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拐点论已过,小阳春纷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中国地产业仍处在剧烈的洗牌阶段,然而一年过后,地产10强虽席位有变,增势放缓,但元气未伤。房市虽未转暖,但房地产的集中度却因一个2008而大幅提高。
只要2009年不比2008年更难过,谁来主导下一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局,把脉一下今天的十强即可略知一二。
万科集团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最为痛苦和曲折的一年,但万科挺住了。这一年,万科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0亿元,增长15.38%,虽同比下滑不少,但保持增长已经实属不易,这要归功于王石的拐点论和万科的提前降价促销。
不过,促销也是有代价的,万科的净利润下降17%,只有40亿元。
万科2004年开始带领中国房地产业向千亿冲锋,之后四年,年销售额从63亿元急增到400亿元,增速之快,为其它行业所罕见。急速的增长通常会给管理能力、项目把控能力及盈利能力带来极大的考验,但事实证明,万科并未患上肥胖症。不仅如此,万科还同时经受住了行业寒冬、经济速降以及品牌危机的三重考验,这恐怕得益于万科本身经历过i994年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从诊断书上看,万科此役体质未伤,但形象大损。接下来,万科要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其地产工业化路线,不仅中国的工业配套跟不上,成本下不来,消费者也未必买单,因为需求将逐步个性化。二是万科因品牌特质,将只能以并购为其主攻方式,这对万科的管理将构成新挑战。
中海地产
中海与万科堪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双子星座,自1998年以来,两家并驾齐驱,中海更多的时候还处于领跑的位置。2008年,中海地产的销售额为189亿港币,看起来只有万科410亿元的一半,但这189亿港币背后的含金量远超万科。在万科净利润下降17%的情况下,中海净利润反上升了20%,对于在2008年困难重重的中国房企实属难得。当然,这得益于中海1997年因金融危机而瞬间市值蒸发90%,死而后生。
中海有两大优势远非万科能比。第一,中海背景极好,后台极硬。公司直属中建总公司,位居央企地产五朵金花之首。第二,中海在香港有十几年的建筑经验,市场化程度极高,人才也齐备。当年万科为解决建筑质量问题而发起的海盗行动,目标就是中海。直到今天,中海的业内品牌认知度仍是最高的。
在中国房地产10强,乃至100强中,中海是最健康的,2008年的业绩就是最好的诊断书。
保利地产
2008年,保利绝对是中国地产业最耀眼的明星。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91.23%和50.35%,一举从前五名之外冲到了第三把交椅。
保利的逆势扩张,得益于公司两大优势,一是品牌优势。保利的管理层有浓郁的军人文化,但品牌又兼及保利剧院等文化因素,刚柔并济,形象颇佳。二是后台优势。与中海相似,保利也是央企地产的五朵金花之一,实力超群。为支持保利的扩张,2008年,母公司为其先后担保60多亿元。
保利2008年的借势突围颇具成效,在富力地产遭遇困境之际,保利强势补位成功,虽在三强中一时还争不过万科与中海,但后劲十足。
合生创展
2008年,珠江大张旗鼓地宣传要独立上市,一旦上市成功,无疑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合生。如果双剑合一,朱氏兄弟将有希望冲击中国地产业的头把交椅,但这很可能是兄弟分家的前兆,而一旦闹起分家,两大品牌都将面临滑入第二阵营,乃至第三阵营的危险。
合生创展2008年销售和利润虽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健。与其他大型房企相比,合生创展45%的毛利率却是一骑绝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高档次项目的上市。
作为粤派地产北上的排头兵,作为中国房地产业最强的家族企业,合生创展谁都不怕,就怕兄弟不和,自毁前程。
富力地产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业百亿阵营几乎完全是粤派的天下,而在粤派当中,富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在2006年之前,富力是典型的一阳指,即区域战略上,吃定一个城市,利益链条上,吃透整个产业链,但2008年,富力的这一战略遭遇空前的挑战。首先,富力选择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结果一线城市竞争急剧升级,富力再无先发优势可言其次是做长产业链分散精力,利润上不来,销售上不去。
2008年,富力是地产业资金链最受质疑的名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富力2007年开始大力转向商业地产,结果蜕变遭遇寒冬。虽然2008年公司利润下降41%,但富力的转型收获大于规模停滞带来的损失。
恒大地产
恒大是广东地产业的代表之一。主席许家印人称许教授,其奋斗史可以作为所有穷困大学生们的教科书,以管理创新闻名,堪称现代学者型企业家。
恒大从一开始就走高端精品战略,项目全部遵循“大景观、大绿化、大配套”的开发原则,不但产品是精品,其园林景观、社区配套也力争无人可及,结果得到市场的高额回报,迅速跻身广州地产五虎。
但恒大真正闻名全国却是上市时间不巧,正赶上股市由暖乍寒。上市失败,不仅让恒大融资与扩张受挫,还在资金链上饱受质疑。困境中的2008年,恒大能销售突破百亿,不得不归功于许家印的战略退让,响应政府号召,大接“安居”工程,以度时艰。
绿城
绿城在全国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天时地利人和占尽,这家发达于浙江杭州的公司,稳守长三角这一中国经济的先富地带,颇具信誉与知名度,令万科、中海等强势入侵者都一筹莫展。
相比国企地产,民营地产在融资上相对劣势,但绿城不同。2005年,绿城在国外成立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转而将国内的绿城集团全盘收购,一举变身外商独资企业。2006年,绿城通过配售可转换债券和股本成功引进由摩根大通和STARK投资基金组成的国际战略投赘者,共募集资金1.5亿美元,并将债券在新加坡上市,成为第一个在国外上市可转债的国内房企。之后,绿城控股在香港上市成功。
不过,绿城亦有短板。公司注重精品工程,全力打造每一个项目,这虽然使得项目相对价高利厚,但周转缓慢,而周转慢则严重抵消原本稍高的利润率。与万科的快进快出相比,绿城的精品模式更限制其成长速度。
不过,只要口碑不倒,资金不断,绿城依然会一路绿灯,直冲前十。
碧桂园
在2007年之前,不管是中国地产业三甲,还是五强名单中,都数不上碧桂园。但2007年其排山倒海般的上市,尤其是多位香港地产大佬的热捧,使碧桂园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地产业不可或缺的明星。
但2008年金融风暴与房地产拐点,令碧桂园腹背受敌,前者以对赌协议, 吃掉碧桂园近12亿港币的利润,后者则令公司的销售额反而下滑20亿港币,利润更是大幅缩水六成。
让人看淡碧桂园的不仅有杨国强的理财大意,还有经营上的三心二意,一年来,其对TVBS的几度传言,令碧桂园专心做地产的形象严重受损,品牌价值悄然下滑。
不过,碧桂园依然是中国房地产业当之无愧的地王,其4300万的储备依然是在低价时代所得,在下一轮的增长中,仍有可能取得不凡的效益。
2008年虽令碧桂园的排名大幅下滑,但其核心的卫星城开发模式并未受到挑战,2009年接手荷兰村更显示杨氏父女对碧桂园模式的自信。一旦碧桂园冲出广东,在北京、沈阳等城市复制成功,碧桂园依旧会锐不可挡。
首都开发
城市开发建设集团与天鸿集团本来就是知名的大型房地产集团,2005年在中央主导下合并为北京首都开发集团,无疑是强强合并。虽也经历一番整合之痛,不过依靠强势的土地储备、人脉资源,尤其是背靠北京这一巨大的市场,首都开发的优势依然不言而喻。
在经营思路上,首都开发也将重头戏放在居民住宅,尤其是不承接“保障性住房”建设,勇当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建设的排头兵。
2008年,在房地产的大拐点下,首都开发缩减精品项目和商业地产的比重,着力开发经济适用房等项目,结果一举实现净利润高达八成的增长率。
不过与同为大型央企的中海地产相比,首都开发的地域性太强,虽然有北京市政府的订单作为未来发展的底线,但仅凭一个北京市场,仅凭政府保障性住宅项目,首开的产品竞争力会逐步削弱,傍上政府没错,但如果因此远离市场,首开的好日子将充满风险。
大华地产
大华是前十名中唯一来自上海的企业,与北京首开的本地资源依赖虽有些相似,但产品开发能力要好于首开。同时,与碧桂园的郊区开发,让农民洗脚进城的模式相比,大华一开始就是城市舒适生活的缔造者,擅长开发大型城市社区。
背靠上海,大华不断探索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此过程中,练就了非凡的产品开发能力,从“低-中-高”多层级模式到别墅、商业街,一应俱全,产业链覆盖房地产上下游,实力不容置疑。
大华的主要特色在于大型城市社区综合开发,而不是难得在闹市中拍得一小片土地,将就盖一高楼。大华建设涉及土地开发、社区配套直至建设期管理的所有相关内容,好似一个城中城。
大华的上市虽然几多波折,但最终会获得市场的认同,作为海派的四大金刚(上海复地、世茂、绿地),大华的前景不会逊于首开与华润。
只要2009年不比2008年更难过,谁来主导下一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大局,把脉一下今天的十强即可略知一二。
万科集团
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最为痛苦和曲折的一年,但万科挺住了。这一年,万科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0亿元,增长15.38%,虽同比下滑不少,但保持增长已经实属不易,这要归功于王石的拐点论和万科的提前降价促销。
不过,促销也是有代价的,万科的净利润下降17%,只有40亿元。
万科2004年开始带领中国房地产业向千亿冲锋,之后四年,年销售额从63亿元急增到400亿元,增速之快,为其它行业所罕见。急速的增长通常会给管理能力、项目把控能力及盈利能力带来极大的考验,但事实证明,万科并未患上肥胖症。不仅如此,万科还同时经受住了行业寒冬、经济速降以及品牌危机的三重考验,这恐怕得益于万科本身经历过i994年的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从诊断书上看,万科此役体质未伤,但形象大损。接下来,万科要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其地产工业化路线,不仅中国的工业配套跟不上,成本下不来,消费者也未必买单,因为需求将逐步个性化。二是万科因品牌特质,将只能以并购为其主攻方式,这对万科的管理将构成新挑战。
中海地产
中海与万科堪称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双子星座,自1998年以来,两家并驾齐驱,中海更多的时候还处于领跑的位置。2008年,中海地产的销售额为189亿港币,看起来只有万科410亿元的一半,但这189亿港币背后的含金量远超万科。在万科净利润下降17%的情况下,中海净利润反上升了20%,对于在2008年困难重重的中国房企实属难得。当然,这得益于中海1997年因金融危机而瞬间市值蒸发90%,死而后生。
中海有两大优势远非万科能比。第一,中海背景极好,后台极硬。公司直属中建总公司,位居央企地产五朵金花之首。第二,中海在香港有十几年的建筑经验,市场化程度极高,人才也齐备。当年万科为解决建筑质量问题而发起的海盗行动,目标就是中海。直到今天,中海的业内品牌认知度仍是最高的。
在中国房地产10强,乃至100强中,中海是最健康的,2008年的业绩就是最好的诊断书。
保利地产
2008年,保利绝对是中国地产业最耀眼的明星。其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了91.23%和50.35%,一举从前五名之外冲到了第三把交椅。
保利的逆势扩张,得益于公司两大优势,一是品牌优势。保利的管理层有浓郁的军人文化,但品牌又兼及保利剧院等文化因素,刚柔并济,形象颇佳。二是后台优势。与中海相似,保利也是央企地产的五朵金花之一,实力超群。为支持保利的扩张,2008年,母公司为其先后担保60多亿元。
保利2008年的借势突围颇具成效,在富力地产遭遇困境之际,保利强势补位成功,虽在三强中一时还争不过万科与中海,但后劲十足。
合生创展
2008年,珠江大张旗鼓地宣传要独立上市,一旦上市成功,无疑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合生。如果双剑合一,朱氏兄弟将有希望冲击中国地产业的头把交椅,但这很可能是兄弟分家的前兆,而一旦闹起分家,两大品牌都将面临滑入第二阵营,乃至第三阵营的危险。
合生创展2008年销售和利润虽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健。与其他大型房企相比,合生创展45%的毛利率却是一骑绝尘,这主要得益于公司高档次项目的上市。
作为粤派地产北上的排头兵,作为中国房地产业最强的家族企业,合生创展谁都不怕,就怕兄弟不和,自毁前程。
富力地产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业百亿阵营几乎完全是粤派的天下,而在粤派当中,富力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在2006年之前,富力是典型的一阳指,即区域战略上,吃定一个城市,利益链条上,吃透整个产业链,但2008年,富力的这一战略遭遇空前的挑战。首先,富力选择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结果一线城市竞争急剧升级,富力再无先发优势可言其次是做长产业链分散精力,利润上不来,销售上不去。
2008年,富力是地产业资金链最受质疑的名家之一,主要原因是富力2007年开始大力转向商业地产,结果蜕变遭遇寒冬。虽然2008年公司利润下降41%,但富力的转型收获大于规模停滞带来的损失。
恒大地产
恒大是广东地产业的代表之一。主席许家印人称许教授,其奋斗史可以作为所有穷困大学生们的教科书,以管理创新闻名,堪称现代学者型企业家。
恒大从一开始就走高端精品战略,项目全部遵循“大景观、大绿化、大配套”的开发原则,不但产品是精品,其园林景观、社区配套也力争无人可及,结果得到市场的高额回报,迅速跻身广州地产五虎。
但恒大真正闻名全国却是上市时间不巧,正赶上股市由暖乍寒。上市失败,不仅让恒大融资与扩张受挫,还在资金链上饱受质疑。困境中的2008年,恒大能销售突破百亿,不得不归功于许家印的战略退让,响应政府号召,大接“安居”工程,以度时艰。
绿城
绿城在全国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天时地利人和占尽,这家发达于浙江杭州的公司,稳守长三角这一中国经济的先富地带,颇具信誉与知名度,令万科、中海等强势入侵者都一筹莫展。
相比国企地产,民营地产在融资上相对劣势,但绿城不同。2005年,绿城在国外成立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转而将国内的绿城集团全盘收购,一举变身外商独资企业。2006年,绿城通过配售可转换债券和股本成功引进由摩根大通和STARK投资基金组成的国际战略投赘者,共募集资金1.5亿美元,并将债券在新加坡上市,成为第一个在国外上市可转债的国内房企。之后,绿城控股在香港上市成功。
不过,绿城亦有短板。公司注重精品工程,全力打造每一个项目,这虽然使得项目相对价高利厚,但周转缓慢,而周转慢则严重抵消原本稍高的利润率。与万科的快进快出相比,绿城的精品模式更限制其成长速度。
不过,只要口碑不倒,资金不断,绿城依然会一路绿灯,直冲前十。
碧桂园
在2007年之前,不管是中国地产业三甲,还是五强名单中,都数不上碧桂园。但2007年其排山倒海般的上市,尤其是多位香港地产大佬的热捧,使碧桂园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地产业不可或缺的明星。
但2008年金融风暴与房地产拐点,令碧桂园腹背受敌,前者以对赌协议, 吃掉碧桂园近12亿港币的利润,后者则令公司的销售额反而下滑20亿港币,利润更是大幅缩水六成。
让人看淡碧桂园的不仅有杨国强的理财大意,还有经营上的三心二意,一年来,其对TVBS的几度传言,令碧桂园专心做地产的形象严重受损,品牌价值悄然下滑。
不过,碧桂园依然是中国房地产业当之无愧的地王,其4300万的储备依然是在低价时代所得,在下一轮的增长中,仍有可能取得不凡的效益。
2008年虽令碧桂园的排名大幅下滑,但其核心的卫星城开发模式并未受到挑战,2009年接手荷兰村更显示杨氏父女对碧桂园模式的自信。一旦碧桂园冲出广东,在北京、沈阳等城市复制成功,碧桂园依旧会锐不可挡。
首都开发
城市开发建设集团与天鸿集团本来就是知名的大型房地产集团,2005年在中央主导下合并为北京首都开发集团,无疑是强强合并。虽也经历一番整合之痛,不过依靠强势的土地储备、人脉资源,尤其是背靠北京这一巨大的市场,首都开发的优势依然不言而喻。
在经营思路上,首都开发也将重头戏放在居民住宅,尤其是不承接“保障性住房”建设,勇当政府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项目建设的排头兵。
2008年,在房地产的大拐点下,首都开发缩减精品项目和商业地产的比重,着力开发经济适用房等项目,结果一举实现净利润高达八成的增长率。
不过与同为大型央企的中海地产相比,首都开发的地域性太强,虽然有北京市政府的订单作为未来发展的底线,但仅凭一个北京市场,仅凭政府保障性住宅项目,首开的产品竞争力会逐步削弱,傍上政府没错,但如果因此远离市场,首开的好日子将充满风险。
大华地产
大华是前十名中唯一来自上海的企业,与北京首开的本地资源依赖虽有些相似,但产品开发能力要好于首开。同时,与碧桂园的郊区开发,让农民洗脚进城的模式相比,大华一开始就是城市舒适生活的缔造者,擅长开发大型城市社区。
背靠上海,大华不断探索中国城市化进程,在此过程中,练就了非凡的产品开发能力,从“低-中-高”多层级模式到别墅、商业街,一应俱全,产业链覆盖房地产上下游,实力不容置疑。
大华的主要特色在于大型城市社区综合开发,而不是难得在闹市中拍得一小片土地,将就盖一高楼。大华建设涉及土地开发、社区配套直至建设期管理的所有相关内容,好似一个城中城。
大华的上市虽然几多波折,但最终会获得市场的认同,作为海派的四大金刚(上海复地、世茂、绿地),大华的前景不会逊于首开与华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