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农作物部分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kabc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201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的会商,预计201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维持重发态势,发生总面积约为55亿亩次,与2012年持平。其中,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蚜虫、玉米螟偏重至大发生,粘虫、二点委夜蛾、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小麦赤霉病、稻瘟病、玉米大斑病和马铃薯晚疫病流行风险较高,飞蝗和草地螟总体为中等发生。
  水稻“两迁”害虫
  稻飞虱在南方大部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4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华南、江南、西南东部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亿亩次。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2/2013年冬季,我国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南部“两迁”害虫越冬稻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稍偏高,降水正常或略偏少;境外虫源地中南半岛和泰缅北部降水明显偏多,气温偏高,境内外虫源地总体大气热量和水分条件对“两迁”害虫越冬存活和繁殖比上年有利;2013年春季,华南、西南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西南南部降水偏多,将导致“两迁”害虫迁入期提前,华南南部、西南南部、江南稻区局部迁入量偏大。目前我国水稻主栽品种仍以粗秆大穗、优质高产型为主,生长量大、田间郁闭,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生境;同时,水稻栽插期和生育期不一,单、双季稻混栽,桥梁田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发生和辗转为害。
  粘虫
  一代粘虫在江淮、黄淮麦区发生程度明显加重;二、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黄淮中等以上程度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遇适宜气候条件,部分地区大发生的风险较高。全国累计发生面积可达1亿亩次。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2012年东北、华北三代粘虫大发生,防治后残留种群数量仍然较大,秋季北方多地和南方部分地区监测到明显蛾峰,为2013年的发生积累了较高的虫源基数。8月末至9月初,吉林公主岭和长岭、辽宁彰武、内蒙古通辽、河北栾城和北京延庆等地高峰日单灯诱蛾量达300~1448头;8月30日至9月6日,山东北隍城岛出现大量迁飞过境粘虫,日诱蛾量达万头以上;9月6日至23日,上海奉贤出现明显蛾峰,月累计诱蛾量为2185头,是2007~2011年平均值的35倍。2012/2013年冬季,华南、西南和江南南部气温偏高,对越冬代粘虫发生较为有利;2013年春季,江淮大部降水偏少,对一代粘虫发生有抑制作用,但黄淮北部、西南地区西部降水偏多,有利于当地一代粘虫发生为害。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为粘虫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食源。回顾我国历史上粘虫发生严重的1989年和1998年,翌年发生程度仍然较重,因此,2013年其维持较重发生态势的几率较高。如2013年夏季北方降水偏多,仍会造成粘虫偏重以上发生局面。
  玉米螟
  全国总体为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3.5亿亩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北部偏重发生,东北其他大部地区、黄淮海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6亿亩;二代玉米螟在东北中南部、华北北部偏重发生,黄淮海、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2亿亩;三代玉米螟在黄淮海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00万亩。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2012年玉米螟冬前基数平均百秆活虫数,黑龙江124.9头、内蒙古33.3头,比2011年略偏高;安徽50.1头、湖北34.1头、陕西9.7头,比2011年明显偏高;其他地区一般偏低20%以上。据分析,近几年玉米主产区重视实施各项综合防治措施,玉米螟重发势头有所遏制,但由于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秸秆还田、密植等耕作措施的大面积推广,不仅有利于种群持续积累,也为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境。2013年春季,东北大部、黄淮海、西北地区局部降水偏多,其中东北东部地区降水偏多2~5成,黄淮海气温偏高,有利于以上地区玉米螟的化蛹和羽化。
  二点委夜蛾
  在黄淮海总体为中等发生,河北南部、山东中南部等地达偏重程度,发生面积约3000万亩。
  据河北、山东、河南等6省2012年冬前调查,二点委夜蛾越冬基数普遍低于2011年,一般虫量每平方米不足0.2头,种群数量总体有所回落。但河北存在每平方米达9头的高密度区域,且2012年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部分夏玉米区发生区域扩大,因此2013年一旦幼虫发生高峰期与玉米苗期吻合,且遇适宜降水,仍将对夏玉米生产造成一定威胁。
  草地螟
  一代幼虫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等地区中等发生,西北其他地区、华北和东北大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但不排除境外虫源迁入造成局部严重发生的可能。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调查,2012年全国越冬虫量高于2011年、低于2009~2010年,仍为2001年以来较低的年份,仅在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新疆5省(区)9个市(盟)16个县(市)查到越冬虫茧,累计虫源面积131万亩;平均每平方米活茧密度,河北为3.6头,其他4省为0.002~0.3头;黑龙江有4个县查见零星活虫。据从互联网获得信息,2012年俄罗斯西部的乌拉尔地区局部有一代草地螟发生的报道,但重发区域小,距离我国较远,为2013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提供大量越冬虫源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一代成虫迁入造成二代幼虫重发的可能性。2013年春季,北方草地螟主发区气温较常年偏高,新疆北部、东北东部、华北大部降水偏多,其中黑龙江东部、吉林东北部偏多20%~50%。以上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草地螟越冬代成虫的羽化和迁入,也有利于其成虫蜜源植物和幼虫寄主作物的生长,对成虫的宿留、产卵和一代幼虫的发生为害均有利。
  其他流行性病害
  稻瘟病在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游和东北大部的常发区将中等至偏重流行。如遇适宜气候条件,部分感病品种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预计流行面积8000万亩次。马铃薯晚疫病在西南、西北等主产区有偏重流行可能,预计流行面积3500万亩。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存在流行风险,预计流行面积7000万亩。
  据分析,当前我国西南、东北等稻瘟病常发区水稻主栽品种抗病性普遍不高;全国马铃薯主产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在60%以上,且由于多年连茬种植,病菌群体的变异导致品种抗性减弱;东北、华北主栽玉米品种对大斑病抗性普遍较差。各地主栽的品种均有利于上述病害的发生流行。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和玉米大斑病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水稻分蘖和抽穗期,气温适宜,阴雨连绵或雾多雾浓,稻瘟病会大流行;东北和华北春玉米区,玉米生长期易满足病害对温度的要求,如遇多雨多雾或连续阴雨,大斑病就会快速流行,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省农委农业处 供稿)
其他文献
摘 要: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学习风格,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风格,识别出学生的学习风格,并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运用他们各自的风格学习时,学习效率和效果才会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差异化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风格 教学策略    每个学生都有属于他自己的学习风格,如:有些学生上午学习效率不是很高,但下午却很高;有些学生在明亮的、嘈杂的环境中学得不错,而另一些则喜欢在安静的、柔和的灯光
春节过后,长岭县农机局早计划,早行动,积极准备,精心组织,全力做好春耕备播物资的供应、机具维修、技术服务等工作,切实打好蛇年新春农机工作“第一仗”。  一是开展春耕备耕调查,掌握农业生产情况。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村开展春耕备耕情况调查,摸清农民农业生产安排以及对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的需求情况。  二是认真做好各类农机具的检修。抽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技术能手,组成维修小分队,以“送维修、送政策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3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明显重于常年,预计发生面积11.3亿亩次,虫害发生8.3亿亩次,病害发生3.0亿亩次;将影响全国约3亿亩玉米的安全生长。其中,玉米螟、大斑病在东北、华北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二、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和黄淮等地中等以上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发生趋势  玉米虫
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与其他章节相比较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计算量较大,而计算能力又是很多高中生的一个短板,因此他们在学习圆锥曲线这一章明显感觉吃力。很多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解题方法,但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经常由于计算问题而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让人十分惋惜。事实上,圆锥曲线的具体解题运算中间也有一些小的技巧,只要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计算的正确率就可以得到提高。本文展示如何利用圆锥曲线中的对偶关系来简化运算
为了实现2013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推进高光效休耕轮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水平,3月12日,敦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敦化市官地镇举办了为期1天的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培训班。来自官地镇的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等10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班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马金宝主讲,结合敦化市农技推广实际,从选择地块与整地、种子选择与处理、垄向与垄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