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电视故事类节目风生水起,遍地开花,成为各台、各频道创品牌、抢收视的重要法宝。但是,随着这块蛋糕不断被分切,一些问题和困惑也显露了出来,比如——电视故事类节目究竟该依靠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形式来提升内在的品质和生命力?本文试图以“回归电视的本质”立题,针对电视故事类节目的表现形式,从发展趋势、传播手段、受众需求、策略方法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关键词]电视故事类节目 表现形式 电视的本质 真实 纪录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137-02
乱花渐欲迷人眼。
电视故事类节目发展到今天,在节目形态和表现手法上不能不说是五花八门、形态各异。从侧重于“讲”的《讲述》、《传奇故事》;到着力于“演”的《雾都夜话》、《博客奇谭》;再到“聊”的《鲁豫有约》、“吵”的《人间》、“找”的《真情》;乃至从国外移植过来的《变形计》等真人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使尽了手段。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和走势:
一、模拟化——情景再现亡羊补牢
在电视专题节目中,展现已经发生的故事往往采用“情景再现”的办法。“情景再现”,有时也称“情景模拟”、“现场模拟”、“情景回放”等,它往往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通过绘画、动画、道具、重演、扮演、模拟、特技等手段,把过去的客观事物重现出来。①应该说,情景再现如同“亡羊补牢”,把“已发生”变成“正发生”、把“过去时”变成“正在时”,使传播的内容更立体,信息更饱满,提高了可视性、生动性,成为故事专题类节目广为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电视剧化——栏目剧完全演绎
在情景再现之后,一些电视人不甘心依赖单纯的再现情景+解说词的模式,干脆借鉴了电视剧的理念和手法,把真实发生的故事编成脚本,用“演”的方式完全再现故事人物的言、行。“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真人真事,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②这种节目形态就是栏目剧,代表栏目:《雾都夜话》、《博客奇谭》等。
三、广播化——放弃解说词,通篇脱口秀
近几年,利用“说口”讲故事的脱口秀类故事节目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早的央视《财富故事会》,到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再到改版的重庆卫视《拍案说法》,这些节目基本放弃了传统的解说词配音,依靠主持人的语言魅力,用通篇“白话”、辅以少量画面的方式讲故事。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电视广播化”。
作家章诒和曾对故事这样定义:“历史,故事矣,故事,历史矣。”③也就是说,所谓故事,大多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其实,现行的电视故事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呈现上述几种形态和特点,实际上都缘于故事类节目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共同困惑——故事已经发生了,真实的现场、人物的活动已经无法拍到,故事该怎么讲?该用什么形式呈现?
客观地说,对于这个困惑,“情景再现”、“脱口秀”及“栏目剧”都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有益的、创造性的尝试和突破。但是,这些手法多少有点本末倒置之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本文认为,要想解决这一困惑,长久地提升电视故事类节目内在的品质和生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表现手法上——回归电视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电视的本质呢?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④在现在的大众媒介中,电视传递的信息视听兼备,最为丰富。媒介仿佛是一个与生活真实“相克”的滤器,越低级的媒介滤掉的生活真实的信息越多,而唯有电视能较完整地直接传递生活原生态信息,对生活真实的过滤降至最低限度。⑤比较而言,报纸单纯依赖文字的表述传播信息;广播只能靠声音让人浮想联翩;只有电视,集“视”、“听”于一身,能真实纪录和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正因为电视具有这种“高度逼真”于现实生活的特征,才成为了我们时代呈现“真实”的最高、最好的标志。⑥所以,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最本质的内在特征就是——在影、音呈现上最大限度地逼近(还原)真实。
而要想体现这一本质特征,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故事类节目的表现手法上——坚持采用和放大纪实的手法。这里面要把握住三个字:“快”、“跟”、“抓”。
1.“快”——第一时间到达故事(事件)现场
新闻报道讲究“快速”、“时效”,强调最快速度到达新闻现场,进行抢拍抓拍。在我们熟知的“911事件”中,先后有两架飞机撞到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大楼上,其中第一架飞机的撞击画面,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拍到(一市民持DV拍到了珍贵现场),而当第二架飞机冲过来时,CNN等当地传媒由于行动及时,才拍下了撞击瞬间。试想,如果没有快速的反应,及时的到达,要想实现同步跟拍、抓拍,根本不可能。
那么,同样的道理,对于故事类节目而言,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故事(事件)发生的现场,及时纪录下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关键情节,无疑也是让故事更生动、更鲜活、更好看的一大法宝。因此,必须坚持“快”,这是实现纪录(纪实)的重要前提。
2.“跟”——强化跟拍,用纪录式的长镜头体现电视的魅力
纪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跟拍”。所以,在故事类节目中应用和强化纪实手法,就必须“跟”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跟拍而言,是偷不得半点懒的,很多难能可贵的真实素材(资料)都是靠“连续跟拍”才纪录下来的。同时,持续跟拍必然会出现诸多长镜头,这是电视镜头语言中很有魅力的类型,强化跟拍,多出现纪录式的长镜头,是实现最大“真实”的基本要求。
3.“抓”——培养敏锐的抓拍意识,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抓拍也叫“即兴拍摄”,它是在“跟踪拍摄”基础上对纪实手法的一种升华。
而要想完成好的抓拍,就必须要求拍摄者具备和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也就是“抓拍意识”。有一个拍《选村长》的摄制组,跟拍了6天直到选完了村长,也没拍到什么好看的故事。到了第7天下午,编导和摄像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发现一个妇女和老村长撕打起来,2人赶快上去拉架。原来,在选村长的时候,老村长怕自己落选,就答应给村里每个投他票的人30元钱。可是村长选完后,这名妇女还是没有拿到30元钱。遗憾的是,原本十分出彩的一段冲突,摄影记者却忙着拉架忘了开机了……因此,把纪录的魅力发挥到最大,必须要培养和具备敏锐的抓拍意识,尤其要把突然出现的每一个情节细节,都当作(节目)纪录的一个过程。
最后想说,凡事都既得有度,又应有创新和发展。本文力图阐述的“回归电视的本质,用纪实手法作为故事类节目主要表现形式”的观点,并不是提倡无休止的、无意义的“纪录”和“同期”,而是提倡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把纪实的手法加以发展和创新。正如著名电视人冷冶夫所说:“纪实并不等于纪实画面,不等于“有实必录”的“记实”,纪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学风格和审美观点。”⑦又如新生代电影导演贾樟柯的感言:“我是比较偏爱纪实美学,这不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只能用纪实的方法才能表现,也不是说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只能用纪实才能表达……就好像绘画要研究材料一样,电影这种材料最有特点的就是纪实性,巴赞、克拉考尔几十年前就这样说过,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导演,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而我选择了纪实”。⑧因此,纪录绝不等同于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而应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选择取材,拍摄有价值、有意义的真人、真事,这才是纪实节目最基本的要求。
[注 释]
①刘徐州:《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4期。
②中国最早栏目剧《雾都夜话》的开篇语。
③见章诒和作品《伶人往事》序。
④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⑤任远、邓理峰:《电视是什么——论电视传播的人际性》。
⑥酽君:《电视真实浅论》。
⑦冷冶夫:《电视纪实与创作》。
⑧贾樟柯语。
[参考文献]
[1]刘徐州.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J].新闻爱好者,2004(4).
[2]章诒和:伶人往事•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4]冷冶夫.电视纪实与创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10年3月28日
[作者简介]齐智(1977~ ):男,辽宁锦州人,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责任编辑:刘 丹)
[关键词]电视故事类节目 表现形式 电视的本质 真实 纪录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137-02
乱花渐欲迷人眼。
电视故事类节目发展到今天,在节目形态和表现手法上不能不说是五花八门、形态各异。从侧重于“讲”的《讲述》、《传奇故事》;到着力于“演”的《雾都夜话》、《博客奇谭》;再到“聊”的《鲁豫有约》、“吵”的《人间》、“找”的《真情》;乃至从国外移植过来的《变形计》等真人秀,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使尽了手段。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和走势:
一、模拟化——情景再现亡羊补牢
在电视专题节目中,展现已经发生的故事往往采用“情景再现”的办法。“情景再现”,有时也称“情景模拟”、“现场模拟”、“情景回放”等,它往往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通过绘画、动画、道具、重演、扮演、模拟、特技等手段,把过去的客观事物重现出来。①应该说,情景再现如同“亡羊补牢”,把“已发生”变成“正发生”、把“过去时”变成“正在时”,使传播的内容更立体,信息更饱满,提高了可视性、生动性,成为故事专题类节目广为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二、电视剧化——栏目剧完全演绎
在情景再现之后,一些电视人不甘心依赖单纯的再现情景+解说词的模式,干脆借鉴了电视剧的理念和手法,把真实发生的故事编成脚本,用“演”的方式完全再现故事人物的言、行。“这不是电视剧,这是真人真事,是地地道道的重庆人自己讲自己的故事”②这种节目形态就是栏目剧,代表栏目:《雾都夜话》、《博客奇谭》等。
三、广播化——放弃解说词,通篇脱口秀
近几年,利用“说口”讲故事的脱口秀类故事节目层出不穷,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早的央视《财富故事会》,到江西卫视《传奇故事》,再到改版的重庆卫视《拍案说法》,这些节目基本放弃了传统的解说词配音,依靠主持人的语言魅力,用通篇“白话”、辅以少量画面的方式讲故事。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电视广播化”。
作家章诒和曾对故事这样定义:“历史,故事矣,故事,历史矣。”③也就是说,所谓故事,大多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其实,现行的电视故事类节目之所以能够呈现上述几种形态和特点,实际上都缘于故事类节目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共同困惑——故事已经发生了,真实的现场、人物的活动已经无法拍到,故事该怎么讲?该用什么形式呈现?
客观地说,对于这个困惑,“情景再现”、“脱口秀”及“栏目剧”都在很大程度上做出了有益的、创造性的尝试和突破。但是,这些手法多少有点本末倒置之嫌,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本文认为,要想解决这一困惑,长久地提升电视故事类节目内在的品质和生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表现手法上——回归电视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电视的本质呢?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④在现在的大众媒介中,电视传递的信息视听兼备,最为丰富。媒介仿佛是一个与生活真实“相克”的滤器,越低级的媒介滤掉的生活真实的信息越多,而唯有电视能较完整地直接传递生活原生态信息,对生活真实的过滤降至最低限度。⑤比较而言,报纸单纯依赖文字的表述传播信息;广播只能靠声音让人浮想联翩;只有电视,集“视”、“听”于一身,能真实纪录和再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正因为电视具有这种“高度逼真”于现实生活的特征,才成为了我们时代呈现“真实”的最高、最好的标志。⑥所以,电视区别于其他媒介的最本质的内在特征就是——在影、音呈现上最大限度地逼近(还原)真实。
而要想体现这一本质特征,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故事类节目的表现手法上——坚持采用和放大纪实的手法。这里面要把握住三个字:“快”、“跟”、“抓”。
1.“快”——第一时间到达故事(事件)现场
新闻报道讲究“快速”、“时效”,强调最快速度到达新闻现场,进行抢拍抓拍。在我们熟知的“911事件”中,先后有两架飞机撞到了世贸中心的双子大楼上,其中第一架飞机的撞击画面,并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拍到(一市民持DV拍到了珍贵现场),而当第二架飞机冲过来时,CNN等当地传媒由于行动及时,才拍下了撞击瞬间。试想,如果没有快速的反应,及时的到达,要想实现同步跟拍、抓拍,根本不可能。
那么,同样的道理,对于故事类节目而言,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故事(事件)发生的现场,及时纪录下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关键情节,无疑也是让故事更生动、更鲜活、更好看的一大法宝。因此,必须坚持“快”,这是实现纪录(纪实)的重要前提。
2.“跟”——强化跟拍,用纪录式的长镜头体现电视的魅力
纪录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跟拍”。所以,在故事类节目中应用和强化纪实手法,就必须“跟”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跟拍而言,是偷不得半点懒的,很多难能可贵的真实素材(资料)都是靠“连续跟拍”才纪录下来的。同时,持续跟拍必然会出现诸多长镜头,这是电视镜头语言中很有魅力的类型,强化跟拍,多出现纪录式的长镜头,是实现最大“真实”的基本要求。
3.“抓”——培养敏锐的抓拍意识,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抓拍也叫“即兴拍摄”,它是在“跟踪拍摄”基础上对纪实手法的一种升华。
而要想完成好的抓拍,就必须要求拍摄者具备和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也就是“抓拍意识”。有一个拍《选村长》的摄制组,跟拍了6天直到选完了村长,也没拍到什么好看的故事。到了第7天下午,编导和摄像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发现一个妇女和老村长撕打起来,2人赶快上去拉架。原来,在选村长的时候,老村长怕自己落选,就答应给村里每个投他票的人30元钱。可是村长选完后,这名妇女还是没有拿到30元钱。遗憾的是,原本十分出彩的一段冲突,摄影记者却忙着拉架忘了开机了……因此,把纪录的魅力发挥到最大,必须要培养和具备敏锐的抓拍意识,尤其要把突然出现的每一个情节细节,都当作(节目)纪录的一个过程。
最后想说,凡事都既得有度,又应有创新和发展。本文力图阐述的“回归电视的本质,用纪实手法作为故事类节目主要表现形式”的观点,并不是提倡无休止的、无意义的“纪录”和“同期”,而是提倡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把纪实的手法加以发展和创新。正如著名电视人冷冶夫所说:“纪实并不等于纪实画面,不等于“有实必录”的“记实”,纪实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学风格和审美观点。”⑦又如新生代电影导演贾樟柯的感言:“我是比较偏爱纪实美学,这不是说我们这个时代只能用纪实的方法才能表现,也不是说我们的精神世界也只能用纪实才能表达……就好像绘画要研究材料一样,电影这种材料最有特点的就是纪实性,巴赞、克拉考尔几十年前就这样说过,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导演,需要一个选择的过程,而我选择了纪实”。⑧因此,纪录绝不等同于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而应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选择取材,拍摄有价值、有意义的真人、真事,这才是纪实节目最基本的要求。
[注 释]
①刘徐州:《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4期。
②中国最早栏目剧《雾都夜话》的开篇语。
③见章诒和作品《伶人往事》序。
④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⑤任远、邓理峰:《电视是什么——论电视传播的人际性》。
⑥酽君:《电视真实浅论》。
⑦冷冶夫:《电视纪实与创作》。
⑧贾樟柯语。
[参考文献]
[1]刘徐州.电视报道中的“情景再现”[J].新闻爱好者,2004(4).
[2]章诒和:伶人往事•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4]冷冶夫.电视纪实与创作[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收稿日期]2010年3月28日
[作者简介]齐智(1977~ ):男,辽宁锦州人,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
(责任编辑:刘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