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那么,什么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简单地讲,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主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舞台,让他们能自由地思考、讨论、交流、争辩。例如:在讲“超重和失重的规律”一节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掌托着两本较重的书,先让手缓缓上下移动,体会一下书对手掌的压力,跟静止时是否相同;然后再让手突然竖直上升或竖直下降,体会手掌受到的压力;接着把两本书叠放在一起让它们一同下落,让学生讨论上本书对下本书的压力如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概念和规律。还可以取一个旧饮料瓶,在靠近底部处开一个小孔,先用手按住小孔,往瓶内注水,然后放开手指,让学生观察小孔处的水流情况。接着在放开手指的情况下,让瓶子自由下落,再让学生观察小孔的水流情况。进而让学生想像瓶子被上抛、平抛、斜抛时小孔处的水流情况,并启发他们思考其中的原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精彩的问题空间。问题能激发兴趣,问题能吸引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让学生兴趣高涨,力求用现有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或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力和运动”这一章时,可以插放这样一段视频: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着一声浑厚、低沉的巨响,白色的水蒸气从火箭的底部喷涌而出,火箭离开发射平台,升入空中,并开始倾斜、旋转,把一条巨龙般的桔红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长空。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不禁会提出“火箭是如何升空的?”“卫星的轨迹是怎样的?”“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运动?”等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可以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思维升华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首先可以让学生用筷子去点击碗中水底的硬币,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记下自己的发现。学生操作后会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直着点击,则很容易击中。同时会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时,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此时学生就有了许多的疑问。有疑问,带着问题去学习光的折射原理,就容易多了。
最后,要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和定量的精密科学。它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除了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外,还包含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只能济一时;授之以渔,则可益终生。”方法比知识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是获取知识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小实验,如覆杯、制作土电话、杆秤、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改为课前学生实验。例如: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学生难以想象。如果能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模拟放大的办法,使学生生动地看到接触层的有关情况,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实验时可以在平面板上放一张砂布,再把一面有毛刷的木块放在砂布上,且使板刷的长毛与砂布接触。沿水平方向用力拉木块,可以看到板刷的长毛发生形变,由形变的情况就可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了。又如:在“滑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让两个力气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做一个“夺棒”的游戏。教师先让两位同学各自抓住木棒的两端,然后互相拉夺,看谁获胜。接着教师让获胜者将手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再夺,看能否再获胜?这样不仅解决了疑难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改为课后学生实验。例如:在讲完摩擦力的内容后,可以布置“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的课题,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而学生在交流之后提出的新问题又可以成为下次研究的课题。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体系,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
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开放的活动舞台,让他们能自由地思考、讨论、交流、争辩。例如:在讲“超重和失重的规律”一节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掌托着两本较重的书,先让手缓缓上下移动,体会一下书对手掌的压力,跟静止时是否相同;然后再让手突然竖直上升或竖直下降,体会手掌受到的压力;接着把两本书叠放在一起让它们一同下落,让学生讨论上本书对下本书的压力如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超重、失重、完全失重的概念和规律。还可以取一个旧饮料瓶,在靠近底部处开一个小孔,先用手按住小孔,往瓶内注水,然后放开手指,让学生观察小孔处的水流情况。接着在放开手指的情况下,让瓶子自由下落,再让学生观察小孔的水流情况。进而让学生想像瓶子被上抛、平抛、斜抛时小孔处的水流情况,并启发他们思考其中的原理。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精彩的问题空间。问题能激发兴趣,问题能吸引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让学生兴趣高涨,力求用现有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或由此提出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力和运动”这一章时,可以插放这样一段视频:发射神六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着一声浑厚、低沉的巨响,白色的水蒸气从火箭的底部喷涌而出,火箭离开发射平台,升入空中,并开始倾斜、旋转,把一条巨龙般的桔红色烈焰留在秋日的戈壁长空。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学生不禁会提出“火箭是如何升空的?”“卫星的轨迹是怎样的?”“卫星为什么会如此运动?”等问题。通过观看视频,创设情境,用问题唤醒学生的思维,可以使学生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经过对物理现象的体验和感悟后思维升华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一节时,首先可以让学生用筷子去点击碗中水底的硬币,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记下自己的发现。学生操作后会发现在水面上用筷子斜着点击,不易击中;直着点击,则很容易击中。同时会发现筷子斜着放入水中时,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了。此时学生就有了许多的疑问。有疑问,带着问题去学习光的折射原理,就容易多了。
最后,要让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严密的理论科学和定量的精密科学。它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除了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外,还包含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俗话说:“授之以鱼,只能济一时;授之以渔,则可益终生。”方法比知识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是获取知识的桥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原理和方法比较简单、仪器易取易读的小实验,如覆杯、制作土电话、杆秤、易拉罐做小孔成像等改为课前学生实验。例如: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相对运动趋势不明显,学生难以想象。如果能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模拟放大的办法,使学生生动地看到接触层的有关情况,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实验时可以在平面板上放一张砂布,再把一面有毛刷的木块放在砂布上,且使板刷的长毛与砂布接触。沿水平方向用力拉木块,可以看到板刷的长毛发生形变,由形变的情况就可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了。又如:在“滑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让两个力气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做一个“夺棒”的游戏。教师先让两位同学各自抓住木棒的两端,然后互相拉夺,看谁获胜。接着教师让获胜者将手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再夺,看能否再获胜?这样不仅解决了疑难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改为课后学生实验。例如:在讲完摩擦力的内容后,可以布置“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的课题,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而学生在交流之后提出的新问题又可以成为下次研究的课题。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不但构建了知识体系,提高了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物理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使全体学生都能健康、全面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