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畸病治疗中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的探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川崎病患儿均采用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观察患儿退热时间,手足肿胀、黏膜充血消退时间。结果:IVIG1g/kg单剂使用后全部病例均在36小时内体温下降(<38℃),手足肿胀、黏膜充血在24小时内明显减轻或消失,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低,为15.3%,随访1年恢复率80%。结论:IVIG1g/kg单剂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可达到与国内教科书及美国、日本推荐用法2g/kg单剂应用治疗相似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川畸病儿15例,年龄8个月~6岁(8个月~3岁6例,4~6岁9例),男5例,女10例,其诊断符合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198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入院时间均在发热第5~9天,入院24小时内明确诊断,入院48小时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同时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日)。使用IVIG后所有病儿体温均在36小时内下降(<38℃),所有患儿均在入院24小时内作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大3例,无动脉瘤形成。余12例在治疗5天后作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2例有CAL形成。随访8例1年(包括冠状动脉扩大者),无新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恢复4例,占80%,1例无明显变化。
  
  讨 论
  川畸病好发于6~18个月婴儿[1],治疗首选药物为口服阿司匹林,并力争在发热10天内使用IVIG,因IVIG能使体温迅速下降,症状改善,并能明显降低AL的发生。目前,美国及日本推荐的用法为2g/kg单次应用,对于IVIG使用后36小时发热下退(>38℃),或退热2~7天后,再现发热并伴至少1项川畸病主要临床特征,视为IVIG无反应型,比型是并发AL的高危因素。由于基层医院医生的多种顾虑(接受IVIG治疗的病人中约3%出现不良反应,如心衰、发热、皮疹等反庆,增加血栓栓塞的风检),更主要的是患儿家庭经济的承受力(IVIG费用昂贵,使用2g/kg常需数千元),很多家长拒绝或难以实行。我科3年来对收治的15例川畸病患儿均单剂使用IVIG1g/kg治疗,临床反应好,全部患儿体温均在36小时内下降(<38℃),手足肿大、黏膜充血现象在24小时内明显减轻,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低,治疗后发生CAL为15.3%,既降低了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也达到了治疗目的,取得了和单次使用IVIG2g/kg一样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单剂1g/kgIVIG治疗川畸病是最经济的有效量,可推广使用。当然,由于样本小及缺乏对比性,尚不能肯定其IVIG单剂1g/kg与2g/kg的效果相同性,及好发年龄、性别的差异改变,还有必要作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以作出更确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8.
其他文献
将"互联网+"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在线课程建设和优化中,把在线课程视为开发的产品,学习者看作使用产品的客户。从互联网产品的视角探讨课程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课程反馈
本文介绍了X射线荧光光谱广泛用于钢铁生产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分析,如原料、铁合金、炉渣、钢和铁、耐火材料、涂层等.引用文献71篇.
本文主要论述科技查新的特点、方法和作用,阐明了科技文献信息与查新工作的相互关系.
通过北京丹诚与国内其他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对比研究,指出北京丹诚的优劣之处,同时展望国产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发展方向,提出我国当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软件的开发者应该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图书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如 何使图书馆员有效地掌握及利用信息技术。面对这一挑战,图书馆应注重对本馆人员进行计算 机、网络等现代
由于厦门地区秋冬季气候尤其干燥,通风降温就导致储存储备粮水分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晚稻下降更加明显,为了达到出仓保水的目的,就要抓住湿度大的有利时机进行轴流风机调质通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个领域。电力电量平衡是电网规划的基础,需要大量历史数据和依据经验获取平衡结果,负荷预测和机组检修安排较为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