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改革重点

来源 :新华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中国言实出版社日前出版《改革开放30年见证与回顾》一书,参与撰写者皆为改革开放不同历史阶段中参与过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咨询工作的权威人士。经该社授权,本刊选择其中四篇编辑发表。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着力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进一步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继续对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探索国有资本有效的经营形式,提高资本营运效率。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继续破除各种体制障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一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要健全严格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二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步伐。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乡镇治理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三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创新。强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为农民服务的主力军作用。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四是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五是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和农业补贴制度。理顺产品比价关系,充分发挥价格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积极发展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土地资源占用约束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完善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深化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征集、使用、公开、保护等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健全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同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行为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
  一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二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银行业改革,促进国有银行加快建立现代银行制度。继续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保险业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三是深化投资、计划体制改革。重点是扩大企业投资权限,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要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完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
  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完善涉外经济法律法规,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治环境。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推进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公平贸易政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适应开放型经济的要求,更好地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要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通过税收等手段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取缔非法收入。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企业利润。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四是支持加快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支持商业保险的发展。六是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以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就业。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二是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和理顺政府职责关系,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监督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规范行政决策行为,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健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强政风建设和廉政建设。
其他文献
摘 要:个人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是现在普遍使用的两种自然人共同参与经营的法律形式。本文从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设立要求、财产关系、内部组织形式、对外债务承担方式等)对个人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个人合伙具有“宽进严出”的特点、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严进宽出”的特点的结果。建议短期的合作行为采用个人合伙,长期进行的合作行为采用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个人合伙;有限责任公司;财产关系;内部组织形
介绍了水溶性涂饰剂涂膜的基本组成与临界颜料质量分数 (CPMC)的概念。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涂层的物化性能与颜料质量分数 (PMC)的关系 ,及助剂对 CPMC值的影响 ,找出了各组分
检察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引,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论体系,对于更好地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和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事业新局面,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于房屋拆迁做出了准确的界定,但是拆迁作为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无法回避的一种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只有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
摘要: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是在我国2001年对《婚姻法》进行修订之后新加进去的内容,由于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十分容易混淆。本文简单阐述了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的共同点及区别。  关键词: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区别  一、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涵义及共同特点  1.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涵义  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之间的合法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
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1710~1736)或许是音乐史上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人。幸运的是他正好生于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凭一部现在看来毫不起眼的二幕喜歌剧《女仆作夫人》被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在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措施及“特别程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完善,特别是证据制度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修改完善更是为刑事辩护创造了更大的辩护空间,但同时也给辩护律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既是刑辩律师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本文对新新《刑事诉讼法》下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新《刑事诉讼法》下排除规则;含义;规则;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