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贤文:醉心金丝楠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19791013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庆四年(1799年),权倾一时的大贪官和珅被嘉庆帝赐死,其20条罪状中的第13条即为:“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琼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
  楠木缘何如此珍贵,能够成为皇家的御用木材?拂去历史的尘埃,时光更迭,楠木究竟离我们更近了还是更远了?其中的故事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用“金碧辉煌”来形容位于日坛国际收藏的盛慧阁最贴切不过,店铺内的两组金丝楠顶竖大柜异常醒目,散发出华而不奢的优雅之气。一聊起金丝楠,老板董贤文便滔滔不绝,脸上洋溢着心满意足的微笑。
  据他介绍,历史上,楠、樟、梓、并成为四大名木,而楠木居首,金丝楠以其钟灵毓秀之姿成为楠木之冠。金丝楠也称“桢楠”,是中国独有的木种,仅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以及贵州、湖北局部地区。金丝楠质地细腻温润,纹理中的金丝若隐若现,触之如丝如缎,闻之暗香浮动。更有价值的是,金丝楠木性稳定,蚁虫不蛀、沉水不腐,一直被当作最高级别的建筑用材——故宫的太和殿的立柱、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天坛祈年殿的大柱、长陵祾恩殿等均由金丝楠建成。金丝楠同样用于宫廷家具和器物中,至尊至贵。由于其卓越的耐潮耐腐性,金丝楠成为棺椁的首选木材,慈禧太后的棺椁即为金丝楠木所制作。
  明代,金丝楠木作为“皇木”由宫廷组织大量采办,导致木料严重匮乏。及至清代,各地官员进贡金丝楠木可作为业绩考核和晋升标准,平民进贡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如今,成材的金丝楠木濒临灭绝,现有存世的主要是明清老料。金丝楠亦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严禁采伐。
  通过一位开家具厂的朋友,董贤文与金丝楠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当他第一次看到金丝楠家具时,惊讶于为什么木料会产生如此美妙的花纹,像影子、似虎皮、如波浪……变化万千、美不胜收。朋友跟他讲,金丝楠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树胶,由高处沉积到树的底部,经过数百年的氧化,便会出现美轮美奂的纹路。这叫作“影子木”,也是金丝楠中的极品。董贤文还发现金丝楠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手感极为柔和,没有丝毫凉意。从那一刻起,他便被金丝楠摄住了心神。
  董贤文一直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集团公司,这一年,他放下手头的生意,与朋友一起奔赴金丝楠的产地四川雅安。在当地,许多村民的房子是由金丝楠木建成的,皇家御用木材之所以被产区的老百姓用来盖房子,也只能用“天高皇帝远”来解释了。明清时期的老房子历经数百年,虽然已破旧不堪,但木质结构却几乎没有受到损坏。董贤文跟老百姓谈好价钱,收购整栋房子的木料。“当时不到10万块就能拿下。”他回忆道。另外,他还一口气买下了三个金丝楠木的戏台子。陆陆续续,以2000多万的价格总计收获了400多吨明清老料。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和收藏的火爆,金丝楠的价格一路狂飙,8年后的今天,这批木材已成为无价之宝。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将近一吨的“阴沉木”,可以说是稀世珍品。所谓“阴沉木”是指金丝楠因底层变动而埋于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状态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碳化而形成,又称乌木。阴沉木兼具“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极具收藏价值。
  董贤文认为金丝楠的“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最为动人,这种浑然天成的美让他欲罢不能。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比照明清实物后,董贤文参与设计了许多金丝楠家具,“老料、老风格、新做”。大到木柜、书桌、茶海,小到圈椅、首饰盒、板凳、手串,定价由几百元到上千万不等。他的想法是:“我要做成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而不仅仅是一单生意。收藏是一种文化,有经济实力的买家可以买大件,普通老百姓可以买小件,同样能感受金丝楠的美、享受收藏的乐趣。”
  古人素喜“以情比金,以德比玉,以志比木”。万木之中,楠居首,为仁人君子所爱。
  “精神上的享受才是真正的享受。对于我来说,收藏金丝楠不但玩得潇洒,而且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董贤文一再强调,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他有一个宏大的愿望——推广金丝楠文化,“希望提升整个社会的认知度,将金丝楠收藏能形成文化产业。从前只有皇家专属的东西,如今普通百姓也能赏玩,让更多的人享受其中的乐趣。”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30日,由北京京剧院和梅兰芳艺术基金会联合发起并承办的“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活动”在北京启动。8月8日、9日,在梅兰芳艺术大师的故乡江苏泰州市举办了两场“双甲之约”的启动演出。梅派经典剧目《麻姑献寿》和名家名段演唱会,赢得满堂喝彩,充分表达了梅兰芳艺术大师故乡人民对梅兰芳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梅兰芳艺术的真切情意。  10月18日至20日,在天津大剧院演出了三场。
期刊
2014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120周年是中华农历纪元的两个周期,称为“双甲子”。 为纪念这位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京剧艺术革新、发展的一代宗师,也为更好地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北京京剧院精心策划,推出了“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大师诞辰120周年全球巡演活动。  “梅兰芳”,不仅仅代表着一位艺术大师、一个京剧流派甚至一个艺术体系,他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情结、文化名片、伟大中国的鲜明符号。“双
期刊
有人说,60年代生人心中有着固有的情结——国家、民族情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些人饱含热情,成为中国企业家阶层的主力。而深埋在他们心中的情结,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历经创业艰辛得到的财富,用于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生养他们的出生之地。荣亨达集团董事长朱学仁,正是其中的一员。  他,白手起家,经过十多年艰苦的打拼,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面对财富,他并没有选择舒适悠闲的生活,而是将创造的财富全部投入到家
期刊
艺海兰心 桃李芳华(十三)  对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来说,舞美系和影视表演系是两个新兴专业,但后起之秀同样开办得有声有色。本期向读者介绍舞美系主任黄元培和影视表演系杨瑞霞,一起来分享他们的故事。  自从1975年学习舞美开始,黄元培一直“没动过窝”,无论是化妆、服装、绘景、设计,还是灯光、音响、装置……可谓无所不通。30余年的幕后生涯虽然不及台前光彩夺目,但黄元培始终无怨无悔,对他而言,一台节目
期刊
“爸爸,我最喜欢坐公交车了!”  “为什么呀?这么多人挤着!”  “因为车上有好多人呀!”  这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孩与他爸爸的对话。因为限行,父女俩每周必须有一天坐公交车去幼儿园,父亲就很发愁公交车的拥挤,女儿则为公交车有那么多人而感到兴奋。  2008年,北京的一场奥林匹克盛会将私家车里的人们拽出来,让更多的人加入公交队伍。据统计,北京日均客运量最高时达到1500多万人次,相当于搭载着智利全国的人
期刊
“低头族”说穿了就是手机依赖症,从精神层面来说这跟酗酒、嗜毒没什么不同。  当史蒂夫·乔布斯在2007年1月9日举行的Macworld上,把iPhone第一次展现世人面前之时,他一定想到了这款产品将在接下来的时代引发革命,但不一定能预测到这款移动智能终端给这颗星球上的人类生活带来如此深刻的改变。如今,“黏性”已经成为产品工程师和营销人信奉的“圣经”,而被“黏”住的我们,虽然已经发现自己跟手中那个发
期刊
坐楼杀惜的故事想必是妇孺皆知,我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时还在黄口之年。说书人从收音机里将故事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我义愤填膺,将阎惜姣恨得咬牙切齿。多年之后,再看《水浒传》的原著,反倒觉得书里的女性角色大都十分可怜,都是被边缘化的一群人。虽然娇美如花,但为了衬托英雄好汉那铁面无私、不近女色的光辉形象,就注定成了一片绿叶,成了牺牲品,结局往往令人扼腕。  所以我得说,看了小剧场《惜·姣》之后确实让人耳目一
期刊
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京戏校)的琴房门口,伴随着学生们此起彼伏、周而复始的胡琴声,我见到了周志强老师。他并不如何高大,远远地向我招了招手,平易近人地一笑。乍一看周老师如此的平凡,可他在圈内却是赫赫有名的大琴师——北京戏曲职业学院教授,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的琴师。他于京剧艺术尊重传统、勇于创新,向以执着刻苦,精益求精闻名。他为孙毓敏的荀派艺术发展倾其所有,功不可
期刊
北京连日来连续的雾霾天气,让机动车污染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在路上到处可见的公车被推上风口浪尖。近日,北京一位小学生提出的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管理监督的建议更是成为热议的话题。  当前监督手段屡屡失效的情况下,小学生的这个建议能不能成为国家政策?雾霾下的北京如何治理公车私用,这已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雾霾下的北京  2013年1月的北京持续雾霾,空气污染严重。  在北京连续几日的雾霾天气
期刊
2013年10月12-15日,“健康与领导力高级研修班——关爱先行 中国百名院长讲健康”在北京小汤山疗养院举办。该研修班由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国家行政学院培训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GE医疗中国和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共同主办,学员为100多名来自全国省会或地市级城市三甲医院的院长。本次高级研修班分为上下两个阶段。上半阶段已经于今年5月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这次在北京小汤山疗养院举办的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