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5月21日,电影《柳青》在全国隆重上演,这是向我们党100年历史上涌现出的那些艰辛探索、忘我付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致敬。主人翁柳青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文坛巨匠,也是一位让人仰视的慈善家!
仲夏的一天,我走进了西安群光影视城,观看了由天朗控股集团出资拍摄的《柳青》这部让人感动不已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
电影《柳青》忠实于历史,讲述了作家柳青怀着对关中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以“要想写作,就要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的创作态度,放弃城市的优越待遇,居家落户西安长安区皇甫村的一所破庙,深入农村建设一线,参与农业合作社创办,和公社社员一起劳动生活,建设新农村的情景。
影片生动展现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赤子情怀和坚定信仰,再现了一名党员干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公仆情怀和奋斗精神。
电影《柳青》的真实深刻和感染力,让我泪目而陷入沉思。聚焦于柳青扎根农村14年至晚年,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的艰辛历程,从而艺术地呈现了人物独特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具有自觉地探索现实主义影片的美学品格。
我曾两次专程到过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上的黄埔村柳青文化园,参观了柳青的故居,观看了柳青的用品及图片介绍,聆听了柳青在黄埔的感人故事。
柳青(1916—1978),原名劉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
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文革”期间,柳青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创业史》。
据了解,每逢周末,经常有人来这里缅怀纪念柳青。
在柳青故居,《创业史》中人物“才娃”的原型刘田民,40多年来,他一直在这里义务为访客讲述柳青的故事。刘田民对柳青送他看病,教他做人很感激,并称柳青为叔叔。“叔叔到这来,第二天就到王曲街道去买了农民衣裳,剃了光头。村里不管有啥困难找他,或者他知道了哪家遇到了困难,他都过去问,去帮助。”刘田民回忆道。柳青为了让农民与自己没有距离感,到皇甫村的第二天就脱下了西装革履,换上了跟农民一样的衣服。
在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稿酬有16000多块钱,柳青的爱人马葳拿到汇款单之后异常兴奋。她对孩子们说,1斤鸡蛋8分钱,这能买多少啊!孩子们也兴奋地大叫:有肉吃了!但是柳青却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王曲公社修建机械厂、卫生院和一座桥。当中青社的编辑王维玲来到柳青的家里看到孩子们吃的稀粥,都捞不上多少米粒时,他怒斥柳青:“你太过分了,家里的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为什么不留下一点稿费给家里改善生活?!”柳青说:“捐款是来皇甫村之前就做出的决定,留一分钱就不是全部了。家里的生活过得艰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就是这次见面,他又和中青社预支了7000块钱,给皇甫村拉上了电。王维玲问他:“村里拉电的事你非得管吗?”柳青说:“凡是百姓的事我都得管。”这预支的7000块钱,因为中断了创作,直到很多年之后柳青才用《创业史》第二部(上)的稿费还上了。那一天他开心地说:终于不欠国家钱了。其实这7000块钱对柳青个人和他的家庭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
路遥把柳青奉为自己的文学“教父”,他在《病危中的柳青》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哦,尊敬的柳青同志,面对着病危中的你,我们简直连一句安慰你的话也说不出口来;你已经孱弱到了这个样子,但你比我们任何人都活得坚强。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站在你的病榻前面吧,向你致以深深的,但绝不是最后的敬意,请你相信,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劳动者,只要他从你的作品和你自己本身所具有的顽强进取精神中,接受过一些有益的教导,他就不会用鼾声去回答生活的要求。”
柳青去世4年后的1982年,著名诗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来到皇甫村为柳青扫墓,在纪念柳青的诗里写下: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柳青所处和他笔下那个时代可能距离我们有点遥远,但柳青在那个时代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却是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党员应该学习的。
柳青是陕西的,更是中国的;柳青标注了陕西文学的高度,更标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文学是有力的,是温暖的,是能够为人类指出向上向善的精神路径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柳青,需要提炼并弘扬柳青的慈善精神。
柳青是一面镜。作为慈善人学习柳青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为人和为文的高度自律,扎根人民,关爱他人的慈善精神。
仲夏的一天,我走进了西安群光影视城,观看了由天朗控股集团出资拍摄的《柳青》这部让人感动不已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片。
电影《柳青》忠实于历史,讲述了作家柳青怀着对关中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以“要想写作,就要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的创作态度,放弃城市的优越待遇,居家落户西安长安区皇甫村的一所破庙,深入农村建设一线,参与农业合作社创办,和公社社员一起劳动生活,建设新农村的情景。
影片生动展现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赤子情怀和坚定信仰,再现了一名党员干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公仆情怀和奋斗精神。
电影《柳青》的真实深刻和感染力,让我泪目而陷入沉思。聚焦于柳青扎根农村14年至晚年,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的艰辛历程,从而艺术地呈现了人物独特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具有自觉地探索现实主义影片的美学品格。
我曾两次专程到过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上的黄埔村柳青文化园,参观了柳青的故居,观看了柳青的用品及图片介绍,聆听了柳青在黄埔的感人故事。
柳青(1916—1978),原名劉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
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文革”期间,柳青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创业史》。
据了解,每逢周末,经常有人来这里缅怀纪念柳青。
在柳青故居,《创业史》中人物“才娃”的原型刘田民,40多年来,他一直在这里义务为访客讲述柳青的故事。刘田民对柳青送他看病,教他做人很感激,并称柳青为叔叔。“叔叔到这来,第二天就到王曲街道去买了农民衣裳,剃了光头。村里不管有啥困难找他,或者他知道了哪家遇到了困难,他都过去问,去帮助。”刘田民回忆道。柳青为了让农民与自己没有距离感,到皇甫村的第二天就脱下了西装革履,换上了跟农民一样的衣服。
在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稿酬有16000多块钱,柳青的爱人马葳拿到汇款单之后异常兴奋。她对孩子们说,1斤鸡蛋8分钱,这能买多少啊!孩子们也兴奋地大叫:有肉吃了!但是柳青却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王曲公社修建机械厂、卫生院和一座桥。当中青社的编辑王维玲来到柳青的家里看到孩子们吃的稀粥,都捞不上多少米粒时,他怒斥柳青:“你太过分了,家里的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为什么不留下一点稿费给家里改善生活?!”柳青说:“捐款是来皇甫村之前就做出的决定,留一分钱就不是全部了。家里的生活过得艰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就是这次见面,他又和中青社预支了7000块钱,给皇甫村拉上了电。王维玲问他:“村里拉电的事你非得管吗?”柳青说:“凡是百姓的事我都得管。”这预支的7000块钱,因为中断了创作,直到很多年之后柳青才用《创业史》第二部(上)的稿费还上了。那一天他开心地说:终于不欠国家钱了。其实这7000块钱对柳青个人和他的家庭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
路遥把柳青奉为自己的文学“教父”,他在《病危中的柳青》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哦,尊敬的柳青同志,面对着病危中的你,我们简直连一句安慰你的话也说不出口来;你已经孱弱到了这个样子,但你比我们任何人都活得坚强。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站在你的病榻前面吧,向你致以深深的,但绝不是最后的敬意,请你相信,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劳动者,只要他从你的作品和你自己本身所具有的顽强进取精神中,接受过一些有益的教导,他就不会用鼾声去回答生活的要求。”
柳青去世4年后的1982年,著名诗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来到皇甫村为柳青扫墓,在纪念柳青的诗里写下: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柳青所处和他笔下那个时代可能距离我们有点遥远,但柳青在那个时代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却是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党员应该学习的。
柳青是陕西的,更是中国的;柳青标注了陕西文学的高度,更标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文学是有力的,是温暖的,是能够为人类指出向上向善的精神路径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柳青,需要提炼并弘扬柳青的慈善精神。
柳青是一面镜。作为慈善人学习柳青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为人和为文的高度自律,扎根人民,关爱他人的慈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