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课例引领教师成长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klovey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自2002年开始开展校本教研,当时的教研活动主要限于校内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由于缺少高层次的专业引领,教师之间的横向互助常常囿于同等水平的反复,因此教师的教研热情很快就冷下来了。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从校外聘请了一些专业教研人员带领本校教师共同搞教研。但是,由于这些专业人员的时间有限,不可能经常参与具体的教研活动,因此学校的教研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从2004年开始,我校决定以名师课例研究为突破口,开展“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让名师课例成为引领教师成长的专业力量。
  “我与名师作比较”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名师课例的比较研究,二是名师课例与自己课例的比较研究。其中,名师课例的比较研究有3种形式:(1)不同名师同一内容课例的比较研究。同一内容课例的可比性强,通过比较,不同名师的教学风格差异和优缺点一目了然,便于教师学习借鉴。比如:郭初阳老师在教《愚公移山》这节课时,以真实解说文学的方式,引用外国青年对愚公的评价,让学生假设智叟第二次反驳……这种教学思路虽然新颖,但却比较耗时。钱梦龙老师上《愚公移山》则用导读的方法,借“小孩的爸爸同意他去挖山吗”这一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这种教学思路简单明了,又抓住了文本主题。(2)同一名师不同内容课例的比较研究。同一名师对于不同体裁的课,往往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感受到名师挥洒自如的教学艺术。例如:李镇西老师上议论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节课时,先用“以马克思的精神(思考一切)来学习有关马克思的这篇文章”这句颇具哲学意蕴的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由学生质疑,师生共解难题,体现“以道悟文”的阅读教学特点。在教诗歌《沁园春·长沙》这节课时,他先给学生一组古人咏秋的诗词,次日以让学生读背这些诗词为由头,提出诗歌学习的两种意识:纠错意识和研讨意识,然后师生边读边评(评读、评内容、评思想、评人物),从中可以看出李老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民主式教育的。另外,通过比较同一名师在不同时间段的课例,我们还可以了解名师的成长历程,了解他们的教学风格是如何逐步形成的。(3)不同名师不同课例的比较研究。这种形式通常用于专题研究,如学习目标的落实、问题的设计、详略的取舍、环节的安排等。在同一参照系下,将不同名师的课例放在一起对照,更能看出可学之处和可改之点。
  名师课例与自己课例的比较研究分为5步:同内容上课—集中评课—定向学习—感受探讨—创新尝试。例如:我校教师原来在上《核舟记》这类文言文的课时,多采用串讲的方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就算了事。学了郭初阳老师和钱梦龙老师的课例后,有位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注释预习,上课之前用纸叠好船,上课时让他们到讲台上介绍船的构造设想及使用范围。讲完后,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船只”构造、使用和解说情况等进行评议。然后,老师导入课文主题,让学生比较自己造的“船只”与课文介绍的船只有何异同,在比较中讲解课文的重难点。这样,一堂文言文说明课,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为了提高研究的实效性,我们在活动中采取以下几个原则:(1)循序渐进原则。起初,我们一个学期才学习一个课例,活动时间为每月一次,力求一研一得,把课例学深挖透,以后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课例数量。(2)分层分类原则。在课例研究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新教师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却无实践经验,他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模仿、借鉴,因此研究的重点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方式方法上,比如: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如何衔接等。中年骨干教师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因此他们大多会以批判审视的眼光看待名师课例,他们关注的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是如何协调的,教师是如何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而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课例学习主要是为了转变观念,把自己一贯运用的常规模式作个革新,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分组分类进行研究,比如:有的专门研究钱梦龙老师的课例,有的专门研究李镇西老师的课例,有的则研究不同名师的课例。(3)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持人,分散学习以自学、自研、自悟为主。
  
  (编辑 林 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