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后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拓宽了音乐教学的渠道,更重要的是带来了音乐学习中的思维方式变化。《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引入音乐课堂教学中,为音乐课堂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意境,提升了音乐教学中技术、信息、思维的现代科技含量,加强了音乐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激发兴趣,乐学善学
兴趣是学生活动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教学,则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各种音符及其休止符名称、形状、时值一课中,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习的兴趣,我把这些音符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幼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便成为了这些音符的代名词,如爷爷岁数最大,头发掉得光秃秃的,走起路来速度慢,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特点很像全音符,空空的一个圆,音的时值最长,所以在音符家庭里全音符就相当于爷爷了。其他的音符以此类推进行讲解,再配上由电脑课件制作的相应动画效果,学生感觉不像是在上课,倒好像是在看一部动画片,精力很集中,听得很认真,学习气氛也很活跃。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乐理知识以及用语言和教具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使其变得直观,有吸引力,在攻克难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二、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在教学中要遵循思维发展的特点,音乐教学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一位音乐教师上《动物说话》一课时采用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动物学校参加他们的音乐40分(课件播放:美丽的大森林、动物学校热热闹闹)──哎,好像有小动物在说话,你们听!小动物们在进行讲故事比赛,大象爸爸正在当裁判呢。这个时候,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创编故事。)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发挥主体,丰富想象
在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中,戏曲艺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的艺术所不能取代的美育作用。例如,欣赏戏剧《红灯记》片段时,如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丰富的信息量将戏剧中不同行当、不同脸谱等用最直观的手段让学生们欣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饶有兴趣地查找信息、交流信息,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扩大了视野。
四、大胆实践,培养能力
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将学生置身于网络的海洋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例如,《新疆好》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新疆舞曲。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资料,请教父母、老师等)搜集有关新疆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并做好笔记,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查找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快乐的同时获得了新疆的有关知识,为理解和表现新疆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
五、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重视音乐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再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了简短的介绍。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课堂达到了在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改变以往音乐课堂教学中单调而枯燥的模式,通过多种信息的刺激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亲切地表现音乐,学生情感和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一、激发兴趣,乐学善学
兴趣是学生活动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教学,则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教授三年级各种音符及其休止符名称、形状、时值一课中,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增强学习的兴趣,我把这些音符比喻成一个“大家庭”,家庭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年幼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等便成为了这些音符的代名词,如爷爷岁数最大,头发掉得光秃秃的,走起路来速度慢,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特点很像全音符,空空的一个圆,音的时值最长,所以在音符家庭里全音符就相当于爷爷了。其他的音符以此类推进行讲解,再配上由电脑课件制作的相应动画效果,学生感觉不像是在上课,倒好像是在看一部动画片,精力很集中,听得很认真,学习气氛也很活跃。
由此可见,多媒体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乐理知识以及用语言和教具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使其变得直观,有吸引力,在攻克难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
二、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在教学中要遵循思维发展的特点,音乐教学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一位音乐教师上《动物说话》一课时采用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小动物学校参加他们的音乐40分(课件播放:美丽的大森林、动物学校热热闹闹)──哎,好像有小动物在说话,你们听!小动物们在进行讲故事比赛,大象爸爸正在当裁判呢。这个时候,你们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于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创编故事。)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发挥主体,丰富想象
在音乐审美教育体系中,戏曲艺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具有其他的艺术所不能取代的美育作用。例如,欣赏戏剧《红灯记》片段时,如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丰富的信息量将戏剧中不同行当、不同脸谱等用最直观的手段让学生们欣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饶有兴趣地查找信息、交流信息,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扩大了视野。
四、大胆实践,培养能力
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将学生置身于网络的海洋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例如,《新疆好》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新疆舞曲。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资料,请教父母、老师等)搜集有关新疆的地理、风俗和歌舞信息并做好笔记,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查找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理解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使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快乐的同时获得了新疆的有关知识,为理解和表现新疆民歌的风格及形成要素构筑了良好的背景基础。
五、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要重视音乐情感教学的重要性。例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再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了简短的介绍。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课堂达到了在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首选。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而且还能使学生通过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改变以往音乐课堂教学中单调而枯燥的模式,通过多种信息的刺激学生深刻地理解音乐,亲切地表现音乐,学生情感和心理上得到满足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