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当代城市生活,人们脑中浮现出的往往是车水马龙、繁花似锦的景象。但也不得不承认,全世界中越来越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从纽约、伦敦到莫斯科,人们或是在汽车长龙中被挤得动弹不得,或是不得不支付日益上涨的能源费,或是面临着不断加剧的空气、水、光污染。
“如何让我们的城市改头换面,变得更为舒适宜居?”成为当代人面临的重大问题。知名荷兰本土建筑事务所UNStudio对此给出了答案——2018年7月,UNStudio开始着手设计一个名为“超级大脑智慧社区(Brainport Smart District)”的蓝图,并有望在十年内完成初期建设。
这个社区到底有何“智慧”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创新先驱荷兰——从点到面建设联动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由IBM于2008年提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资讯科技,来精确追踪并管理城市运作和市民生产生活,并形成一个囊括各类系统的网络,使得社会更加高效、公平。
作为一个处理城市化问题经验丰富的国家,荷兰是将智能科技融入到城市发展中的先驱。在荷兰的主要城市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智能科技。
以阿姆斯特丹为例,自2009年起,“阿姆斯特丹智慧城市倡议”已启动了80余个项目:从共享城市数据的网站,到完善智能科技和环境保护方向的产业链,再到各类便民网上服务,无所不包。2017年,荷兰还颁布了“智慧城市国家战略”,宣布荷兰各大城市会加强合作,促成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与可持续发展,标志了荷兰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居住、交通、能源信息三管齐下,造福居民衣食住行
荷兰UNStudio事务所设计的超级大脑智慧社区,正是在荷兰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初听“超级大脑智慧社区”这个名字,不免让人一头雾水。Brainport,即“大脑端口装置”,是近些年开发的新型智能仪器。工作原理是将传感器安装于舌尖,用以刺激大腦神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残障人士接收到周遭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与大脑端口装置设备的原理类似,UNStudio创造的这个新型智慧社区,就是让每个居民都有机会接收、处理并共享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信息与数据,最大限度地让数据与信息发挥作用,给个人生活带来便利。
超级大脑智慧社区选址于荷兰南部的海尔蒙德城布兰德夫特区。海尔蒙德城在20世纪70年代还曾是一个不发达的工业小城,但近年来政府对创新科技的应用使其发展迅速,成为了荷兰炙手可热的新一代智慧城市。
《超级大脑智慧社区行动计划书》中指出,社区建立的原则是所有采集的数据都将在居民之间共享。居民数据将会被储存在一个虚拟的“数据宇宙”中,而为了保护居民的隐私,政府与技术人员将帮助居民撰写一份“数据宣言”,来规定何种数据能被应用在什么方面。
社区中采集的数据与信息将主要包括三方面:居住、交通与能源。在居住方面,首先是建筑与环境数据,如空气质量、水质、噪声等。第二个是生活信息,包括家庭中各种能源用量和自动化服务应用的程度。第三方面是个人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性格与价值观。例如在环境问题上,自2017年6月,布兰德夫特区的一些路灯上安装了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可检测空气质量(如PM2.5等)与噪音指数。这些指数被实时传送到 “智慧城市网”上。居民可以与专家一起商讨,社区内是否需要增加防噪音设施,或者是否需要控制汽车尾气排放量等问题。而在生活信息方面,居民可以通过开放的建筑信息建模服务器,在线查看住房的3D模型,了解包括建筑材料、空间、能源供给等各类信息。他们还可以对社区里今后的住宅建设提出建议,也可以自行对居住环境作出合理的改善。
在交通方面,数据可以让未来交通变得更为高效。除了基本的交通流量监控、社区停车系统管理等,超级大脑社区还将大力推广电动交通工具。社区的智能电网在给汽车充电的同时,会收集汽车的行车数据和用户的出行喜好,由此一个完整的交通数据网络将被建立起来。交通数据网络将被用于推广“移动即服务”的概念,即将所有的交通方式做整合。不用繁琐的买票步骤,不会因为转车晕头转向,也更省去了自己开车的疲惫不堪,你的出行将完全由网上服务系统规划,不同交通工具无缝衔接,甚至根本不需要导航!据预测,在超级大脑智慧社区里,“移动即服务”可以减少50%的汽车尾气排放。
在能源使用方面,数据收集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浪费。社区中“能源区块链”的应用将会是一大特色——居民可以将自己用不完的电力或通过家庭绿色发电机创造的能源,直接由区域电网销售给邻居,从而避免浪费,也创造剩余价值。目前,一个汇集了专家学者的数据与基础设施小组已经开展了各种研究,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环境信息系统的鲍克·德·弗里斯教授便是其中一员。他透露,目前的研究包括信息网络架构的编写,还有对超5G通讯网络的研发等等。“最终,我们将建起一个连接生活方方面面的智能网络”,德·弗里斯教授充满信心地说道。
智慧社区用“项目护照”实现设计与建设同步走
除了信息共享之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超级大脑智慧社区也有一番创见。不同于一般建筑项目“先完成设计后施工”的操作,在这里,设计和施工将同步进行。 UNStudio坚信,通过贯彻“边做边学”的宗旨,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人员将不断完善软件、硬件,确保这里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社区。
“灵活多变”是超级大脑智慧社区的关键词之一。你可能会问,社区建造可是实打实的钢筋水泥沥青路,怎么个灵活多变法?首先,社区中每一个项目的建设将会按照住户的需求进行调整。UNStudio提出了一个极富创见的概念:项目护照。社区中的每一个可能被开发的项目都将获得一个专门的护照,其中列举了项目的特征、各项数据和创新点。根据项目不同的属性,结合场地的环境、交通和绿化分布,UNStudio的设计团队将在与居民的协商中,决定这个项目究竟应该被安排在哪块区域建成。
超级大脑智慧社区的灵活度还体现在区域规划上。社区总体面积达155公顷,设计团队将这片区域由南至北,划分为10个区,每个区的建筑密度、功能与绿色覆盖率不尽相同。这保证了区域间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年龄和社会阶层的居民的生活需要。同时,长条形的区域划分也为未来社区的扩大做了考虑。今后的新建项目可以直接按照分割线进行延伸建设,不必再花费时间和人力做另行规划。
“循环自足”则是另一个亮点。在这个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社会里,超级大脑智慧社区中的居民将身兼数职,他们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与循环者。从粮食生产,到水管理,到合作能源生产,都有望在高科技的帮助下,实现社区内部解决。譬如,超级大脑的这10个长条形区块都能够在内部进行资源循环利用,因为每个区块中都有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机、雨水收集和水循环系统、城市农场。足不出“区”,居民便能自给自足,甚至有多余的生产成果回馈社会。
未来十年中,社区内将逐步建成1500个新住宅和12公顷商业楼宇,还会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如连接到埃因霍芬的火车线路和自行车专用道。同时,一个汽车园、一个食物科技园和各种高等教育机构也会先后入驻。这个在建设过程中会根据居民实际需求进行不断改进的社区,将有可能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实现从荷兰到全球的智能复制——科幻愿景变现实
UNStudio给超级大脑智慧社区起了一个简单易懂的绰号:生活实验室。他们希望,通过今后十余年对该智慧社区的不断研究积累足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可复制、可扩展的系统解决方案,造福于其他城市。
荷兰政府对此项目寄予厚望。UNStudio正与社会各方展开合作,除了蒂尔堡大学、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以外,还有负责景观设计、气候变化、数据分析、技术后勤支持的各类公司与机构。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埃尔菲·内利森院长在最新发布的政府宣传片中,呼吁更多的企业可以为超级大脑智慧社区贡献一份力量。不同于荷兰传统大城市的成熟市场,海尔蒙德政策宽松,对奇思妙想持开放态度。在超级大脑智慧社区的官方网站上,任何与循环经济、医疗保健、交通等有关的科创公司都可以通过填表的方式,极速报名,参与到社区的未来建设中。
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也正参与到建设智慧城市的计划中来。例如在雪患阴影下的多伦多,用智能人行道来融化积雪;在离波士顿不远的郊外,一座只有自动驾驶汽车的城市将拔地而起;在赫尔辛基,智能电网和实时能源监控可以减少15%的能源使用……
那些曾只在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正一步步悄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但也请别忘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仅限于政府、学界与商界的推动,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在海尔蒙德城的智慧社区中,信息共享、循环利用、自给自足等各种先进的生活方式,根本上靠的都是居民们对社区生活的极高参与度,才能得以实现。一个开放、包容、宜居、以人为本的城市,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摘自“荷兰在线”)(编辑/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