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突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问题;思路和对策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高校教育阶段正是使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形成、完善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分析这些突出问题,才能找准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我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上:人员构成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很多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队伍,而大多数辅导员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也没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教育内容局限于德育教育,教育形式单一
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而如今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应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这才是符合目前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此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流行着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在许多高校中,除了辅导员承担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缺乏其他更具吸引力方式,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也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惟一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
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选择性和决定接受状况,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教育者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而自主的决定教育方式和内容,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第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上: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社会影响相互矛盾或不协调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主导价值的导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的载体,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也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协调比较突出,这必然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策,从而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此我提出了以下思路和对策: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关系着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组织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效果的提高。
第二,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这显然不适合目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思想问题随之呈现出来,尤其在高校中也有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性。因此,我们应当在完善教育内容的同时,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教育,这在新时期显得尤为迫切。
此外,针对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应当注重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娱乐中都能够获得教育,从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应当将教育工作与日常行为管理结合起来。很多学生涉世未深,思想和行为不成熟,对其进行强化管理显得格外重要,能够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功能,使其在日常管理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工作效果差,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较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单纯的说教方式能难让他们接受。因此, 高校不仅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平等地对待他们,经常与他们沟通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第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齐抓共管,实现协调一致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因此,我们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处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首先,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父母除了督促子女学习之外,还应当看到政治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子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帮助其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心理,同时应培养子女独立的习惯,戒骄戒躁;此外,父母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政治素养,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向子女传递基本的政治理论和信息,使其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大众传播机构要牢牢的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只有把握社会舆论的方向,才能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使学生在学校外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家庭教育还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街道、乡镇的党政部门、大众传播机构、青少年的群众组织都应积极参与,协同开展工作,提高家庭教育社会化的程度。(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研究”(13ZB02)、江西省教育规划科学项目“工科高校图书馆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12YB147)、江西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人学思想和和谐文化研究”(12KS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出问题;思路和对策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次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担负着培养和造就与时代发展同步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高校教育阶段正是使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趋于形成、完善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分析这些突出问题,才能找准不断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我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第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上:人员构成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很多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队伍,而大多数辅导员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也没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教育内容局限于德育教育,教育形式单一
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德育功能的发挥,忽视其智育功能,使其内容空洞化。而如今我们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知识的积累尤为重要,应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这才是符合目前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此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流行着单一的课堂教育模式,在许多高校中,除了辅导员承担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外,缺乏其他更具吸引力方式,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也就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上:认为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惟一主体,教育对象是客体
目前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教育者的活动方式,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观选择性和决定接受状况,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受教育者的过于客体化,使得教育者忽视受教育者的内心需求而自主的决定教育方式和内容,严重地挫伤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第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上: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社会影响相互矛盾或不协调
学校教育作为社会主导价值的导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和社会作为教育的载体,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也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影响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协调比较突出,这必然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对策,从而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此我提出了以下思路和对策: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关系着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和新局面的开拓,因而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组织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和教育效果的提高。
第二,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这显然不适合目前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许多思想问题随之呈现出来,尤其在高校中也有很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和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具有健康的心理,增强其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性。因此,我们应当在完善教育内容的同时,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思想教育,这在新时期显得尤为迫切。
此外,针对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应当注重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学校的各种文艺活动中,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娱乐中都能够获得教育,从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还应当将教育工作与日常行为管理结合起来。很多学生涉世未深,思想和行为不成熟,对其进行强化管理显得格外重要,能够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约束功能,使其在日常管理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开展、工作效果差,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当代高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较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单纯的说教方式能难让他们接受。因此, 高校不仅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平等地对待他们,经常与他们沟通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第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齐抓共管,实现协调一致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系统,因此,我们在抓好学校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处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首先,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父母除了督促子女学习之外,还应当看到政治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子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帮助其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心理,同时应培养子女独立的习惯,戒骄戒躁;此外,父母还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政治素养,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向子女传递基本的政治理论和信息,使其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其次,要加强对社会舆论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工作,大众传播机构要牢牢的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只有把握社会舆论的方向,才能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协调一致,使学生在学校外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家庭教育还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街道、乡镇的党政部门、大众传播机构、青少年的群众组织都应积极参与,协同开展工作,提高家庭教育社会化的程度。(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招标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大众文化研究”(13ZB02)、江西省教育规划科学项目“工科高校图书馆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12YB147)、江西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人学思想和和谐文化研究”(12KS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