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生物课作为初中主要课程之一,在此背景下重新定位,在教学中注意《引言》的作用,注重基本操作,并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初中教学新课标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初中生物教育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要做好以下工作:
  
  1 初中生物课在新课标下的定位
  
  旧观念严重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实现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新观念,编制新教材、探索新教法,才能培养出符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生物教学改革中应着重探索以下方面。增强对生物新课程标准推广使用的紧迫感 新课标在生物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比原来的生物教学大纲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新教材不仅要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重新确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对任课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任课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理解、提高驾驭能力和执教水平,使任课教师尽快步入新课标的运行轨道。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实验设计的准确性会逐步加强。
  喜欢探究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即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学生对实验、探究程序的逐渐掌握,教师开始实行只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自选、实验方案自己设计,教师帮助分析实验方案中的科学性与不科学性,严谨性与不严谨性,由此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实验方案的方法。
  
  2 不能忽视《引言》的作用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很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只简单的开个头或照本宣科地往下讲,笔者认为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如何,对生物科学是否感兴趣,往往与《引言》课的讲解分不开。首先,阐述生物科学是探索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现象的科学,然后除了讲述书上的例子外还准备了一些看似简单但学生不一定能回答的问题。如“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人为什么要喝水”,“你为什么长得像你的爸爸或妈妈”等问题,学生回答对的给予肯定,不能回答的或回答错的也不着急解释,而是告诉他们生物科学就是要给我们解决这些为什么的。
  除此之外再讲述生命科学还有许许多多我们现在不知道的秘密,这些秘密的答案可能会由你们来发现等。这种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对有关生命现象的新知识的渴求,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3 注重基本操作,打好基础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和探究性较强的科学,教学的对象是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还要培养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初一第一节实验课《显微镜的观察和使用》中,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对显微镜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神秘感,总是想摸一摸,动一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首先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使用和观察装片。有的学生除了观察装片外又拿来树叶、果皮等物体直接观察,结果什么也看不清楚。经过教师解释才知道原来在显微镜下,只有透明而且制成玻片的材料才看得清结构。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起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也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的教材观的形成,决定了要在新的形势下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不能再居高临下,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充足的时间,相信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相处的课堂环境,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并给学生构建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在认知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能及时无顾及地向老师求援。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不再由教师主观志愿所决定,而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来决定的。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认知能力所完成的认知,教师应作为积极的旁观者、倾听者,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给他们创设合适的学习氛围,在心理上给予支持,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确定学生认知能力达不到的认知成分,再有针对性的引导点拨。同时关注个体差异,对于个性特别、成绩较差、家庭条件不利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却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重视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让学生成为资源开发的帮手,让他们的经验再现,为实现新课程提供环境。
  新课改仍是一个全新课题,仍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结构的优化也会越来越合理,教育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目的:   (1)观察复配式粗杂粮粗提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探讨复配式粗杂粮预防和治疗脂代谢紊乱的抗氧化机制。   (2)分析复配式粗杂粮对脂代谢紊乱大鼠体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的
摘要数学教育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在数学思维中层次最高的是创新性思维品质。而根据现代心理学家的见解,数学家创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因此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了些探索。  关键词数学教学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发散
摘要本文探讨了成人院校在开展岗位培训中的作用。岗位培训是对所有从业人员按照各自岗位规定的要求而进行的定向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它可以迅速地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成人培训作用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委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广泛地开展岗位培训,这是成人教育一项重大改革,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搞好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海安的中学业余篮球训练工作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与总结,解释海安目前学校篮球业余训练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改革发展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群体运动开展好能直接提升一个学校在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因此学校各项运动队训练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努力实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
摘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民办高校成为扩招中醒目的力量 ,民办高校学生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对象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如何加强民办高校的班级管理,建立班级管理的和谐模式,成为民办高校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班级和谐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当前,“以人为本,和谐管理”的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普遍共识,构建班级和谐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