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本是打算听听陈家钊的创业经历——一个人们眼中的技术天才、一个能带研究生的本科生、一个迅速成长的企业家、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狂,这些关于陈家钊的评价都很想让人知道他的故事。但是,最后令记者欣喜的却不是听到一个创业故事,而是他支持创业的计划。因为,这个时代不乏成功者,但却更需要愿意帮助别人的人。
庄子讲过一个“象罔得珠”的故事,主要是说,黄帝在登昆仑山时丢了玄珠。分别派了明察与闻声辩言的人去了都没找到,而派恍惚的象罔去了却找到了。
听了陈家钊的故事,记者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象罔”。
陈家钊没有特别的目的,没有立志做哪一行,没有想过一定要创业,也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而就在这种对未来的恍惚中,他却不断的在成功,就象找到珠子的象罔。
现在,我们顺着陈家钊一路走来的轨迹去探寻,来回答几千前黄帝的困惑:为什么象罔能找到珠子?
配方天才的诞生
陈家钊给记者的名片上头衔是“高级配方师”,别人对陈家钊的评价是“配方天才”。“配方”是他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没有配方的本领,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企业。
“其实,我只是感兴趣配方,而且付出了努力。”陈家钊并不认为有天才这回事。
陈家钊生在福建的一个乡村里,家里非常穷,因为穷,所以一直很努力,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努力摆脱贫困的日子。
1986年陈家钊考上了福建农大。“考上大学,唯一的想法就是读好书,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读好书要干什么,但就是要读好书,把书读到最好。”“读好书”的目标使陈家钊走向配方天才之路。
1990年,陈家钊以极其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生活。开始了在福建省饲料工业公司所属饲料研究所的工作历程。
进了研究所以后,陈家钊对饲料的兴趣更大了,因为研究所下面有六十多个相关单位需要技术指导与帮助。但以前的科研所并没有技术,所以陈家钊只有自己边学边干。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有两件事对陈家钊触动很大。一是当地有家叫做东升的饲料厂,聘请了一位年长的广东技术员。这位技术员除了工资之外,厂子卖出每包料都要给他拿提成,所以收入颇丰。而且就因为有了这位技术员,东升厂每个月都能卖出几千吨鸭饲料。另一件事是,下面很多饲料厂来要技术,可是科研所却没有。
一个科研所居然比不上一个老头?一个技术人员却拿不出配方?这让陈家钊很是不服气,于是他开始琢磨着怎么做鸭饲料。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要研究配方就得有试验基地,但研究所是国营单位,根本没有养殖基地。陈家钊只好自己到处去找养鸭户,并说服人家同意他做试验。几经周折,才找到了试验基地,由于陈家钊的专业基础非常好,很快就研究出了效果不错的配方。这令他信心大增,一鼓作气,又开发出了猪饲料配方,效果也不错。而且,更令人高兴的是,这两个配方都获得了福建省粮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这时起,“配方天才”这个称号就开始与陈家钊形影相随。
创业前的预演
分到研究所的第二年,饲料公司开始机构改革,将科研所与饲料公司的养殖厂合在一起,让研究所靠技术来自养。
技术就是生产力,这句话用在陈家钊身上真是恰到好处。研究所与养殖厂合并的第一年,他研发的技术就给科研所创收了十多万元。
对此更为敏感的是生意人——一个外商发现了这其中的潜力,找到饲料公司要求合资建厂。对于这个对大家都有利的要求,饲料公司自然是没意见,于是一个叫做兴达的饲料厂挂牌了。
这个厂的出现,给了陈家钊一个预演创业的机会——领导安排他去搞销售。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只有技术只是一条腿,研发出产品还要卖得掉才行,这次的工作安排又给了陈家钊另外一条腿。
虽然事后想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当时陈家钊并不情愿。当时一个外方的老总来做陈家钊的思想工作:“如果你搞了销售,将来回过头来再做技术会进步更快,因为,你会更直接的了解到需求。”这句话提醒了陈家钊,于是他开始认真去做销售工作。不过,在做销售的过程中,陈家钊的技术研究一直没有放弃。
如果没有意外,陈家钊可能还不会离开国企。对于他来说,创业并不是初始的目的。在采访的过程中,从陈家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喜欢顺其自然的人,比如读书就是要读好,没别的目的;开发饲料,就是想开发得好,也没有别的目的;搞销售就要把产品卖得好,还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但是有一点,他认真的做了每一个环节,所以当有一天需要把这些环节都串起来的时候,他的踏实就成就了他。
庄子给我们讲象罔的故事也正是这个目的:世界本来就是变化的,一个没有特定目标的人如果能够认真去做事,一样会得到好的结果,而目标特别确定的人倒容易犯错误,因为很少有人能将目标定准确。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省饲料公司从福州正大撤资成立了一个兴达饲料厂。在这个厂子里,陈家钊再次回归技术员的角色。由于前段时间的销售工作给了陈家钊一些新的启发,所以在新兴,陈家钊开发了出在福建省前所未有的番鸭饲料配方,一下子很叫响。省饲料公司看到兴达厂效益这么好,就有些头脑发热,准备再成立一家东南饲料有限公司,并点名要调陈家钊去搞销售工作。
这次的“点名”改变了陈家钊的生活轨迹——他告别了国企生涯。
陈家钊并没有直接离开,其中还有一段周折。陈家钊不愿意去东南厂,原因有三:一是与领导分歧比较大,就拿投资来说,陈家钊认为要慢慢来,比如固定资产与人员都要根据发展逐步增加,不要一下子做得太大。而领导却希望一下子就全部到位。二是,陈家钊上班很不方便,要从福州最北要跑到福州最南边去。第三,陈家钊认为自己在兴达做得好,跟大家配合的也不错。所以他不愿意接受这个安排,但是领导却要强迫他过去。被强迫总是件不愉快的事。
最终他还是去了,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原则,而是因为兴达的领导给了陈家钊一个承诺:先过去帮忙,帮忙一年之后就回来。陈家钊是一个很单纯的人,觉得如果还可以回来,那么先受点苦也没什么。
在那里,陈家钊再一次体现了个人价值。他刚进厂的时候,产品销量是1200吨,到他辞职时已经上升到2200吨了,基本上是每月涨100吨。这一段经历,对陈家钊来说也并非没有好处,至少是他今后成长的一次实战演习。
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跟领导还是有一些分歧,再加上来的时候就很不情愿,陈家钊要求回兴达厂工作。本以为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但不料领导却拒绝了他的要求。此时,陈家钊才意识到,自己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
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也只有一个:简单。陈家钊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告别了自己的国企生涯。
一个人的公司
“我当时注册公司并不是为了创业,只是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总有家里人要养嘛。”这是典型的陈氏思路。
在成长的过程中,陈家钊没有刻意去作过什么事,他能做到的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所以,他的企业也就在这种不刻意中迅速长大。
1998年4月份,陈家钊从亲戚朋友手中借了100万元注册了丰泽农牧饲料有限公司。陈家钊的创业是典型的技术型创业,他需要知道的只是产品是不是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利润。对于一个饲料企业来说,卖产品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卖的是技术。而对于技术来说,陈家钊是有绝对把的。
“创业之初,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采购、生产、管理、销售都是自己在抓。除了两个工人,就我一个人。”
能够一个人开一家公司,这是需要点真本事的。陈家钊的第一个本事是配方,第二个本事是销售。他前面的经历给了他足够的经验,所以成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我并没有想过会有今天的规模,而且我的创业也没有过千辛万苦。我只是对质量一丝不苟,慢慢的市场就扩大了。”陈家钊在叙述创业过程的时候飞快的跳过了好几年。其实,创业没有不苦的,比如他说自己什么都要自己去做。他的同事都形容他是“工作狂人”,每天都要工作到两点以后。只是,“苦”是每个人的理解,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努力是一种快乐,那么就没有辛苦可言了。
不过,今天的陈家钊终于有了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告诉我,企业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所以我也就仔细的想了这个问题。我并不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但是,我希望丰泽会成为一个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这就是我的目标。”
2004年的时候,陈家钊去读了清华读MBA,因为他认为,企业如果要成长,就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否则就了成长的瓶颈。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不能想到长远发展的问题,那就一定会被别人超越。
今天的丰泽在福建省预混料行业是技术领先、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在福建省企业规模名列前茅。
从创业之初,陈家钊就准备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技术输出,跟其他饲料企业合作;一方面自己开发产品,直接卖给养殖场。
由于丰泽的预混料质量比较稳定,并且做过很多全国首创的产品,所以跟合作饲料厂合作的比较好。2004年,利用丰泽公司技术输出的饲料有60万吨。2005年,预计达到85万吨。
接下来的丰泽真正到了一个“做企业”的阶段。
企业刚开始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解决养家糊口的问题,这是一个生存阶段,但当这个阶段过了以后,就会去思考企业的发展。”陈家钊现在的脑子里想的已经不止是配方了。
一个伟大的“私心”
当有了第一个目标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都有了目标。
“现在,我有两个希望:第一,我希望我们可以在行业做一个好的口碑,第二,我制定了一个发展纲领——丰泽农牧,创造价值,科技兴农。为什么要讲科技兴农,因为饲料行业的科技含量是很高的,我们现在的销售实际上就是一种服务。当然光兴农还不够,还要创造价值,我们的利润要从我们创造的价值中分来。”这是陈家钊的总目标。
2006年,陈家钊给自己定了一个短期目标:为了百分之一,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们要占到全国市场总量的1%,也就是说全国如果是1亿吨,我们就是100万吨,当然,我不是说我要卖掉100万吨的预混料,而是靠我们的科技放大做到100万。”
接下来,他还有更伟大的目标:为中国农牧饲料企业提供优化的动物营养需要产品,为中国农牧饲料企业提供优化的养殖技术,为中国农牧饲料企业提供综合的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
在与饲料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陈家钊发现许企业在采购管理经营方面都有一些问题,陈家钊希望可以能够帮上忙;养殖户上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陈家钊也希望可以帮上忙;经销商遇到的销售问题,陈家钊仍希望能帮上忙。
“合作的概念就是能帮上忙就尽量帮忙,如果合作者都好了,我们当然也会好,这算是私心吧?”如果这也算私心,那么天下的私心还是越多越好。
为了实现帮肋别人创业的承诺,陈家钊在2006年会实施一个创业者计划。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扶持计划,主要面向两类人。
一是饲料行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饲料行业发展了二十几年,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对于许多做营销的人来说,都认为这个工作就是在吃青春饭。因为做营销是一个四海为家的工作,一个年轻人如果一直做营销肯定会影响到自己成家立业。所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这些人基本都会考虑要稳定下来。“他们会去做什么呢?创业。创业能做什么呢?还是这一行,做经销商,开饲料厂。他们积累了营销经验、客户、渠道等各种资源,但唯独缺的是技术,而我们刚好可以提供技术。我们有一个四川的客户,曾经在一个大企业里做总经理,后面自己出来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到四川邛崃做经销商,他将丰泽产品带回四川,给养殖户带来了效益,越做越大;他逐磨着自已办饲料厂,思量着自己虽然自已管理、销售、大宗原料采购能力都不错,但缺乏产品定位及配方设计的能力、缺乏生产过程控制的能力、缺乏品质控制的能力,毕竟想办好一个饲料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又跑来找我们,我们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帮助他解决了实际问题,他现在就做得很好,所以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更多有行业背景,但又缺乏独立经营管理能力的人,不管他是想做经销商还是办饲料厂。”这是陈家钊要扶持的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是在养猪和准备养猪的人,包括现有养猪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都可以到我这里培训实践,系统的学习科学养猪,不但要管好猪还要管好人,回家就可以自己创业。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的情况是不会养猪的人在养猪,会养猪的人不养猪,大中专毕业生没人会愿意去养,全部是农民,不懂知识的人在养,我们要教在养猪的人和准备养猪的人,用科学去养猪,去创造价值,去提高生产力。”
陈家钊要把自己的养猪计划坚持到底。目前,丰泽一直在培训科学养猪,而且这种培训都是公益性的,陈家钊不但要贴上师资力量,还要管大家吃饭。
能够培养千千万万个不会养猪的人懂得怎样养猪,一方面培训养猪技术,一方面培养如何经营管理养猪场,是陈家钊培训的目的。陈家钊告诉记者,中国平均每个人平均0.8头猪,畜牧业在农业发达国家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养猪行业是中国农民走向脱贫致富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如果说一个大学生能养50头母猪,收入就相当于年薪15万的白领。
“很多人把养猪误解了,很不屑,但事情并非如此,如果想把猪养好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目标是培养大量的中国的养猪专业户,当然我也有私心,就是希望如果我培训了100个人,能有三个人成为我的客户就好。当然,我们现在的培训都是免费的,管吃管住。而且不是说一定要买的我饲料我才培训,只要是愿意养猪的朋友我们都欢迎。今年我们要做一个培训大楼,供大家使用。”陈家钊再一次提到了“私心”。
今天的陈家钊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请到专门研究农村问题的温铁军教授到自己的公司去看一看。“我看他在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提到自己做了很多基地,我希望他可以来我们这里来,来培养农民养猪。”
我们真心希望陈家钊可以愿望成真。
庄子讲过一个“象罔得珠”的故事,主要是说,黄帝在登昆仑山时丢了玄珠。分别派了明察与闻声辩言的人去了都没找到,而派恍惚的象罔去了却找到了。
听了陈家钊的故事,记者在第一时间想到了“象罔”。
陈家钊没有特别的目的,没有立志做哪一行,没有想过一定要创业,也没有想过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而就在这种对未来的恍惚中,他却不断的在成功,就象找到珠子的象罔。
现在,我们顺着陈家钊一路走来的轨迹去探寻,来回答几千前黄帝的困惑:为什么象罔能找到珠子?
配方天才的诞生
陈家钊给记者的名片上头衔是“高级配方师”,别人对陈家钊的评价是“配方天才”。“配方”是他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没有配方的本领,也就不会有他今天的企业。
“其实,我只是感兴趣配方,而且付出了努力。”陈家钊并不认为有天才这回事。
陈家钊生在福建的一个乡村里,家里非常穷,因为穷,所以一直很努力,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努力摆脱贫困的日子。
1986年陈家钊考上了福建农大。“考上大学,唯一的想法就是读好书,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读好书要干什么,但就是要读好书,把书读到最好。”“读好书”的目标使陈家钊走向配方天才之路。
1990年,陈家钊以极其优异的成绩结束了大学生活。开始了在福建省饲料工业公司所属饲料研究所的工作历程。
进了研究所以后,陈家钊对饲料的兴趣更大了,因为研究所下面有六十多个相关单位需要技术指导与帮助。但以前的科研所并没有技术,所以陈家钊只有自己边学边干。
在研究所工作期间,有两件事对陈家钊触动很大。一是当地有家叫做东升的饲料厂,聘请了一位年长的广东技术员。这位技术员除了工资之外,厂子卖出每包料都要给他拿提成,所以收入颇丰。而且就因为有了这位技术员,东升厂每个月都能卖出几千吨鸭饲料。另一件事是,下面很多饲料厂来要技术,可是科研所却没有。
一个科研所居然比不上一个老头?一个技术人员却拿不出配方?这让陈家钊很是不服气,于是他开始琢磨着怎么做鸭饲料。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要研究配方就得有试验基地,但研究所是国营单位,根本没有养殖基地。陈家钊只好自己到处去找养鸭户,并说服人家同意他做试验。几经周折,才找到了试验基地,由于陈家钊的专业基础非常好,很快就研究出了效果不错的配方。这令他信心大增,一鼓作气,又开发出了猪饲料配方,效果也不错。而且,更令人高兴的是,这两个配方都获得了福建省粮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这时起,“配方天才”这个称号就开始与陈家钊形影相随。
创业前的预演
分到研究所的第二年,饲料公司开始机构改革,将科研所与饲料公司的养殖厂合在一起,让研究所靠技术来自养。
技术就是生产力,这句话用在陈家钊身上真是恰到好处。研究所与养殖厂合并的第一年,他研发的技术就给科研所创收了十多万元。
对此更为敏感的是生意人——一个外商发现了这其中的潜力,找到饲料公司要求合资建厂。对于这个对大家都有利的要求,饲料公司自然是没意见,于是一个叫做兴达的饲料厂挂牌了。
这个厂的出现,给了陈家钊一个预演创业的机会——领导安排他去搞销售。
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只有技术只是一条腿,研发出产品还要卖得掉才行,这次的工作安排又给了陈家钊另外一条腿。
虽然事后想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但当时陈家钊并不情愿。当时一个外方的老总来做陈家钊的思想工作:“如果你搞了销售,将来回过头来再做技术会进步更快,因为,你会更直接的了解到需求。”这句话提醒了陈家钊,于是他开始认真去做销售工作。不过,在做销售的过程中,陈家钊的技术研究一直没有放弃。
如果没有意外,陈家钊可能还不会离开国企。对于他来说,创业并不是初始的目的。在采访的过程中,从陈家钊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喜欢顺其自然的人,比如读书就是要读好,没别的目的;开发饲料,就是想开发得好,也没有别的目的;搞销售就要把产品卖得好,还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但是有一点,他认真的做了每一个环节,所以当有一天需要把这些环节都串起来的时候,他的踏实就成就了他。
庄子给我们讲象罔的故事也正是这个目的:世界本来就是变化的,一个没有特定目标的人如果能够认真去做事,一样会得到好的结果,而目标特别确定的人倒容易犯错误,因为很少有人能将目标定准确。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省饲料公司从福州正大撤资成立了一个兴达饲料厂。在这个厂子里,陈家钊再次回归技术员的角色。由于前段时间的销售工作给了陈家钊一些新的启发,所以在新兴,陈家钊开发了出在福建省前所未有的番鸭饲料配方,一下子很叫响。省饲料公司看到兴达厂效益这么好,就有些头脑发热,准备再成立一家东南饲料有限公司,并点名要调陈家钊去搞销售工作。
这次的“点名”改变了陈家钊的生活轨迹——他告别了国企生涯。
陈家钊并没有直接离开,其中还有一段周折。陈家钊不愿意去东南厂,原因有三:一是与领导分歧比较大,就拿投资来说,陈家钊认为要慢慢来,比如固定资产与人员都要根据发展逐步增加,不要一下子做得太大。而领导却希望一下子就全部到位。二是,陈家钊上班很不方便,要从福州最北要跑到福州最南边去。第三,陈家钊认为自己在兴达做得好,跟大家配合的也不错。所以他不愿意接受这个安排,但是领导却要强迫他过去。被强迫总是件不愉快的事。
最终他还是去了,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原则,而是因为兴达的领导给了陈家钊一个承诺:先过去帮忙,帮忙一年之后就回来。陈家钊是一个很单纯的人,觉得如果还可以回来,那么先受点苦也没什么。
在那里,陈家钊再一次体现了个人价值。他刚进厂的时候,产品销量是1200吨,到他辞职时已经上升到2200吨了,基本上是每月涨100吨。这一段经历,对陈家钊来说也并非没有好处,至少是他今后成长的一次实战演习。
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跟领导还是有一些分歧,再加上来的时候就很不情愿,陈家钊要求回兴达厂工作。本以为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但不料领导却拒绝了他的要求。此时,陈家钊才意识到,自己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了。
解决复杂问题的办法也只有一个:简单。陈家钊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告别了自己的国企生涯。
一个人的公司
“我当时注册公司并不是为了创业,只是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总有家里人要养嘛。”这是典型的陈氏思路。
在成长的过程中,陈家钊没有刻意去作过什么事,他能做到的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所以,他的企业也就在这种不刻意中迅速长大。
1998年4月份,陈家钊从亲戚朋友手中借了100万元注册了丰泽农牧饲料有限公司。陈家钊的创业是典型的技术型创业,他需要知道的只是产品是不是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利润。对于一个饲料企业来说,卖产品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卖的是技术。而对于技术来说,陈家钊是有绝对把的。
“创业之初,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采购、生产、管理、销售都是自己在抓。除了两个工人,就我一个人。”
能够一个人开一家公司,这是需要点真本事的。陈家钊的第一个本事是配方,第二个本事是销售。他前面的经历给了他足够的经验,所以成功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我并没有想过会有今天的规模,而且我的创业也没有过千辛万苦。我只是对质量一丝不苟,慢慢的市场就扩大了。”陈家钊在叙述创业过程的时候飞快的跳过了好几年。其实,创业没有不苦的,比如他说自己什么都要自己去做。他的同事都形容他是“工作狂人”,每天都要工作到两点以后。只是,“苦”是每个人的理解,如果他认为自己的努力是一种快乐,那么就没有辛苦可言了。
不过,今天的陈家钊终于有了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告诉我,企业一定要有一个目标,所以我也就仔细的想了这个问题。我并不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但是,我希望丰泽会成为一个对行业有影响力的企业。这就是我的目标。”
2004年的时候,陈家钊去读了清华读MBA,因为他认为,企业如果要成长,就一定要提高管理水平,否则就了成长的瓶颈。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不能想到长远发展的问题,那就一定会被别人超越。
今天的丰泽在福建省预混料行业是技术领先、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在福建省企业规模名列前茅。
从创业之初,陈家钊就准备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技术输出,跟其他饲料企业合作;一方面自己开发产品,直接卖给养殖场。
由于丰泽的预混料质量比较稳定,并且做过很多全国首创的产品,所以跟合作饲料厂合作的比较好。2004年,利用丰泽公司技术输出的饲料有60万吨。2005年,预计达到85万吨。
接下来的丰泽真正到了一个“做企业”的阶段。
企业刚开始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解决养家糊口的问题,这是一个生存阶段,但当这个阶段过了以后,就会去思考企业的发展。”陈家钊现在的脑子里想的已经不止是配方了。
一个伟大的“私心”
当有了第一个目标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都有了目标。
“现在,我有两个希望:第一,我希望我们可以在行业做一个好的口碑,第二,我制定了一个发展纲领——丰泽农牧,创造价值,科技兴农。为什么要讲科技兴农,因为饲料行业的科技含量是很高的,我们现在的销售实际上就是一种服务。当然光兴农还不够,还要创造价值,我们的利润要从我们创造的价值中分来。”这是陈家钊的总目标。
2006年,陈家钊给自己定了一个短期目标:为了百分之一,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们要占到全国市场总量的1%,也就是说全国如果是1亿吨,我们就是100万吨,当然,我不是说我要卖掉100万吨的预混料,而是靠我们的科技放大做到100万。”
接下来,他还有更伟大的目标:为中国农牧饲料企业提供优化的动物营养需要产品,为中国农牧饲料企业提供优化的养殖技术,为中国农牧饲料企业提供综合的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
在与饲料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陈家钊发现许企业在采购管理经营方面都有一些问题,陈家钊希望可以能够帮上忙;养殖户上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陈家钊也希望可以帮上忙;经销商遇到的销售问题,陈家钊仍希望能帮上忙。
“合作的概念就是能帮上忙就尽量帮忙,如果合作者都好了,我们当然也会好,这算是私心吧?”如果这也算私心,那么天下的私心还是越多越好。
为了实现帮肋别人创业的承诺,陈家钊在2006年会实施一个创业者计划。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扶持计划,主要面向两类人。
一是饲料行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饲料行业发展了二十几年,培养了大量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对于许多做营销的人来说,都认为这个工作就是在吃青春饭。因为做营销是一个四海为家的工作,一个年轻人如果一直做营销肯定会影响到自己成家立业。所以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这些人基本都会考虑要稳定下来。“他们会去做什么呢?创业。创业能做什么呢?还是这一行,做经销商,开饲料厂。他们积累了营销经验、客户、渠道等各种资源,但唯独缺的是技术,而我们刚好可以提供技术。我们有一个四川的客户,曾经在一个大企业里做总经理,后面自己出来创业,刚开始的时候到四川邛崃做经销商,他将丰泽产品带回四川,给养殖户带来了效益,越做越大;他逐磨着自已办饲料厂,思量着自己虽然自已管理、销售、大宗原料采购能力都不错,但缺乏产品定位及配方设计的能力、缺乏生产过程控制的能力、缺乏品质控制的能力,毕竟想办好一个饲料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又跑来找我们,我们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策略,帮助他解决了实际问题,他现在就做得很好,所以我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更多有行业背景,但又缺乏独立经营管理能力的人,不管他是想做经销商还是办饲料厂。”这是陈家钊要扶持的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是在养猪和准备养猪的人,包括现有养猪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都可以到我这里培训实践,系统的学习科学养猪,不但要管好猪还要管好人,回家就可以自己创业。现在中国的大部分的情况是不会养猪的人在养猪,会养猪的人不养猪,大中专毕业生没人会愿意去养,全部是农民,不懂知识的人在养,我们要教在养猪的人和准备养猪的人,用科学去养猪,去创造价值,去提高生产力。”
陈家钊要把自己的养猪计划坚持到底。目前,丰泽一直在培训科学养猪,而且这种培训都是公益性的,陈家钊不但要贴上师资力量,还要管大家吃饭。
能够培养千千万万个不会养猪的人懂得怎样养猪,一方面培训养猪技术,一方面培养如何经营管理养猪场,是陈家钊培训的目的。陈家钊告诉记者,中国平均每个人平均0.8头猪,畜牧业在农业发达国家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养猪行业是中国农民走向脱贫致富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如果说一个大学生能养50头母猪,收入就相当于年薪15万的白领。
“很多人把养猪误解了,很不屑,但事情并非如此,如果想把猪养好决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的目标是培养大量的中国的养猪专业户,当然我也有私心,就是希望如果我培训了100个人,能有三个人成为我的客户就好。当然,我们现在的培训都是免费的,管吃管住。而且不是说一定要买的我饲料我才培训,只要是愿意养猪的朋友我们都欢迎。今年我们要做一个培训大楼,供大家使用。”陈家钊再一次提到了“私心”。
今天的陈家钊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请到专门研究农村问题的温铁军教授到自己的公司去看一看。“我看他在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提到自己做了很多基地,我希望他可以来我们这里来,来培养农民养猪。”
我们真心希望陈家钊可以愿望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