件、后勤管理和人员通讯录等功能。模块提供重要的办公辅助,提升管理效率,如自动排课程,自动提供可用宾馆、距离及往来路程等组合信息,自动筛选有“档期”的工作人员,自动编排外出教学的服务团队,自动制作通讯录和结业证,自动生成评价表格等。智能化模块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供部门使用,第二层级供基地使用,专用于解决资源分配冲突,提供具有较高统筹度的综合方案。
3.4 建立双向互动的定制菜单
在允许权限内,将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后勤资源及文化资源等有选择地开放给委培方,供委培方组合,生成定制菜单,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委培方需求,提前做好资源优化等前期准备;同时对定制要求较高的委培单位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流程再造。培训方也可根据委培方需求,主动提供不同的组合供委培方择优选用。
3.5 搭建数据统计平台
设置能综合分析各时段、各部门、各岗位及各班次进度情况的数据统计平台,该平台具备数据二次整合功能,能自动生成柱状图、扇面图等统计图表,方便决策分析。平台设置三级查询权限,分别对基地、部门、岗位开放;各职能部门和岗位能查询、分析和比较工作情况,在相互授权后交流相关数据。领导层可借助平台,实现对部门、岗位、人员的实时监控和定期考核,使决策依据更为明确。
3.6 设置评价体系
建立能生成电子评价表格的专用模块,该模块能根据培训情况,组建不同的评价问卷,覆盖后勤保障、课程师资及班级管理等多项工作。评价端口对参训学员和委培单位开放,评价结果将成为选择后勤供应方、优化课程设计、选派师资及考评部门工作的参考;同时,培训方可将考勤情况、考试成绩等指定数据发送给委培方人事部门,实现反馈评价的双向互动,便于培训基地全方位了解干部培训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调整培训定位。
3.7 做好资源建库
建立师资、助理和后勤等资源库,实现外部资源的建库管理。外部资源库集中人才资源和后勤资源的调配和评价信息,方便职能部门及时比较、选派。资源建库突破了信息瓶颈,增加了共享信息的透明度,并能推动职能部门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管理工作。同时为库内非涉密信息设置外接端口,对接互联网,确保使用人能不受时地限制,及时调阅资料、掌控工作进度。
3.8 完善保密功能
在完善防火墙的基础上,设定信息密级,做好信息出入的监控工作。留出专用监控端口,确保所有信息变动都能查到使用记录,实现涉密信息“分级管理、进出有痕”。针对内外网的信息交换,设置中介模块,内部信息向外部开放时,须先经过中介模块过滤,设有密级标示的信息源预警提示,获得确认才可进入外网接口。
4 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系统“独立成网”,以中央数据库为中心,构建以部门数据库为支撑、资源数据库为基石的三级数据格局。以信息驱动为主线,建立培训管理的链式推送流程,形成纵横双维的信息通道;由任务系统、查询系统及监控系统3个子系统和若干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4.1 三级数据库
中央数据库、部门数据库和资源数据库组成“一中多核多点”的星形结构,部门数据库通过中央数据库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库按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分建,通过部门库联接共享平台。部门库和资源库可按需增设。中央数据库具有筛查、追踪、共享、备份信息的功能,同时会记录带密级标示的数据出入情况。
4.2 三套子系统
4.2.1 任务子系统
任务系统构建业务流程的链条式管理,形成管理闭环。任务流程分菜单定制、培训管理、评价反馈三部分,培训管理是流程的重点。任务岗位按培训方组织机构分三级,分别为基地领导岗、部门领导岗、工作人员岗,基地领导岗根据培训菜单、通过中央数据平台发包任务,各职能部门按推送任务制订工作措施、录入相关信息或启动功能模块,并点击推送至下一环节。部门领导岗具有任务分派和分解职能。根据实际业务,可“一对一”单线程运行,也可“一对多”多线程运行主线或支线任务。具有期限的任务进度设置亮灯提示。
4.2.2 查询子系统
查询系统具备共享信息、统计信息两项功能,并分为主动查询、被动查询两种类型和三级查询权限。查询按部门、时段、岗位、班次、委培方及培训类型等参数组合查询条件,各岗位、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在启动查询功能时自动出现。查询系统内设外部查询定制平台、外向资源搜索平台、统计平台及内部信息共享平台4个平台,查询功能按岗责赋权。领导岗可进入统计平台,参考工作数据和评价信息进行绩效考核。
4.2.3 监控子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具备密级标示、信息筛查、信息过滤和后台记录功能。监控系统的操作由主管信息部门负责,除密级标示功能需各部门领导岗承担外,涉及监控的筛查、过滤和记录3项功能均在后台完成。监控系统不直接调取保密信息的内容,但可锁定数据类型、来源、库别及密级等其他参数,形成完整的数据流动记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2]姜涛,李志刚,代树兴.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33-35.
[关键词]信息化驱动;链条式管理;智能化管理;信息管理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57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02
1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管理是干部培训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具有战略意义和前瞻性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央对干部培训工作的日益重视,干部培训已迎来高速增长的历史机遇期。各干部培训基地依托高校资源,更应具有前瞻意识和战略眼光,充分认识信息化管理在提质增效、优化流程中的长远意义和现实价值。干部培训管理已进入以信息化、个性化及精细化为特征的发展时期,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效能、深度挖掘信息价值及整合信息资源是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和方向。信息的深度分析和整合可为研究干部培训工作、揭示干部培训规律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2 当前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水平不高,资料存储碎片化
以高等院校为平台进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侧重于学术型和研究型的功能定位,近年来,受到各级党政机关的重视。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为例,参训学员增幅维持在年均30%,最高达72%。管理效能的提升迫在眉睫。从合同签订、课程定制、师资选派、班级建设、学员管理、后勤服务及档案保管等工作流程的现状来看,资料存储和查找尚存在片段化、滞后性和偏重人工等特征,缺少统一存储、管理资料的中央信息库,管理效能提升受到信息瓶颈制约。各职能部门的资料保管和存储主要归属部门负责,资料查找需要通过部门落实,委培合同、后勤资源、教师资源及学生助理资源等还没有实现电子化存储,信息管理、传递和共享缺少统一渠道;随着工作流程的推进,一旦信息传输出现断链或偏误,后续工作将难以有效跟进。
2.2 管理的内控性不足,精细化程度不高
由于信息瓶颈的存在,高层管理人员对任务进程的监控程度有限,资源调配缺少精确的参考数值。特别是在多个培训班同期进行时,各部门对师资、课程、班级管理人员及后勤等资源的调配难以达到最优,办公智能化程度不高,加重了管理负担。同时,各职能部门在调配资源时,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其他部门的工作进度,关键人员的工作进程和点位难以快速锁定,实时呈现,容易造成重复加码或配置不均等现象,导致运转低效。而信息不对称现象,将导致优化管理的预期目标不能实现,工作进程尚不能实现定人定岗的精细化管理目标。
2.3 信息共享度不高,工作衔接存在瓶颈
由于干部培训工作兼具综合性和专业性,各部门的主要岗位往往掌握了一定的关键信息。在培训较为集中的时间段,人均承担工作较多、头绪繁琐,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工作易被弱化。一般来说,共享信息和专有信息都按部门集中,人工方式传递的信息在共享信息中占比较大,高峰时期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完整性和主动性往往不够。由于干部培训工作涉及的方面和环节较多、链条性很强,信息滞后容易导致衔接断档,特别在行程安排、课程安排、班级管理及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如能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定时共享关键信息,业务衔接将更为流畅、紧密。
2.4 培训定制化程度不高,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综合性大学承接的干部培训工作,大部分以提升综合素质为主。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为例,2014年,培训班中有53%定位为综合性拓展,行业系统的培训量逐渐提升。受地域特点、部门职能和工作需求等影响,委培方的个性化需求愈加明显,课程安排、师资搭配、后勤保障及管理需求等定制性的委托占比逐渐增大。现阶段,供委培方选择的资源尚显不足,定制选择尚停留在电话交流和单向交流层面,培训单位主动公开的双向互动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2.5 助理梯队补位能力受限,实时调控存在短板
干部培训基地的班级管理梯队,一般按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的梯次分为三级。助理梯队主要由在校研究生组成,存在时间不固定、流动性大及培训时间长等弱点。由于流动性大,助理资源更新速度较快,人员调配需事先沟通,不便于实时调控。在需要紧急派员的情况下,如出现集中性的时间冲突,助理配置将非常被动。
2.6 进程的可监控性不足,信息保密工作亟需加强
由于缺少实时监控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班次、不同岗位的进度难以统筹比较。供决策参谋的信息整合度不高。同时,因干部培训工作覆盖面广、涉及行政单位多,信息保密工作极为重要。学员档案管理已成为干部培训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旦建立电子化、共享式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安全和电子信息保密将成为最为重要的设计考量。如何在信息公开和信息保密之间精准平衡,需要长期探索和完善。
3 干部培训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思路
3.1 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平台
根据干部培训的工作流程,按共享信息和专有信息两类设立信息密级,涉密信息一般列为部门专有信息,推动管理进程的重要信息列为共享信息。各级各类信息按密级上传中央数据库,中央数据库内设密级数据备份区,分级管理各部门的上传信息和重要数据,并按需生成共享资源。中央数据库下设若干部门数据库,各库不相隶属;部门重要涉密资料,仅部门负责人掌握调阅权限。数据库可实现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多种格式的信息传输和共享,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建。 3.2 建立推送式办公流程
按照业务的运转规律,设立包含启动、传递、反馈及评价的推送式流程,逐步实现干部培训工作的信息化驱动。流程以合同签订为启动端,依次按“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后勤配备—班级管理—评价考核”5大环节进行推送,以评价反馈为终端,实现培训进程可查、培训进度可控。任务信息按业务流程分部门、分岗位链式推送,并设立提醒功能,各部门据实录入资料;如进入需多部门合作阶段,则开放权限,确保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分项履职。高层管理人员在允许权限内,可同时查阅不同部门、不同班次的工作进度和评价情况,直观获得完成率、满意率等重要指标,便于实时作出决策。
3.3 内设办公智能化模块
按部门职能,在课程设置、人员调配、后勤保障及班级管理4大方面设置办公智能化模块,综合排课软件、后勤管理和人员通讯录等功能。模块提供重要的办公辅助,提升管理效率,如自动排课程,自动提供可用宾馆、距离及往来路程等组合信息,自动筛选有“档期”的工作人员,自动编排外出教学的服务团队,自动制作通讯录和结业证,自动生成评价表格等。智能化模块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供部门使用,第二层级供基地使用,专用于解决资源分配冲突,提供具有较高统筹度的综合方案。
3.4 建立双向互动的定制菜单
在允许权限内,将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后勤资源及文化资源等有选择地开放给委培方,供委培方组合,生成定制菜单,以便第一时间了解委培方需求,提前做好资源优化等前期准备;同时对定制要求较高的委培单位可以考虑提前进行流程再造。培训方也可根据委培方需求,主动提供不同的组合供委培方择优选用。
3.5 搭建数据统计平台
设置能综合分析各时段、各部门、各岗位及各班次进度情况的数据统计平台,该平台具备数据二次整合功能,能自动生成柱状图、扇面图等统计图表,方便决策分析。平台设置三级查询权限,分别对基地、部门、岗位开放;各职能部门和岗位能查询、分析和比较工作情况,在相互授权后交流相关数据。领导层可借助平台,实现对部门、岗位、人员的实时监控和定期考核,使决策依据更为明确。
3.6 设置评价体系
建立能生成电子评价表格的专用模块,该模块能根据培训情况,组建不同的评价问卷,覆盖后勤保障、课程师资及班级管理等多项工作。评价端口对参训学员和委培单位开放,评价结果将成为选择后勤供应方、优化课程设计、选派师资及考评部门工作的参考;同时,培训方可将考勤情况、考试成绩等指定数据发送给委培方人事部门,实现反馈评价的双向互动,便于培训基地全方位了解干部培训工作,优化工作流程,调整培训定位。
3.7 做好资源建库
建立师资、助理和后勤等资源库,实现外部资源的建库管理。外部资源库集中人才资源和后勤资源的调配和评价信息,方便职能部门及时比较、选派。资源建库突破了信息瓶颈,增加了共享信息的透明度,并能推动职能部门提升工作效率,优化管理工作。同时为库内非涉密信息设置外接端口,对接互联网,确保使用人能不受时地限制,及时调阅资料、掌控工作进度。
3.8 完善保密功能
在完善防火墙的基础上,设定信息密级,做好信息出入的监控工作。留出专用监控端口,确保所有信息变动都能查到使用记录,实现涉密信息“分级管理、进出有痕”。针对内外网的信息交换,设置中介模块,内部信息向外部开放时,须先经过中介模块过滤,设有密级标示的信息源预警提示,获得确认才可进入外网接口。
4 干部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系统“独立成网”,以中央数据库为中心,构建以部门数据库为支撑、资源数据库为基石的三级数据格局。以信息驱动为主线,建立培训管理的链式推送流程,形成纵横双维的信息通道;由任务系统、查询系统及监控系统3个子系统和若干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4.1 三级数据库
中央数据库、部门数据库和资源数据库组成“一中多核多点”的星形结构,部门数据库通过中央数据库交流、共享信息;资源库按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分建,通过部门库联接共享平台。部门库和资源库可按需增设。中央数据库具有筛查、追踪、共享、备份信息的功能,同时会记录带密级标示的数据出入情况。
4.2 三套子系统
4.2.1 任务子系统
任务系统构建业务流程的链条式管理,形成管理闭环。任务流程分菜单定制、培训管理、评价反馈三部分,培训管理是流程的重点。任务岗位按培训方组织机构分三级,分别为基地领导岗、部门领导岗、工作人员岗,基地领导岗根据培训菜单、通过中央数据平台发包任务,各职能部门按推送任务制订工作措施、录入相关信息或启动功能模块,并点击推送至下一环节。部门领导岗具有任务分派和分解职能。根据实际业务,可“一对一”单线程运行,也可“一对多”多线程运行主线或支线任务。具有期限的任务进度设置亮灯提示。
4.2.2 查询子系统
查询系统具备共享信息、统计信息两项功能,并分为主动查询、被动查询两种类型和三级查询权限。查询按部门、时段、岗位、班次、委培方及培训类型等参数组合查询条件,各岗位、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在启动查询功能时自动出现。查询系统内设外部查询定制平台、外向资源搜索平台、统计平台及内部信息共享平台4个平台,查询功能按岗责赋权。领导岗可进入统计平台,参考工作数据和评价信息进行绩效考核。
4.2.3 监控子系统
监控系统主要具备密级标示、信息筛查、信息过滤和后台记录功能。监控系统的操作由主管信息部门负责,除密级标示功能需各部门领导岗承担外,涉及监控的筛查、过滤和记录3项功能均在后台完成。监控系统不直接调取保密信息的内容,但可锁定数据类型、来源、库别及密级等其他参数,形成完整的数据流动记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江.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
[2]姜涛,李志刚,代树兴.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