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的孤儿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没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坍塌了。
  
  不论承认与否,即便我们成年已久,有独立的经济收入,甚至已组建家庭生儿育女,但在情感结构和生活需求上,我们对父母仍有着过多依赖甚至索求。
  家庭的亲密关系,把父母的奉献形象理所当然地根植我们心中。然而当有朝一日我们不得不面对他们过世、成为“成年的孤儿”时,那些倾巢而至的疼痛、失落、焦虑、自责,却几乎让我们的心灵和生活迷失方向……
  
  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作家周国平有句话讲道: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没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坍塌了。
  谈论死亡,没人会感觉到轻松,但它却是我们心中不可避免的结局。在某种意义上,多数人对于自我死亡尚能理性看待,而有生之年面对至亲、特别是父母的离世,则无疑是一个令我们身心受创的重大失落事件。
  甫蒲接受采访时,母亲病逝三个月。在上海,甫蒲是个外来客。刚到上海独自打拼的辛酸,时常都在电话中向无话不谈的母亲倾诉。直到和先生结婚定居上海并生下女儿,也因工作太忙分身无暇之故,又请来母亲照顾孩子及料理家事。对于母亲的离世,甫蒲谈到:
  “母亲去世给我很大打击,她30岁时生下我,格外溺爱。她这次是突然病倒的,曾经在我心中,她是个很坚强的人,仿佛永远不会倒下。从念书到工作,我一受到挫折就习惯跟母亲说,她是唯一能忍受我抱怨还鼓励我向前的人,甚至我工作后还在经济上支援我。成家后和先生忙着赚钱,又理所当然地请母亲来帮忙,把自己的困难分给母亲承受,却忽略了她日渐年迈的身体状况。现在,最疼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几个月来根本无心工作,那种‘母亲为我操劳一辈子,我却只懂索取’的感觉一直很强烈,觉得自己很自私,也很无助,经常半夜醒来就止不住流泪。”
  甫蒲今年38岁,母亲的去世,犹如内心的靠山瞬间坍塌,这种从情感及生活上带来的亲情依赖断层,使她难以面对巨大的失落感,进而从悲恸中产生无尽的自责。
  和甫蒲一样,很多人都是在经历了父母离世后,才开始真正领悟到曾经和父母相处中的诸多错误,以及父母究竟需要什么,自己该尽哪些孝道等。无奈的是,子欲养亲不在,将我们困在其中的,似乎只有强烈的自责和深深的伤痛。
  
  丧亲焦虑的困局
  
  自责,事实上是无法自我原谅的一种心理表现,进而导致不可避免的丧亲焦虑。
  心理学上认为,与逝者的关系越亲密、越重要,人的痛苦就越大。人们遭受父母去世的打击,情感方面会出现悲哀、焦虑、孤独、无助、惊吓、愧疚与自责等感觉;生理上则会出现疲乏不振、叹息、失眠、坐立不安、哭泣、食欲障碍、胸闷甚至窒息等症状;而在精神认知方面,则会有不相信、困惑、沉浸于对亡者的思念等思维。
  在多数大型心理咨询机构,丧亲焦虑一直是重点辅导范畴。除了以上身心失衡的心理表现,人们还会出现对死亡的焦虑,即本能中对死亡的恐惧,甚至从“人生匆匆、生命脆弱”中对照出当下生活的不满意,害怕自己还未对自己的人生有所交代,就像父母那样与世长辞采访中,咨询师肖雪萍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
  43岁的窦文彬曾是深圳一家外企的高管,母亲早逝的他,一直和父亲生活。五年前,父亲去世。亲情的断裂,致使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的情绪,又转嫁为替已故的父亲做一些事来弥补缺憾。
  父亲生前酷爱猫狗,窦文彬除了将父亲留下的两只猫带回家外,还不断收养流浪猫,并狂热投入流浪小动物公益救助活动,随后还换了一份收入低但时间宽松的工作来照顾猫猫狗狗。尽管这些行为减轻了他的丧亲焦虑,但正常家庭生活无疑受到影响。两年前,妻子最终不堪忍受他对家庭责任的忽视,带着儿子和窦文彬离了婚。
  由此可见,丧亲引发的悲伤会导致人们身心出现诸多不良反应,而人格极端者则会在身心失衡的状态下使生活陷入困境,逃避责任或变成工作狂,甚至过分紧张身边的亲人(伴侣、孩子),迫使周围人也牵涉其中,感觉到无形的压力和困扰。
  
  重建生活之途
  
  至亲的离开,让我们不得不经历一个必然的情感休克期,这使我们由此产生的种种行为看上去并不那么理性。
  然而理性思维告诉我们,生活在继续,我们也必定是通过从丧亲悲痛、自我埋怨到反省当下这一系列的过程,来实现情感和生活上的重建。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理性面对至亲亡故的这一事实,并迈开脚步更好地生活。
  “父亲车祸去世以后,我的危机感一直很重。一方面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自责,一方面又担忧身边人的安危。那段时间,老公和念初中的儿子稍微晚点回家,我就会不断打电话确认他们是否安全,脑子里总在幻想各种危险发生的场面……”谈及丧亲之初的窘迫,杭州人薛薇薇无奈地笑笑,接着,她又大方分享了情感重建的经验。
  “真正让我警醒的,是和老公的一次争吵。那次他很严厉地说,爸爸已经去世了,而我们还要生活!这才让我看清楚,我过分疑神疑鬼的行为,都是因为接受不了父亲已故的事实。但那次吵架之后,老公似乎也发现了问题根源所在。更多地抽时间陪我聊天,减轻我情感上的失落。渐渐地,我开始从丧亲的焦虑中脱离出来重新关注当下,甚至在老公的建议下培养新的兴趣,让自己重回正轨。”也就是说,当我们的生活在丧亲焦虑中迷失方向时,理性自省是最好的救助方式,而家人通情达理的关怀与体恤,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然,求助心理咨询师也是不错的途径,但千万别把自己置于无可奈何的无能境地,倾诉与沟通只是外界辅助,要真正重建生活,依靠的是自我的力量。
  
  创伤下的积极力量
  
  当我们意识到,这世界上与自己有最深厚的血肉和心理联结的父母,将再也无法在形体上与我们有接触,丧失感和遗弃感就会溢满内心。
  父母在时,无论是否常在我们身边,安全感一直都在。在外无论生活压力多大,遭遇多少挫折,回家看见最关心自己的父母,内心就有最大的靠山。父母一旦过世,内心的靠山彻底崩塌,无论我们这时是20岁还是40岁,都会被无家可归的仓皇感和孤独感吞噬,这种情感是爱情、友情等无法替代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伦理情感特别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丧亲所导致的悲痛会显得格外深重。而如果父母是意外离世(比如车祸、自杀等),对后代的影响无疑比自然死亡来得更剧烈。然而,生活在继续,每一次创伤,其实都在帮助我们寻求重建人生的积极力量。
  1.理性的内省力 从生命本质上去理解父母过世的不可避免性。理性地告诉自己,正如我们离世时不希望在世的亲人悲伤一样,去世的父母也不希望我们为此过度悲伤,而是希望看见我们更好地生活;
  2.不盲目逃避 在悲伤面前,有人会选择转移注意力如借酒浇愁、忘我工作企图消解悲伤感,或寻求亲人的代替物品寄托哀思,甚至干脆压抑自己的情感假装坚强。这些都是不可取的逃避行为,最终只会导致影响正常生活、叠加更多心理问题、压抑到一个临界点爆发得更深重等;
  3.居丧干预 父母去世前后尽量陪在他们身边,好比弥留之际的临终关怀、处理好父母的身后事,尽量少留遗憾。这些,都会令双方获得应有的心理安慰,也会在父母过世后,让我们的内心感觉更好受一些;
  4.家庭、社会的支持 找到值得信赖的亲友倾诉,或者在他们的陪同下,一起做一些仪式性的动作,来降低内心的孤独感和遗弃感。但要注意与之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避免对他们产生过分依赖,形成新的恶性循环。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由专业人士来陪伴我们走出这段人生的非常时期。
  
  
  
  测试:你的丧亲焦虑有多重
  1.晚上打电话回年迈的父母家,响铃许久都没有人听,
  你会:
  A.没事,爸妈大概是去邻居家串门了,晚一些再打一下看看;
  B.心里隐隐地担心,但又安慰自己说事情还没糟到那一步;
  C.立刻再回拨电话,或打电话给兄弟姐妹让他们也打电
  话回去看看。
  2.每年你有多长时间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A.距离父母住得很近,基本每个月都能见面;
  B.每年回去一趟,每次一周左右;
  C.工作太忙,很久都没有回去了。
  3.一个很心爱的东西不见了,找遍房间也没有见到,你会:
  A.不找了,先忙点别的吧,也许不久它自己就出现了;
  B.虽然有些郁闷,但是来回翻东西也累了,等明天再说吧;
  C.感到内心里像是被挖空了一块,如果不能找到,简直
  坐立不安。
  4.你对自己的人生现状有多满意?
  A.很满意,觉得一切都在按照我想要的方式顺利发展,
  每天都很有意义;
  B.还可以吧,反正就是像大多数人那样活着;
  C.不满意,总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5.你怎么看待死亡?
  A.生老病死,人之常事,每个人都有那一天,平常心就好;
  B.也许根本就不存在“死亡”这一说,那些人只是去了
  另一个时空而已;
  C.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好像离我挺遥远的。
  选A较多 你比较随遇而安,个性相对成熟,面对死亡焦虑比较能理性对待。你大概是个开朗外向、善于安排自己生活的人,较能平衡亲情与事业的关系。如果遇到父母离世,能很好地认识到这只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会带着感恩和祝福去为父母送行。甚至你还可能有余力在照顾好自己之余,去安慰其他悲伤的亲人们。
  建议:继续保持积极的心态,进一步完善自我,更加提升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
  选B较多 你对生活的态度有些随波逐流,认为没有必要投入太多精力去思考和规划人生。在生活中,你倾向于向周围人看齐,而这将给你带来一些隐隐的压力。父母离世会让你感到很悲伤,甚至感到丧失的焦虑,但程度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尤其你会习惯寻求外部的情感支持,那将一定程度上缓解你的焦虑感,使你能够度过那段非常时期。
  建议:多关注一些父母,与父母保持相互独立但又有健康联结的关系。
  选C较多 生活里的繁杂事务把你包围得水泄不通,以至于让你无暇去关注自我的需要。你大概是个目标感很强的
  人,有些完美主义倾向,你为自己设置了过高的理想自我,而这使你总有种莫名的焦虑感。你不能接受失去,也不能接受自己“不完美”,如果遇到父母离世,可能会激发你内在潜藏的某种情结,而引发一些情绪上的问题。
  建议:现在开始学习放下,学习聆听内心的声音。
其他文献
在那部著名的影片《初恋50次》里,患有短期记忆丧失症的女孩露西,每天都爱上同一个男人亨利。但现实里的“亨利”享受不到这样的美好:一位名叫埃伦的男人在妻子失忆后,千般努力只换来妻子爱上别人的结局。    失忆让人忘却伤痛,也让人忘却美好。47岁的埃伦原本有一个美满的三口之家,而自从三年前妻子瓦内萨发生车祸以后,他的幸福慢慢化为泡影——车祸抹去了瓦内萨所有记忆,除了女儿夏奇拉,她记不起任何人。这对曾经
期刊
即便只是个假婴儿,也让孩子饱受为人父母之苦。美国的生理课绝了。    新奇的生理课作业    女儿14岁,在西雅图念初三。一天她忽然很严肃地跟我说:妈妈,有件事我想和你谈谈。  原来是老师布置的生理课作业。有三个项目,可以任选其一,她选了带模拟婴儿的项目,想征求我的同意。她解释说模拟婴儿就是配上电子功能的假婴儿,基本具有真婴儿的功能。这个项目要求把小孩带回家,照看一天。看看女儿快与我齐头的个子,又
期刊
一场酒驾导致的车祸改变了沈丹的生活。丈夫被判无期徒刑,自己要靠卖房子和不停跳舞来付清巨额赔款。虽无辜, 但因“ 肇事者妻子”的身份,她必须担起所有责任。    新闻背景:2010年5月9日,男子陈家酒后超速驾车,在朝阳区永安路口违反交通信号,撞毁了一辆菲亚特两厢车后又撞上了一辆公交车。事故造成菲亚特车主陈伟宁及6岁女儿珠珠死亡,陈伟宁的妻子王辉重伤。  肇事者逃逸11小时后被警方逮捕,因认罪不积极
期刊
“一个人能做好他自己,就可以被称为英雄。平凡的人也可以成为英雄。一个承受巨大压力独自抚养几个孩子的战争遗孀,就是英雄。”——塔林戴维斯    2011年5月,25岁的美国战争遗孀塔林戴维斯(Taryn Davis),被网友们推上了“CNN2011年度英雄榜”。一个年轻的战争遗孀,为何被称为英雄?  四年前,塔林建立了美国首个非营利性战争遗孀组织——American WidowProject,将年轻
期刊
良好的第一印象、身体语言、赞美……可以让对方也如痴如醉地爱上你。而美妙的性爱,则是你们两心相许的最后一步。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我们越来越发现,爱情的发生是化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可以严格定义,而且可以精确计算。在成为一名人际沟通咨询师和培训师之前,我建立了一个叫做“两性课题”的研究机构,亲自主持它的研究工作,一做就是十年。工作中,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我揭示出人
期刊
所谓时间管理的乐趣,就是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时间, 使学习有效率,生活有规律,闲暇  时光有意义。    每对父母都深知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比如分配好工作和管孩子的时间就绝不会手忙脚乱。但有再棒的时间规划也毕竟精力有限,因而关注孩子自律的这一环节、让他们不论在假期还是平日都学会时间管理告别拖拉和磨蹭,不仅父母们能省心很多,孩子也能掌握更多的独立技能。    磨蹭孩子真磨人    日常生活中,总是经常遇
期刊
世界上没几个人能欣赏天使,不过还好,我们总能找得到不怕死的鸟人。    要分手就直说    李欣欣确切地知道,凡高躲她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把手术剪。  德国PRIMA牌,超强度钨碳钢,14厘米长,尖头,锋利,易用,完全贴合手感的人体工学,是每个外科医生都梦想拿在手中的利器。但那一天,李欣欣确确实实只是用它来分解一条两斤重的草鱼,再配上自己腌的泡椒和仔姜,准备给她认识了三个月的男友凡高,做一盆最美味的
期刊
“谁都不想成为小三,没有谁愿意做小三,也没有人希望自己心爱的人成为小三,走到这一步,是有不理性,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成分,但是感情,确实是没有办法问为什么,我只能说我们碰到了社会和道德底线的时候,只能去割舍。”  ——王功权    “再尴尬的事情也要面对。王琴建议并送我回到北京处理家里事情。目前我在家……我有错。请大家理解我们的压力,给我们一点安宁。”6月27日凌晨3时左右,王功权更新微  博。至此,
期刊
在家爱摆谱的男人,出门对谁都笑脸。别把家里人不当外人对待!    将军的嘴脸    结婚几年,小端就觉得自己没享受过几次丈夫的呵护。相反,奴隶变将军的嘴脸似乎从两个人躺一张床上就开始了,并且愈演愈烈,发展到一句话不对就翻脸发火的地步。有时小端狠狠地想,你个韩翔,是说不得先生啊,我喂大了你的肚腩,结果里面全装的火药!  这天7点韩翔还没回来,小端自个儿肚里的火蹭蹭往上蹿,对女儿和婆婆说:吃饭,不等了
期刊
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我们充分利用了每一天。    我的丈夫比我大35岁,比我们的儿子大60岁。有点讽刺的是,他的名字叫扬(译注:Young,在英语中与“年轻”是同一个词)。  如果你5年前问我想嫁个什么人,那么一位足以做我父亲的男人绝不会是我的选择。而现在我们就要庆祝我们的结婚4周年纪念日了。爱情是一种美妙而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的相识就是碰上就无法分开的那种。  在很多人看来,我们的婚姻有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