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并没有“迷途”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时年八十一岁高龄的巴金先生,收到了江苏无锡钱桥中心小学“十个寻找理想的孩子”寄来的求助信。这十个正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因被彼时乍起的“为金钱工作、为金钱学习”等社会现象所迷惑,因此向他们心目中拥有“神奇力量”的巴金爷爷致信,以期望得到“打开心灵窗户的钥匙”。
   当时正经受着帕金森症折磨的巴金先生每天只能写几十个字。为怕孩子们等得焦急,他先是回写了一封短信,告知他们来信已收到,五十多天后又寄出一封署名“上海巴”的长信,对孩子们来信中所提的问题做出正式答复。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的信使我感到为难。我是一個有病的老人,最近虽然去北京开过会,可是回到上海后仿佛生了一场大病似的,一点力气也没有,讲话上气不接下气,写字手指不听指挥,因此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你们一个回答,我很难办到。
  要带着你们朝前飞奔,不是我不愿意,而是力不能及了。这就说明我不但并无“神奇的力量”,而且连你们有的那种朝气也没有,更不用说什么“神秘钥匙”了。
  不过我看你们也不必这样急,“寻求理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理想是存在的,可是有的人追求了一生只得到幻灭;有的人找到了它一直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各人有各人的目标,对理想当然也有不同的理解。你们在“向钱看”的社会风气中感到窒息,不正是说明你们的理想起了作用吗?我不能不问,你们是不是感到了孤独,因此才把自己比作“迷途的羔羊”?可是照我看,你们并没有“迷途”,“迷途”的倒是你们四周的一些人。
  我常常想,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有时十分古怪,叫人难以理解。人们喜欢说“形势大好”,我也这样说过。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我也有自己的经验;根据我耳闻目睹,舍身救人、一心为公的英雄事迹和一人有难、八方支援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远近发生。
  从好的方面看当然一切都好;但要是专找不好的方面,人就觉得好像被坏的东西包围了。尽管形势大好,总是困难很多;尽管遍地理想,偏偏有人唯利是图。你们说这是“新的现象”,我看风并不是一天两天刮起来的。
  面对着这种现象,有人毫不在乎。譬如说钞票变成了发光的明珠,大家都追求发财这一个目标,人人争当“能赚会花”的英雄;又譬如说从喜欢空话、爱听假话,发展到贩卖假药、推销劣货,再发展到以权谋私、见利忘义。他们还是说这是支流,支流敌不过主流,正如邪不胜正。我也是相信邪不胜正的人。但是同学们,束手等待是盼不到美好的明天的。我说邪不胜正,因为在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是与非、光明与阴暗的斗争。最后的胜利当然属于正义、属于光明。
  但是在某一个时期甚至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是也会败于非,光明也会被阴暗掩盖,支流也会超过主流。在这里斗争双方力量的强弱会起大的作用。在这一场理想与金钱的斗争中,我们绝不是旁观者,斗争的胜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我常常想,为什么宣传了几十年的崇高理想和大好形势,却无法防止黄金瘟疫的传播?为什么用理想教育人们几十年,今天年轻的学生还是彷徨无主、四处寻求呢?
  小朋友们,不瞒你们说,对着眼前五光十色的景象,连我有时也感到迷惑不解了。我要问,理想究竟是什么?难道它是虚无缥缈的东西?难道它是没有具体内容的空话?这几十年来我们哪一天中断过关于理想的宣传?那么传播黄金瘟疫的病毒究竟来自何处、哪方?
  今天到处揭发有人贩卖霉烂的食品,推销冒牌的假货,办无聊小报,印盗版书,做各种空头生意,为了致富不惜损公肥私、祸国害人。这些人,他们也谈理想,也讲豪言壮语,他们说一套,做另外一套。对他们,理想不过是招牌、是装饰、是工具。他们口里越是讲得天花乱坠,做的事情越是见不得人。在所谓“不正之风”刮得最厉害、是非难分、真假难辨的时候,我也曾几次疑惑地问自己:理想究竟在什么地方?它是不是已经被狂风巨浪吹打得无踪无影?我仿佛看见支流压倒了主流,它气势汹汹地滚滚向前。
  然而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也没有理由灰心绝望,因为理想明明还在我前面闪光。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我指的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
  理想是那么鲜明,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它是海洋,我好比一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一粒泥沙。不管我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拜金主义的洪流不论如何泛滥、如何冲击,始终毁灭不了我的理想。问题在于我们一定要顶得住。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献身。
  我在二十年代写作生活的初期就说过:“把个人的生命连系在群体的生命上面,在人类繁荣的时候,我们只看见生命的延续,哪里还有个人的灭亡?”
  在三十年代中我又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爱,更多的欢乐,更多的眼泪;比我们维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们必须把它们分给别人,不这样做,我们就会感到内部干枯。”
  你们问我伏案写作的时候想的是什么?我追求什么?我可以坦率地回答:我想的就是上面那些话。亲爱的同学们,我多么羡慕你们。青春是无限的美丽,青年是人类的希望,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不用害怕,不要看轻自己,你们绝不是孤独的!昂起头来,风再大、浪再高,只要你们站得稳、顶得住,就不会被黄金潮冲倒。这就是一个八十一岁老人的来迟了的回答。
  
其他文献
1712天过去了,马航MH370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却是因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宣布:事故调查团队于2018年11月30日正式解散。  与7月30号马来西亚政府公布的那份“终极调查报告”一样,这一次马航依然没有给出事故的原因,也没有找到飞机的下落。  这是马航与失联乘客家属召开的第42次见面会,也可能是很多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会。  154名中国乘客,逾百个家庭,其实他们所求的,不是真相、问责和赔偿。  他
作者显然布局讲究,诗性的语言呈现白话宋词意境,通篇清新夺魄,是婴儿初见世界的眼光,干净澄澈,充满野性美、韵律美和舒适感。    是个超长镜头,时间推移,视野开阔,茶树一枝一叶地繁盛,茶农的心一点一滴被喜悦胀满。经了良辰照耀与炮制淬炼,茶叶苦涩蜕掉,从容淡定,甘醇美好,物我两忘,而茶树进入新一轮生死荣枯。  追着一件事物“按着窝”写下去,看它生,看它长,看它十八般变化,终于上得厅堂释放光彩,本身就是
01  你刚进入天国,一群成年“人”就围了上来。  “哦,小鬼!”  “小不点,你是来找你妈妈的吗?”  “不是,”当你告诉他们,“我妈妈还活着呢!”他们就会大惊小怪起来:“啧啧!这太不像话了!”听那口气,好像我这么小就不应该死,好像我犯了多大的错误似的。他们看上去就像是在谴责我在进天国时加了塞儿,抢了别人的位置。  “在那边的人,总是按年龄和经验来判断谁能干什么,谁不能干什么!”看来阿瑟的话还真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鸡》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1470—1523)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有人物画的艳丽清雅,有写意画的意趣秀逸,还有书法艺术的峭俊洒脱,如童谣清丽、似乡音纯厚,同时透视了诗人不拘成法的“任逸不羁”(明·徐祯卿)和惯用口语的“谐俗俚歌”(杨静盦)的美学追求。  唐寅,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
大黄蜂,又称胡蜂或马蜂,在我国分布很广,湘北、湘南均有它威武的身影。成年的大黄蜂个头儿是普通蜜蜂的3倍以上,性情粗野凶猛,单个的大黄蜂1分钟能杀死40只蜜蜂。  它们在组织攻击前,先派一只大黄蜂进行侦察,当发现目标后,马上进行锁定——分泌出一种信息素的化学物质涂抹在蜂巢上。然后就飞回去报告目标进行攻击。  令人悲叹的是,湘北的蜜蜂不善于群体作战,而是一对一与大黄蜂决斗,场面惨不忍睹。一群数量约有三
1  《上阳台帖》所说的阳台在哪里,我始终不得而知。如今的商品房,阳台到处都是,我却找不到李白上过的阳台。至于李白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上的阳台,更是一无所知。  查一下《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发现《上阳台帖》(书中叫《题上阳台》)没有编年,只能打入另册,放入《未编年集》。《李白年谱简编》里也查不到,似乎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年份,没有户口,来路不明,像一只永远无法降落的鸟,孤悬在历史的天际,飘忽不定。
从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故乡》,到萧红的《呼兰河传》,再到路遥的《人生》、莫言的《丰乳肥臀》……文学中的乡土中国跟随着动荡的社会变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  1934年,三十二岁的沈从文因为母亲病危从北平返回湘西。阔别十八年的家乡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美好纯粹的样子。湘西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灵感发源地,是遗世独立、平静祥和的家园,是中国
谁家动刀尺?  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  听木叶的呼息!  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  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  为天籁之凭托 ——  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而断裂的吴丝蜀桐,  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 。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
就介入中华文化的深度而言,与蝶和蝉一样,蟋蟀算得上是“文化昆虫”了,早在《唐风》《豳风》里就留有它的印记。“唐”指今山西太原一带,“豳”在陕西西部,两地均说“蟋蟀”;到河北、山东,就称为“趋织”、“促织”;江南则称蟋蟀为“赚绩”。  民俗学家、语言学家曲彦斌先生在为清代苏州人顾禄的《广杂纂》作注时,将“斗赚绩勿输”一句解作“同人赌赛连连取胜。”曲先生是东北人,不知道“赚绩”在吴语里就是蟋蟀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