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对合作学习的影响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kmn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激情澎湃的绿茵赛场边,淑女也会欢呼雀跃,在哀乐悲伤环境中,悍男同样潸然泪下。这就是环境对心理暗示的结果,即场效应。西方现代心理学家勒温运用物理学中有关“场”的理论来表明心理也是个应力和应变的系统。他认为心理场的核心是“动力与整合”。因此,有课堂存在的地方,就有心理场。课堂上学生合作的心理氛围又称合作学习的 “场效应”,是教学时师生及生生间共同营造的心理环境,消极的“心理场”会使学生的思维被抑制,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心不在焉;积极的“心理场”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学生的注意力、情感始终都有较强的统摄力。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认识并合理利用这一规律,将有助于提升合作学习的效能。
  一、创设“体谅场”,培养学生合作共赢与相互依存的意识
  由于合作学习实行的是异质分组,决定了学生在思想认识、认知水平、行为方式、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造成合作学习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同学可能只顾及维护自己的立场,不懂得合作共赢,需要互相尊重,相互体谅。因此,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创设相互体谅的心理环境即“体谅场”,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必须依靠小组成员团结协作,每一个人都在小组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角色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只有在相互友善的体谅中,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为了帮助学生完善“立体—平面—立体” 空间观念的整体建构,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将长方体沿棱剪开,再展开成平面图形,标出上下、左右、前后等六个面,然后将展开的平面图再围成原来的长方体。任务刚一布置,就突发一个提高了八度嗓门的声音:“这是我带来的盒子。”发出强音的座位一下子吸引了全班同学的视线。听到这么“厉害”的言语,我立即上前,询问: “怎么回事,我不是分好了组,为什么吵起来?”“老师,我们都分好工了,而她却要自己独立研究,不让我们拆她的纸盒,因为我们小组商量好了,她的纸盒最硬,适合拆了又好重装。”小组长道出事情缘由。此时,我的心一沉。新接任的这个班第一次尝试小组合作,怎么会这样?但脑子突然灵机一动,这不正是引导的最好时机吗!?于是我走到台前,静待两分钟。学生眼巴巴地看着我。“同学们!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互助合作,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与人合作,我们要学会尊重、信任与奉献,更要学会相互体谅,友善待人……”我边说边悄悄注视那个女生,只见她小脸通红,拿出手中的长方体,怯懦地举起手:“老师,我错了,我明白了在小组中我们应互相配合,只有把个人责任和全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才能共同进步。”我轻轻走到她的身旁,摸了摸她的头说:“好孩子!我相信你!”只见她很快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小组活动中,不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且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互帮互助,相互鼓励。结果在这位女生的引领下,该小组以最快的速度圆满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操作过程中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尽享学习过程中同伴之间相互依赖与合作共进的快乐。
  二、创设“问题场”,培养学生独立见解与静思默想能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每节课的核心目标、核心知识设问,问题本身要具层次性、开放性,问题之间要有逻辑性和整体性,通过问题串产生有序的“问题场”效应。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围绕这节课核心目标,教师设置了五个问题:①对于圆,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②圆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③观察圆的内接和外切正方形,推断圆的面积在什么范围? ④圆的面积大约是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⑤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怎样推导?这些问题的设置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形成了对圆面积探索有序的“问题场”。根据学情需要,教师选择了第⑤个问题组织小组进行合作探究。下面是其中一个小组经过独立思考后,由组内4个人针对自己的想法及困惑展开讨论的片段:
  生1:我的想法是把圆纸片对折,得到4个扇形,求出一个扇形的面积,再乘4。
  生2:你怎么求扇形的面积?
  生3:扇形的面积不会求,但是扇形像我们学过的三角形。
  生1:有道理,可以看作三角形试试。
  生4:我的想法是先把这个圆分成两半,每个半圆再平均分成8份,然后拼成的图形有点像个长方形。
  生3:好主意,我们现在重点找一找长方形、三角形与圆有什么联系?
  生2:行,现在咱们两人一组分别试试,然后看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
   于是,生1与生3合作,生2与生4合作沿着各自的思路探究。
  当全班汇报时,这个小组迫不及待地展示他们推导的结果:
  生4:我们小组有两种方法,我和xx(生2)合作将圆剪、拼后近似一个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没变。而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用C÷2=πr表示,宽相当于半径,用r表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πr×r=πr2(实物投影呈现)。
  生1:我与xx(生3)合作,将圆平均分成32份,每份像一个三角形,底为扇形的弧线,用C÷32表示,高是半径r。圆的面积=C÷32×r÷2×32=C×r÷2。
  生3补充:C可以用2πr表示,2πr×r等于2πr2,2πr2除以2也等于πr2,与它们结论一致。
  通过问题串作导向,创设恰当的问题场,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去独立思考与探索,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都有了自己的见解,探究的问题不再停留在表面,在小组交流时不但每个学生有话可说,而且有理有据,这样的合作交流,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讨论模式,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能。所以,讨论前的独立思考不是“空白”,而恰恰是思维的高潮处。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时,我们不能丢弃传统的独立思考和静思默想能力的培养。
  三、创设“交流场”,培养学生表达倾听与质疑辨析能力
  经历了问题场,每个学生都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与思考,当学生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或对自己想法不能肯定时,往往会产生寻求他人帮助的愿望,这种帮助既包括得到他人的指点,也包括与他人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教师一定要营造良好的交流心理氛围即“交流场”。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与困惑,教育其他成员要在交流时学会倾听,为其解惑,并友善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要虚心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如果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还可向老师或其他组请教。另一方面,要善于分析别人的想法,相互比较,学会质疑与辨析,通过思维的碰撞,在相互启发下,对问题获得新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方法与思路。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课,教师出示了复习题:甲、乙两仓库存放货物吨数的比是7∶8,如果从甲仓库调60吨到乙仓库,那么甲、乙两仓库货物吨数的比是2∶3,问甲、乙两仓库共有多少吨?先请同学们独立尝试解答,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生1:我们组的解法是:60÷(7/15-2/5)=900(吨)(生说明了算理)
  生2:我们组的解法是:60÷(3/5-8/15)=900(吨)(也说明了算理)
  教师正想出示下面一题时,有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们组还有一种解法:60×(7+8)=900(吨)。
  其他组同学纷纷质疑:这是不是让他凑巧碰上答案了?
  (教师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鼓励该生说明这种解法的根据,教育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生3:我们组认为根据比的性质把2∶3转化成6∶9,7+8=15, 6+9=15,因为甲、乙两仓库的总吨数没有变,总份数也没有变,这就说明每份的吨数是一定的。由甲仓库原来的7 份变成现在的6份,由乙仓库原来的8份变成现在的9份,可以确定一份就是 60吨,所以这题还可以这样计算:60×(7+8)=900(吨)。
  (如此新颖的解法使教室里充满了掌声,该生也兴奋得小脸通红。没想到,一生又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生4:老师,我还是觉得这个组解法有可能是凑巧的,把2∶3转化成6∶9后共有15份,和7+8=15份相同,甲仓库原来的7份变成现在的6份,由乙仓库原来的8份变成现在的9份,它们正好相差1份呢?这中间是否只是个特例?
  (针对生4的质疑,部分学生也怀疑起来。怎么办?于是教师又把绣球抛还给了学生)
  师:你们说,怎么办?
  (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最后决定自己小组再出题验证。于是许多个小脑袋又凑在一起。过了十来分钟,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
  生5:老师,经过我们组的证明,这种解法是完全正确的,例题是……(省略)
  生6:我们证明也是正确的,我们小组的例题是“新城建设一小区住房交户装修过程中,未装修户数和已装修户数的比是1∶8,如果再装修2户,则未装修的户数和已装修户数的比是1∶6。这幢楼里共有多少住户?”因为1+8=9, 1+6=7,7×9=63。而楼里的总户数不变,总份数都转化成了63,说明每一份的户数是相等的。未装修由原来7份变成现在的9份,原来装修的56份变成现在的54份,可以确定两份就是2 户,那一份就是2÷2=1(户)。因此可以算出这幢楼里的户数:1×63=63 (户)。
  下课了,学生还意犹未尽,仍在尽情地议论着、思考着。
  上面的例题,通常的解法就是前面两种,很少有人会想到第三种解法。正因为教师营造了轻松和谐的交流场,在生1、生2有理有据的陈述之后,生3大胆地表述自己并不肯定的想法,此时全班学生并没有讥笑与讽刺,反而认真倾听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与辨析。正因为有教师的充分信任、大胆放手,学生也才敢于去探究证明,去讨论交流,也因为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才有生3所在小组的想法为全班同学新的思路的理解探明思考方向,也才有生6所在小组滴水不漏的证明与解释,真正道出了这种方法的关键:那就是必须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找出两种比的相同的总份数,再根据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变化来确定一份是多少,最后求出总数是多少。多么巧妙的解!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严密的推理!多么不屈的精神!尽管学生合作交流花去了很多时间,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成功后的喜悦。(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考试是影响新课改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时至今日,有些地方考试仍是衡量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依据。如一年级语文试卷发下来以后,一些细心的教师发现,和以往的试卷其实是大同小异。也考生字、生词,也让学生写看图说话,稍有不同的就是括号换成了动物图案,连线题说成了“字宝宝找妈妈”。于是一部分教师吸取教训,让学生每天抄写生字若干遍,写一篇规定字数的看图写话,甚至连课标上要求只认不写的二类字也让学生反复抄写
为了让学生考试取得好成绩,教师训练颇多。泛化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早训练、重复训练、机械训练、啥都训练,等等。以阅读教学为例,多数教师实行的是解题式的教学法,即按照中考、高考阅读试题的样式,把课文或课外阅读材料改造成几道试题,然后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几乎就是中考、高考试题的翻版,甚至会直截了当地说:“这样的题型,去年就考过,同学们要当心。”如此与中考、高考接轨,一味追求解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质的变化,当然,考试也在发生变化,逐步与新课程理念在靠拢。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的是学生的见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过去的教学是以书为本,考试也是以书为本。而现在的新课程是把教材当例子,让学生用在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所以说现在的考试难了。那么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呢?笔者认为,一是放飞心情
复旦大学药学院与华山医院合作成功开发一种肿瘤微环境响应探针,它是一种新型纳米探针,可用于脑肿瘤手术导航。通过纳米探针对脑胶质瘤酸性环境的响应成像,进行手术导航行肿
课改进入反思阶段,考试被加码重视。有些学校,从学生到教师直至行政人员,都被考试成绩串并在一起,只要考试成绩不达标,相关人士都将被单列管理。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只能为考试服务,阅读教学呈现出独特的“风景”:教学纯粹为考试服务,教学内容是考什么教什么,教学形式是考问,教学结果是乏味,没有语文情趣。  语文情趣来自它的本色和魅力。语文的本色是:情理是语言文字组合的纽带,情感是语言文字的生命。语文的魅力是:字
现在学校和社会对考试过分关注,主要是考试具有评价、衡量和选拔的功能。家长喜欢根据考试的得分评判孩子学习的好坏;学校惯于根据统考的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考试成了社会看待学生学业、观察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效益的唯一“窗口”;考试成了学校评估教师工作、评价学生学习的主要标尺。考试俨然就是一根指挥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考啥教啥,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成了紧跟考试、疲于奔命的士兵。由此滋生出诸如题海战术、强化
数学课要凸显数学学习的本质,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这些方面怎样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呢?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实行三个先后顺序转变,即变“有问先答”为“先探后答”,变“有疑先议”为“存疑后议”,变“先操作后想”为“先想后操作”。这样三个转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加以具体阐述。  一、变“有问先答”为“先探后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了,在课程新理念的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讳言,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以讲为主的现象。教师拽着学生学,“霸道十足”地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实践、体验、探究、讨论的机会,依然以灌输为主,追求应试成绩的急功近利意识还相当强烈。造成小学语文课堂学段目标不明,如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第一至第三学段的教学一样,看不出学段的界限与区分,看不见学生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三大参照。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到底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呢?  ………… 有效合作的互补 …………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两个人要到达同一个地方,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好在瞎子是强壮的,瘸子的眼睛是明亮的
合作学习,在今天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然而,课改10多年来,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理念、学习形式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是否得到很好落实呢?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否有了一定提高呢?走进课堂,我们却发现,效果并不尽然。  案例一:  一位教师教学《船长》一课。教学临近尾声时,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船长为什么不和游客们一起逃生呢?  话题一出,同学们便前后4人一组开始了讨论和交流,场面热烈。约2~3分钟后,教师要求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