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特征表现为互动的中心地位明显,以非对称性为主的,他们的交往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表面,情感性互动较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笔者主要从内在的、本质的因素和外显因素两个方面来考察的。
关键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关系;成因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33—02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特征表现为互动的中心地位明显,以非对称性为主的,他们的交往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表面,情感性互动较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笔者在探究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互动关系的成因时,主要从内在的、本质的因素和外显因素两个方面来考察的。
一、内在的因素
(一)父母意识
桑标认为:“父亲、母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即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任性和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即情感体验称为父母意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特父母意识的特点对他们的子女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先前研究者在探讨亲子关系时大多关注父母的育儿态度与教养方式对个性形成的影响。这些研究一致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与父母的育儿态度和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近些年来,国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进展趋势,即关注父母意识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中国母亲有较强的母—子一体化意识,她们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时候甚至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本质上说,父母意识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或许比较间接,但其作用很有可能是根源性的。考察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意识的特征,无疑对我们理解现有亲子关系的特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父母意识按照指向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孩子的,如对孩子的期望和教养模式。传统上的亲子关系仅仅体现了父母意识的这一维度,即是由父母单一指向孩子的,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做什么或给予孩子实物及情感上的满足。另一个层面是面向父母自己的。这一点往往为中国父母所忽略,今天已应该对这一层面有所理解和把握了。
我们所访问和观察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相对偏高,父母自身的局限性促使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够超越自身,突破地区的限制,能够到城市过上优越的生活,所以他们将孩子的成功看做自己的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在农村地区,父母津津乐道的一般是孩子的聪明和乖巧。聪明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比较上,乖巧体现在对父母的顺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当中有很大部分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规定他们达到自己定的目标。同时也强调孩子对自己的无违,即不能背叛自己的旨意,这就导致了父母指向孩子这一趋势很集中。而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对自身的发展方面却做的很不够,父母于与孩子的关系中,很大方面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引导的,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知识和素质方面的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的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后期的亲子关系中有着逐渐疏远的趋向。
(二)育儿焦虑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育儿焦虑是父母意识当中一个独特现象。就调查而言,农村独生子女父母面对家庭中唯一的孩子,育儿焦虑也比较普遍。
一般情况下,焦虑是指:“个体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维吓,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着恐惧的情绪状态。”1 在育儿问题上,我们所指的焦虑主要包括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生态发育、行为举止、外貌衣着、性格脾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一系列的紧张不安和过分敏感。育儿焦虑父母对孩子的发展非常关注,担心发展不良或落后于人,此外,为了求得养育上的安全感,父母还严格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育儿焦虑感比较高,他们会对孩子的食物等物质性的需求做出快速应答,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之间互动是事物性互动多,由于父母过多的关注孩子则限制了他的探索活动,使孩子对大人的依附性增加。在高育儿焦虑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时常成为家庭成员关注的中心,往往会逐渐形成一种内控观念,使他们在考虑问题时,总爱把事情的原因与结果都与自身相联系,在孩子的眼中,自己的反应导致了父母的反应。所以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及自身行为对父母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内控点。这样有助于孩子增加对解决问题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的把握,但同时也会助长孩子能左右家庭中的一切,从而逐渐滋长他们的自我中心思想。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育儿焦虑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提高,不少研究已经发现,高育儿焦虑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期望值很高。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步增长,育儿焦虑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从总体上看,适度的育儿焦虑加强了亲子间的联系,有助于孩子取得成就,但若育儿焦虑过于强烈,则易招致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过高期望,导致儿童间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匮乏,或是父母平时对孩子不能满足其期望而对孩子感到失望和否定,导致亲子间关系的疏离。
(三)子女知识量的增长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地位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影响,父母不在是唯一的知识、经验传授者,相反,由于有些父母受传统的观念和经验的约束,对新事物的接受和领悟能力都很低,而且受固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不愿或很难接受主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在知识和经验的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自己的孩子,自身的权威地位动摇。尤其是在现代的家庭中,很多家庭逐步的由专制走向民主,在家庭中对子女更加宽容并不是一味的强迫他,父母同子女更加理解和信任。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或者说知识爆炸的年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孩子对新事物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他们受旧有的传统和价值的束缚比较少,在加上和新事物、新知识接触的面和渠道比较多,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要强。这时候,父母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偶像,他们也渴望获得尊重和理解。 总之,在社会全方位的变化和转型中,孩子不再只是要求听话、服从的一代,他们也有自己的话语权,他们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需求和权利。正是宏观和微观全方位的变化,作为基本的推动力,引发和推动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关系出现了平等和民主的新型的亲子互动关系。
二、外在的因素
(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西方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显示,现代化的社会变迁必然会导致核心家庭所占比例上升,并最终成为家庭的主要形态。而我国目前,受快速实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社会流动加速以及我国7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新的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鼓励晚婚晚育,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得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小型化使社会个体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提高了家庭生活的效率,给予个人更多的私人空间。家庭成员数目的变化对亲子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经常变换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互动频率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有几个孩子,父母在总体上对孩子的期望不会像对独生子女那么高。现阶段的农村,广大青年也积极响应政府决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且在将来,随着家庭功能的弱化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这种趋势还会增强。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着下一代唯一的交往对象,必然会增加互动的频率,感情联系也会相应增多,亲子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容易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曾经的生活环境与现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异,社会的变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中国社会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反映在家庭关系中,也就形成了家长制的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奉行以男子为中心的家长制。父亲有权对子女任意的支配,再加上因财产和供养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占有与被占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不断的加速运行,中国社会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血缘地缘社会向业缘社会转化,亲子关系也逐渐由传统的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化,形成一种现代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笔者所调查的9个家庭就有三个家庭出现了这种新变化。当然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传统的支配型的亲子关系在农村社会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纵深的影响是一朝一夕所不能改变的,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要在农村普遍建立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但我们还应该欣喜的看到这种关系在农村的亲子关系中已经有所体现。
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中最基本的因素,它在不同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亲子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父母生育子女的数目,进而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个体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层次会影响到他们的生育子女的数量。现代社会不就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他们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他们却宁愿选择不要生育,这与过去许多农村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许多贫困的农村地区,有着一种补偿性生育的现象,使得许多农村家庭出现“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贫穷的父母希望通过多生养儿女来改变经济的困境和养儿防老,但结果事于愿违。经济能力的低下使儿女的养育质量不高,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得他们的亲子关系被忽视,有的贫穷家庭甚至出现了重生不重养的情形,孩子们更多的时候是“自然生长”。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的生活水平比历史同期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流动的加剧也使许多农民走向城市,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笔者所调查的9个家庭,只有三个家庭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其他的家庭除了农业收入,都有副业或其他的收入。经济条件的改善也使他们在经济上能给予孩子更好的照顾,更多的考虑孩子的发展问题。增强同孩子的沟通和互动。
文化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文化。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又因其不同的民族和阶层具有不同的特点。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对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亲子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深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亲子关系看成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注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因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态度、不同的教养方式,同时,即使是同一文化传统下,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求不同,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族的兴衰、注重几世同堂,“男尊女卑”,“香火传递”等观念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我国封建社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系列封建伦理道德构成了亲代对子代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规范着亲子关系。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确立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绝对权威,从而使亲子关系表现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亲子关系,即父对子的绝对统治和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农村社会的相对封闭性,观念上还保留有很大部分的封建残余思想以至在亲子关系上还有很多的支配现象。
制度的完善、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农村文化的逐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进步,促使现代的平等的亲子关系的形成,现代亲子关系在农村的普遍实现是广大孩子的共同心愿。但要完全的实现还需要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他们良性亲子关系形成的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双方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当代青年研究,1998,(2).
关键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关系;成因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33—02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关系特征表现为互动的中心地位明显,以非对称性为主的,他们的交往更多的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表面,情感性互动较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的分析。笔者在探究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亲子互动关系的成因时,主要从内在的、本质的因素和外显因素两个方面来考察的。
一、内在的因素
(一)父母意识
桑标认为:“父亲、母亲对于妊娠、分娩、育儿即亲子关系的态度,对为人父母的自任性和责任感,以及成为父母后对自身及配偶的评价即情感体验称为父母意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的独特父母意识的特点对他们的子女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先前研究者在探讨亲子关系时大多关注父母的育儿态度与教养方式对个性形成的影响。这些研究一致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与父母的育儿态度和教养方式关系密切。
近些年来,国外在该领域内的研究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进展趋势,即关注父母意识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中国母亲有较强的母—子一体化意识,她们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时候甚至把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本质上说,父母意识对儿童个性形成的影响或许比较间接,但其作用很有可能是根源性的。考察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意识的特征,无疑对我们理解现有亲子关系的特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父母意识按照指向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针对孩子的,如对孩子的期望和教养模式。传统上的亲子关系仅仅体现了父母意识的这一维度,即是由父母单一指向孩子的,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做什么或给予孩子实物及情感上的满足。另一个层面是面向父母自己的。这一点往往为中国父母所忽略,今天已应该对这一层面有所理解和把握了。
我们所访问和观察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相对偏高,父母自身的局限性促使他们迫切的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能够超越自身,突破地区的限制,能够到城市过上优越的生活,所以他们将孩子的成功看做自己的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在农村地区,父母津津乐道的一般是孩子的聪明和乖巧。聪明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比较上,乖巧体现在对父母的顺从。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当中有很大部分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规定他们达到自己定的目标。同时也强调孩子对自己的无违,即不能背叛自己的旨意,这就导致了父母指向孩子这一趋势很集中。而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对自身的发展方面却做的很不够,父母于与孩子的关系中,很大方面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引导的,但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在知识和素质方面的不足,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的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后期的亲子关系中有着逐渐疏远的趋向。
(二)育儿焦虑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育儿焦虑是父母意识当中一个独特现象。就调查而言,农村独生子女父母面对家庭中唯一的孩子,育儿焦虑也比较普遍。
一般情况下,焦虑是指:“个体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维吓,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从而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着恐惧的情绪状态。”1 在育儿问题上,我们所指的焦虑主要包括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生态发育、行为举止、外貌衣着、性格脾气、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一系列的紧张不安和过分敏感。育儿焦虑父母对孩子的发展非常关注,担心发展不良或落后于人,此外,为了求得养育上的安全感,父母还严格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育儿焦虑感比较高,他们会对孩子的食物等物质性的需求做出快速应答,农村独生子女父母与子女之间互动是事物性互动多,由于父母过多的关注孩子则限制了他的探索活动,使孩子对大人的依附性增加。在高育儿焦虑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由于时常成为家庭成员关注的中心,往往会逐渐形成一种内控观念,使他们在考虑问题时,总爱把事情的原因与结果都与自身相联系,在孩子的眼中,自己的反应导致了父母的反应。所以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需求及自身行为对父母的影响,形成自己的内控点。这样有助于孩子增加对解决问题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的把握,但同时也会助长孩子能左右家庭中的一切,从而逐渐滋长他们的自我中心思想。农村独生子女父母育儿焦虑导致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提高,不少研究已经发现,高育儿焦虑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期望值很高。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步增长,育儿焦虑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从总体上看,适度的育儿焦虑加强了亲子间的联系,有助于孩子取得成就,但若育儿焦虑过于强烈,则易招致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过高期望,导致儿童间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匮乏,或是父母平时对孩子不能满足其期望而对孩子感到失望和否定,导致亲子间关系的疏离。
(三)子女知识量的增长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地位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的影响,父母不在是唯一的知识、经验传授者,相反,由于有些父母受传统的观念和经验的约束,对新事物的接受和领悟能力都很低,而且受固有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不愿或很难接受主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在知识和经验的某些方面,甚至落后于自己的孩子,自身的权威地位动摇。尤其是在现代的家庭中,很多家庭逐步的由专制走向民主,在家庭中对子女更加宽容并不是一味的强迫他,父母同子女更加理解和信任。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或者说知识爆炸的年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孩子对新事物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接受能力,他们受旧有的传统和价值的束缚比较少,在加上和新事物、新知识接触的面和渠道比较多,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要强。这时候,父母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偶像,他们也渴望获得尊重和理解。 总之,在社会全方位的变化和转型中,孩子不再只是要求听话、服从的一代,他们也有自己的话语权,他们希望表达自己的观点、需求和权利。正是宏观和微观全方位的变化,作为基本的推动力,引发和推动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关系出现了平等和民主的新型的亲子互动关系。
二、外在的因素
(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
西方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显示,现代化的社会变迁必然会导致核心家庭所占比例上升,并最终成为家庭的主要形态。而我国目前,受快速实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社会流动加速以及我国70年代末期开始推行新的生育政策的继续执行,鼓励晚婚晚育,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使得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小型化使社会个体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提高了家庭生活的效率,给予个人更多的私人空间。家庭成员数目的变化对亲子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子女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经常变换成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互动频率相对较少。同时,由于有几个孩子,父母在总体上对孩子的期望不会像对独生子女那么高。现阶段的农村,广大青年也积极响应政府决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且在将来,随着家庭功能的弱化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这种趋势还会增强。独生子女的父母面对着下一代唯一的交往对象,必然会增加互动的频率,感情联系也会相应增多,亲子关系变得更为亲密,容易建立起一种“伙伴关系”。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曾经的生活环境与现在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差异,社会的变迁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中国社会长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反映在家庭关系中,也就形成了家长制的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奉行以男子为中心的家长制。父亲有权对子女任意的支配,再加上因财产和供养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占有与被占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而不断的加速运行,中国社会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血缘地缘社会向业缘社会转化,亲子关系也逐渐由传统的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化,形成一种现代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关系。笔者所调查的9个家庭就有三个家庭出现了这种新变化。当然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传统的支配型的亲子关系在农村社会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纵深的影响是一朝一夕所不能改变的,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亲子关系要在农村普遍建立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但我们还应该欣喜的看到这种关系在农村的亲子关系中已经有所体现。
经济因素是整个社会中最基本的因素,它在不同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同样亲子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父母生育子女的数目,进而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个体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层次会影响到他们的生育子女的数量。现代社会不就出现了很多丁克家庭。他们的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他们却宁愿选择不要生育,这与过去许多农村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许多贫困的农村地区,有着一种补偿性生育的现象,使得许多农村家庭出现“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现象”。贫穷的父母希望通过多生养儿女来改变经济的困境和养儿防老,但结果事于愿违。经济能力的低下使儿女的养育质量不高,沉重的生活负担使得他们的亲子关系被忽视,有的贫穷家庭甚至出现了重生不重养的情形,孩子们更多的时候是“自然生长”。改革开放的发展,使农村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农民的生活水平比历史同期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流动的加剧也使许多农民走向城市,增加了他们的家庭收入。笔者所调查的9个家庭,只有三个家庭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其他的家庭除了农业收入,都有副业或其他的收入。经济条件的改善也使他们在经济上能给予孩子更好的照顾,更多的考虑孩子的发展问题。增强同孩子的沟通和互动。
文化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文化。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又因其不同的民族和阶层具有不同的特点。社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对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亲子关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深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亲子关系看成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注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文化因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传统影响父母对子女的不同态度、不同的教养方式,同时,即使是同一文化传统下,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要求不同,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传统重视家族的兴衰、注重几世同堂,“男尊女卑”,“香火传递”等观念在许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我国封建社会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一系列封建伦理道德构成了亲代对子代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规范着亲子关系。封建时代的伦理道德确立了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绝对权威,从而使亲子关系表现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亲子关系,即父对子的绝对统治和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农村社会的相对封闭性,观念上还保留有很大部分的封建残余思想以至在亲子关系上还有很多的支配现象。
制度的完善、经济条件的改善、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农村文化的逐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进步,促使现代的平等的亲子关系的形成,现代亲子关系在农村的普遍实现是广大孩子的共同心愿。但要完全的实现还需要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他们良性亲子关系形成的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双方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当代青年研究,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