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一轮的技术革命的进行,以家庭电脑和智能手机为重要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而如何正确地、更有效率地使用这些信息技术则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当代小学生极易受到互联网中各种不良诱惑的影响,有部分学生甚至在没有受到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走向了道德滑坡。德育教育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着手,强化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民族情操;爱护公物;正确上网;安全意识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2-140
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这一教学任务理应渗透到每一个学科课堂上以保证学生都能够德才兼备。很多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德育教育有所忽略,信息技术课程不能成为德育教育的盲区,教师也不应该只传授技术却不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如何使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参与网络生活等关键问题都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解决好的德育问题。本文笔者结合数年教学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将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这一问题做了一番分析,希望对诸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民族情操
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我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有的课堂要么缺少必要的硬件设备,要么缺少必要的师资、软件等资源,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对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产生误解。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使学生了解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而后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情怀,让更多学生在学习中励志不断学习基础的信息知识,并使其立志为进一步发展国家信息技术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在《计算机工作原理初步》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件是什么呢?”学生在显示器、键盘、芯片等几个选项中最终选择了“芯片”这一答案,于是笔者又问学生:“大家对我国的计算机芯片有没有了解呢?”有部分学生结合实事就想到了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在芯片方面的巨大劣势,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一状况都表现出了比较激动的感情,而后笔者为学生介绍了我国短暂的计算机发展历史,在口头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我国未来的计算机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小学计算机课堂已经可以涉及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客观条件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令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监督学生爱护公物
小学校园中最有价值的硬件设备无外乎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然而很多小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对物品的价值并没有很深刻的认知,所以破坏公务、逃避责任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计算机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做好设备的维护,更要从德育教育入手,在根本上使学生意识到计算的巨大价值以及爱护公共物品的重要性,从而有效解决学生故意破坏公物的不良行为。
例如,在《计算机的组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用眼睛和手去观察和触摸计算机的各个主要部件,然后又让学生明白了各个部件的价值,比如笔者用学生最熟悉的物品——零食,类比了一台显示器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形象的类比中就明白了一台五百元的显示器可以换成五百包零食,如果弄坏了显示器,那么自己就要少吃这么多零食。笔者还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了一台优秀的显示器如何为设计师带来巨大收益,从而在物品原有价值及其实用价值上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损坏公共物品的巨大代价。计算机教师在授课时要努力使小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令学生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校园。
三、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互联网的发展让各大网络交流平台成为了人们探讨公共议题的良好场所,但是在这些网络场所中各类不良行为数不胜数,无故谩骂、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时时刻刻都有可能波及到无辜的网民,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也难免受其所害。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上网行为,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理性发表言论,要求学生与他人和平沟通,让小学生成为文明的网络公民。
例如,在《到论坛中发表观点》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向念法律条文一样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给学生出了几道选择题,比如笔者向学生提问:“如果别人与你的看法不同,你应该怎么做?”有的学生表示应当立即拉黑,还有的学生表示可以选择与其进行辩论,又有学生表示要用语言攻击对方,在这些选择中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出哪些应对方法是合理的。笔者还问了学生:“如果自己的信息在网络上被曝光了出来应该怎么做?”小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于是笔者就启发学生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网络问题上,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网民,要求学生在良好的道德约束中合理合法地参与网络生活。
四、激发学生安全意识(网络战、信息战、安全战、防病毒)
各类病毒入侵计算机设备早已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经受不住各类不良信息的诱惑,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者,这种问题在小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心理上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避免学生在各种不良诱惑中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还要为学生展示计算机病毒的严重危害,不断激发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例如,在《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上为学生介绍了极为重大的计算机病毒事件,例如2007年的熊猫烧香病毒、2017年的永恒之蓝病毒以及一些短信类型的病毒链接和电信诈骗事件,并为学生介绍了电脑感染计算机病毒后会发生的蓝屏、死机等问题,让学生了解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坑骗受害人的不良事件。笔者最后给学生展示了病毒制造者和不良网络信息传播者最终接受到的严重法律惩罚,大部分学生都对计算机病毒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并表示自己不会参与计算机病毒传播和不明链接传播。而后笔者又为学生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杀毒软件,还提醒学生要在心理和道德上建设城墙以防止那些巧妙伪装的病毒和链接伤害计算机或他人。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的严重危害性,使学生自愿参与到维护网络安全的行动中来。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有效渗透。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民族情感、公物保护、网络参与、网络安全等方面为学生展开德育教学,使学生在道德层面意识到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未来,意识到爱护公物、文明上网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现代互联网生活参与者。
参考文献
[1]龚华炯.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实效浅探[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14(03)
[2]王明航.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1)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民族情操;爱护公物;正确上网;安全意识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2-140
德育教育是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环节,这一教学任务理应渗透到每一个学科课堂上以保证学生都能够德才兼备。很多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德育教育有所忽略,信息技术课程不能成为德育教育的盲区,教师也不应该只传授技术却不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德,如何使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参与网络生活等关键问题都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解决好的德育问题。本文笔者结合数年教学经验,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将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这一问题做了一番分析,希望对诸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培养学生民族情操
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我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有的课堂要么缺少必要的硬件设备,要么缺少必要的师资、软件等资源,这样的问题会使学生对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产生误解。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使学生了解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而后激发学生心中的民族情怀,让更多学生在学习中励志不断学习基础的信息知识,并使其立志为进一步发展国家信息技术做出自己的努力。
例如,在《计算机工作原理初步》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件是什么呢?”学生在显示器、键盘、芯片等几个选项中最终选择了“芯片”这一答案,于是笔者又问学生:“大家对我国的计算机芯片有没有了解呢?”有部分学生结合实事就想到了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在芯片方面的巨大劣势,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一状况都表现出了比较激动的感情,而后笔者为学生介绍了我国短暂的计算机发展历史,在口头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我国未来的计算机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小学计算机课堂已经可以涉及国家和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客观条件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令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
二、监督学生爱护公物
小学校园中最有价值的硬件设备无外乎计算机等电子产品,然而很多小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对物品的价值并没有很深刻的认知,所以破坏公务、逃避责任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计算机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做好设备的维护,更要从德育教育入手,在根本上使学生意识到计算的巨大价值以及爱护公共物品的重要性,从而有效解决学生故意破坏公物的不良行为。
例如,在《计算机的组成》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用眼睛和手去观察和触摸计算机的各个主要部件,然后又让学生明白了各个部件的价值,比如笔者用学生最熟悉的物品——零食,类比了一台显示器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形象的类比中就明白了一台五百元的显示器可以换成五百包零食,如果弄坏了显示器,那么自己就要少吃这么多零食。笔者还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到了一台优秀的显示器如何为设计师带来巨大收益,从而在物品原有价值及其实用价值上让小学生充分认识到损坏公共物品的巨大代价。计算机教师在授课时要努力使小学生产生主人翁意识,令学生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校园。
三、引导学生正确上网
互联网的发展让各大网络交流平台成为了人们探讨公共议题的良好场所,但是在这些网络场所中各类不良行为数不胜数,无故谩骂、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时时刻刻都有可能波及到无辜的网民,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也难免受其所害。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上网行为,引导学生在网络中理性发表言论,要求学生与他人和平沟通,让小学生成为文明的网络公民。
例如,在《到论坛中发表观点》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向念法律条文一样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而是给学生出了几道选择题,比如笔者向学生提问:“如果别人与你的看法不同,你应该怎么做?”有的学生表示应当立即拉黑,还有的学生表示可以选择与其进行辩论,又有学生表示要用语言攻击对方,在这些选择中学生很快就能分辨出哪些应对方法是合理的。笔者还问了学生:“如果自己的信息在网络上被曝光了出来应该怎么做?”小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于是笔者就启发学生寻求教师和家长的帮助,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在网络问题上,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做一个合格的网民,要求学生在良好的道德约束中合理合法地参与网络生活。
四、激发学生安全意识(网络战、信息战、安全战、防病毒)
各类病毒入侵计算机设备早已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经受不住各类不良信息的诱惑,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者,这种问题在小学生身上也时有发生。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心理上使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避免学生在各种不良诱惑中成为被别人利用的工具,还要为学生展示计算机病毒的严重危害,不断激发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例如,在《计算机病毒与防治》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上为学生介绍了极为重大的计算机病毒事件,例如2007年的熊猫烧香病毒、2017年的永恒之蓝病毒以及一些短信类型的病毒链接和电信诈骗事件,并为学生介绍了电脑感染计算机病毒后会发生的蓝屏、死机等问题,让学生了解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坑骗受害人的不良事件。笔者最后给学生展示了病毒制造者和不良网络信息传播者最终接受到的严重法律惩罚,大部分学生都对计算机病毒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并表示自己不会参与计算机病毒传播和不明链接传播。而后笔者又为学生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杀毒软件,还提醒学生要在心理和道德上建设城墙以防止那些巧妙伪装的病毒和链接伤害计算机或他人。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病毒的严重危害性,使学生自愿参与到维护网络安全的行动中来。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有效渗透。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民族情感、公物保护、网络参与、网络安全等方面为学生展开德育教学,使学生在道德层面意识到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未来,意识到爱护公物、文明上网以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现代互联网生活参与者。
参考文献
[1]龚华炯.信息技术与小学德育实效浅探[J].科學咨询(科技·管理),2014(03)
[2]王明航.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