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并不是一门孤立的理论课程,而是和学生的周边环境密切相关的。我们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把课程进行生活化处理,把课堂、教材和学生进行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构建,把鲜活的世界给学生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把优良品德给内化。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思想品德;实践
上个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在他的理论当中,教育必须要通过生活才可以真正的产生作用,并且转变成为真正的教育。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吹响了课程生活化的号角,作为和社会紧密相关的教学科目,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已经成为了前进发展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如果想要实现思品课程的灵性以及前进动力,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封闭式课堂教育方式,把社会和思想品德进行紧密的连接,把社会生活和思想品德的教学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认识这个社会,感受到这个人生。这本质上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要求,还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关键。
一、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依据构建
所谓的教学生活化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构建下的核心理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当中,关注学生本身的生活体验并且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这种核心理念的直观体现。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当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指向一个单一的认知领域,对学生本身的生活关注度远远不够,整个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生活和气氛缺少一种活力和生气。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强调一种不看结果,只看参与过程的核心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精心构建,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突出这其中的深刻内在意蕴。
二、生活化构建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基本理念探索
首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让学生开始逐步关注社会和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教师从课堂和书本中抬起头来,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也就是不仅仅关注书本知识,还要关注实践生活。以生活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让书本的知识更加活泛,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加开阔视野,从当前的社会生活当中获得更加广阔的知识面,以便获得自己的思想以及精神力量。所谓的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是需要老师把自己的日常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同时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被彻底激发,提升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品教学生活化,生活处处有思品”。第二点就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需要把学生作为受到尊重和独立影响的主体,对学生自身的社会经验进行关照。学习是一种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如果想要获得知识的话,教师就必须把学生放到一个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索精神指引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挖掘思想品德这门科目的教学内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通过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生动的案例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让学生用探究和合作方式进行思考。接着我们需要顺应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思路,从而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当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对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优化和强化。
三、如何打造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构建
1.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的备课
老师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处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基于生活化的教学就是在当前的新课程精神的贯彻指导之下,对教材进行更深一层的扩展和分析,不但是针对教材中的对应理论知识,还包括教材的备课要点、备课目标和备课场景等等各个方面构建。
教材在进行编写的时候是有自己的弹性和余地的,教师在进行对应的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重点选择,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对应的取舍,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处理,从而让思想品德课更加的生动活泼,更加符合当前初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及对应的认知特点构建,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结构。
比如教师当讲解到人的情绪这部分的品德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首先对教材以及对应的新课标进行阅读和理解,从而在这当中确定出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这个章节的主要重点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的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情绪的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而这一章的教学难点就是怎么让学生意识到情绪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以及对应的行为之上,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只要对教材吃透、掌握住,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自由发挥,跳出课本的桎梏进行收效更大的教学方式处理。笔者在这里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词语进行接龙,每个学生说的词语必须是描述情绪的,如果接不上的话就必须要淘汰,下一位同学就可以接着开始,最后留下的胜利者会得到表扬。所有的其余学生都是裁判。这个小游戏简单可行,在学生说出对应的情绪词汇的时候,就表示出他对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情绪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活学生对情绪的掌握,掌握好本节授课的节奏。
2.以生活化为根基进行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入
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来说,兴趣始终是激发当前学习动力内在因素的主要来源。兴趣学习可以让学生的感官处于一种持续的活跃状态,对于这些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更加高效、有序的处理。所以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来说,一节课是否可以得到学生的青睐并产生兴趣,开始的课程导入以及之后的教学情境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这些关键因素被处理明白,学生对学习的恐惧以及厌烦和紧张情绪就会被清除,并且为当前课堂的教学活动的更进一步推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调动学生兴趣点的关键一步就是对学生的熟悉的生活下手。比如在进行针对孝心的课程讲解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烛光里的妈妈》,用这首节奏缓慢但是悠扬的歌曲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在听完歌曲之后,学生们在笔者的引导下开始进行回忆和反思:孝敬父母都做到了么?平时有没有不对父母尽孝的行为和举止?这个时候学生不但要想到如何孝敬父母,还要反思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对父母的不孝顺。当学生进入预设的氛围中的时候,课文的讲述就变得极其容易。
3.以生活化为根基进行思想品德课堂的情景创设
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来源于生活,最终再应用到生活之上。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构建下的德育教育来说,思想品德课的本身更是担负着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并从课堂中获取生活经验的一个使命。所以老师在进行授课教学的时候需要首先进行贴近生活的环境布置的教学环境处理,基于教材角度进行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情景搭建,来帮助教师进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推进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和谐友爱的生动教学氛围构建,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这门科目,获取更多的人生经验。比如在讲解关于权利的内容的时候,笔者给学生们进行了下面的环境模拟:长途卧铺上大家都要熄灯睡觉了,但是还有人拿着手机大声打着电话。你好心提醒他,他却说他具有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说的是对的么?如果不对,你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劝告阻止他?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就需要根据课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公民在正确行使自己的權利的同时,还需要尊重其他人的权利。这种场景我们每天都会看见,但是并不是每一次时间的发生都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因此教师在课堂的强调就会强化学生的意识,让课堂贴近生活。
四、结论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相关经验,更好地实现这种思品教育生活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石章.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年11期
[2]吕兴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18年02期
[3]戴国芬.谈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23期
作者简介:吴训涛(197年11月——),男,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里海初级中学教师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里海初级中学528318)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思想品德;实践
上个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在他的理论当中,教育必须要通过生活才可以真正的产生作用,并且转变成为真正的教育。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吹响了课程生活化的号角,作为和社会紧密相关的教学科目,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已经成为了前进发展的必经之路。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逐步意识到,如果想要实现思品课程的灵性以及前进动力,就必须改变以往的封闭式课堂教育方式,把社会和思想品德进行紧密的连接,把社会生活和思想品德的教学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认识这个社会,感受到这个人生。这本质上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要求,还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关键。
一、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依据构建
所谓的教学生活化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构建下的核心理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当中,关注学生本身的生活体验并且跟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是这种核心理念的直观体现。但是在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当中,我们教师一般都指向一个单一的认知领域,对学生本身的生活关注度远远不够,整个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生活和气氛缺少一种活力和生气。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强调一种不看结果,只看参与过程的核心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意义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精心构建,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突出这其中的深刻内在意蕴。
二、生活化构建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基本理念探索
首先,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让学生开始逐步关注社会和生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我们教师从课堂和书本中抬起头来,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也就是不仅仅关注书本知识,还要关注实践生活。以生活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让书本的知识更加活泛,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更加开阔视野,从当前的社会生活当中获得更加广阔的知识面,以便获得自己的思想以及精神力量。所谓的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是需要老师把自己的日常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同时在课堂的教学当中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被彻底激发,提升自己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思品教学生活化,生活处处有思品”。第二点就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需要把学生作为受到尊重和独立影响的主体,对学生自身的社会经验进行关照。学习是一种需要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如果想要获得知识的话,教师就必须把学生放到一个教学的主体地位,通过探索精神指引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挖掘思想品德这门科目的教学内涵,在当前的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通过现实生活当中的具体生动的案例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让学生用探究和合作方式进行思考。接着我们需要顺应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思路,从而可以创造性地解决当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对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优化和强化。
三、如何打造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构建
1.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生活化思想品德课堂的备课
老师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处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基于生活化的教学就是在当前的新课程精神的贯彻指导之下,对教材进行更深一层的扩展和分析,不但是针对教材中的对应理论知识,还包括教材的备课要点、备课目标和备课场景等等各个方面构建。
教材在进行编写的时候是有自己的弹性和余地的,教师在进行对应的备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的重点选择,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对应的取舍,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处理,从而让思想品德课更加的生动活泼,更加符合当前初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以及对应的认知特点构建,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结构。
比如教师当讲解到人的情绪这部分的品德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首先对教材以及对应的新课标进行阅读和理解,从而在这当中确定出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这个章节的主要重点就是让学生们意识到人的情绪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情绪的喜怒哀乐都是人之常情。而这一章的教学难点就是怎么让学生意识到情绪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生活以及对应的行为之上,对人的生活产生影响。只要对教材吃透、掌握住,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教材进行自由发挥,跳出课本的桎梏进行收效更大的教学方式处理。笔者在这里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词语进行接龙,每个学生说的词语必须是描述情绪的,如果接不上的话就必须要淘汰,下一位同学就可以接着开始,最后留下的胜利者会得到表扬。所有的其余学生都是裁判。这个小游戏简单可行,在学生说出对应的情绪词汇的时候,就表示出他对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情绪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激活学生对情绪的掌握,掌握好本节授课的节奏。
2.以生活化为根基进行思想品德课堂的导入
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来说,兴趣始终是激发当前学习动力内在因素的主要来源。兴趣学习可以让学生的感官处于一种持续的活跃状态,对于这些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更加高效、有序的处理。所以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来说,一节课是否可以得到学生的青睐并产生兴趣,开始的课程导入以及之后的教学情境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只要这些关键因素被处理明白,学生对学习的恐惧以及厌烦和紧张情绪就会被清除,并且为当前课堂的教学活动的更进一步推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而调动学生兴趣点的关键一步就是对学生的熟悉的生活下手。比如在进行针对孝心的课程讲解中,笔者首先给学生播放了《烛光里的妈妈》,用这首节奏缓慢但是悠扬的歌曲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在听完歌曲之后,学生们在笔者的引导下开始进行回忆和反思:孝敬父母都做到了么?平时有没有不对父母尽孝的行为和举止?这个时候学生不但要想到如何孝敬父母,还要反思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对父母的不孝顺。当学生进入预设的氛围中的时候,课文的讲述就变得极其容易。
3.以生活化为根基进行思想品德课堂的情景创设
任何一门科学都需要来源于生活,最终再应用到生活之上。对于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构建下的德育教育来说,思想品德课的本身更是担负着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并从课堂中获取生活经验的一个使命。所以老师在进行授课教学的时候需要首先进行贴近生活的环境布置的教学环境处理,基于教材角度进行具有代表性的生活情景搭建,来帮助教师进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推进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和谐友爱的生动教学氛围构建,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这门科目,获取更多的人生经验。比如在讲解关于权利的内容的时候,笔者给学生们进行了下面的环境模拟:长途卧铺上大家都要熄灯睡觉了,但是还有人拿着手机大声打着电话。你好心提醒他,他却说他具有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说的是对的么?如果不对,你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劝告阻止他?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就需要根据课本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公民在正确行使自己的權利的同时,还需要尊重其他人的权利。这种场景我们每天都会看见,但是并不是每一次时间的发生都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因此教师在课堂的强调就会强化学生的意识,让课堂贴近生活。
四、结论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相关经验,更好地实现这种思品教育生活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石章.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年11期
[2]吕兴平.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运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18年02期
[3]戴国芬.谈思想品德课中生活化教学[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23期
作者简介:吴训涛(197年11月——),男,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里海初级中学教师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里海初级中学528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