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3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针对具体情况,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结果:1例转院治疗;余均痊愈。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81-01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大致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如加强心理护理,稳定产妇情绪,可避免因紧张焦虑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的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对在我院住院的3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2006年至2009年在我科住院落产妇出血达800毫升以上的38例,其中初产妇31例;经产妇7例;未做产前检查的3例;院外产后出血转入我科的有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37岁;平均27岁。分娩方式:剖宫产7例;顺产31例;子宫切除的1例;出血量1000~2000毫升11例;2000~3000毫升3例;3000~4000毫升1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9例(占76.3%);胎盘因素6例(占15%);软产道损伤3例(占8.7%);子宫破裂1例(占2.66%);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28例(占74%)。
2 结果
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最多,其次为胎盘因素,其余依次为软产道损伤。产后2h发生出血最多。这些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在全科室人员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下,1例并发失血性休克,经子宫全切术后好转;1例转院治疗;其余均痊愈。
3 讨论
3.1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本资料显示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量的76%.产后出血往往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如: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隐瞒生育史、婚前生育史、隐瞒人流史、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产后出血往往还与孕产妇保健水平有关系。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的危险越高。
3.2 抢救措施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抢救原则为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①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处理:加强宫缩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按摩子宫的同时应用宫缩剂,肌注缩宫素或将缩宫素10~30U加入復方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应用无菌纱布条填塞宫腔亦有明显止血作用。结扎盆腔血管止血,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②软产道裂伤出血的处理:及时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止血。③胎盘因素导致的大出血处理: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刮宫的准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④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处理:应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处理。
3.3 护理措施
3.3.1 心理护理紧张和焦虑易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应对产妇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价,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暗示等心理指导 ,稳定产妇情绪,从心理上克服妊娠分娩带来的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反应。对于因新生儿性别不满造成产后出血者,应在产妇入院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期盼男婴的产妇,可及早采取加强子宫收缩的措施,如按摩子宫、静脉注射缩宫素等。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人,应在做好抢救的同时,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心理,使其保持镇静。
3.3.2 护理细节正确评估,预防出血,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指征(特别是血压和脉搏)、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的情况;观察尿量的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是否变白等;询问产妇自觉症状的变化,是否有心慌、口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找出原因,协助医师执行止血措施。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注意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并详尽记录产妇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按医嘱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2~次,以防逆行感染。有侧切口的产妇应每日用红外线烤灯理疗2次。及时纠正贫血,给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出血抢救的重要环节在于及时发现,所以,在加强助产技术的同时,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审慎的工作态度做好病情观察。产科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以及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抢救产后出血分秒必争,重视高危患者,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加强护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3.4 预防措施
3.4.1感染是引起胎盘残存,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首要因素。特提醒广大育龄妇女,加强生理期和孕期的保健意识,孕妇应定期去医院做产前检查。
3.4.2 加强产后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极为重要。产后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异常情况,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如有残缺,应及时取出。
3.4.3 为了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建议本地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3.4.4剖宫产时做到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撕裂及合理缝合。
参考文献
[1] 张红菱,王丽华.产科护士如何实施健康教育.中国妇幼保健,2000,15(9):589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
[3] 胡绍敏。83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
[4] 于大芳,韩爱卿。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8,(36):5140-5141
作者单位:511100 新丰县中医院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81-01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大致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为了避免和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临床监测和护理,如加强心理护理,稳定产妇情绪,可避免因紧张焦虑导致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的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对在我院住院的38例产后出血达8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方法。
1 临床资料
2006年至2009年在我科住院落产妇出血达800毫升以上的38例,其中初产妇31例;经产妇7例;未做产前检查的3例;院外产后出血转入我科的有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37岁;平均27岁。分娩方式:剖宫产7例;顺产31例;子宫切除的1例;出血量1000~2000毫升11例;2000~3000毫升3例;3000~4000毫升1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9例(占76.3%);胎盘因素6例(占15%);软产道损伤3例(占8.7%);子宫破裂1例(占2.66%);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28例(占74%)。
2 结果
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子宫收缩乏力最多,其次为胎盘因素,其余依次为软产道损伤。产后2h发生出血最多。这些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在全科室人员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下,1例并发失血性休克,经子宫全切术后好转;1例转院治疗;其余均痊愈。
3 讨论
3.1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本资料显示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见占产后出血总量的76%.产后出血往往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如: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隐瞒生育史、婚前生育史、隐瞒人流史、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产后出血往往还与孕产妇保健水平有关系。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的危险越高。
3.2 抢救措施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抢救原则为针对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预防感染。①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处理:加强宫缩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按摩子宫的同时应用宫缩剂,肌注缩宫素或将缩宫素10~30U加入復方氯化钠注射液静滴,应用无菌纱布条填塞宫腔亦有明显止血作用。结扎盆腔血管止血,必要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②软产道裂伤出血的处理:及时修补缝合裂伤可有效止血。③胎盘因素导致的大出血处理: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刮宫的准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④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处理:应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处理。
3.3 护理措施
3.3.1 心理护理紧张和焦虑易致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加诱发继发性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延长,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因此,应对产妇心理状态做出正确评价,给予积极的情感支持、暗示等心理指导 ,稳定产妇情绪,从心理上克服妊娠分娩带来的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反应。对于因新生儿性别不满造成产后出血者,应在产妇入院后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期盼男婴的产妇,可及早采取加强子宫收缩的措施,如按摩子宫、静脉注射缩宫素等。对已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人,应在做好抢救的同时,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心理,使其保持镇静。
3.3.2 护理细节正确评估,预防出血,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指征(特别是血压和脉搏)、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会阴伤口的情况;观察尿量的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嘴唇、指甲是否变白等;询问产妇自觉症状的变化,是否有心慌、口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找出原因,协助医师执行止血措施。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注意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并详尽记录产妇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按医嘱及时给予输液、输血等,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2~次,以防逆行感染。有侧切口的产妇应每日用红外线烤灯理疗2次。及时纠正贫血,给足量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出血抢救的重要环节在于及时发现,所以,在加强助产技术的同时,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审慎的工作态度做好病情观察。产科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以及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抢救产后出血分秒必争,重视高危患者,密切观察产后出血情况,加强护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3.4 预防措施
3.4.1感染是引起胎盘残存,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首要因素。特提醒广大育龄妇女,加强生理期和孕期的保健意识,孕妇应定期去医院做产前检查。
3.4.2 加强产后护理对预防产后出血极为重要。产后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异常情况,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如有残缺,应及时取出。
3.4.3 为了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建议本地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和孕期保健知识宣传。
3.4.4剖宫产时做到合理选择切口,避免子宫下段横切口两侧角部撕裂及合理缝合。
参考文献
[1] 张红菱,王丽华.产科护士如何实施健康教育.中国妇幼保健,2000,15(9):589
[2]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
[3] 胡绍敏。83例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2)
[4] 于大芳,韩爱卿。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8,(36):5140-5141
作者单位:511100 新丰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