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fa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0例,女51例;年龄为(69±9)岁,年龄范围为39~85岁。121例患者中,112例行开腹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9例行全腹腔镜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后黄疸消退情况。(2)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Mann-Whitney U检验,将P<0.10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

结果

(1)术后黄疸消退情况:121例患者中,97例术后黄疸消退良好,24例术后黄疸消退不良。(2)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总胆红素、合并糖尿病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t=-2.073, χ2=10.201,P<0.05)。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和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0.258,0.129,95%可信区间为0.087~0.769,0.023~0.726,P<0.05)。

结论

术前总胆红素、合并糖尿病、术后胰瘘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影响因素;合并糖尿病和术后胰瘘是术后黄疸消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IgG4相关性胰腺炎即I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IgG4相关性疾病累及胰腺的表现。IgG4相关性胰腺炎常因其临床表现与胰腺癌相似而误诊,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目前,IgG4相关性胰腺炎治疗的主要手段为糖皮质激素,但在药物减量或撤药之后复发率高。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经验,对IgG4相关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与胰腺癌的鉴别、临床治疗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对于其发病机制
准确评估克罗恩病病情对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CT和(或)MRI检查不仅可以客观显示肠腔内外病变,而且能够全面、准确评估受累系膜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从检查方式的选择,肠道及系膜炎症程度的评估,肠管狭窄性质的分辨,肠瘘、腹腔脓肿和(或)蜂窝织炎的评价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等几个方面对CT和(或)MRI检查在克罗恩病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围术期处理采用ERAS理念指导方案,设为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指通过1次手术难以完全达到"取净结石、去除病灶、解除狭窄、通畅引流"肝内胆管结石治疗原则或合并其他肝脏疾病的肝外胆管结石,涉及肝门部胆管结石嵌顿、胆管远端结石嵌顿、Mirizzi综合征、胆囊管残余结石、复发性肝外胆管结石、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和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等。通过全面细致术前评估,明确肝外胆管结石病因、结石与胆管狭窄位置、胆管变异、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解剖、肝脏功能及胆道感染,合理制订
目的探讨腹腔镜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SIPS)治疗重度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0至1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5例重度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33岁,年龄范围为18~55岁。5例患者均行腹腔镜SIPS。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电话及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3个月内的一般情况,包
目的探讨淋巴结清扫在肝内胆管癌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1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448例(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79例、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32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20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一方面,由于缺少特异性标志物、早期症状不明显,胰腺癌的治疗窗口期较小,一经确诊通常已发展至晚期。另一方面,胰腺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操作难度大,术后肿瘤复发率高,手术治疗仅适于少数早期患者。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包括基质丰富、缺氧、血供不足和高度免疫抑制等,传统放化疗很难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针对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极有潜力的研究方向。笔者就胰腺癌肿瘤微环境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术中残端疝囊处理方式对术后血清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128例男性原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患者行TAPP,术中疝囊剥离及横断后将残端缝合固定于腹直肌下缘,设为试验组;患者行TAPP,术中疝囊剥离及横断后将残端游离于腹腔,设为对照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