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隨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究竟应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呢?通过近几年新教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有趣——从兴趣的激发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乐趣,体现有趣的数学
我国第一位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老人,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只有“数学好玩”四个字。数学家的话语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据此,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凸现出数学的乐趣。
二、生活——以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生活的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件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活动——以活动的视角处理教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体现活动的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把抽象的结论演变成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学习“可能性”,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每位成员从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并记录颜色(每组袋中球的数量和颜色各不相同),通过活动发现数学问题:为什么每组摸出的球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猜测和球的数量与颜色有关,随后他们把各种情况分为“只摸到一种颜色的球”和“摸到两种颜色的球”两类研究,学生们推理验证发现:袋中只有某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就一定是这种颜色的球,不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球;如果既有这种颜色的球,又有那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就可能是这种颜色的球,也可能是那种颜色的球。在摸球活动中,学生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了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四、探究——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探究的数学
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即广义探究的天性。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就应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五、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体现思考的数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思考,并让他们在尝试、猜测、交流、讨论中去体验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一课时,“直线是无限长”这一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难点,在初步认识了直线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比较两条直线的长短(多媒体演示),学生认为第二条直线长,我幽默地说:“第一条直线可不服气了。”将第一条直线向两端分别延长了一些,让学生继续比较;这时学生又认为第一条直线长(这时已经有少部分学生开始皱起了眉头),我接着说:“第二条直线也不服气了,它也向两边分别延长了一些。”让学生再次比较,这时学生已经不再像前面那样快速直接地去回答了,他们似有所悟,思考着,议论着……“哎!不好比,无法比。”……这时,我紧紧抓住时机,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好比?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去思考:“直线是无限长的,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所以无法比较两条直线的长短。”在质疑问难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思考的火花不断闪烁。
六、愉快——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对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体现愉快的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脑力劳动,他在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都涉及他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忽视这一点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儿童不仅在认识事物和掌握教材,而且在内心体验自己的劳动,他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会表现出极为关切的态度。”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或失败,都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动机、情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趣的、生活的、活动的、探究的、思考的、愉快的,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学生才能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
一、有趣——从兴趣的激发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乐趣,体现有趣的数学
我国第一位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老人,在“中国少年数学论坛”开幕式上,赠送给少年数学爱好者们只有“数学好玩”四个字。数学家的话语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据此,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凸现出数学的乐趣。
二、生活——以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生活的数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问题是现实生活数学化的结果。《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件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重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让学生明白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活动——以活动的视角处理教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新知,体现活动的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就要求老师不能只执行教材,而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基础,灵活地、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在课堂实施中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把抽象的结论演变成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学习“可能性”,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每位成员从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并记录颜色(每组袋中球的数量和颜色各不相同),通过活动发现数学问题:为什么每组摸出的球的情况各不相同?学生猜测和球的数量与颜色有关,随后他们把各种情况分为“只摸到一种颜色的球”和“摸到两种颜色的球”两类研究,学生们推理验证发现:袋中只有某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就一定是这种颜色的球,不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球;如果既有这种颜色的球,又有那种颜色的球,摸出的就可能是这种颜色的球,也可能是那种颜色的球。在摸球活动中,学生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学会了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四、探究——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探究的数学
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好动,即广义探究的天性。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小学数学教学就应将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过程。
五、思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体现思考的数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的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积极思考,并让他们在尝试、猜测、交流、讨论中去体验并解决问题。
在教学“直线、线段和射线”一课时,“直线是无限长”这一概念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有效地突破难点,在初步认识了直线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比较两条直线的长短(多媒体演示),学生认为第二条直线长,我幽默地说:“第一条直线可不服气了。”将第一条直线向两端分别延长了一些,让学生继续比较;这时学生又认为第一条直线长(这时已经有少部分学生开始皱起了眉头),我接着说:“第二条直线也不服气了,它也向两边分别延长了一些。”让学生再次比较,这时学生已经不再像前面那样快速直接地去回答了,他们似有所悟,思考着,议论着……“哎!不好比,无法比。”……这时,我紧紧抓住时机,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好比?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去思考:“直线是无限长的,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我们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所以无法比较两条直线的长短。”在质疑问难中,学生的思维在碰撞,思考的火花不断闪烁。
六、愉快——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对学生积极评价,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体现愉快的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脑力劳动,他在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都涉及他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忽视这一点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儿童不仅在认识事物和掌握教材,而且在内心体验自己的劳动,他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会表现出极为关切的态度。”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或失败,都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动机、情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有趣的、生活的、活动的、探究的、思考的、愉快的,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学生才能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