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一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着手制定方案。湖南省科技厅积极响应湖南省委、省政府号召,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细致规划,科学调研,组织项目,搭建平台,为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科技湘军治污号角已吹响,科技治污工程全面起航。
2011年8月5上午,在株洲市清水塘,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宣布“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启动”。湘江流域八市人民政府向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递交了重金属污染治理目标责任状。
湘江治理。国务院钦点
湖南,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是湖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因为受到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模式粗放,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上升到国家层面,体现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体现出湖南省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和魄力。其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则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行动纲领和实施准则。
早在2009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环保部、科技部等八部委,和湖南省政府领导及相关厅局,就湘江流域治理进行协商对接。八部委联合调研组来到湖南,着手制定治理方案。
其后,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出台,计划投入750亿元,对全国重金属污染进行专项治理。
截止到2010年g月,全国环保专项行动共排查重金属排放企业11510家,取缔关闭584家,在14个省(区、市),确定3148个重点监管区域,19个省(区、市)确定1149家重点监管企业。
“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明确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2011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湘江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
振奋人心的《湘江方案》
《湘江方案》主要内容是:涉及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岳阳、永州8个市,明确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长沙七宝山、岳阳原桃林铅锌矿等7大重点区域:提出了民生应急保障、工业污染源控制、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三大重点任务;经过治理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排放总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削减70%左右:
《湘江方案》规划项目达927个,总投资595亿元;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展望至2020年,力求通过5~10年时间,基本解决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重大问题,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典范。
《湘江方案》仅仅是“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规划。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实施方案,未来会有更多阶段性目标。
《湘江方案》6大措施
《湘江方案》提出,湘江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污染事件频发。主要表现在,工业重金属污染排放源量大面广,历史遗留污染严重。这既是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也是破解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着力点。
治理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是加大关停和整治整合力度,积极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削减重金属排放总量:
三是开展历史遗留污染治理,改善区域环境;
四是全省同步开展重金属污染整治行动;
五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六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决策调研。科技先行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勾勒了“东方莱茵河”蓝图,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科技创新。
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社发处了解到,2008年以来,湖南省科技厅围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展开了一系列政策调研:
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环保厅等单位,开展了全省环保产业调研,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了《湖南省环保产业调研报告》。这一报告,得到了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在内的8位省领导的批示。
而其意义,则在于为推动湖南省将环保产业纳入湖南“千亿产业”工程、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产业政策支撑。
2010年,配合科技部社发司的工作,湖南主办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20多名重金属污染治理专家,共商对策,凝练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
与此同时,湖南省科技厅开展了技术需求专题调研,从科技层面为国家方案的编制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湖南省科技厅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列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展开了一系列的规划部署。科技治污的远景蓝图,已呈现眼前。
重大专项。湖南突破
节能减排,科技先行。项目支持力度、技术攻关情况,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支撑、关键。
近几年,科技部社发司在湖南组织实施了多个项目。
2010年下半年,特别紧急启动了“湘江流域冶炼重金属污染物减排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国家“863”项目;2011上半年,又启动了“铅锌重金属清洁冶炼关键技术”国家“863”项目。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集中了70%的科技经费,组织实施了49个科技重大专项,其中节能减排专项达10个,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直接相关的有7个。
这些项目,以污染源相对集中的重点工业区和大中型有色采选、冶化企业为载体,以行业清洁生产和治理工程的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瞄准两大技术攻关目标。
一是控源头。比如,株洲清水塘重金属冶炼节能减排专项,在株洲冶炼集团建成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年减排废水500万吨。该技术已在湘江流域多家重金属冶炼企业推广应用。
二是还旧账。如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固体废物利用专项,突破了固体废弃物制备凝胶材料技术,预计将在五年内,消纳该工业区几十年来积存的近1000万吨废渣。
2011年8月5上午,在株洲市清水塘,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宣布“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启动”。湘江流域八市人民政府向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递交了重金属污染治理目标责任状。
湘江治理。国务院钦点
湖南,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是湖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因为受到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模式粗放,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上升到国家层面,体现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体现出湖南省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和魄力。其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则是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行动纲领和实施准则。
早在2009年9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环保部、科技部等八部委,和湖南省政府领导及相关厅局,就湘江流域治理进行协商对接。八部委联合调研组来到湖南,着手制定治理方案。
其后,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出台,计划投入750亿元,对全国重金属污染进行专项治理。
截止到2010年g月,全国环保专项行动共排查重金属排放企业11510家,取缔关闭584家,在14个省(区、市),确定3148个重点监管区域,19个省(区、市)确定1149家重点监管企业。
“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明确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方向。2011年3月,国家正式批准《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湘江方案》)。这是迄今为止,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
振奋人心的《湘江方案》
《湘江方案》主要内容是:涉及湘江流域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娄底、岳阳、永州8个市,明确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锡矿山、长沙七宝山、岳阳原桃林铅锌矿等7大重点区域:提出了民生应急保障、工业污染源控制、历史遗留污染治理三大重点任务;经过治理铅、汞、镉、铬、砷等重金属,排放总量在2008年的基础上削减70%左右:
《湘江方案》规划项目达927个,总投资595亿元;规划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展望至2020年,力求通过5~10年时间,基本解决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重大问题,成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的典范。
《湘江方案》仅仅是“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规划。一个长期的、连续性的实施方案,未来会有更多阶段性目标。
《湘江方案》6大措施
《湘江方案》提出,湘江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污染事件频发。主要表现在,工业重金属污染排放源量大面广,历史遗留污染严重。这既是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也是破解湘江重金属污染问题的着力点。
治理基本思路和措施:
一是加大关停和整治整合力度,积极引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削减重金属排放总量:
三是开展历史遗留污染治理,改善区域环境;
四是全省同步开展重金属污染整治行动;
五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六是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
决策调研。科技先行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湘江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勾勒了“东方莱茵河”蓝图,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科技创新。
记者从湖南省科技厅社发处了解到,2008年以来,湖南省科技厅围绕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展开了一系列政策调研:
2008年,湖南省科技厅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环保厅等单位,开展了全省环保产业调研,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了《湖南省环保产业调研报告》。这一报告,得到了包括省委书记、省长在内的8位省领导的批示。
而其意义,则在于为推动湖南省将环保产业纳入湖南“千亿产业”工程、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产业政策支撑。
2010年,配合科技部社发司的工作,湖南主办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邀请了包括多位院士在内的20多名重金属污染治理专家,共商对策,凝练了一批科技攻关项目。
与此同时,湖南省科技厅开展了技术需求专题调研,从科技层面为国家方案的编制提供重要参考。
当前,湖南省科技厅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列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展开了一系列的规划部署。科技治污的远景蓝图,已呈现眼前。
重大专项。湖南突破
节能减排,科技先行。项目支持力度、技术攻关情况,是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支撑、关键。
近几年,科技部社发司在湖南组织实施了多个项目。
2010年下半年,特别紧急启动了“湘江流域冶炼重金属污染物减排与利用关键技术及示范”国家“863”项目;2011上半年,又启动了“铅锌重金属清洁冶炼关键技术”国家“863”项目。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集中了70%的科技经费,组织实施了49个科技重大专项,其中节能减排专项达10个,与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直接相关的有7个。
这些项目,以污染源相对集中的重点工业区和大中型有色采选、冶化企业为载体,以行业清洁生产和治理工程的关键共性技术为突破口,瞄准两大技术攻关目标。
一是控源头。比如,株洲清水塘重金属冶炼节能减排专项,在株洲冶炼集团建成重金属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年减排废水500万吨。该技术已在湘江流域多家重金属冶炼企业推广应用。
二是还旧账。如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固体废物利用专项,突破了固体废弃物制备凝胶材料技术,预计将在五年内,消纳该工业区几十年来积存的近1000万吨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