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实践积极性的好途径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以提高农村初中生语文实践积极性为指导思想,针对农村学校语文教学现实,大胆地进行了创新教育实践,摸索出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拓宽语文实践活动范围、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积极性等十个好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不断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限于篇幅,笔者先与大家分享四个方面。
  【关键词】三分钟小广播演讲;研学旅行;微信相册;班级小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新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质的一种教育要求。想要真正将该要求落实到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中,必须要确保教师教学模式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实践积极性予以探讨。
  一、坚持课前三分钟小广播演讲活动,展现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农村教师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给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语文学习氛围。农村学生不是不爱阅读、不爱说话吗?那好,课前三分钟小广播演讲活动,赶每个学生上讲台。按“1 1”组合(一名优生指导一名中差生)轮番上阵,事前准备好,在每堂语文课前三分钟,由一位学生进行口头演讲。学生可以绘自然风光、忆童年趣事、讲家庭亲情、报告最新国际国内新闻、说有趣笑话、诵优美诗词、讲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史故事等,不拘形式和内容。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还可组成师生评委,对演讲进行评定打分,记入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单。通过这种方式,促学生阅读,促学生观察,促学生倾听,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各项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上台当众演讲,培养了孩子胆量,展现了学生个性,在相互影响中会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以研学旅行为途径,感受自然和民间文化的熏陶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学生最熟悉的东西开始,老师以一颗敏感的心去叩开学生探究生活、自然、身边文化底蕴的心灵之门,让学生把缤纷多彩的现实内化为情感顿悟,把学语文与生活完美地相融合。农村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人文特色、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等,均是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的好素材,更是农村孩子情感归属的寄托。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等走出校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抱自然,到民间去采风。引导学生观察农村特有的景致,奇山、怪鸟、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桥、风雨中的小楼阁……引导学生体验农村丰富的生活,播种、收割、赶集、庙会、节庆、野炊……引导学生考察农村的民俗文化,从传统佳节到地方戏曲,从祖辈口传的典故传说到幼年传唱的童谣,清明节的感恩、端午的艾叶、春节的对联……让他们观察、审视、想象、思考,让他们发现、讲述、评论、交流,让他们写作。生活之美就蕴含在平凡之中。把这些独特的说写资源与个人内在感悟融会起来,让学生丰富思想,陶冶情感,提升文化素养。
  三、用微信相册记录美好瞬间,沟通亲情,激发情商,书写情怀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教学时代早已过去,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以微信为辅助平台,对学校语文教学能起到積极作用。周内在校学习期间,为预防学生学习分心,除特别开放时间,是应该禁用手机的。但周末等假期中,微信则是师生交流的第二课堂。利用微信,指导学生家庭作业,答疑解惑;利用微信,分享有关语文教学的图片、视频、音频、文献等资料,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更多语文知识。其实,微信对语文教学的辅助,更好的使用在于用微信相册记录美好瞬间,沟通亲情,激发情商,书写情怀,发表点赞,交流展示。笔者观察自己和周边同事的微信朋友圈,发现一个令人惊奇和振奋的事实。绝大多数“微粉”们,不分男女老少、文化层次高低,微信相册的主流是记录和点赞各自生活的美好瞬间、城乡各地的风土人情,分享充满哲理的诗词美文、风趣幽默的小故事……正印证了一句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微信中的正能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信相册,成了每个公民展示自己亮丽风采的名片。受此启发,我要求学生在假期中用手机拍摄生活中的闪光点,记录自己成长中的精彩瞬间,传至微信相册,并配以简洁的文字描述,分享给父母、老师和同学,同时相互间通过点赞、评论,促进交流和共同进步。这样做,既有利于亲情沟通,打开留守少年封闭的心灵,弥补他们缺失的家庭教育,更激发了学生的情商,调动他们从沉迷游戏与电视的不良消遣和懒散被动的读书状态中振奋起来,让他们乐于在广阔的生活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四、用班级小报展示学生书画作品和习作,激励学生对成功的追求
  “成功体验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指导学生的成功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而升华成功的目标,达到人人都主动争取成功,不断取得学习进步的目的。办好黑板报、学习专栏;更出彩的活动是成立学生报社,人人参与,分组轮流负责,自办小报半月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最主要的是展示学生优秀习作、日记和书画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我们对于书写不认真以及作文不用功的懒散学生进行鞭策,将他们的书写及习作手迹拍成照片,一并在小报上展示。利用展示手段,让汉字书写和学生日记成为开启学生心智之美的触发点。相信为了树立个人的风采,他们会改掉散漫的学风,认真读写,不断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在农村学校,我们要注意开拓语文实践途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活动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而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多年的教育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独有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更科学、更有效、更全面的汲取知识的营养。在课堂上,孩子们不再只是被动地听老师传授知识,而是每节课都能参与其中,她的翻转课堂,她的多媒体教学方法,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把握与深入浅出的巧思,对课堂气氛的适时调整,对授课节奏和学生情绪的掌控,都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英语教学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英语学习环境,因此,构建良好的大英语教学环境系统在目前的情势下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笔者认为。多通道构建英语学习环境主要可从课堂英语环境、学校英语环境和校外英语环境三方面进行营造和运用。    一、课堂英语环境的营造    1 营造融洽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肯尼思·切斯腾曾有这样的论述:“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
【摘要】《荷塘月色》是中国近代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所写的现代抒情性散文。的确,若是只看题目的话,很容易想成是一篇写景的  文章,但本文以浪漫主义气息的笔法来描绘墨色朦胧中的月下荷塘美景,却旨在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中表明心志,寄托着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批判,以及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向往,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关键词】月夜;荷花;寄情于景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幻  又是一年荷花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