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诸多古装热门IP影视化的背景下,观众对古装剧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古装剧的要求不断提高。网络平台的崛起使以古装题材为载体的非历史正剧大受欢迎,相较而言,具有能力拍摄历史正剧的地方卫视甚至是央视,观众流失较多,这使电视剧生产者们在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后放弃历史正剧,转而选择更加娱乐化的其他题材的古装剧,这是历史正剧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当今影视市场的状态及历史剧的特点,探究历史正剧的现状以及紧缺原因。
关键词:历史正剧;古装剧;电视生产者;市场;影视行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80-03
一、引言
相较以历史为依据、相对严谨但较为枯燥的历史正剧来说,其他古装剧如穿越剧、宫斗剧等内容形式更轻松,且各年龄阶层几乎无理解困难之处,因此受众群体基数较大。同时,古装偶像剧为了收视能够得到保证,多采用流量明星作为主演,以便吸引追星一族。但是,古装偶像剧只借用了历史大环境,对历史事实还原度较低,有时甚至会架空历史创造新故事,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错误的历史概念。因此,充分尊重并以真实还原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目的的历史正剧应在影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这类影视剧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能使观众了解中华民族的真实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并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1]。
二、历史正剧的概念界定
著名学者姚中旺在《历史正剧应忠于历史以〈汉武大帝〉为例》一文中指出,历史正剧必须尊重历史,编写时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姚教授着重强调了历史真实的重要性。但是,著名学者、浙江省广电局电影电视剧审片专家丁莉丽在《从民间文本看历史正剧/戏说剧的创作合流》一文中认为,历史正剧首先是剧,是以艺术的形式来呈现的;其次它是立足于历史的,它可以有适当虚构的艺术成分,不过此类成分必须同样符合历史背景,具有历史真实性,这是由其作为戏剧的艺术样式和历史的本质表现所决定的。相比于姚中旺教授强调历史正剧中历史的绝对真实性,笔者更赞同丁莉丽教授的观点,历史正剧并非传记纪录片,在立足于真实的同时,还需要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三、历史正剧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古装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中国古装电视剧发展速度虽快却一直遭到限制,早在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便出台了“限古令”政策。2019年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发布新规,表明从发文起至6月底,不允许播出所有古装题材的电视剧,这对古装剧无疑是一次打击,对本就无人问津的历史正剧打击更甚。
有关电视剧产业报告显示,过去几年国内电视剧古代题材类占比较小且下滑严重。但即便如此,国内影视剧市场仍然出现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古装电视剧。
2018年,神话题材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宫斗题材的《延禧攻略》《如懿传》,把古装剧推向了高峰。2019年,《陈情令》《庆余年》更是风靡全网。即便相比于其他种类的电视剧,古装剧的数量急剧减少,在仅且只有几部古装大剧的情况下,《香蜜沉沉烬如霜》依然跻身2018年电视剧收视率前十的榜单。不仅如此,从豆瓣评分来看,2018年豆瓣年度前十名高分榜单中古装剧就占席4位,接近一半,分别为《天盛长歌》《香蜜沉沉烬如霜》《夜天子》《如懿传》。而2017年,在豆瓣年度高分榜单中,古装剧更是高达5部,分别为《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射雕英雄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大唐荣耀》。
由此可看出,近几年虽然古装剧的数量持续减少,但质量却一直在提高。尽管从技术上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还原历史场景,拍摄历史画面,但是我们却仍然很少能够看到真正的历史正剧。
(二)古装剧市场导向
纵观近几年的古装电视剧,宫斗剧、神话剧、穿越剧、武侠剧等题材市场认可度高,主演们的明星效应也使其备受关注。反观同样是古装剧的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却无人问津,而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更是常出现断档期。
2015—2019年,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获准摄制的只有六部。而在这六部剧中,真正完成拍摄的,只有《少帅》《大秦帝国之天下》 这两部,其中《大秦帝国之天下》也因某些原因尚未播出。也就是说,这五年,真正完成从立项到摄制,再到播出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只有《少帅》一部。
2021—2025年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推进会议表示,中国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影视剧也应聚焦主旋律,多拍摄此类題材的电视剧,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思想。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播出后广受关注,部分集数的收视率甚至高达3.43%,超过同期的热播现代剧《流金岁月》不止一倍。在微博热搜这一大多出现偶像剧的榜单中,《跨过鸭绿江》的词条也多次出现。作为一部真实题材改编的历史剧,从其收视率与话题度的数据可以看出,主旋律电视剧在保留历史的同时,也可加入一定的艺术元素,以达到更好的影视效果。这些主旋律历史上星剧的成功,使观众改变了固有的思想,不再认为这类电视剧都是枯燥无味的。这也表明了历史题材电视剧可以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能够抓人眼球[2]。
(三)影视行业皆偏向娱乐化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娱乐至上的时代里,影视行业也免不了心急。历史正剧需要编剧平衡真实与虚构。
从内容来说,历史正剧的剧本需要精心打磨,在做到剧本内容符合历史环境大背景的同时,还需要赋予其影视剧所有的趣味性,不能完全像纪录片一样复述历史。但是此点对编剧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如今剧本抄袭融梗现象严重的时代,大多数编剧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阅读史书了解历史,他们更愿意走捷径,打着历史的名号,瞎编乱造,拍一些偏娱乐性质的情爱幻想片。
从投资商和导演的角度来说,历史正剧相对于其他古装电视剧来说,拍摄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因此,他们更愿意投资或者指导一些更具娱乐性且投资风险较小也容易拍摄的片子,如集聚偶像明星的古装偶像剧,从而提高回报率。 从演员的角度来说,那些可以提高收视率的流量明星,也更愿意拍摄一些难度系数较低、能够维持形象、可以娱乐观众且不容易出错的古装偶像剧或者现代剧。
一方面,历史正剧可选择的演员较少;另一方面,如今不少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演技不达标,他们更在乎流量,而非演员本身,无法潜心研究角色,跳戏、出戏现象严重,在与老一辈艺术家对戏时容易被“压戏”。在流量就是一切的时代,不可低估的粉丝经济,更是加剧了娱乐至上的现象。娱乐已经泛化,主导着人的话语权,有流量就有价值,而真正需要社会大众重视的艺术价值却被弃置一旁,这也是历史正剧越来越少的原因。
四、历史正剧缺少的原因
(一)拍摄难,审核更难
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与一般题材的电视剧不同,历史正剧审核复杂,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核更是要经历立项和统一摄制两个公示流程。但是,重大历史题材这一概念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规定了要以正剧的形式拍摄。概念界定不清晰,加上拍摄难度大,很多影视公司及导演不愿意冒险拍摄这类影视剧。同时,很多历史正剧在立项时,往往因为还原历史不当等,未通过严格的审核而被退回,所以很多本应该拍摄的历史正剧以其他古装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如《长安十二时辰》,这是近几年来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古装历史剧。它再现了大唐时代风貌,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向观众普及了“丝绸之路”。不仅如此,此部剧也唤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既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但很遗憾的是,虽然这部精品电视剧有一定的历史考据,画面呈现有历史质感,但其仍然不是历史正剧,甚至为避免争议,原著中所有的主人公即历史人物的名字全部作了谐音处理,如将贺知章修改为何执正,将李泌修改为李必等等。历史正剧在立足于大量真实客观史实的前提下,用观众易接受的艺术手法讲述情节完整且客观的故事,难度较大。
(二)缺少市场
如今,在诸多古装热门IP影视化的背景下,随着手机和电脑的便捷化使用,电视观众流失严重,网播剧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近几年大热的几部古装剧,如《陈情令》等,都为平台自制且以网播剧的形式播出,这为以流量为主演、非历史正剧的其他类型的古装剧的播出提供了平台。历史正剧拍摄难度大,投资大,审核难,网络平台少有能力拍摄自制此类电视剧,只能由地方卫视或者央视牵头制作,但是电视观众的流失,使大多投资商不愿意冒险投资。而历史正剧的受众群体年龄普遍偏大,看剧的主要方式为电视而非网络平台,因此网络平台买断历史正剧版权,想要盈利风险较大。不仅如此,大多数导演也不愿意冒风险去拍摄投资大、风险大的历史正剧,甚至于一些本来擅长拍摄历史正剧的导演也转向于拍摄其他题材的古装电视剧。不仅缺少资金的支持与实力导演的加盟,适合拍摄此类电视剧的优秀演员也极度缺乏。现在大多数拍摄历史正剧的演员都是陈道明这类的老一辈艺术家,少有新生代演员愿意或者有能力扮演这一类历史角色。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相较于以事实为依据的历史正剧,其更喜欢以流量明星为主演、虚构历史情节、无须动脑观看的古装偶像剧。没有观众、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资源撑起历史正剧的导演、演员、后期等。市场的导向性让影视主创人员不愿意花费心血改编历史正剧,他们更愿意迎合观众、市场的喜好,通过改编构造虚拟的情节来哗众取宠,这样一个死循环使历史正剧进一步减少。因此,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需要努力打破此类循环,通过拍摄手法的创新,人物形象的丰富,将历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荧幕上。
(三)观众意见相差大,网络舆论影响大
历史正剧,是历史重于电视剧本身还是相反,不同的观众想法不同。部分观众认为,历史正剧应做到绝对真实,完全还原历史,历史正剧中不能有任何虚构与编造的内容。一旦历史正剧在剧情上与史书描述有所不同,这部分观众就会认为其在篡改历史,从而感到不满。但是,相反的,如果影视创作者在拍摄时完全照搬史实,使用实景,部分观众又会认为这不是历史正剧而是纪录片,缺少创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导致的结果是,不管是撰写历史正剧的剧作家还是创作拍摄指导的导演,都不知该如何平衡历史与创作。而“网络喷子”及各类不分是非的营销号的存在,又会加剧这种矛盾。“稍有改动”在网络上会被放大为“肆意篡改”,再加上网络喷子以及一些恶意营销号的“宣传”,一些观众在观看前就产生了反对心理,而一些正在观看剧的观众,因为缺少自我思考,也会在网络舆论的“暗示”下“被迫”站队,加剧矛盾。因此,在历史正剧创作者们摸索着想要在历史事实与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他们已经被恶意攻击的舆论声所击溃了,丧失了想要重新尝试的勇气与决心,这导致历史正剧的数量越来越少,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无法产出一部真正可以称为“历史正剧”的影视剧。
五、研究意义
(一)对于影视创作者
对于影视编剧来说,想要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作,需要通读史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完成剧本。但是,这并非是为某一部影视剧作准备,了解史实有利于剧作家创作所有类型的古装电视剧,避免古装剧尤其是古装偶像剧出现完全脱离时代背景、只是套着古装壳拍现代言情剧的情况出现。
(二)对于影视导演
拍摄指导这一类影视片同样需要自身足够了解所拍摄时代的历史,这才能使影片足够细腻、有细节。因此,重视历史正剧在影视剧中的地位,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创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把握文化传播方向。优秀历史正剧的缺乏是目前影视行业纵深发展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契机。研究并尝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能力,吸纳外国创作历史题材剧的优秀方法,拓宽其选材、剧作的思维,赋予历史深刻的内涵,传承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时代潮流及动向。
(三)对于影视演员
对于影视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来说,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提高演技。在古装偶像剧中,大多数人物并非真实人物,演员可参考的范围较小。但是,历史正剧要求演员与角色高度贴合,只有深入了解角色所在的时代以及角色形象,真正懂得角色,才能更加贴近角色本身。不仅如此,大多数古装偶像剧或者现代剧,演员年龄跨度不大,主要集中于某一代演员。尤其是在整个剧组都是青年演员的情况下,演员演技较难提高。历史正剧所需演员多,覆盖各个年龄层次,且角色形象相差大。拍摄历史正剧,有利于老中青三代演员沟通,取长补短,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不仅如此,当历史正剧成为导向标,有利于带动整个影视行业的风向。
(四)对于观众
对于观众来说,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扩大其受众群体及影响力。影视行业从业者以高质量历史正剧还原中国历史,可以提供一些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财富。如今,青少年是观看影视剧的主要人群,他们自身还未培养起判断对错的能力,还未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历史正剧应成为一种普及历史的手段,而不能误导青少年,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对于任何年龄层次的观众来说,观看历史正剧都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高自身内涵,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五)对于文化市场
对于文化市场来说,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文化市场创新。不断增加优秀历史正剧的产出,推动古装剧及年代剧纵深发展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影视剧的文化内涵,将我国影视行业的水平提到新的高度。在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文化市场爱国使命感,并将其传播出去。
六、结语
如今随着影视剧制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古装剧的泛滥,观众对古装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愿意观看一些粗制滥造、内容胡编乱造的古装剧。影视市场生产者们也将目光放向高质量热门IP以及还原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题材内容上。随着古装剧类型的饱和,面对有限的市场份额,播出平台对优质古装剧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饱和所引发的投资变动,也使历史正剧重回大眾视野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流行的古装偶像剧及古代架空魔幻剧,虽然只是依托古代生活环境,不以讲述历史事实为中心,但其对历史的篡改、虚构等现象十分严重。面对众多青少年观众,整改古装剧迫在眉睫,历史正剧必成为未来古装剧发展的一大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葱.从电视剧生产的趋势看历史正剧的IP运作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16(9):107-108.
[2] 佚名.大型历史传奇剧《天下粮田》,再续正剧经典[J].电视指南,2018(01):58-59.
作者简介:方丝雨(2000—),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影视与传媒类。
关键词:历史正剧;古装剧;电视生产者;市场;影视行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80-03
一、引言
相较以历史为依据、相对严谨但较为枯燥的历史正剧来说,其他古装剧如穿越剧、宫斗剧等内容形式更轻松,且各年龄阶层几乎无理解困难之处,因此受众群体基数较大。同时,古装偶像剧为了收视能够得到保证,多采用流量明星作为主演,以便吸引追星一族。但是,古装偶像剧只借用了历史大环境,对历史事实还原度较低,有时甚至会架空历史创造新故事,向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播错误的历史概念。因此,充分尊重并以真实还原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目的的历史正剧应在影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这类影视剧在丰富大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能使观众了解中华民族的真实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并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1]。
二、历史正剧的概念界定
著名学者姚中旺在《历史正剧应忠于历史以〈汉武大帝〉为例》一文中指出,历史正剧必须尊重历史,编写时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姚教授着重强调了历史真实的重要性。但是,著名学者、浙江省广电局电影电视剧审片专家丁莉丽在《从民间文本看历史正剧/戏说剧的创作合流》一文中认为,历史正剧首先是剧,是以艺术的形式来呈现的;其次它是立足于历史的,它可以有适当虚构的艺术成分,不过此类成分必须同样符合历史背景,具有历史真实性,这是由其作为戏剧的艺术样式和历史的本质表现所决定的。相比于姚中旺教授强调历史正剧中历史的绝对真实性,笔者更赞同丁莉丽教授的观点,历史正剧并非传记纪录片,在立足于真实的同时,还需要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三、历史正剧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古装片数量减少,质量提高?
中国古装电视剧发展速度虽快却一直遭到限制,早在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便出台了“限古令”政策。2019年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发布新规,表明从发文起至6月底,不允许播出所有古装题材的电视剧,这对古装剧无疑是一次打击,对本就无人问津的历史正剧打击更甚。
有关电视剧产业报告显示,过去几年国内电视剧古代题材类占比较小且下滑严重。但即便如此,国内影视剧市场仍然出现了一大批制作精良的古装电视剧。
2018年,神话题材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宫斗题材的《延禧攻略》《如懿传》,把古装剧推向了高峰。2019年,《陈情令》《庆余年》更是风靡全网。即便相比于其他种类的电视剧,古装剧的数量急剧减少,在仅且只有几部古装大剧的情况下,《香蜜沉沉烬如霜》依然跻身2018年电视剧收视率前十的榜单。不仅如此,从豆瓣评分来看,2018年豆瓣年度前十名高分榜单中古装剧就占席4位,接近一半,分别为《天盛长歌》《香蜜沉沉烬如霜》《夜天子》《如懿传》。而2017年,在豆瓣年度高分榜单中,古装剧更是高达5部,分别为《大秦帝国之崛起》《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射雕英雄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大唐荣耀》。
由此可看出,近几年虽然古装剧的数量持续减少,但质量却一直在提高。尽管从技术上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还原历史场景,拍摄历史画面,但是我们却仍然很少能够看到真正的历史正剧。
(二)古装剧市场导向
纵观近几年的古装电视剧,宫斗剧、神话剧、穿越剧、武侠剧等题材市场认可度高,主演们的明星效应也使其备受关注。反观同样是古装剧的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却无人问津,而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更是常出现断档期。
2015—2019年,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获准摄制的只有六部。而在这六部剧中,真正完成拍摄的,只有《少帅》《大秦帝国之天下》 这两部,其中《大秦帝国之天下》也因某些原因尚未播出。也就是说,这五年,真正完成从立项到摄制,再到播出的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只有《少帅》一部。
2021—2025年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推进会议表示,中国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抗战胜利80周年等重要节点,影视剧也应聚焦主旋律,多拍摄此类題材的电视剧,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思想。抗美援朝题材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央视播出后广受关注,部分集数的收视率甚至高达3.43%,超过同期的热播现代剧《流金岁月》不止一倍。在微博热搜这一大多出现偶像剧的榜单中,《跨过鸭绿江》的词条也多次出现。作为一部真实题材改编的历史剧,从其收视率与话题度的数据可以看出,主旋律电视剧在保留历史的同时,也可加入一定的艺术元素,以达到更好的影视效果。这些主旋律历史上星剧的成功,使观众改变了固有的思想,不再认为这类电视剧都是枯燥无味的。这也表明了历史题材电视剧可以做到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能够抓人眼球[2]。
(三)影视行业皆偏向娱乐化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娱乐至上的时代里,影视行业也免不了心急。历史正剧需要编剧平衡真实与虚构。
从内容来说,历史正剧的剧本需要精心打磨,在做到剧本内容符合历史环境大背景的同时,还需要赋予其影视剧所有的趣味性,不能完全像纪录片一样复述历史。但是此点对编剧的能力要求较高,在如今剧本抄袭融梗现象严重的时代,大多数编剧不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阅读史书了解历史,他们更愿意走捷径,打着历史的名号,瞎编乱造,拍一些偏娱乐性质的情爱幻想片。
从投资商和导演的角度来说,历史正剧相对于其他古装电视剧来说,拍摄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因此,他们更愿意投资或者指导一些更具娱乐性且投资风险较小也容易拍摄的片子,如集聚偶像明星的古装偶像剧,从而提高回报率。 从演员的角度来说,那些可以提高收视率的流量明星,也更愿意拍摄一些难度系数较低、能够维持形象、可以娱乐观众且不容易出错的古装偶像剧或者现代剧。
一方面,历史正剧可选择的演员较少;另一方面,如今不少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演技不达标,他们更在乎流量,而非演员本身,无法潜心研究角色,跳戏、出戏现象严重,在与老一辈艺术家对戏时容易被“压戏”。在流量就是一切的时代,不可低估的粉丝经济,更是加剧了娱乐至上的现象。娱乐已经泛化,主导着人的话语权,有流量就有价值,而真正需要社会大众重视的艺术价值却被弃置一旁,这也是历史正剧越来越少的原因。
四、历史正剧缺少的原因
(一)拍摄难,审核更难
历史剧尤其是历史正剧,与一般题材的电视剧不同,历史正剧审核复杂,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核更是要经历立项和统一摄制两个公示流程。但是,重大历史题材这一概念却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规定了要以正剧的形式拍摄。概念界定不清晰,加上拍摄难度大,很多影视公司及导演不愿意冒险拍摄这类影视剧。同时,很多历史正剧在立项时,往往因为还原历史不当等,未通过严格的审核而被退回,所以很多本应该拍摄的历史正剧以其他古装电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如《长安十二时辰》,这是近几年来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古装历史剧。它再现了大唐时代风貌,通过影视剧的形式向观众普及了“丝绸之路”。不仅如此,此部剧也唤起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既有利于传播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但很遗憾的是,虽然这部精品电视剧有一定的历史考据,画面呈现有历史质感,但其仍然不是历史正剧,甚至为避免争议,原著中所有的主人公即历史人物的名字全部作了谐音处理,如将贺知章修改为何执正,将李泌修改为李必等等。历史正剧在立足于大量真实客观史实的前提下,用观众易接受的艺术手法讲述情节完整且客观的故事,难度较大。
(二)缺少市场
如今,在诸多古装热门IP影视化的背景下,随着手机和电脑的便捷化使用,电视观众流失严重,网播剧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近几年大热的几部古装剧,如《陈情令》等,都为平台自制且以网播剧的形式播出,这为以流量为主演、非历史正剧的其他类型的古装剧的播出提供了平台。历史正剧拍摄难度大,投资大,审核难,网络平台少有能力拍摄自制此类电视剧,只能由地方卫视或者央视牵头制作,但是电视观众的流失,使大多投资商不愿意冒险投资。而历史正剧的受众群体年龄普遍偏大,看剧的主要方式为电视而非网络平台,因此网络平台买断历史正剧版权,想要盈利风险较大。不仅如此,大多数导演也不愿意冒风险去拍摄投资大、风险大的历史正剧,甚至于一些本来擅长拍摄历史正剧的导演也转向于拍摄其他题材的古装电视剧。不仅缺少资金的支持与实力导演的加盟,适合拍摄此类电视剧的优秀演员也极度缺乏。现在大多数拍摄历史正剧的演员都是陈道明这类的老一辈艺术家,少有新生代演员愿意或者有能力扮演这一类历史角色。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相较于以事实为依据的历史正剧,其更喜欢以流量明星为主演、虚构历史情节、无须动脑观看的古装偶像剧。没有观众、没有收视率就意味着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投资,没有投资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资源撑起历史正剧的导演、演员、后期等。市场的导向性让影视主创人员不愿意花费心血改编历史正剧,他们更愿意迎合观众、市场的喜好,通过改编构造虚拟的情节来哗众取宠,这样一个死循环使历史正剧进一步减少。因此,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需要努力打破此类循环,通过拍摄手法的创新,人物形象的丰富,将历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荧幕上。
(三)观众意见相差大,网络舆论影响大
历史正剧,是历史重于电视剧本身还是相反,不同的观众想法不同。部分观众认为,历史正剧应做到绝对真实,完全还原历史,历史正剧中不能有任何虚构与编造的内容。一旦历史正剧在剧情上与史书描述有所不同,这部分观众就会认为其在篡改历史,从而感到不满。但是,相反的,如果影视创作者在拍摄时完全照搬史实,使用实景,部分观众又会认为这不是历史正剧而是纪录片,缺少创新。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导致的结果是,不管是撰写历史正剧的剧作家还是创作拍摄指导的导演,都不知该如何平衡历史与创作。而“网络喷子”及各类不分是非的营销号的存在,又会加剧这种矛盾。“稍有改动”在网络上会被放大为“肆意篡改”,再加上网络喷子以及一些恶意营销号的“宣传”,一些观众在观看前就产生了反对心理,而一些正在观看剧的观众,因为缺少自我思考,也会在网络舆论的“暗示”下“被迫”站队,加剧矛盾。因此,在历史正剧创作者们摸索着想要在历史事实与艺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他们已经被恶意攻击的舆论声所击溃了,丧失了想要重新尝试的勇气与决心,这导致历史正剧的数量越来越少,甚至在较长的时间内都无法产出一部真正可以称为“历史正剧”的影视剧。
五、研究意义
(一)对于影视创作者
对于影视编剧来说,想要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创作,需要通读史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完成剧本。但是,这并非是为某一部影视剧作准备,了解史实有利于剧作家创作所有类型的古装电视剧,避免古装剧尤其是古装偶像剧出现完全脱离时代背景、只是套着古装壳拍现代言情剧的情况出现。
(二)对于影视导演
拍摄指导这一类影视片同样需要自身足够了解所拍摄时代的历史,这才能使影片足够细腻、有细节。因此,重视历史正剧在影视剧中的地位,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创作者提升自身能力,把握文化传播方向。优秀历史正剧的缺乏是目前影视行业纵深发展面临的危机,同时也是契机。研究并尝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升影视行业创作者的能力,吸纳外国创作历史题材剧的优秀方法,拓宽其选材、剧作的思维,赋予历史深刻的内涵,传承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时代潮流及动向。
(三)对于影视演员
对于影视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来说,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提高演技。在古装偶像剧中,大多数人物并非真实人物,演员可参考的范围较小。但是,历史正剧要求演员与角色高度贴合,只有深入了解角色所在的时代以及角色形象,真正懂得角色,才能更加贴近角色本身。不仅如此,大多数古装偶像剧或者现代剧,演员年龄跨度不大,主要集中于某一代演员。尤其是在整个剧组都是青年演员的情况下,演员演技较难提高。历史正剧所需演员多,覆盖各个年龄层次,且角色形象相差大。拍摄历史正剧,有利于老中青三代演员沟通,取长补短,更好地提升自身能力。不仅如此,当历史正剧成为导向标,有利于带动整个影视行业的风向。
(四)对于观众
对于观众来说,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扩大其受众群体及影响力。影视行业从业者以高质量历史正剧还原中国历史,可以提供一些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财富。如今,青少年是观看影视剧的主要人群,他们自身还未培养起判断对错的能力,还未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历史正剧应成为一种普及历史的手段,而不能误导青少年,对其产生不利影响。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对于任何年龄层次的观众来说,观看历史正剧都有利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提高自身内涵,不断丰富文化生活。
(五)对于文化市场
对于文化市场来说,发展历史正剧有利于文化市场创新。不断增加优秀历史正剧的产出,推动古装剧及年代剧纵深发展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影视剧的文化内涵,将我国影视行业的水平提到新的高度。在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文化市场爱国使命感,并将其传播出去。
六、结语
如今随着影视剧制作技术的提高以及古装剧的泛滥,观众对古装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愿意观看一些粗制滥造、内容胡编乱造的古装剧。影视市场生产者们也将目光放向高质量热门IP以及还原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题材内容上。随着古装剧类型的饱和,面对有限的市场份额,播出平台对优质古装剧的需求日益增长。市场饱和所引发的投资变动,也使历史正剧重回大眾视野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流行的古装偶像剧及古代架空魔幻剧,虽然只是依托古代生活环境,不以讲述历史事实为中心,但其对历史的篡改、虚构等现象十分严重。面对众多青少年观众,整改古装剧迫在眉睫,历史正剧必成为未来古装剧发展的一大方向。
参考文献:
[1] 徐葱.从电视剧生产的趋势看历史正剧的IP运作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16(9):107-108.
[2] 佚名.大型历史传奇剧《天下粮田》,再续正剧经典[J].电视指南,2018(01):58-59.
作者简介:方丝雨(2000—),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影视与传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