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国各地农村基层干部深入乡村、进入农户,把学习理论提高素质与深入实践、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解决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为进一步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补贴和核定低保对象工作等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历史性巨变。“三农”问题成为国家工作的重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那么,县级电视台记者该如何围绕“三农”工作实践“三贴近”呢?
在报道“三农”工作情况时能反映出国家的有关“三农”政策,广贴“三农”
利用电视新闻报道“三农”,应传播宏观信息,在对县农业部门、各乡镇党政机关开展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进行报道的同时,能够传播宏观信息,能够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三农”政策方针,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电视新闻以它可变的小视窗上演“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组织元素去记录现场,推动新闻叙事。记者亲临现场用最佳的位置、视角、距离去获得准确的、真切的、独特的资讯,以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准确、有据、公正、客观,让“三农”状况得到摹写,丰富观众对“三农”的感知,进而引动农村干部对“三农”政策的普遍贯彻落实等积极行动,使事实、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宣传报道“三农”人物事件只是一种形式,其主题、灵魂、统帅是宣传报道国家的“三农”政策方针,因此,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应以表达主题的有效性来确定。
搞好深度报道,长贴“三农”
深度报道的对象往往是有代表性的重大题材,它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充分性报道,思维之宏观、题材之重要、占有材料之丰富、理性之充足等可想而知,“容量”是相当大的。只要详尽占有系统资讯对事件进行综合、立体的分析和科学的调查,就能用长镜头、广角镜对系统中的人、事、物作全方位的立体报道,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效应,详尽地、多侧面地、多角度地展开事件,达到深度报道的目标。画面和解说相配更能满足大众的期盼和需求,显示出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
笔者怀着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对农民兄弟的真挚感情,曾对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进行过深度报道。商水县作为豫东平原的农业大县,人口上百万,经济却欠发达,商水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业增收幅度缓慢。因而收集材料时,用战略的目光去审视,在摄像、动笔时,则需要寻找亮点。经过反复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了正面宣传的突破口,才得以有条不紊、逐层进入地进行深度报道。
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要把镜头对准具有特色的、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对准区域化布局与规模化生产的结合点,对准“有特色、上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商水县要改变落后的农产品结构,引导农产品生产向“品种优良、品种多样,既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安全保障”的方向发展,使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这就要求把镜头对着优良品种的选育,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改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绿色食品等方面。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笔者认为应主要从科技下乡入户,建立农技推广队伍,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农技服务110等方面着眼,去采写农民接受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搞好这一方面的报道,就要从该县为市场建设营造宽松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着手。
发展旅游农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笔者先后去该县的魏集白鹭森林公园、练集美人指葡萄园、黄寨名贵花木场等处采访,感触颇深。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笔者把镜头对准了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特别是聚焦特色种植园区和规模养殖场,了解到不少乡镇将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这种经营组织机构的调整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感受现场短新闻的采写
笔者在县级电视台从事新闻采访工作10多年,常常深入有关“三农”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拍摄、采写有较高新闻价值、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现场短新闻。笔者努力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对现场环境和人物情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拍摄,广角镜头与特写镜头交替使用,在中间适当插入目击者或当事人的话语,引用农业部门公布的数字,使报道既灵活、受人青睐,又具有权威性。
2009年秋收时节,在商水县魏集镇党委有关同志的陪同下,笔者不失时机地走进该镇许寨牧业公司秸秆收购现场,惊喜地看到:从省道217线到许寨牧业公司大门口100多米的路上,满载玉米秆的农用机动三轮车、四轮车和架子车排成长龙,公司院内的秸秆粉碎机正在飞快地运转着,员工正忙着称量玉米秆、粉碎玉米秆、堆放玉米秆。收购的玉米秆堆积如山,蔚为壮观。笔者在现场,采撷现象与事实,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用心灵去感受体验,以自身去感受实录现场的事件、氛围等。由于在现场,笔者看到了农民出售秸秆和牧业公司收购秸秆、储存秸秆的全过程。在报道中,笔者尽力回避抽象与概述,追求形象与精彩,让电视观众如临现场,有立体、鲜活的感受。
“以前,俺把棒子掰掉后,把秸秆都扔了,现在有地儿卖了,真好啊,卖的秸秆钱够买化肥了!”不少农民这样说。笔者老老实实地把采访对象的话实录起来,保留采访对象的谈话语气、措辞,把“新闻快餐”原汁原味地“端”给群众,使之成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
(作者单位:商水县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
那么,县级电视台记者该如何围绕“三农”工作实践“三贴近”呢?
在报道“三农”工作情况时能反映出国家的有关“三农”政策,广贴“三农”
利用电视新闻报道“三农”,应传播宏观信息,在对县农业部门、各乡镇党政机关开展工作和农民生产生活进行报道的同时,能够传播宏观信息,能够反映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三农”政策方针,所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电视新闻以它可变的小视窗上演“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利用图像、声音、文字等组织元素去记录现场,推动新闻叙事。记者亲临现场用最佳的位置、视角、距离去获得准确的、真切的、独特的资讯,以最直接、最朴素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准确、有据、公正、客观,让“三农”状况得到摹写,丰富观众对“三农”的感知,进而引动农村干部对“三农”政策的普遍贯彻落实等积极行动,使事实、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宣传报道“三农”人物事件只是一种形式,其主题、灵魂、统帅是宣传报道国家的“三农”政策方针,因此,材料的选择、使用都应以表达主题的有效性来确定。
搞好深度报道,长贴“三农”
深度报道的对象往往是有代表性的重大题材,它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充分性报道,思维之宏观、题材之重要、占有材料之丰富、理性之充足等可想而知,“容量”是相当大的。只要详尽占有系统资讯对事件进行综合、立体的分析和科学的调查,就能用长镜头、广角镜对系统中的人、事、物作全方位的立体报道,从而产生强大的冲击效应,详尽地、多侧面地、多角度地展开事件,达到深度报道的目标。画面和解说相配更能满足大众的期盼和需求,显示出电视媒体的独特优势。
笔者怀着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对农民兄弟的真挚感情,曾对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进行过深度报道。商水县作为豫东平原的农业大县,人口上百万,经济却欠发达,商水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业增收幅度缓慢。因而收集材料时,用战略的目光去审视,在摄像、动笔时,则需要寻找亮点。经过反复分析,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了正面宣传的突破口,才得以有条不紊、逐层进入地进行深度报道。
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要把镜头对准具有特色的、区域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对准区域化布局与规模化生产的结合点,对准“有特色、上规模”的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笔者在采访中发现,商水县要改变落后的农产品结构,引导农产品生产向“品种优良、品种多样,既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安全保障”的方向发展,使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这就要求把镜头对着优良品种的选育,品种的开发、引进和改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绿色食品等方面。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笔者认为应主要从科技下乡入户,建立农技推广队伍,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农技服务110等方面着眼,去采写农民接受和运用新品种、新技术的能力。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搞好这一方面的报道,就要从该县为市场建设营造宽松的法制环境和政策环境着手。
发展旅游农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笔者先后去该县的魏集白鹭森林公园、练集美人指葡萄园、黄寨名贵花木场等处采访,感触颇深。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笔者把镜头对准了农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特别是聚焦特色种植园区和规模养殖场,了解到不少乡镇将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的农户有效地组织起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保证,这种经营组织机构的调整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感受现场短新闻的采写
笔者在县级电视台从事新闻采访工作10多年,常常深入有关“三农”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拍摄、采写有较高新闻价值、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现场短新闻。笔者努力做到宏观在胸、微观在握,对现场环境和人物情态进行细致入微的拍摄,广角镜头与特写镜头交替使用,在中间适当插入目击者或当事人的话语,引用农业部门公布的数字,使报道既灵活、受人青睐,又具有权威性。
2009年秋收时节,在商水县魏集镇党委有关同志的陪同下,笔者不失时机地走进该镇许寨牧业公司秸秆收购现场,惊喜地看到:从省道217线到许寨牧业公司大门口100多米的路上,满载玉米秆的农用机动三轮车、四轮车和架子车排成长龙,公司院内的秸秆粉碎机正在飞快地运转着,员工正忙着称量玉米秆、粉碎玉米秆、堆放玉米秆。收购的玉米秆堆积如山,蔚为壮观。笔者在现场,采撷现象与事实,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鼻子去嗅、用心灵去感受体验,以自身去感受实录现场的事件、氛围等。由于在现场,笔者看到了农民出售秸秆和牧业公司收购秸秆、储存秸秆的全过程。在报道中,笔者尽力回避抽象与概述,追求形象与精彩,让电视观众如临现场,有立体、鲜活的感受。
“以前,俺把棒子掰掉后,把秸秆都扔了,现在有地儿卖了,真好啊,卖的秸秆钱够买化肥了!”不少农民这样说。笔者老老实实地把采访对象的话实录起来,保留采访对象的谈话语气、措辞,把“新闻快餐”原汁原味地“端”给群众,使之成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
(作者单位:商水县电视台)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