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叠是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之一,如“听听、说说、仔仔细细”这些词分别由“听、说、仔细”重叠而成。重叠也是四川方言中重要的构词方式,而四川方言里的重叠构词方式与普通话里的构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描述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词语,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的异同。
关键词:四川方言;重叠;语法功能;语法意义
作者简介:刘文垚(1993.8-),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字。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2
四川方言里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重叠词的数量也很多。四川方言中的各种重词语的重叠形式多样,各类重叠詞语的数量极大,例如《四川方言词典》中AA式重叠词共收录160个,AA儿式重叠词63个,AAB式重叠词37个。很多重叠词在《四川方言词典》里未见收录。笔者来自四川宜宾筠连县,筠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灌赤片仁富小片。本文在对重叠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时,所涉及的用例来自《四川方言词典》和四川宜宾市筠连方言。本文使用的方言语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对自己母语的调查,所用例句均找当地人一一核对过。
朱德熙先生指出:“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异同;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四川方言中的重叠式形式多样,而且这样的重叠式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描写和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音特征、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并且比较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与普通话重叠的差异。
一、动词的重叠
动词的重叠形式问题,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重叠形式的讨论都是针对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类,鲜有涉及方言。四川方言的动词重叠与普通话的动词重叠有很大的差异。
AA式重叠
四川方言中单音节动词AA式重叠与普通话的有很大差别,普通话中动词重叠之后大部分仍然是动词,例如:
听听 尝尝 歇歇 管管 改改
这些单音节动词重叠以后,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果基式是上声字,第一个字变阳平。重叠之后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一些变化,与基式相比有短时、尝试或反复多次的意味。
四川方言里的动词重叠可以构成各种名词,例如:
夹——夹夹 撮——撮撮 舀——舀舀
铲——铲铲 刷——刷刷
扒——扒扒 围——围围 提——提提
垫——垫垫 罩——罩罩
拱——拱拱 杵——杵杵 怀——怀怀
浮——浮浮 吊——吊吊
以上重叠词的基式都是动词,这些动词重叠之后词性都发生了变化,大多成为名词。有的动词重叠之后成为名词,指向产生该动作的工具,如“夹夹、舀舀、盖盖”等。有的动词重叠之后成为名词,指向动作产生的结果。例如杵——杵杵、怀——怀怀。也有动词重叠成名词,指向具有该状态的事物,拱——拱拱、浮——浮浮等。如果基式不是阳平调,则重叠式的两个音节不变调。如果基式是阳平调,则第一个音节变阴平。例如:“围围、扒扒、提提”。变调的规则与普通话的重叠变调规则不同。
四川方言中也有一些动词重叠后成为形容词,例如,
耍——耍耍 端——端端 冒——冒冒
“耍”重叠之后变成了表示该动作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形容词“耍耍”——当成玩耍一样的,不当一回事的;“冒”表示在米饭、面条等上面劈头浇上?子、菜汤,“冒冒”形容东西装得冒尖。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问题,一直学术界研究比较热门的话题。普通话中的动词基式重叠之后还是动词,但是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如“看——看看、听——听听”,重叠式动词比基式的程度更轻。在四川方言中这种表示动作轻微,量小的词用“V 哈”例如(普通话——四川话):
看看——看哈 听听——听哈 说说——说哈 写写——写哈
称称——称哈 跑跑——跑哈 想想——想哈 擦擦——擦哈
ABAB式重叠和AABB式重叠
四川方言中双音节动词(AB)的重叠形式主要是ABAB 和AABB。这样的重叠式动词与普通话差别不大。例如:“休息休息、活动活动、商量商量”,普通话中后两个音节读轻声,四川方言中重叠式的四个音节与基式的读音相同。四川方言中也有少量AABB重叠式动词。例如:
补补联联 趱趱倒倒 挪挪 打打扮扮 指指戳戳
邀邀约约 商商量量 捏捏掐掐 偏偏倒倒 约约打打
这样的AABB式词语,有的是由双音节动词AB构成,例如:“打打扮扮、商商量量”。有的是由两个语素重叠。例如:“指指戳戳、约约打打。”这些AABB式重叠词有的是动词,例如:“补补联联、挪挪。”有的是形容词,如“打打扮扮、趱趱倒倒”。“商商量量”这个词语来自筠连方言,是一个形容词,作状语。例如:“你们商商量量地就把这个事解决了嘛,非要吵才得行吗?”
ABB式重叠
打摆摆 打趱趱 打堆堆 打哇哇 打转转 顶竿竿 起吊吊
四川方言中这样的ABB重叠式动词,多由AA重叠式名词加上动词构成。“摆摆”是名词,摆动的意思,“打摆摆”意思是摇摆不定;“竿竿”即竿子;“顶竿竿”意思是承担重任,挑起重担。四川筠连方言中还有很多这样的ABB式重叠动词。但是这些词都为儿童用语。例如:“赶街街 虫虫 开车车”。
二、名词的重叠
名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A式、ABB式、AAB式、AABB式,其中AA式在四川方言中数量最多。普通话的单音节名词重叠一般不作宾语,四川方言里的重叠式名词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例如:“盖盖坏了,重新买一个。/瓶瓶倒了,油全流出来了。/拿竿竿打下来。”四川方言里还有很多重叠式名词可以作定语,有的重叠式逐渐与名词固定,成为常用的词组。例如:吃偷偷食、吃洗洗酒、吃转转饭、赶耍耍场、打棒棒伙、浮仰仰水。 AA式重叠
普通话中的重叠式名词主要是亲属称谓,例如“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这类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第一个音节如果原来是上声,在重叠式里变为半上声。这一类重叠式的基式大都是粘着语素,四川方言中的AA式重叠名词数量多。例如:
竿——竿竿 棍——棍棍 灰——灰灰 底——底底 洞——洞洞
蒂——蒂蒂 点——点点 浆——浆浆 罐——罐罐 缸——缸缸
这一类重叠词有的由语素重叠而成,有的由词重叠构成。如果基式是阴平、上声、去声,则重叠式的两个音节与基式的音节相同。如果基式都是陽平调,则重叠式名词第二个音节要变读为阴平,第一音节不变。有一些重叠式名词在普通话中通常作“N 子”,如“竿子、棍子、罐子、笼子、林子”。
AA儿式重叠
四川方言里很多AA式重叠名词可以加上“儿”, AA儿式的重叠词,部分也可以变为AA式重叠词,且词义不变。例如:
钉钉儿 板板儿 豆豆儿 刀刀儿 凳凳儿
锤锤儿 带带儿 对对儿 飞飞儿 瓢瓢儿
三、形容词重叠
AA式重叠
淡——淡淡 瓜——瓜瓜 憨——憨憨 恍——恍恍 尖——尖尖
形容词重叠后词性发生了变化,大多为名词,例如:“有的仍然可以做名词。“瓜”作为形容词,意思是傻,“瓜瓜”是名词,意思是傻瓜。“恍”作为形容词意思是粗心大意、糊涂。“恍恍”是名词,意思是粗心大意的人、糊涂虫、傻瓜。
ABB式重叠
这类重叠词数量多,后两个音节大多读原来音调。例如:
诧乎乎 长梭梭 大董董 白端端 白蓬蓬 扯稀稀
活甩甩 黑耸耸 好生生 汗扎扎 热烙烙 齐扑扑
朱德熙先生提出“重叠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意义里都包含着一种量的观念在内”。四川方言中的这些形容词重叠式也存在这种量的观念。例如“白白生生、偏偏倒倒”比“白生、偏倒”的程度显得更轻。
四、量词重叠
量词重叠如:“个个、张张、本本”。四川方言里这一类重叠有的已经固定成为名词,能够单独作为句子成分,可以作主语、宾语等,如 “串串”一种四川特色食物,因成串的食用方式而得名;“双双”指双胞胎;“本本”指本子;“个个”指个子。
另外一类量词重叠后变成名词,多跟在名词后面具体指称某一事物,(花瓣瓣、蒜瓣瓣;洋芋坨坨、粉坨坨;纸条条;竹子节节)。这一类重叠词也可以单独作主语(瓣瓣都是完整的/条条都非常直)、补语(把蒜分成瓣瓣/把洋芋切成坨坨/把竹子砍成节节)。量词重叠后的两个音节与基式读音相同。普通话里的重叠式包含“每”的意思,“串串”指每一串,“本本”指每一本,“张张”指每一张。四川方言里也有这样的用法。重叠式量词可以修饰名词。例如:“本本书都是好书/个个人都很聪明”。重叠量词也可以离开名词,单独充任句子的主语,但是不能作宾语。例如:“张张都是新的/本本都是好书”。但是四川方言里重叠量词可以充当宾语。例如:(1)几年不见,他又长个个了。(2)他终于拿到本本了。
(3)大多四川人都喜欢吃串串。
因为这些量词重叠之后已经成为名词,所以在四川方言里名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些量词重叠式也可以充当该成分。这些重叠式也可以像名词一样可以加上儿话音,表示亲昵、细小的语法意义。例如:“对对儿 双双儿 条条儿”。加上儿话音之后的重叠词,第二个音节变读轻声。
五、结语
四川方言里还有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重叠式词语。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相对于基式其语音特征也会因为不同的重叠式而发生不同的变化。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也因为重叠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
[3]陈荟娟.汉语方言量词重叠的类型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6.
[4]王静.汉语重叠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
[5]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
[6]蒋众协.21世纪重叠问题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3.
[7]王娇娇.四川方言词汇的色彩意义[J].语文学刊,2013.
[8]易莉莎.四川筠连方言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四川方言;重叠;语法功能;语法意义
作者简介:刘文垚(1993.8-),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字。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2
四川方言里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重叠词的数量也很多。四川方言中的各种重词语的重叠形式多样,各类重叠詞语的数量极大,例如《四川方言词典》中AA式重叠词共收录160个,AA儿式重叠词63个,AAB式重叠词37个。很多重叠词在《四川方言词典》里未见收录。笔者来自四川宜宾筠连县,筠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灌赤片仁富小片。本文在对重叠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时,所涉及的用例来自《四川方言词典》和四川宜宾市筠连方言。本文使用的方言语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对自己母语的调查,所用例句均找当地人一一核对过。
朱德熙先生指出:“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异同;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四川方言中的重叠式形式多样,而且这样的重叠式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描写和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音特征、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并且比较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与普通话重叠的差异。
一、动词的重叠
动词的重叠形式问题,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这些重叠形式的讨论都是针对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类,鲜有涉及方言。四川方言的动词重叠与普通话的动词重叠有很大的差异。
AA式重叠
四川方言中单音节动词AA式重叠与普通话的有很大差别,普通话中动词重叠之后大部分仍然是动词,例如:
听听 尝尝 歇歇 管管 改改
这些单音节动词重叠以后,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果基式是上声字,第一个字变阳平。重叠之后表示的语法意义也有一些变化,与基式相比有短时、尝试或反复多次的意味。
四川方言里的动词重叠可以构成各种名词,例如:
夹——夹夹 撮——撮撮 舀——舀舀
铲——铲铲 刷——刷刷
扒——扒扒 围——围围 提——提提
垫——垫垫 罩——罩罩
拱——拱拱 杵——杵杵 怀——怀怀
浮——浮浮 吊——吊吊
以上重叠词的基式都是动词,这些动词重叠之后词性都发生了变化,大多成为名词。有的动词重叠之后成为名词,指向产生该动作的工具,如“夹夹、舀舀、盖盖”等。有的动词重叠之后成为名词,指向动作产生的结果。例如杵——杵杵、怀——怀怀。也有动词重叠成名词,指向具有该状态的事物,拱——拱拱、浮——浮浮等。如果基式不是阳平调,则重叠式的两个音节不变调。如果基式是阳平调,则第一个音节变阴平。例如:“围围、扒扒、提提”。变调的规则与普通话的重叠变调规则不同。
四川方言中也有一些动词重叠后成为形容词,例如,
耍——耍耍 端——端端 冒——冒冒
“耍”重叠之后变成了表示该动作发生时的心理状态形容词“耍耍”——当成玩耍一样的,不当一回事的;“冒”表示在米饭、面条等上面劈头浇上?子、菜汤,“冒冒”形容东西装得冒尖。
汉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问题,一直学术界研究比较热门的话题。普通话中的动词基式重叠之后还是动词,但是语法意义发生了变化,如“看——看看、听——听听”,重叠式动词比基式的程度更轻。在四川方言中这种表示动作轻微,量小的词用“V 哈”例如(普通话——四川话):
看看——看哈 听听——听哈 说说——说哈 写写——写哈
称称——称哈 跑跑——跑哈 想想——想哈 擦擦——擦哈
ABAB式重叠和AABB式重叠
四川方言中双音节动词(AB)的重叠形式主要是ABAB 和AABB。这样的重叠式动词与普通话差别不大。例如:“休息休息、活动活动、商量商量”,普通话中后两个音节读轻声,四川方言中重叠式的四个音节与基式的读音相同。四川方言中也有少量AABB重叠式动词。例如:
补补联联 趱趱倒倒 挪挪 打打扮扮 指指戳戳
邀邀约约 商商量量 捏捏掐掐 偏偏倒倒 约约打打
这样的AABB式词语,有的是由双音节动词AB构成,例如:“打打扮扮、商商量量”。有的是由两个语素重叠。例如:“指指戳戳、约约打打。”这些AABB式重叠词有的是动词,例如:“补补联联、挪挪。”有的是形容词,如“打打扮扮、趱趱倒倒”。“商商量量”这个词语来自筠连方言,是一个形容词,作状语。例如:“你们商商量量地就把这个事解决了嘛,非要吵才得行吗?”
ABB式重叠
打摆摆 打趱趱 打堆堆 打哇哇 打转转 顶竿竿 起吊吊
四川方言中这样的ABB重叠式动词,多由AA重叠式名词加上动词构成。“摆摆”是名词,摆动的意思,“打摆摆”意思是摇摆不定;“竿竿”即竿子;“顶竿竿”意思是承担重任,挑起重担。四川筠连方言中还有很多这样的ABB式重叠动词。但是这些词都为儿童用语。例如:“赶街街 虫虫 开车车”。
二、名词的重叠
名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AA式、ABB式、AAB式、AABB式,其中AA式在四川方言中数量最多。普通话的单音节名词重叠一般不作宾语,四川方言里的重叠式名词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例如:“盖盖坏了,重新买一个。/瓶瓶倒了,油全流出来了。/拿竿竿打下来。”四川方言里还有很多重叠式名词可以作定语,有的重叠式逐渐与名词固定,成为常用的词组。例如:吃偷偷食、吃洗洗酒、吃转转饭、赶耍耍场、打棒棒伙、浮仰仰水。 AA式重叠
普通话中的重叠式名词主要是亲属称谓,例如“爷爷、奶奶、叔叔、伯伯”这类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第一个音节如果原来是上声,在重叠式里变为半上声。这一类重叠式的基式大都是粘着语素,四川方言中的AA式重叠名词数量多。例如:
竿——竿竿 棍——棍棍 灰——灰灰 底——底底 洞——洞洞
蒂——蒂蒂 点——点点 浆——浆浆 罐——罐罐 缸——缸缸
这一类重叠词有的由语素重叠而成,有的由词重叠构成。如果基式是阴平、上声、去声,则重叠式的两个音节与基式的音节相同。如果基式都是陽平调,则重叠式名词第二个音节要变读为阴平,第一音节不变。有一些重叠式名词在普通话中通常作“N 子”,如“竿子、棍子、罐子、笼子、林子”。
AA儿式重叠
四川方言里很多AA式重叠名词可以加上“儿”, AA儿式的重叠词,部分也可以变为AA式重叠词,且词义不变。例如:
钉钉儿 板板儿 豆豆儿 刀刀儿 凳凳儿
锤锤儿 带带儿 对对儿 飞飞儿 瓢瓢儿
三、形容词重叠
AA式重叠
淡——淡淡 瓜——瓜瓜 憨——憨憨 恍——恍恍 尖——尖尖
形容词重叠后词性发生了变化,大多为名词,例如:“有的仍然可以做名词。“瓜”作为形容词,意思是傻,“瓜瓜”是名词,意思是傻瓜。“恍”作为形容词意思是粗心大意、糊涂。“恍恍”是名词,意思是粗心大意的人、糊涂虫、傻瓜。
ABB式重叠
这类重叠词数量多,后两个音节大多读原来音调。例如:
诧乎乎 长梭梭 大董董 白端端 白蓬蓬 扯稀稀
活甩甩 黑耸耸 好生生 汗扎扎 热烙烙 齐扑扑
朱德熙先生提出“重叠式状态形容词的语法意义里都包含着一种量的观念在内”。四川方言中的这些形容词重叠式也存在这种量的观念。例如“白白生生、偏偏倒倒”比“白生、偏倒”的程度显得更轻。
四、量词重叠
量词重叠如:“个个、张张、本本”。四川方言里这一类重叠有的已经固定成为名词,能够单独作为句子成分,可以作主语、宾语等,如 “串串”一种四川特色食物,因成串的食用方式而得名;“双双”指双胞胎;“本本”指本子;“个个”指个子。
另外一类量词重叠后变成名词,多跟在名词后面具体指称某一事物,(花瓣瓣、蒜瓣瓣;洋芋坨坨、粉坨坨;纸条条;竹子节节)。这一类重叠词也可以单独作主语(瓣瓣都是完整的/条条都非常直)、补语(把蒜分成瓣瓣/把洋芋切成坨坨/把竹子砍成节节)。量词重叠后的两个音节与基式读音相同。普通话里的重叠式包含“每”的意思,“串串”指每一串,“本本”指每一本,“张张”指每一张。四川方言里也有这样的用法。重叠式量词可以修饰名词。例如:“本本书都是好书/个个人都很聪明”。重叠量词也可以离开名词,单独充任句子的主语,但是不能作宾语。例如:“张张都是新的/本本都是好书”。但是四川方言里重叠量词可以充当宾语。例如:(1)几年不见,他又长个个了。(2)他终于拿到本本了。
(3)大多四川人都喜欢吃串串。
因为这些量词重叠之后已经成为名词,所以在四川方言里名词能充当的句子成分,这些量词重叠式也可以充当该成分。这些重叠式也可以像名词一样可以加上儿话音,表示亲昵、细小的语法意义。例如:“对对儿 双双儿 条条儿”。加上儿话音之后的重叠词,第二个音节变读轻声。
五、结语
四川方言里还有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重叠式词语。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多种多样,相对于基式其语音特征也会因为不同的重叠式而发生不同的变化。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也因为重叠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
[3]陈荟娟.汉语方言量词重叠的类型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6.
[4]王静.汉语重叠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
[5]刘月华.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J].中国语文,1983.
[6]蒋众协.21世纪重叠问题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2013.
[7]王娇娇.四川方言词汇的色彩意义[J].语文学刊,2013.
[8]易莉莎.四川筠连方言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