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从教育教学现状、培训需求、培训效果等维度对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推行起来困难,没有意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掌握的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过少;在培训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亲身体验参与到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由于培养经费短缺,很多教师培训的次数很少甚至没有。因此,需要转变教师观念,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创新形式与方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状况;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22-03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质量成败最终的落脚点在教师身上。教师作为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中坚力量。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授业解惑,也需要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传经授道,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可见好老师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中,多措并举,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并提出“要严把教师资质关,提升教师素质,使得教师队伍呈现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特点”[1]。尤其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国家更是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对边远农村地区要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和工资倾斜政策,加大表彰力度,使得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提升”[2]。鉴于此,本研究从教育教学现状、培训需求以及培训效果等维度,以G省H县为例,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为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善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二、研究對象与方法
(一)样本构成
为了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在抽样方法上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G省H县的8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在对所发放的100份问卷进行回收整理时发现,空白问卷12份,有效问卷88份,并问卷有效回收率88%。通过对88份问卷分析:在性别构成上,男教师54人,女教师32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1.4%和36.4%;缺失2人(未填写性别),占2.2%。从民族来看,汉族教师58人,占58.9%;回族教师9人,占10.2%;东乡族教师18人,占20.5%;缺失2人,占2.3%。从职称构成来看,初级职称教师20人,占22.7%;中级职称17人,占19.3%;高级职称11人,占12.5%;未评职称的40人,占45%。
(二)研究工具
在研究工具上,本研究采取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方式。调查问卷涉及农村教师教学现状、对培训的需求以及参加培训的效果等维度。而访谈提纲则围绕问卷中涉及的维度展开,以便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数据分析
通过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本研究首先把问卷中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在数据分析时结合所要得到的结果采取了恰当的分析方法,使得所分析的结果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教学现状
1.对教师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主体就在于改变教师以往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要通过教师培训。调查显示,50%以上的教师认为,好的教师应具备教学水平精深、乐意帮助学生、信任和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和敬业奉献精神等品质,77.3%的教师对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信心,但仍有64.8%的教师认为新课改推行起来有困难。究其原因,本文从教师和学校两方面来分析。
从教师方面来说,97.7%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见表1),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教学,没有必要外出学习。某老师反映:“我用讲授法同样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用合作学习反而浪费时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从学校方面来说,现在很多学校把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参考因素。调查显示,67.1%的教师认为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时最看重学生成绩(见表2),致使部分学校校长只是给教师安排任务、下达指令,而在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能力提升上不够重视。
2.教育教学现状。在教育教学中,78.4%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习惯差;77.3%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欠缺;78.4%的教师认为后进生转化困难。某教师说:“虽然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很好,但是我们学生的基础太差,没法使用。”正是教师对学生的担忧,使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调查数据显示,67.1%的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56.8%的教师认为新教育教学理念难以实际运用;39.8%的教师认为教师间的合作效果不理想。其实,这三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讲授法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难以运用,既然没有自主、合作、探究,那么,教师间的合作效果自然就不理想了。
(二)培训需求与方式
1.培训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各省市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或者继续教育学习。但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可能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老师还要多。所以中小学教师只有及时更新知识,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补知识之短板,才能给学生以更高层次的发展。在教师访谈过程中,不少教师表示虽然参加了一些培训,但是效果甚微,更多的希望能得到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培训,能够观摩到优秀教师或者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在其中汲取营养。在对中小学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哪方面知识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教学技能,占样本数的37.5%;其次是学科专业知识,占样本总数的31.8%;排在第三位的是信息技术,占样本总数的10.2%。 2.培训方式。目前中小学教师通过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或者校级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促进专业发展。在对中小学教师希望用哪种途径进行培训的调查中,51.1%的教师希望观摩考察,即到好学校“取经”;20.5%的教师希望专家进校指导;15.9%的教师希望请外地名师来讲课;10.2%的教师希望通过讲座式和参与式的方式来进行培训;3.4%的教师希望以网络的方式进行培训。在被问及“为什么要通过观摩考察进行培训时”,多数教师的回答是“到别的学校观摩考察,可以看一下其教学氛围”。在回答“为什么不想通过参与式的方法来进行培训时”,有的教师答“再参与也没什么用,虽然我也很想依葫芦画瓢,但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回到当地之后,仍然是用老方法教学”。
(三)培训次数与效果
1.培训次数。调查数据表明,在过去两年里,36.4%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国家级培训;9.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省级培训;38.6%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市级培训;40.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县级培训;而没有参加校级培训的教师高达69.3%(见表4)。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很多教师认为校级培训没什么效果,在访谈中有教师反映“本校实际效果不好,互相学习的范围太小,几个老师互相学来学去没什么可学的,差不多在一个水平上,想去外面学习教学方法、手段等”;二是学校教师经费紧张,有教师说“学校说如果经费上没问题可以去外面学习,但是我们学校一直赤字,个人去的话,没有足够的资金,又没有组织接手”。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的抽样调查显示,“59.3%的校长反映目前没有稳定的教师培训经费来源,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需求;65.7%的教师反映个人承担了半数以上的培训费用,个人负担过重。教师培训经费短缺,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有25%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4]
2.培訓效果。在访谈中得知,参加过培训的教师都反映培训效果较好。如有的教师谈到“通过培训,我感觉自己的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前景等都得到了更新,对自己、学生的思想有很大帮助”。还有老师提到“培训专家的总结性比较强,值得我们学习”。但仍有教师认为培训中自己参与的机会少,有教师坦言“培训后自己在教学中操作方法效果会更好一些,总体上县上组织的培训效果好一些”。
四、结论与建议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推行起来困难,没有意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掌握的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过少;在培训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亲身体验参与到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由于培训经费短缺,很多教师培训的次数很少甚至没有。为了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效果更突出,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教师观念,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一线中小学教师最大的感触就是事情多,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还得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材料的准备。即便有一些培训,很多老师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我出去参加培训,回来之后,所有的工作我仍然是接着干”。为了改变此现状,学校层面首先要支持教师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师参加培训时,学校要安排好工作的交接事宜,使得参培教师能安心参加培训。对于参培教师而言,培训结束后要通过汇报展示的方式,把自己在培训中的所感所悟给老师们分享,甚至还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公开课上加以展示,其余教师在感受到培训带来的好处之后,就会转变观念,不会再是以前那种领导要求参加才去,而是自己主动寻求相关的培训机会。
(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所有的培训都不是空头支票,培训学员的食宿、授课专家的劳务费等,都需要经费作为支撑。要使培训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费的保障少不了。各个地方的行政部门要专门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使得教师培训在经费的支持下常态化,使得教师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经费监督机制,监督相关的经费是否落到了实处。每个学校也应腾出一部分经费进行校级培训,这样即便有的教师无法外出参加培训,通过学校内部举行的校级培训,也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味埋头于教学。
(三)创新形式与方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要首先,高校要改变诸如讲座式、参与式、网络式等单一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参训前,可以通过QQ邮箱、问卷等方式事先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和方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讲座+观摩+学员论坛的方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其次,丰富和发展多样化校本培训模式:校级教学名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上岗课、校外名师的示范课等,诸如此类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具体的教师讲课、专家点评的教学场域中,教师能够有所收获;第三,个性化培训模式。集中培训与个体研修相结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和校级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当然,更重要的是终身学习和反思发展相结合,教师通过参加培训,不仅是收获一些理论,学习一些方法,观摩一些优质课,而是要通过这种“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的培训路径,把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5],促进自身专业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 201008/9378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2-09-07). 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209/1 441772.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EB/OL].(2001-06-0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00506/9255.html.
[4]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9(01):1-5.
[5]王喜平.制约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25-26.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状况;培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6-0122-03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质量成败最终的落脚点在教师身上。教师作为一所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中坚力量。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授业解惑,也需要在与学生的接触中传经授道,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可见好老师的重要性。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中,多措并举,重视教育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提升,并提出“要严把教师资质关,提升教师素质,使得教师队伍呈现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特点”[1]。尤其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国家更是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培训,对边远农村地区要实行编制倾斜政策和工资倾斜政策,加大表彰力度,使得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提升”[2]。鉴于此,本研究从教育教学现状、培训需求以及培训效果等维度,以G省H县为例,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培训现状进行了调查,希望为改善农村小学的教师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改善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二、研究對象与方法
(一)样本构成
为了研究结果更具客观性,在抽样方法上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以G省H县的8所学校作为调查对象。在对所发放的100份问卷进行回收整理时发现,空白问卷12份,有效问卷88份,并问卷有效回收率88%。通过对88份问卷分析:在性别构成上,男教师54人,女教师32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1.4%和36.4%;缺失2人(未填写性别),占2.2%。从民族来看,汉族教师58人,占58.9%;回族教师9人,占10.2%;东乡族教师18人,占20.5%;缺失2人,占2.3%。从职称构成来看,初级职称教师20人,占22.7%;中级职称17人,占19.3%;高级职称11人,占12.5%;未评职称的40人,占45%。
(二)研究工具
在研究工具上,本研究采取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方式。调查问卷涉及农村教师教学现状、对培训的需求以及参加培训的效果等维度。而访谈提纲则围绕问卷中涉及的维度展开,以便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三)数据分析
通过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本研究首先把问卷中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在数据分析时结合所要得到的结果采取了恰当的分析方法,使得所分析的结果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教学现状
1.对教师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主体就在于改变教师以往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要通过教师培训。调查显示,50%以上的教师认为,好的教师应具备教学水平精深、乐意帮助学生、信任和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和敬业奉献精神等品质,77.3%的教师对新课改倡导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信心,但仍有64.8%的教师认为新课改推行起来有困难。究其原因,本文从教师和学校两方面来分析。
从教师方面来说,97.7%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见表1),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教学,没有必要外出学习。某老师反映:“我用讲授法同样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用合作学习反而浪费时间。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从学校方面来说,现在很多学校把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参考因素。调查显示,67.1%的教师认为学校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时最看重学生成绩(见表2),致使部分学校校长只是给教师安排任务、下达指令,而在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能力提升上不够重视。
2.教育教学现状。在教育教学中,78.4%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习惯差;77.3%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欠缺;78.4%的教师认为后进生转化困难。某教师说:“虽然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方法很好,但是我们学生的基础太差,没法使用。”正是教师对学生的担忧,使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调查数据显示,67.1%的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56.8%的教师认为新教育教学理念难以实际运用;39.8%的教师认为教师间的合作效果不理想。其实,这三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讲授法的过度使用会导致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难以运用,既然没有自主、合作、探究,那么,教师间的合作效果自然就不理想了。
(二)培训需求与方式
1.培训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各省市开展各种专业培训或者继续教育学习。但在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可能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老师还要多。所以中小学教师只有及时更新知识,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补知识之短板,才能给学生以更高层次的发展。在教师访谈过程中,不少教师表示虽然参加了一些培训,但是效果甚微,更多的希望能得到切实有用的专业知识培训,能够观摩到优秀教师或者骨干教师的公开课,在其中汲取营养。在对中小学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哪方面知识的调查中,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教学技能,占样本数的37.5%;其次是学科专业知识,占样本总数的31.8%;排在第三位的是信息技术,占样本总数的10.2%。 2.培训方式。目前中小学教师通过参加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或者校级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促进专业发展。在对中小学教师希望用哪种途径进行培训的调查中,51.1%的教师希望观摩考察,即到好学校“取经”;20.5%的教师希望专家进校指导;15.9%的教师希望请外地名师来讲课;10.2%的教师希望通过讲座式和参与式的方式来进行培训;3.4%的教师希望以网络的方式进行培训。在被问及“为什么要通过观摩考察进行培训时”,多数教师的回答是“到别的学校观摩考察,可以看一下其教学氛围”。在回答“为什么不想通过参与式的方法来进行培训时”,有的教师答“再参与也没什么用,虽然我也很想依葫芦画瓢,但由于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回到当地之后,仍然是用老方法教学”。
(三)培训次数与效果
1.培训次数。调查数据表明,在过去两年里,36.4%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国家级培训;9.7%的教师没有参加过省级培训;38.6%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市级培训;40.9%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县级培训;而没有参加校级培训的教师高达69.3%(见表4)。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很多教师认为校级培训没什么效果,在访谈中有教师反映“本校实际效果不好,互相学习的范围太小,几个老师互相学来学去没什么可学的,差不多在一个水平上,想去外面学习教学方法、手段等”;二是学校教师经费紧张,有教师说“学校说如果经费上没问题可以去外面学习,但是我们学校一直赤字,个人去的话,没有足够的资金,又没有组织接手”。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的抽样调查显示,“59.3%的校长反映目前没有稳定的教师培训经费来源,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需求;65.7%的教师反映个人承担了半数以上的培训费用,个人负担过重。教师培训经费短缺,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有25%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的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实际需要”。[4]
2.培訓效果。在访谈中得知,参加过培训的教师都反映培训效果较好。如有的教师谈到“通过培训,我感觉自己的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前景等都得到了更新,对自己、学生的思想有很大帮助”。还有老师提到“培训专家的总结性比较强,值得我们学习”。但仍有教师认为培训中自己参与的机会少,有教师坦言“培训后自己在教学中操作方法效果会更好一些,总体上县上组织的培训效果好一些”。
四、结论与建议
在上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推行起来困难,没有意识到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掌握的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过少;在培训过程中,很多教师没有亲身体验参与到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中;由于培训经费短缺,很多教师培训的次数很少甚至没有。为了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效果更突出,结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教师观念,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
一线中小学教师最大的感触就是事情多,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还得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材料的准备。即便有一些培训,很多老师的积极性并不高,“如果我出去参加培训,回来之后,所有的工作我仍然是接着干”。为了改变此现状,学校层面首先要支持教师培训,鼓励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教师参加培训时,学校要安排好工作的交接事宜,使得参培教师能安心参加培训。对于参培教师而言,培训结束后要通过汇报展示的方式,把自己在培训中的所感所悟给老师们分享,甚至还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公开课上加以展示,其余教师在感受到培训带来的好处之后,就会转变观念,不会再是以前那种领导要求参加才去,而是自己主动寻求相关的培训机会。
(二)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所有的培训都不是空头支票,培训学员的食宿、授课专家的劳务费等,都需要经费作为支撑。要使培训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经费的保障少不了。各个地方的行政部门要专门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使得教师培训在经费的支持下常态化,使得教师通过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经费监督机制,监督相关的经费是否落到了实处。每个学校也应腾出一部分经费进行校级培训,这样即便有的教师无法外出参加培训,通过学校内部举行的校级培训,也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味埋头于教学。
(三)创新形式与方法,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要首先,高校要改变诸如讲座式、参与式、网络式等单一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参训前,可以通过QQ邮箱、问卷等方式事先了解学员的培训需求和方式,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讲座+观摩+学员论坛的方式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其次,丰富和发展多样化校本培训模式:校级教学名师的公开课、青年教师的上岗课、校外名师的示范课等,诸如此类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具体的教师讲课、专家点评的教学场域中,教师能够有所收获;第三,个性化培训模式。集中培训与个体研修相结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和校级培训相结合;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当然,更重要的是终身学习和反思发展相结合,教师通过参加培训,不仅是收获一些理论,学习一些方法,观摩一些优质课,而是要通过这种“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的培训路径,把终身学习的理念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5],促进自身专业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 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 201008/93785.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2-09-07). http://www.moe.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209/1 441772.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EB/OL].(2001-06-08).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6/200506/9255.html.
[4]国家教育督导团.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关注义务教育教师[J].教育发展研究,2009(01):1-5.
[5]王喜平.制约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08):25-26.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