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9岁的邓加祥脸上,已经没有了父亲那种黝黑黝黑的光泽,多年的城市生活,让他褪去了不少农村生活的痕迹。20多年来,他在城市恋爱、结婚、租房、买房、养育孩子。他的命运,已经和城市血脉相连。
这个平凡农民的心路历程和他的家庭故事,可以说是农民进城的一个缩影。
城乡鸿沟
2007年,对于重庆的许多农民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一场农民变市民的热潮,正在这个城市掀起。
邓加祥也被这个热潮感染着。虽然在6年前邓加祥就拿到了城市户口,但户口烙在他心里的痛,永远都无法消除。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张户口,就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把世上的人分为两类:城里人,乡下人。城里人有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各类保障;乡下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没有口粮供应,没有社会保障,甚至没有好的饮用水,连电费都比城里人贵得多,更不用说公费医疗、养老保险等福利了。
邓加祥是因为在重庆主城区买房而落户的,而在以前,农村人获得通向城市的最保险的“许可证”,就是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至今还记得当时回村办理户口迁移时的情形。那天,村主任拉着他的手大声说:“你娃能啊,可以吃商品粮了!”过去,城里人和农村人最显著的差别,就是粮食。农民是种粮食的,却经常吃不饱饭;城里人不种粮食,却能享受商品粮和各种副食品补贴等待遇。其实,他办户口的时候,城里已经废除商品粮分配制度。他把户口办到城里,就意味着他要放弃村里的土地,那可是农民的根啊。但他不后悔,现在,他和他的孩子,应该说是子孙后代,终于可以成为城里人了。
艰辛打拼
邓加祥出生在潼南县东升乡李台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他的祖祖辈辈都是被拴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插秧,种田,犁地,担粪……是人们的本分,即使是还在上学的邓加祥,也不例外。尽管如此,家里几亩薄田也只能勉强糊住一家六口的嘴巴——李台村实在是太偏远了,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养猪养蚕都不是强项。
1985年,邓加祥初中刚刚毕业,面临着辍学的命运。那时,正刮着一股到南方打工的风。邓加祥最终没有去深圳、广州,他去了四川绵阳的一家餐馆当小工。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向餐馆里的师傅学做菜:“有个手艺,不管世道怎么变,都有钱挣。”
在绵阳的7年,邓加祥从小工成长为掌勺的师傅。他结婚了,妻子何小华是自己邻村的打工妹。1992年,夫妻俩远赴甘肃天水,在当地的军区小伙食团担任厨师,对方开出了每月80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颇具吸引力。
在漫长的打工岁月中,邓加祥觉得打工者永远是老板手中的陀螺——周而复始,反反复复地干活,无论怎么转也转不出规定的区域。他开始留意单飞的机会。
1997年,重庆直辖的消息传到了邓加祥那里,身边许多重庆人开始回家乡创业。
1998年2月,谢绝了老板加薪的好意,邓加祥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回到重庆。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戚借来的几千块钱,他在江北大石坝开了一家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小馆子。
由于经营不善,小餐馆不到半年就倒闭了,一家人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交了100元房租后,邓加祥口袋里只剩下9块钱。最小的女儿只有几个月大啊!看着嗷嗷待哺的女儿,邓加祥突然没有了主意。“回家种田吧,至少还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好心的同乡帮他想好了退路。但他喜欢城市,来到城市,觉得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他心里就想,要是能在城市扎下根来,以后,孩子在这里上学就好了。
凭借这个朴素的信念,邓加祥在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努力地穿行着。一贫如洗的他,开始每天半夜两三点钟就起床,到市场上去批发馒头,早晨七八点用箩筐装到江陵厂门口去卖。批发价3角5分钱一个的馒头只卖4角钱一个,他一天可以卖掉几百个馒头。靠着一个馒头5分钱的利润,邓加祥一家在城市里又“活”过来了。
买房落户
“从我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根扎在这里。”邓加祥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像城里人那样生活在城里……”
像城里人那样生活在城里,是需要经济基础的。邓加祥明白,靠卖馒头,无论如何是无法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他需要找寻新的机会。
一天,邓加祥无意之中发现石桥铺有个外省人开了一家“北京烤鸭”店,烤鸭在当时的重庆还不多见。抓住城里人的胃,也就抓住了他们的口袋。敏锐的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他甚至没有买一只烤鸭来尝尝,厨师出生的邓加祥就在多次实验后,做出了肉质鲜嫩、骨脆清香的烤鸭。
没有钱租门面,他就在松树桥摆了一个临时摊点。烤鸭一炮而红,每天有许多人排队购买,一只鸭子能赚5块钱左右,一天能卖几百只,利润十分可观。
邓加祥的烤鸭越来越出名,手里的积蓄也越来越多。后来,他在花卉园的一个农贸市场内租了一间门面。慕名而来的,还有许多想学手艺的人,他们大多数也是农民出身,希望能够靠一门手艺在城市讨生活。邓加祥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他前前后后招收了五六十名学徒,把自己的烤鸭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年轻的只有10岁,年长的有60多岁,他们大多数现在都在全国各地开烤鸭店了。”谈到自己当师傅的经历,他很自豪,“在城市,到处都充满了机会,不愁找不到饭碗,乐观点,踏实点,其实生活也没那么难。”
烤鸭生意对于邓加祥而言,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生计,通过它,他还在城市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像种子一样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很多进城农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20岁出山,40岁收山。”讲的是年轻农民外出打工卖力气,干不动了,到了中年以后,就只能回家。进城,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年轻时在城市里觅食,但终归是要飞回乡下老巢的。
邓加祥不想做在城市里觅食的“候鸟”。
2000年,江北花卉小区的房子每平方米要卖1000多元,邓加祥夫妻俩看中了一套70多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可他们的积蓄没法付清房款。其实当时已经可以按揭买房,但他们是农村户口,没有办法在银行贷款。
邓加祥吃够了没有房子住的苦头。来到城市,先是住在十几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里,后来自己租房了,也总是东搬西挪,心里很不踏实。
邓加祥咬咬牙,向亲戚借了点钱,一家四口,就在花卉小区安了家。
让邓加祥最满意的是,有了房子,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户口迁进城市。现在想来,邓加祥觉得重庆的户籍制度十分宽松,那时只要在市区内买房就可以落户。而他的四弟,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当管理人员,算得上是高级白领了,两年多前就在深圳买了房,至今也没法把户口转过去。
回望家乡
刚刚到重庆主城区的那几年,虽然老婆孩子都在身边,但邓加祥还是寂寞的。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对家乡有深深的依恋。
说起在城里的交际,邓加祥很苦闷:“早晨7点到晚上9点,我和妻子基本上都泡在店里,根本没时间、也没有机会交朋友。”直到现在,他的生活圈子还是在菜场里,每个摊主他都很熟,他在城市的交往圈子,基本上局限于菜贩和老乡。
由于生意忙,夫妻俩很少回潼南老家,过年过节也很少回去。但只要是老家的亲朋好友有红白喜事,无论多忙,夫妻俩总会有一个人抽身回去一趟。这已是他们和家乡不多的联系了,他们不愿意连这种联系也被时间和空间给斩断了。
邓加祥在城市里买房落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两个女儿的教育。如今,两个孩子都在附近的小学读书,她们和城里孩子一样,公平地享受着城市的教育资源。邓加祥夫妇也和城里的家长一样,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孩子就是他们的未来。
对孩子们来说,回乡反而成了一段插曲。为了改变孩子娇气的毛病,今年一放暑假,夫妻俩就把孩子送回潼南老家“锻炼”去了。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那里了解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能够学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两姐妹到乡下还没有几天,就给妈妈打电话哭闹着要回来。“她们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一放假就睡到中午才起床,成天逛超市买零食。”何小华狠心地拒绝了孩子们回家的要求。邓加祥也希望女儿能够在老家呆上一段时间,尽管成了城里人,但作为农民的后代,他还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父亲十分赞同儿子、媳妇的决定。他一直不愿意把他和老伴的户口转到城里来,邓加祥劝说过无数次,但他就是不肯放弃种田。他的理由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不管你有金山银山,还是不如家有粮山。如果碰上荒年,至少他可以给城里的他们送点粮食什么的。
其实,邓加祥明白,父亲真正割舍不下的,是和他朝夕相处了大半辈子的乡里乡亲。父亲总是抱怨城里人冷漠,连对面住了几年的邻居都不认识。最重要的是,四个儿子已经先后离开了世代耕作的土地,父亲在心里觉得,他是这个农民家族最后的“掌门人”了,因此拖着老命,就是要留在土地上,也算是对祖辈有个交代。父亲还有一个不便说出口的理由,留在农村,以后可以和自己的祖辈一起,埋葬在家乡的田间地头。
但守土的观念,并不妨碍父亲适应城市的生活。农闲的时候,他也在离儿子烤鸭店不远的公园花卉园里当上了一名园艺工人,打理城里的花花草草。
展望幸福
烤鸭生意真的很辛苦,但幸福的生活如同烤炉里“”的声音和浓浓的烟尘,是那么的实在。邓加祥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家里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闲暇时他也会捣鼓捣鼓女儿学习用的电脑。去年,他又在江北区冉家坝的“逸静丰豪”小区,按揭买了一套面积更大、环境更好的房子。
随着同行竞争的加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烤鸭店的利润越来越薄了。“一只烤鸭只能赚一两块钱。”他开始担心烤鸭店的命运。
但邓加祥又有了新的梦想:“希望能够在5年后开一家以烤鸭为特色菜的中档酒搂。”他心中的酒搂应该有一两百平方米大,环境幽雅,投资不会太少,应该需要七八十万的前期投入。到时候,再给自己和妻子买一份养老保险,后半辈子应该就衣食无忧了。
邓加祥一直遗憾没能给自己的烤鸭注册商标,他羡慕北京的“全聚德”,一只成本价在15元上下的烤鸭,可以卖到上百元,虽然自己的烤鸭味道不错,甚至每年还有人带到新加坡,但目前还只能算小打小闹。他还有更大的梦想,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回到家乡投资,搞鸡、鸭养殖,然后做深加工。“说不定还能出口赚外汇呢!”
回顾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早已“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在城里”的邓加祥说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要改变环境,不如先改变自己,老天只饿死懒汉,努力就一定有机会,什么城市人,农村人,能够成功的都是有实力的人。”
这个平凡农民的心路历程和他的家庭故事,可以说是农民进城的一个缩影。
城乡鸿沟
2007年,对于重庆的许多农民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一场农民变市民的热潮,正在这个城市掀起。
邓加祥也被这个热潮感染着。虽然在6年前邓加祥就拿到了城市户口,但户口烙在他心里的痛,永远都无法消除。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一张户口,就是一道巨大的鸿沟,把世上的人分为两类:城里人,乡下人。城里人有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等各类保障;乡下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没有口粮供应,没有社会保障,甚至没有好的饮用水,连电费都比城里人贵得多,更不用说公费医疗、养老保险等福利了。
邓加祥是因为在重庆主城区买房而落户的,而在以前,农村人获得通向城市的最保险的“许可证”,就是一纸大学录取通知书。他至今还记得当时回村办理户口迁移时的情形。那天,村主任拉着他的手大声说:“你娃能啊,可以吃商品粮了!”过去,城里人和农村人最显著的差别,就是粮食。农民是种粮食的,却经常吃不饱饭;城里人不种粮食,却能享受商品粮和各种副食品补贴等待遇。其实,他办户口的时候,城里已经废除商品粮分配制度。他把户口办到城里,就意味着他要放弃村里的土地,那可是农民的根啊。但他不后悔,现在,他和他的孩子,应该说是子孙后代,终于可以成为城里人了。
艰辛打拼
邓加祥出生在潼南县东升乡李台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他的祖祖辈辈都是被拴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插秧,种田,犁地,担粪……是人们的本分,即使是还在上学的邓加祥,也不例外。尽管如此,家里几亩薄田也只能勉强糊住一家六口的嘴巴——李台村实在是太偏远了,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养猪养蚕都不是强项。
1985年,邓加祥初中刚刚毕业,面临着辍学的命运。那时,正刮着一股到南方打工的风。邓加祥最终没有去深圳、广州,他去了四川绵阳的一家餐馆当小工。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向餐馆里的师傅学做菜:“有个手艺,不管世道怎么变,都有钱挣。”
在绵阳的7年,邓加祥从小工成长为掌勺的师傅。他结婚了,妻子何小华是自己邻村的打工妹。1992年,夫妻俩远赴甘肃天水,在当地的军区小伙食团担任厨师,对方开出了每月80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颇具吸引力。
在漫长的打工岁月中,邓加祥觉得打工者永远是老板手中的陀螺——周而复始,反反复复地干活,无论怎么转也转不出规定的区域。他开始留意单飞的机会。
1997年,重庆直辖的消息传到了邓加祥那里,身边许多重庆人开始回家乡创业。
1998年2月,谢绝了老板加薪的好意,邓加祥和妻子带着两个女儿回到重庆。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戚借来的几千块钱,他在江北大石坝开了一家只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小馆子。
由于经营不善,小餐馆不到半年就倒闭了,一家人顿时失去了生活来源。交了100元房租后,邓加祥口袋里只剩下9块钱。最小的女儿只有几个月大啊!看着嗷嗷待哺的女儿,邓加祥突然没有了主意。“回家种田吧,至少还能解决起码的温饱问题。”好心的同乡帮他想好了退路。但他喜欢城市,来到城市,觉得视野一下子开阔了。他心里就想,要是能在城市扎下根来,以后,孩子在这里上学就好了。
凭借这个朴素的信念,邓加祥在这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努力地穿行着。一贫如洗的他,开始每天半夜两三点钟就起床,到市场上去批发馒头,早晨七八点用箩筐装到江陵厂门口去卖。批发价3角5分钱一个的馒头只卖4角钱一个,他一天可以卖掉几百个馒头。靠着一个馒头5分钱的利润,邓加祥一家在城市里又“活”过来了。
买房落户
“从我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把根扎在这里。”邓加祥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像城里人那样生活在城里……”
像城里人那样生活在城里,是需要经济基础的。邓加祥明白,靠卖馒头,无论如何是无法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他需要找寻新的机会。
一天,邓加祥无意之中发现石桥铺有个外省人开了一家“北京烤鸭”店,烤鸭在当时的重庆还不多见。抓住城里人的胃,也就抓住了他们的口袋。敏锐的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他甚至没有买一只烤鸭来尝尝,厨师出生的邓加祥就在多次实验后,做出了肉质鲜嫩、骨脆清香的烤鸭。
没有钱租门面,他就在松树桥摆了一个临时摊点。烤鸭一炮而红,每天有许多人排队购买,一只鸭子能赚5块钱左右,一天能卖几百只,利润十分可观。
邓加祥的烤鸭越来越出名,手里的积蓄也越来越多。后来,他在花卉园的一个农贸市场内租了一间门面。慕名而来的,还有许多想学手艺的人,他们大多数也是农民出身,希望能够靠一门手艺在城市讨生活。邓加祥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他前前后后招收了五六十名学徒,把自己的烤鸭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年轻的只有10岁,年长的有60多岁,他们大多数现在都在全国各地开烤鸭店了。”谈到自己当师傅的经历,他很自豪,“在城市,到处都充满了机会,不愁找不到饭碗,乐观点,踏实点,其实生活也没那么难。”
烤鸭生意对于邓加祥而言,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生计,通过它,他还在城市寻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像种子一样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很多进城农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20岁出山,40岁收山。”讲的是年轻农民外出打工卖力气,干不动了,到了中年以后,就只能回家。进城,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插曲。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年轻时在城市里觅食,但终归是要飞回乡下老巢的。
邓加祥不想做在城市里觅食的“候鸟”。
2000年,江北花卉小区的房子每平方米要卖1000多元,邓加祥夫妻俩看中了一套70多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房子,可他们的积蓄没法付清房款。其实当时已经可以按揭买房,但他们是农村户口,没有办法在银行贷款。
邓加祥吃够了没有房子住的苦头。来到城市,先是住在十几人一间的集体宿舍里,后来自己租房了,也总是东搬西挪,心里很不踏实。
邓加祥咬咬牙,向亲戚借了点钱,一家四口,就在花卉小区安了家。
让邓加祥最满意的是,有了房子,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户口迁进城市。现在想来,邓加祥觉得重庆的户籍制度十分宽松,那时只要在市区内买房就可以落户。而他的四弟,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外资企业当管理人员,算得上是高级白领了,两年多前就在深圳买了房,至今也没法把户口转过去。
回望家乡
刚刚到重庆主城区的那几年,虽然老婆孩子都在身边,但邓加祥还是寂寞的。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他对家乡有深深的依恋。
说起在城里的交际,邓加祥很苦闷:“早晨7点到晚上9点,我和妻子基本上都泡在店里,根本没时间、也没有机会交朋友。”直到现在,他的生活圈子还是在菜场里,每个摊主他都很熟,他在城市的交往圈子,基本上局限于菜贩和老乡。
由于生意忙,夫妻俩很少回潼南老家,过年过节也很少回去。但只要是老家的亲朋好友有红白喜事,无论多忙,夫妻俩总会有一个人抽身回去一趟。这已是他们和家乡不多的联系了,他们不愿意连这种联系也被时间和空间给斩断了。
邓加祥在城市里买房落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两个女儿的教育。如今,两个孩子都在附近的小学读书,她们和城里孩子一样,公平地享受着城市的教育资源。邓加祥夫妇也和城里的家长一样,花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孩子就是他们的未来。
对孩子们来说,回乡反而成了一段插曲。为了改变孩子娇气的毛病,今年一放暑假,夫妻俩就把孩子送回潼南老家“锻炼”去了。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那里了解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能够学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两姐妹到乡下还没有几天,就给妈妈打电话哭闹着要回来。“她们从小没吃过什么苦,一放假就睡到中午才起床,成天逛超市买零食。”何小华狠心地拒绝了孩子们回家的要求。邓加祥也希望女儿能够在老家呆上一段时间,尽管成了城里人,但作为农民的后代,他还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父亲十分赞同儿子、媳妇的决定。他一直不愿意把他和老伴的户口转到城里来,邓加祥劝说过无数次,但他就是不肯放弃种田。他的理由是,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不管你有金山银山,还是不如家有粮山。如果碰上荒年,至少他可以给城里的他们送点粮食什么的。
其实,邓加祥明白,父亲真正割舍不下的,是和他朝夕相处了大半辈子的乡里乡亲。父亲总是抱怨城里人冷漠,连对面住了几年的邻居都不认识。最重要的是,四个儿子已经先后离开了世代耕作的土地,父亲在心里觉得,他是这个农民家族最后的“掌门人”了,因此拖着老命,就是要留在土地上,也算是对祖辈有个交代。父亲还有一个不便说出口的理由,留在农村,以后可以和自己的祖辈一起,埋葬在家乡的田间地头。
但守土的观念,并不妨碍父亲适应城市的生活。农闲的时候,他也在离儿子烤鸭店不远的公园花卉园里当上了一名园艺工人,打理城里的花花草草。
展望幸福
烤鸭生意真的很辛苦,但幸福的生活如同烤炉里“”的声音和浓浓的烟尘,是那么的实在。邓加祥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家里的家用电器一应俱全,闲暇时他也会捣鼓捣鼓女儿学习用的电脑。去年,他又在江北区冉家坝的“逸静丰豪”小区,按揭买了一套面积更大、环境更好的房子。
随着同行竞争的加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烤鸭店的利润越来越薄了。“一只烤鸭只能赚一两块钱。”他开始担心烤鸭店的命运。
但邓加祥又有了新的梦想:“希望能够在5年后开一家以烤鸭为特色菜的中档酒搂。”他心中的酒搂应该有一两百平方米大,环境幽雅,投资不会太少,应该需要七八十万的前期投入。到时候,再给自己和妻子买一份养老保险,后半辈子应该就衣食无忧了。
邓加祥一直遗憾没能给自己的烤鸭注册商标,他羡慕北京的“全聚德”,一只成本价在15元上下的烤鸭,可以卖到上百元,虽然自己的烤鸭味道不错,甚至每年还有人带到新加坡,但目前还只能算小打小闹。他还有更大的梦想,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回到家乡投资,搞鸡、鸭养殖,然后做深加工。“说不定还能出口赚外汇呢!”
回顾这么多年的城市生活,早已“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在城里”的邓加祥说了一段很有哲理的话:“要改变环境,不如先改变自己,老天只饿死懒汉,努力就一定有机会,什么城市人,农村人,能够成功的都是有实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