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和美国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但是作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和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由于地理位置、历史传统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其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本文旨在浅析英美文学的特点,同时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导致的英美文学评论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英美文化差异;英美文学评论;影响
  作者简介:施晶晶(1981.4-),女,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英国是世界史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其作为历史上的“日不落”帝国国力强盛、历史悠久,诞生了众多在世界文坛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家,例如众所周知的弥尔顿、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其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美国在十八世纪后半叶才建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其文学发展经历了一条与英国与众不同的道路。地理位置、历史传统、宗教等各个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文学的差异,与此同时,其文化差异也导致了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一、英国美国文学的特点
  英国文学在十分悠久的历史下,走过一条丰富而且完整的道路。英国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二战各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产生,可以说英国文学在盎格鲁-撒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各个不同的阶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的文学的首要特大就是源远流长,群星璀璨。悠久的历史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文学受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较深。
  美国文学的发展是伴随着美国国力的迅速发展而发展的,其走过了民族文学、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超验主义与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乡土文学、心理分析小说、现实主义文学、黑人文学、现代派文学、迷惘的一代、南方文艺复兴、二战后这样一条道路,与英国比较起来,其时间历程是十分短暂的,而且各个文学的时间段也是短暂。在这样一个新兴的国力迅速壮大的国家,其民主自由、平民化、阳刚蓬勃、充满朝气的时代精神深刻影响了其文学的发展,因而其文学也呈现出这方面的特点。
  通过分析英美两国文学的特点,为我们分析英美文学评论打开了窗口,从而在英美两国文化差异很大的情况下,看清它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二、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承担着传播文化的功能,而语言的差异在影响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上占据着首当其冲的位置。尽管英国和美国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但是具体而言,两国的英语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英国的历史悠久,其语言的发展在历史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英国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即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其保守性较强,在语言的发音性因而显得严谨慎重,甚至有时显得过于呆板。英国人的发音显得字正腔圆,富有书生气,可以说英国的众多文化工作者维护这英语语言的纯正,规规矩矩地使用英语。语言方面的特点,决定了英国的文学评论显得中规中矩,形式比较单一,比较传统。这也成为了英国文学评论的一个弊端,即其过于太过于传统而显得呆板,个性的缺失比较严重。
  美国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年轻而又充满活力,它的语言经历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呈现出简单、自由的特点。与此同时,其作为“民族的大熔炉”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语言的特点,美式英语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一个产物,充满了极强的创造性和自由性。从美国的较短的历史进程来看,美式英语身上的负担较轻,历史、宗教、政治等因素对它的影响较小。所以,这一系列的因素决定了美国文学评论较英国文学评论来说,它的自由性较强,它充满了创造性的活力,评论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性,任意而谈,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因此,美国的文学评论在整体上来说有自由、独特的个性、多元的特点。
  三、歷史传统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早期是一个宗教国家,其文化的发展受到宗教的影响较深,宗教的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对它的束缚很深。与此同时,其君主立宪的政体也保留了其封建社会时期的大量残渣,因而他们的观念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较深。其文学评论后来出现的人本主义也出现了众多的局限性,这复杂的历史原因依然导致了其文学评论呈现出传统呆板的面貌,其在文学理论的阐释、文学作品的分析等众多反面都严苛地遵循一定的历史传统和严密的逻辑,其活力性大大减弱。
  相对于英国来说,美国文学评论所承担的历史的重负就太轻了,其年轻的活力使得其思维没有任何的束缚,多元的文化特点促进了文学评论的多样化。美国社会所提倡的“自由、创造”的文化精神也体现在文学评论上,不必过于受到传统的束缚,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四、社会环境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如今,英国自二战以来仍没有喘过气来,其国力一直在衰弱,这一因素也导致英国由传统更趋向于保守,这一社会环境加重了英国的文学评论的传统保守。而美国维持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在文学评论上的表现就是活力、不拘一格、创造性强。
  总的说来,英美两国由于文化的差异对其文学评论的影响是很大的,两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之路,从而导致了其语言、历史传统、宗教、社会等各方面的不同,因而其文学评论也呈现了不同风貌。直到如今,两国文化的特点依然在不断地变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各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两国文化评论的不同。
  参考文献:
  [1]曾艳兵.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02期.
  [2]程艳.对文化意识下的英美文学研究的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全氟丙烷(Perfluoropropane,C3F8)和全氟已烷(Perfluoroethane,C2F6)气体在玻璃体腔中填充不同时间对视网膜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诱发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摘 要:《吹小号的天鹅》是E·B怀特享誉世界的经典童话故事,本文将按照“出生-成长-回归”的线索,探析这部作品的成长元素,解读作者对于人生及成长的见解。  关键词:吹小号的天鹅;E·B怀特;成长  作者简介:刘枫楠,女,汉族,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一、生命的意義  春夏两季是鸟类繁
摘 要:翻译与文学系统相互交叠影响,同在生态视域下,以往生态翻译研究主要是将翻译各要素与文化大环境看做密切联系的综合体,来观察译者与各个翻译生态因素的和谐适应;而文学生态批评角度则重在挖掘文本生态意识的显现。因此,对于隐含生态意识的文学作品翻译,有必要借助文学系统的生态批评手段,来考察不同时期译者的生态意识对译本的影响。本文选取《老人与海》这部文体风格和主题意义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文本“生态意识
摘 要:作为海明威最具代表性作品,《老人与海》篇幅并不长,但是其中包含了大量环境描写,故事人物形象也深入人性,作品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不仅批判现实无情,还告诫敬畏自然。本文从生态视域下分析《老人与海》,为深入了解海明威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老人与海》;分析  作者简介:涂艳,女,出生于1985年9月,江西九江人,研究方向: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秀拉》中,将主人公“秀拉”塑造成一个“恶”的连贯性模型。本文围绕她的“恶”,从读者反应批评“空白”理论角度,把秀拉这个现实模型与文学模型的结合體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莫里森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巧妙地在故事情节中给读者留下的“空白”,从而激发读者参与探寻的欲望,主动加入到作品的意义建构中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形成新的认知模式,也从中体验到深刻的阅读与审美乐趣。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