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自卑的人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ylorgil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坦·李

  斯坦·李去世那天,漫威官网上贴出一段他生前说过的话:“我曾经有点自惭形秽,因为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漫画书作者,而别的人都在建设大桥,或者从事医学职业。但后来我意识到,娱乐是大家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东西之一。如果你能娱乐别人,那你在做的就是一件很棒的事。”
  老爷子用自己的想象力,在我们庸常的生活之外创造出一个如此深邃迷人的时空。但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他竟然曾经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卑,认为自己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比不过造大桥的工程师和治病救人的医生。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代,那些从事娱乐、文化、文学、艺术行业的人,都会被有意无意地轻视,很多人因此有过受质疑乃至怀疑自我价值的时候。年轻的斯坦·李最后坚持下来,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也是因为他意识到这才是自己喜欢做的事。
  娜塔莉·波特曼也有类似的经历。翻开娜塔莉·波特曼的人生履历,许多人都会倒吸一口冷气。对她的从影经历,很多人耳熟能详。她11岁开始演电影,凭借《这个杀手不太冷》一举成名。在那之后,少年老成的她已经能够摆脱好莱坞的商业势力,只接自己觉得有价值的电影。
  这个拥有完美容颜和演技的女神还是哈佛大学的学霸。中学的时候她就以爱学习著称,她在学校出名,是因为“总是背着一个比自己身体还大的书包”。中学时她还入围英特尔科学奖,并最终进入半决赛,这是全美公认要求最高、最顶尖的高中科学竞赛,大多数参赛者成年后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
  在问答网站上,有一个热门问题是“娜塔莉·波特曼到底有多聪明”。很多在生活中认识她的人都实名作证,她真的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优秀的人。有人提到了这么几件事:中学时,娜塔莉·波特曼就曾在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过两篇论文;除了英语,她还会说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日语、德语和法语;2004年,身为犹太人的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耶路撒冷,进入希伯来大学就读,在那里她的学习成绩是全班第一。
  此外,娜塔莉·波特曼还有自己的埃尔德什系数。这个系数以匈牙利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的名字命名,用来衡量一个人与世界核心学术圈的距离。埃尔德什本人的系数是0,与他合写过论文的人的系数是1,与系数为1的人合写过论文的,系数再加1,依此类推。仅是拥有这个系数,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而娜塔莉·波特曼的系数是7。
  可是你能想象吗?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在被哈佛大学录取后,仍然感到深深的自卑,并因此经历了一段黑暗的日子。
  娜塔莉·波特曼曾经在很多次公开演讲和媒体采访里提到过这些往事。她说:“进入哈佛以后,我害怕别人会认为我是因为名气才来到这里,害怕别人觉得我配不上哈佛的智力标准。”她周围的同学都来自名校,他们觉得和高中相比,哈佛的作业实在太简单了。“看到他们淡定的眼神,我简直要吓坏了。”
  她的不自信是因为对演员这个职业的不自信。她说:“我觉得自己没有聪明到配得上这里。每次我开口说话的时候,都觉得必须证明自己不只是一个白痴女演员。”
  而这种不自信,来自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她的父母都从事学术研究,对教育非常看重。虽然他们没有反对她去做童星,但总觉得演戏不是正经职业,一直希望她能够往学术方面发展。
  娜塔莉·波特曼之所以决定放弃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演员生涯而去读哈佛,有点想在父母面前为自己正名的意味——她竭力想做一个“聪明人”。只要能够进入哈佛,她不在乎自己以后还能不能继续演戏。
  在哈佛,娜塔莉·波特曼的学习成绩仍然非常优秀,很多功课都是A。如果她继续從事学术研究,很有可能已成为一名小有成就的心理学家。而父母对她的期望一直没有改变。在她大学毕业3年以后,父亲有次很严肃地对她说,她是时候继续去读个法学院或者其他专业的博士了,因为那样才更有前途。
  所幸,和斯坦·李一样,娜塔莉·波特曼最后克服了内心对于演员这个职业的自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她认清了这样一个道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她说:“我成为一个演员是有原因的,因为我爱我的职业。这是我想做的事、我热爱的事、我喜欢做的事。”
  2011年,30岁的娜塔莉·波特曼因为《黑天鹅》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这个世界也许少了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但多了一位优秀的演员。
  哈佛出过那么多总统、政要、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娜塔莉·波特曼是独一无二的,她是哈佛有史以来第一位成为奥斯卡影后的校友。
  所以,千万不要怀疑你做的工作是否有价值,只要是你热爱的事,那就坚持下去、全力以赴吧。
  (王传生摘自微信公众号“假装在纽约”)
其他文献
春天毫不顾惜  那些不为将来果实,  只為一时兴起的花瓣,  将它们抛落满地。  喜悦从大地的睡梦中挣脱出来,  冲入无穷无尽的密叶繁枝,  在空气中欢舞终日。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般将你围绕,  同时又给你  璀璨的自由。  如果我的名字成为负累,  请将它从礼物当中抹去,  只留下我的歌曲。  (郭旺启摘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泰戈尔英汉双语诗集:流萤集》一书)
期刊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的情感挣扎似乎更加凸显。一个只是无休止面对考试的孩子,可能很难有机会触碰人性和真正的自我,这种挣扎也许会更加无处安放。一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甚至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些现象使人怀疑,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我个人觉得,年轻人本身是无辜的。  价值观的形成
期刊
1  我有一个朋友,小镇青年,“北漂”,28岁了,在北京待了5年,“广告狗”,经常加班熬夜,作息时间颠倒。  半年前,聊天中感觉他不太对劲,情绪特别消极,有抑郁倾向。原来他正在经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首先是身体熬不住了,长年熬夜,饮食、作息都不规律,日积月累,胃出了毛病。正巧又碰上项目不好做,丢了客户,项目组面临解散。然后,相恋多年的大学同窗女友把他甩了,爱情败给现实。  一连串的不如意,让他意
期刊
父亲,您最近问我,我为什么怕您。一如既往,我无言以对,这既是由于我怕您,也是因为要阐明我的畏惧就得细数诸多琐事,我一下子根本说不全。现在我试图以笔代言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您看来,您一辈子含辛茹苦,為了儿女们,尤其为了我,牺牲了一切,让我一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我却从来都躲着您。您指责我冷漠、疏远、忘恩负义,您没有丝毫过错,即使有,也是错在对我太好了。  比较一下我们俩吧:我,一个洛维(洛维是
期刊
接到电话的时候,是美国西部凌晨3点多。母亲心脏病发,正在抢救,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就在几个小时前,母亲还在和我视频通话,告诉我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住院看看,现在打上吊瓶好多了,让我别担心。  听着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我不断告诉自己,现在要坚强,不能崩溃,却依然泪流不止到无法看清楚手机上的字……最后还是老公帮我订好了最近一班的单程机票。坐等到天亮,我强撑着笑脸和孩子们告别。  然后,我昏昏沉沉地踏
期刊
无论明星还是普通人,科学择偶都是一门必修课,除了遵从内心感情的指引,还得依靠科学的力量。其实最适合用来指导婚恋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经济学原理已经影响人们的择偶长达几千年。结婚时机学:最优停止理论  1611年,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的妻子去世。两年后,科学家准备重新组建家庭。  天文物理学家择偶,过程自然非常“硬核”。由于开普勒的上一段婚姻并不幸福,所以这次他拿出研究天文
期刊
1  在我爸成为公务员之前,他是市面上少有的英俊厨子。他每天在后厨站十几个小时,不管冬天、夏天,脖子上都搭着一条被汗浸透的毛巾。但凡叫得出名的北方菜,他样样都能做到极致。  他最拿手的是锅包肉、酱焖茄子和拔丝地瓜,有人路过进来吃一顿便饭,这一顿就能把他变成一坐几年的老顾客。后来我爸讨了餐馆里最有福相的服务员当老婆。  那时餐饮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爸妈工作的老字号在激烈的竞争中节节败退,最终选择
期刊
在何帆老师《变量》这本书中,我看到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的边缘人群——留守儿童。  对留守儿童,你的印象可能是,这是中国社会最无助的人群——他们家境贫困,享受的教育资源很少,甚至还得不到父母的日常陪伴和照顾。总之,一想起留守儿童,我们总会觉得这是一群前途渺茫的孩子。  但是,2018年,何帆探访了一所山区小学。这所学校规模非常小,共有28名幼儿园孩子、43名小学生和12位老师。何帆老师在那里
期刊
叫着叫着,爸爸妈妈真的成了老爸老妈。一辈子,他们没有手拉手在外面走过,现在年纪大了,老爸终于在过马路的时候会拉起老妈的手。不过等到了马路那边,他马上又会放开手,好像刚才只是做好事。  老爸老妈有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典型婚姻。妈妈去爸爸的中学实习,应该是互相觉得对路,经人介绍认识,然后就结婚,各自忙工作。我们都是外婆带大的,我在整个童年时代,都从来没有见过哪一家的父母会在星期天带孩子去逛公园。那时
期刊
瑞士人的政治生活可热闹了:要不要加入联合国,公投;要不要接纳外来移民,公投;表兄妹能不能结婚,公投;养鸡笼子应该间隔多宽,公投……800万瑞士公民成了全球的投票冠军,大小诸事,全都付之众议。包括各级选举在内,瑞士人平均每年投票5到7次,每次就3到5个提案打钩画叉。  这不乱套了嗎?我想到“国无宁日”4个字。我说给导游杰西卡听,她想了一下,给我写了一个网址,上面可以查到瑞士1891年宪法确认以来的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