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习题课“求同”还需“存异”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题教学,可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基础知识,消除困惑,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可是在实际教学中,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习题的讲解学生似乎听懂了,可是课后发现学生类似的题目还是无从下手,学生只懂了一题,却不能举一反三,本文对习题的条件和结论、以及解题过程进行了反思,并对此提出了习题解题策略。
  【关键字】习题 条件 结论 分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新课教学固然重要,但是要想知识能够灵活熟练的应用,习题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习题教学,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快知识的熟练应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现很多学生只知道根据已知条件去解题,遇到实际应用问题缺就束手无策。因此,反思自己的习题课,改变自己讲解习题的方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习题的条件和结论、以及解题过程进行了思考,并对此提出了习题解题策略。
  一、改变“习题”条件的呈现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改变习题条件的关键词,突出内容差异。
  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去掉题中“斜”字变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肯定是单质”去掉题中“纯净物”变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单质。
  2.改变习题条件的内涵,进行变式的反思。
  例题:某物体重为0.9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5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对比题:某物体重为0.9牛,把它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5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当教师出示例题和对比题时,一开始往往并未发现两者的不同,当有学生发现盛有水和盛满水的不同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开始着力探讨此题的奥妙,紧接着让学生思考解法,进而教师加以引导,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本质,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解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多次训练,学生掌握的知识就是全面而深入的,在不断对比、分析、思考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从而形成学习物理“谨慎、精确”的学习习惯。
  二、加深习题结论的反思,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反思结论的正确性,联系生活实际。 反思结论的正确性是指在依据习题条件得出结论后,检验这些结论是否符合科学规律和客观事实,是否还有更好的方案,用结论倒推条件是否正确等,以培养学生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完全燃烧0.2千克的木炭,放出的热量有25%被1标准大气压下5千克25℃的水吸收,已知木炭的燃烧值为3.4×107焦/千克,求水升高的温度。
  利用公式计算很容易求得水温升高80℃。可是如果水温升高80℃,那么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将达105℃,不符合实际,在回过来看题目,显然,题中水的末温只能达100℃,而且保持不变,因为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因此水升高的温度应为75℃。
  2.反思结论的可能性,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例: 钢丝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工具,请细心观察,此钳分别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或原理。请你写出两个应用不同原理的例子。
  解答时,将涉及压强、省力杠杆、有机合成材料的导电性、钳柄上的花纹、金属的防腐性、强度等角度寻找答案的可能性。
  三、关于解题过程的反思,培养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
  1.从解题途径入手,培养求异思维。反思解题途径指的是学生在运用一种解题方法得出结论后,能独辟蹊径,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改变传统解决问题的单一性和单向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求异思维。
  2.改变习题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1)讨论法:思路比答案更重要,思路的好坏反映出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因此,习题课要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对学生进行思路的启发。思路启发除了讲评法外,更多的应采用讨论法,只有讨论才能集思广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一般以同桌,或前后左右四人小范围为宜,如果习题较多,可以进行分工,每小组负责几个题目,讨论结果可由学生代表陈述,其他成员再补充。如果时间充裕,大家对学生发言进行再讨论。对讨论结果既可由学生点评,也可由教师点评。(2)纠错法:纠错是习题课的首要任务,而对错因的反思是习题课更为重要的任务。错因一般来说有三种情况,知识点没有落实,思路出问题,解题方法欠缺。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讲的思路,引导学生去反思,问一问学生“导致错误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如果知识点没巩固,就要求学生回到书本中去,对书中知识进行复习,如果是思路、方法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方法指导,并举一个范例,再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进行解题。(3)举一反三法:习题永远不可能在课堂中做完、讲完,而各种类型的题目完全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解、讨论、示范等方法得以解决。因此,教师要上好习题归类课,就要精选典型题目。
其他文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实验教学是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新课程提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纬度建立了新的化学
期刊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精神实质,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思想必须凭借语言来表达和深化,人对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的品味,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最紧要的还是多揣摩、多体会
期刊
【摘要】职业高中的学生是一群非常特殊的群体,不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社会的认识上都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状态下。笔者以多年职业高中班主任经验,就职业高中学生特殊的心理和社会认识谈谈如何做好帮助和引导这类学生的工作。  【关键词】职业高中 班主任 管理  职业高中的学生都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社会对于他们的认识,往往是学习差、没什么前途,而青春期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反叛心理,在长期家长社会的错误认识或带些指责的
期刊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一、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旧模式  1.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
期刊
【摘要】“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又是一种育人技巧,更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哲学境界。本文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关注“细节无痕”,追求“教育有慧”之境界。  【关键词】关注细节 无痕教育 班级管理  “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和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教育方式。笔者就自己的班级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物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可能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影响深远。所以对刚接触物理科目的初中生来说,尤为重要,学习科学的物理论,培养他们强烈的兴趣爱好,这是一个国家将来的发展命脉。那么作为21世界的教师,怎样提高学生学物理的兴趣?怎样让他们快了的学习物理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因为在教学上不仅学科有意义,而且要做到课堂氛围的提升,这样学生才会在玩中学,并且可以加强他们的兴趣与爱好
期刊
2013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的选择题普遍反映比较平稳,难度适中,但其中第8题的选项设置值得商榷,笔者认为选项的设置脱离题干要求,不符合历史事实,造成该题无正确答案,给基础知识扎实,历史能力较强的同学设置了障碍,影响试题的信度。原试题摘抄如下:  8.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质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来源于学科本身魅力;教师自身魅力是让学生感受学科魅力的酵母。  【关键词】兴趣 学科魅力 教师魅力  兴趣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是教师和学生梦寐以求的东西,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所推崇的学习情感。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某个物体或者某一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所有的热情、执着就会自然地被激发出来”,才会全身心地去探索、去研究;才
期刊
【摘要】转化后进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今天人才观念不断更新的新形势下,发展后进学生个性特长,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近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和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感到,为后进生创造机会用爱心去抚慰,用真心去感化,用耐心去期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 爱心真心 耐心  任何学校、任何班级都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可其影响力却不容低估:上课基本不听讲,作业
期刊
教育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经常思考和不断领悟的问题,因为教育不是简单的“舍”和“取”,而是要面对参差不齐的对象,将学生最终培养成有知识、有抱负、懂报恩、能作为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其实也很简单,即“教育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爱与耐心、坚守的组合体。  一、教育是一份爱心的责任,是艺术和技巧的高度融合  任何溺爱、偏爱都是失责,是一种对孩子或学生健康的扼杀。法国小说家雨果说过:生活中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