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一生中在一个领域里有所成就,尚且不易,而袁维学在诸多方面都有颇高的造诣,实属难能可贵。
袁维学1945年出生于江苏宿迁,196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长期在文化部外联局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他集作家、诗人、翻译家、书法家、外交官于一身。作为作家,他撰写了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灵鹫山——东晋高僧法显传奇》;作为诗人,他创作了《中华六十景》、《寄情清真国》、《泰国风情》等诗集;作为翻译家,他翻译出版了《悲哀世代》、《勇士》、《萨姬妲的爱与恨》、《真纳传》、《蜜月》等外国名著;作为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曾在泰国、韩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和中国美术馆展览,并出版了《袁维学书法集》等;作为外交官,他曾任中国驻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使馆文化参赞。他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就书法而言,袁维学自幼酷爱此门艺术,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他以行、草书见长。中国历代草书大家各具特色,张旭肥刚,怀素瘦硬,黄庭坚洒脱,王铎奇崛等等。他欲熔各家之长子一炉。其书法作品技法精熟,苍劲有力,潇洒自如,沉着痛快,豪放大气。他重视传统,但不拘泥古法;追求新意,但不提倡诡谲。功底扎实,熟谙传统法度,而又胸怀博大,从今人中汲取意趣,故能创新奇而不失源流,用古法而不乏新意。运笔疾缓交替,提按相间,鲜明的节奏感跃然纸上。他努力学习和研究古今中外书法的各种流派、各种书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力追“气、力、韵、神”合一的艺术境界。作品注重大的气势,而不拘小的枝节。在他的作品中,有传统色彩较浓的草、隶、篆、行书,有草书中融入其他书体的变体书,有较为夸张注重墨色的现代书。总之,能够运用的书法手段,他都尽收囊中,为己所用。流畅的线条,自然的布局,多变的墨色,鲜明的节奏,深厚的内涵,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
袁维学善于利用对立统一规律,根据结构需要,从一笔一画入手,线有粗细,点有肥瘦,笔有连断,锋有正侧,墨有润枯,字有大小,段有参差,篇有疏密,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其布局欹正相辅,错落有秩,谋篇平整均衡,跌宕起伏,充分调动疾涩、浓淡、润枯、重轻、抑扬、往复、向背、疏密、聚散、欹正等变化技巧,创作随机应变,字字有活力,篇篇有生机。
袁维学注重博采众长,汲取姊妹艺术的营养。他曾从抒展流美、旋转自如、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的芭蕾舞中;从配合协调、节奏鲜明的交响乐中;从令人心跳的惊险的杂技动作中;从写意画的大泼墨中领悟用笔用墨之法。他广泛涉猎知识,以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书法艺术内涵,使自己的艺术水平不断提升,故而书法作品呈现出变化多姿的态势。有人评其书法“如行云流水,畅达淋漓;似深山仙鹤,恬淡闲致”。笔者有诗赞曰:“线条粗细无始末,大起大落不做作。墨色濃淡浑一体,满纸龙蛇舞婆娑。”
袁维学1945年出生于江苏宿迁,1969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长期在文化部外联局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事业。他集作家、诗人、翻译家、书法家、外交官于一身。作为作家,他撰写了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灵鹫山——东晋高僧法显传奇》;作为诗人,他创作了《中华六十景》、《寄情清真国》、《泰国风情》等诗集;作为翻译家,他翻译出版了《悲哀世代》、《勇士》、《萨姬妲的爱与恨》、《真纳传》、《蜜月》等外国名著;作为书法家,其书法作品曾在泰国、韩国、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和中国美术馆展览,并出版了《袁维学书法集》等;作为外交官,他曾任中国驻泰国、巴基斯坦、菲律宾使馆文化参赞。他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就书法而言,袁维学自幼酷爱此门艺术,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他以行、草书见长。中国历代草书大家各具特色,张旭肥刚,怀素瘦硬,黄庭坚洒脱,王铎奇崛等等。他欲熔各家之长子一炉。其书法作品技法精熟,苍劲有力,潇洒自如,沉着痛快,豪放大气。他重视传统,但不拘泥古法;追求新意,但不提倡诡谲。功底扎实,熟谙传统法度,而又胸怀博大,从今人中汲取意趣,故能创新奇而不失源流,用古法而不乏新意。运笔疾缓交替,提按相间,鲜明的节奏感跃然纸上。他努力学习和研究古今中外书法的各种流派、各种书体,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力追“气、力、韵、神”合一的艺术境界。作品注重大的气势,而不拘小的枝节。在他的作品中,有传统色彩较浓的草、隶、篆、行书,有草书中融入其他书体的变体书,有较为夸张注重墨色的现代书。总之,能够运用的书法手段,他都尽收囊中,为己所用。流畅的线条,自然的布局,多变的墨色,鲜明的节奏,深厚的内涵,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
袁维学善于利用对立统一规律,根据结构需要,从一笔一画入手,线有粗细,点有肥瘦,笔有连断,锋有正侧,墨有润枯,字有大小,段有参差,篇有疏密,使整个作品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其布局欹正相辅,错落有秩,谋篇平整均衡,跌宕起伏,充分调动疾涩、浓淡、润枯、重轻、抑扬、往复、向背、疏密、聚散、欹正等变化技巧,创作随机应变,字字有活力,篇篇有生机。
袁维学注重博采众长,汲取姊妹艺术的营养。他曾从抒展流美、旋转自如、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的芭蕾舞中;从配合协调、节奏鲜明的交响乐中;从令人心跳的惊险的杂技动作中;从写意画的大泼墨中领悟用笔用墨之法。他广泛涉猎知识,以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书法艺术内涵,使自己的艺术水平不断提升,故而书法作品呈现出变化多姿的态势。有人评其书法“如行云流水,畅达淋漓;似深山仙鹤,恬淡闲致”。笔者有诗赞曰:“线条粗细无始末,大起大落不做作。墨色濃淡浑一体,满纸龙蛇舞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