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作家赵树理创作的《李家庄的变迁》与朝鲜作家赵明熙创作的《洛东江》两部作品中,张铁锁与朴成云两位农民革命者形象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位农民革命者都有着颠沛流离的过往与宝贵的革命斗争精神,除了这些共性特征以外,两者在性格(忠厚老实与勇敢激进)、革命探索方式(被动接受与主动探索)、命运结局(奋勇向前与英勇牺牲)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20世纪上半期中朝两国的时代背景因素,也有作家塑造因素.张铁锁与朴成云形象对20世纪上半期中朝农民革命者形象比较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作家赵树理创作的《李家庄的变迁》与朝鲜作家赵明熙创作的《洛东江》两部作品中,张铁锁与朴成云两位农民革命者形象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位农民革命者都有着颠沛流离的过往与宝贵的革命斗争精神,除了这些共性特征以外,两者在性格(忠厚老实与勇敢激进)、革命探索方式(被动接受与主动探索)、命运结局(奋勇向前与英勇牺牲)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究其原因,既有20世纪上半期中朝两国的时代背景因素,也有作家塑造因素.张铁锁与朴成云形象对20世纪上半期中朝农民革命者形象比较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指出双语文化电影如《喜福会》,添加中文字幕比配音更助于中国观众的理解.作者对比电影官方字幕与自己翻译的字幕版本以归纳不同的翻译策略来翻译文化为主的双语电影.希望这些字幕翻译策略能够帮助中国观众更轻松、深刻的理解中英混杂的电影.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被公认为“维多利亚时代最杰出的小说家”,对他的研究也可谓汗牛充栋.然在仔细考究下发现,关于狄更斯研究,中西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即社会政治诉求层面与学术学理探究层面.本文旨在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梳理和审视中西狄更斯研究的成果,为今后狄学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你在他乡还好吗rn时光匆匆,转眼岁月跨越了五十岁的门槛.rn正像有的朋友文章中写道:“这个年龄了,职场级别高不高的,工资高不高的,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血糖,血脂,血压的指标不高就非常万幸了.”rn是啊,人生的五十岁,是个拐点,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爬山式,为了某个目标,为了某个职位,拼尽全力,苦心经营了.
本文结合《红楼梦》和《离觞》的具体内容,分析了二者相似之处:内容都是叙述了一个时代的仓皇离别,保存了现实生活的平凡性和丰富性,以小见大,借日常生活小事辐射社会多个阶层,写作时多使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
一rn童年,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回忆,不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人的一生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我的童年或许与我处在同一时期的人的童年一样,因为我们与饥饿相伴,唯一的梦想就是能吃一顿饱饭.
夕儿的梦·夏季枯叶rn阴霾的天把太阳藏到了哪?谁也不知道,即便知道它在天上,但是头上只有一片天,它在哪还是未知数.太阳的失踪却没有给这个郁闷的下午带来一丝的阴凉.小城路上的行人都无精打采的赶路,从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出那回家的急切:真想回家冲个澡,然后盖上个被子,把空调开得低些来弥补奔波忙碌带来的坏情绪.
大山无处不留香rn仲秋的一个周末,好友相约去武安天乳山赏红叶.一路无话,来到山下,跟着熙熙攘攘的“山流”缓慢而执着地坚韧攀爬.仰仗着不错的体质,凭借着上等的毅力,我们竟而一个一个,一拨一拨地超越而过,率先到达了山顶.红叶一般,强度也不大.我们意犹未尽原路返回.再次来到山脚下,我们深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把肚子里多余的山风赶了出去,清仓扩容后发出了一些不规则的“咕噜——咕噜噜”长短不一的杂音,提示我们该用膳了.在觅食的崎岖山路中,不知谁又颠簸出了一句“今天的强度太低了,红叶也不过瘾,倒不如咱们再找个地方吧”,竟
万年的冬夜,格外的凉,我的心也跟着惆怅,美好已经成了流年,只留下了无限的想念,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始终渡不过去,情牵这个劫.rn同样的迁徙、依然是从南到北,不同的是,那一年、从深圳到天津,我抛下了你;这一天,从深圳到万年,我离开的是兄弟.
黄土地厚rn晚清的时候,他出生在南粤西樵山脚下一个叫鹅湖村的村庄.小时候长过辫子,因为家境贫困没有上过一天私塾,认识的字也是寥寥可数.一生当中,历经了战火动荡年代到新中国成立,1987年仲夏的一个下午,在85岁的时候安详去逝.那时,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转眼,30年过去了,但对于爷爷的音容笑貌我从来没有忘记,更不会因为他的离去而感到模糊陌生.
霜降过后,天气愈发冷起来.秋风燥得人脸皮发紧,稍微张张嘴巴,嘴皮便会冷不丁开裂,唇面也骤然打上了一层白霜.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吃柿子的好时节——柿子润肺,且润心.rn近来卖柿子的不多,学校餐厅对面那个水果摊算一个.那摊子不大,因为商品繁多而店铺狭窄,水果常常被摆到铺着落叶的路边,接受秋日清风的教化.小摊不光卖水果,还卖些杂七杂八的.时常不过几天,中午就会有一个男人开着电动三轮来送货:零食、文具、毛巾、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