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数”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2002h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选择的机会,有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去选择,有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个人直觉去选择,有的时候根据别人的口碑去选择……这些选择一般都是不科学的,情绪化的。那么如何让自己做出更加合理准确的选择呢?这可以借助于我们学习的统计知识。用实际数据去分析,可以让你做个心中有数的人。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生活中的实例,看看如何用数据分析帮我们做出合理选择。
  一、分析体现数据集中程度的数
  例1某校有35名同学参加知识竞赛,预赛分数各不相同,取前18名同学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只需要知道这35名同学分数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方差
  【解析】本题的关键词是“前18名”,这就涉及排序。而中位数与排序有直接关系,理解这点就不难想到应选中位数。故选:B。
  例2某鞋厂调查了商场一个月内不同尺码男鞋的销量,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等数个统计量中,该鞋厂最关注的是_______。
  【解析】鞋廠最感兴趣的是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特别是销售量最多的,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点评】通过以上两例不难发现,我们分析问题往往借助于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三种数能够很好地表达我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整体认识。
  例3根据李飞与刘亮射击训练的成绩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
  根据图所提供的信息,若要推荐一位成绩较稳定的选手去参赛,应推荐( )。
  A.李飞或刘亮 B.李飞
  C.刘亮 D.无法确定
  【解析】本题是利用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去分析问题,突破口是关键词“稳定”。折线统计图从直观上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两幅折线统计图的起伏程度,不难看出刘亮的成绩更稳定。而这种直观感觉的数学依据其实就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极差和方差,计算出两人成绩的方差,据此即可做出判断。
  【点评】“稳定”是种感觉,如果用数来描述,我们可以用数的变化情况来反映。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只能反映出两个数据的变化情况,对于所有数据的变化情况不能准确反映。如果将“稳定”理解为所有数据相对于平均值的整体变化,选择用方差更加合适。类似地,反映数据的“波动”“整齐”情况时,也是选择方差更合理。
  例4元旦假期,小明一家去公园游玩,公园内有一假山,假山上有条石阶小路,其中有两段台阶的高度如下图所示(图中的数字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请你运用你所学习的统计知识,解决以下问题:
  (1)把每一级台阶的高度作为数据,请从统计知识方面(平均数、中位数)说一下甲、乙两段台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甲、乙两段台阶哪段上行走会比较舒服?你能用所学知识说明吗?
  (3)为方便行走,公园决定修整这两段台阶,在不改变台阶数量的前提下,应该怎样修整会比较好(在下图上填一下)?并说明一下你的方案的设计思路。
  【解析】(1)本问的关键词是“平均数”和“中位数”,其中“中位数”需对数据按大小排序。因数据的个数是偶数,所以中间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甲的中位数是16,平均数是15;乙的中位数是15,平均数是15。故两段台阶高度的平均数相同,中位数不同。
  (2)本问的关键词是“舒服”。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台阶高度越稳定,走起来越舒服,所以比较方差的大小更合理。
  为使游客在两段台阶上行走比较舒服,需使方差尽可能小,最理想的设计是方差应为0,同时不能改变台阶数量和台阶总体高度,故可将每个台阶高度均修整为15cm(原平均数),使得方差为0。
  【点评】做决策前往往需对事物进行全面分析,可利用数据对事物做出精细刻画,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做出一个较合理的决策,让感性的直觉有理性的依据。
  统计与分析可以让我们处理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它也是我们认识世界、积累经验的一种有效手段。同学们,你也可以尝试设计一种算法来表达你的感受,找到“感觉”的数学依据,你会觉得数学既有趣,又实用。
其他文献
人生应该具有舍得的智慧,有舍有得,才是步入成熟的标志。  新入职的大学生小李是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三个徒弟,教学上是倾心投入的,可他总是感慨:自己的课堂平平淡淡,波澜不兴。  暑假返校,教务处公布了新学期的课务名单,大家纷纷忙碌起来,校园里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办公室“大迁徙”。我的办公室需从五楼搬到新任教班级所在的一楼。小李是个勤快人,手脚麻利地搬好了自己的家当,就主动上前给我帮忙。他看我从办公桌和书柜里
“观音山杯·2016花地文学榜”日前揭晓。由60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豪华评审团,经由初评、复评等环节,在60部获得提名的作品中,分别将2016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年度短篇小说、年度诗歌、年度散文、年度文学批评、年度网络小说,分别授予迟子建《群山之巅》、方方《云淡风轻》、柏桦《为你消得万古愁——柏桦集(2009-2012)》、金宇澄《洗牌年代》、张新颖《沈从文九讲》、酒徒《烽烟尽处》。在年度盛典上,
作家出版社日前出版了须一瓜的长篇小说《别人》,李敬泽曾经这样评价过须一瓜的小说:“无一例外地都有案件:日常生活突然断裂,人物遭遇无可逃避的考验……”此次推出的这部长篇小说《别人》亦是如此,作品的主人公庞贝是一位放荡不羁的女记者,作者将思想与个性赋予了这个女孩,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民众的生存状态。食品安全的揭秘、私立医院的“生存之道”、媒体圈内的潜规则,整部小说将当下人挣扎、逃离、迷失、无奈的生存境
我看着自己的“二模”成绩,很头痛地坐下。那一刻,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孱弱的小麻雀,还没来得及“吱呀”叫上一声,就在目眩后坠入荒原。  “姊啊,怎么样呢?”燚儿的声音,清甜如泉。我却依旧不愿抬头,轻轻往前推了一把那张成绩单。燚儿似乎接过去看了,我也不知道她的表情。寂静也有点久了,小麻雀内心期待着,有些焦躁,也有些不安。  我忍不住抬头,燚儿蹙着眉,不知在思索什么。她轻咬嘴唇,神情那么投入,倏然开口:“你
《我想飞进天空》作者东田直树是一个重度自闭症患者,他虽然很难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但是能够通过字母键盘,慢慢拼凑出心中真正想表达的话,解答了许多人对于自闭儿的疑惑。在《我想飞进天空》中,他以问答的形式,向人们详细讲述了自闭症儿童的内心世界。在《我想飞进天空》这本书里,他的回答既诚恳又带着自嘲,让人惊讶的是,其实他知道自己有些行为跟别人不一样,甚至很奇怪,但是他就是没办法控制;他甚至知道别人会用异样的眼
作家贾平凹和评论家韩鲁华可以说是合作多年的搭档,近日,《贾平凹韩鲁华文学对话录》在西安首发,恰逢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成立十周年。在首发式上,贾平凹感慨,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十年,这十年也是他创作最重要的十年:“这里举行过很多活动和展览,成立之初也没想过它能办多久,能办成什么样子,这里也是和自己的创作相辅相成的。从某种程度来说,这里也有促进我创作的动力。十年来各界朋友给予关爱,给予支持,自己也很感动,因为在
第十届作家富豪榜日前在四川成都正式发榜,科幻作家刘慈欣以100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位列榜单第11位。对此,刘慈欣表示,希望越来越多中国科幻作家能够拥有稳定且丰厚的收入,以吸引更多人才关注科幻文学领域。刘慈欣说:“我的收入并不如榜单上那么多,也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少。我并未‘暴富’,收入一直较为稳定。”刘慈欣坦言,当前科幻在中国仍然属于边缘文学,关注度虽有提升但不是主流。在版税收入不高的情况下,中国很多
以前,在阅读课外书时,我总想向前再跨一步,成为一名小作家。可我总觉得这一步难以逾越。那个时候,我觉得成为一名小作家的目标离我是那么遥远,我望不到路的尽头,只能看着天际呆呆地发愣。我不敢跨出这一步,我真的害怕一切到头来都是空梦一场。  清楚地记得那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我写的一篇名为“美丽七夕”的作文。老师说:“这篇作文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是我们班这次作文练笔中写得最好的一篇!”什么?我
看到这篇散文的题目时我并没抱什么期望,因为我本人多年前就写过同类题材的文章;近年来这个题材的散文也实在太多。基本都是一个写法,很难见到特别有新意或深意的文章。但是我也没有放弃,随着阅读,我对它渐渐生出好感。最后我毫不犹豫地决定本期就选它为评论对象。我这样决定有两个理由,一是它写得真切形象,有作者自己独特的亲身经验,使人觉得朴实可爱;二是它有繁复的层次,读起来有峰回路转的感觉。但是主要的是作者在繁复
内容摘要:在《甲骨时光》中,陈河将写实与虚构这两条叙事线索交织在一起,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能祥熟运用“轻”与“重”两套叙事笔墨,最终创作出了一部既“好看”,又具有丰富文化信息量的气势恢宏的小说。  关键词:《甲骨时光》 写实 虚构 轻与重  《甲骨时光》(发表于《江南》2016年第2期)是新移民作家陈河的一部最新长篇力作。在这部小说中,作者自由地穿梭于历史长河,将古代与现代、家国情怀与个人追求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