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功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虽然他之前有被后世称为道家的赤松子、一成子、彭祖、容成子、王子乔等人,但因那时的道家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形成学派。老子始将他们的实践上升为理论,著有《道德经》一书,白此道家学说产生,并逐渐形成一个学派。后来《道德经》又被道教奉为经典,老子便被抬上开山祖师的宝座,而被人们称为李老君。
  《道德经》讲了许多气功理论,提出了“赤子”、“婴儿”之说。要求人们通过气功,保持其像“赤子”、“婴儿”那样朝气蓬勃的旺盛生机,使衰老的状态复归于“婴儿”、“赤子”,即所谓“返老还童”。他所说的“赤子”、“婴儿”,实质上是指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真气”。练气功就是练“真气”。真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少,逐渐失去活力,“赤子”、“婴儿”时期是真气旺盛的最佳状态。老子气功试图使人回复到这种状态,所以我们将老子气功称之为老子“赤子”功。
  本文对老子“赤子”功作原则提示,并据后人收集的老君功法作一简介。
  
  老子“赤子”的功法
  
  老子“赤子”功属静功,功法简单。现在气功意守入静的生理基础,已得到证实。上海市气功研究所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能代表人脑思维活动复杂性的客观指标。他们先让气功师静坐在椅子上,安置上头皮电极,并记录了10分钟他的脑电信号。然后气功师练功,再分别记录了10分钟他的功中和功后脑电信号,再将信号用脑电图放大,送入电子计算机,经过最新的“混沌理论”计算后,发现气功师在练功前后脑电片段的阶数变化存在着一种涨落。练功后,脑电吸引维数值,与深度麻醉相似。这意味着气功入静后,达到“排除杂念”的效果。这说明气功“入静”、“意守”是有其生理基础的,测定脑电信号,是反映这一生理变化的客观指标。
  练老子“赤子”功,重在入静,其要点如下:
  一是“道法自然”。练功时,要求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做作,全身自然放松。
  二是“无为而无不为”。练功时要做到“无为”,什么都不干,心理上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排除一切杂念;行为上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练功时“无为”,是为了成功后“无所不为”,即练好了功夫,能提高智力和工作能力。
  三是“致虚极,守静笃”。练功时要高度入静,虚怀若谷,集中意念,意守“玄牝之门”(即丹田)。这是老子功法的核心要点。
  四是“专气致柔”。练功时要调匀呼吸,使呼吸柔和均匀细长。
  五是“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坚持练功,持之以恒,就会使“真气”回复到婴儿时那样旺盛,那样朝气蓬勃,那样纯朴浑厚,即所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如此,就达到了练老子“赤子”功的目的。若练至上乘,也会出现某些特异功能。
  
  老君胎息法
  
  
  
  据宋《云笈七签·内丹》载:“老君日:人之不死,在于胎息矣。夜半时,日中前,自舒展脚手,拗脚咳嗽,长出气三两度即坐,握固摄心脐下。意想影人长三二寸,以息长吸,引来入口中,即闭,闭定勿咽,亦勿令出口。即于脐下合气作小点子,下之米大,如下数已尽,却还吸如前。初可数得三十二点子,渐可数百。若能至数千点子,此小胎息,为长生却老之数。”
  此所谓“握固”,即四指握住拇指的姿势。“摄心脐下”,即意守丹田。“拗脚咳嗽”,即双足趾朝上,咳嗽一声,以清除喉间的浊痰,保持气道通畅。“于脐下合气作小点子”,即意念回到脐下丹田,同时默数数字,如一粒粒的数米,数到气再也闭不住时(“下数已尽”),又如前呼吸。
  
  老君调气法
  
  据明《正统道藏·洞神部》第569册《太上老君养生诀》载:“取仰卧式,低枕,舒展双脚,双手握固,去身四五寸,两脚亦去四五寸。鼻微微引太阳气从鼻入,以意送此气通遍身体,即闭气至极,然后细细从口吐之,勿令耳闻吐气之声。夜半后二十四调之,鸡鸣时十八,平旦十二,日出十二,多调更佳。”
  所谓“二十四调之”,即以一息(一呼一吸)算一次,连做24次。
  据《太清服气口诀》载:“夜半元气始生时,舌掠齿上下,舐唇,以鼻纳气,口咽之三九止,则生气通流于百脉。”
  此功法有“除五脏疾,延年益寿”之功效。所谓“口咽之三九止”是指,吞下口中唾液,一口分3次咽下,3口则是9次。
  据《太上老君养生诀》载:“每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徐徐按捺两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谓吐故纳新。闭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手左右前后拓。取气时,意想太和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如地之受泽。若气通便觉腹中汩汩转动。久则身体润,面有光泽,耳目聪明,纳食有味,气力倍增,去诸疾。”
  
  [编辑:迟吴]
其他文献
1.定期到医院体检在经济发达国家,人们的保健意识很强,许多家庭都有私人医生,尽管身体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也会按时进行体检。因此,如果有肿瘤等不易发现的疾病就能够及时查出。而我国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只要身体没有不适,就不到医院体检。但是,一旦感觉有病以后,再到医院诊治,往往小病成了大病,可治之病成了不治之病。因此,为了确保身体健康,我们要改变没有病就不去医院的习惯,定期到医院做体检,做到防患于
我今年91岁,可谓九十初度。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能活这么大岁数。眼下精气神特别好,思维一点不差,吃饭饭香,睡觉觉甜,自行车照骑,跳舞一两个小时不累。体检查下来基本没病。老龄委给了我一个“全国健康老人”的荣誉称号。拿过金灿灿的证书和奖章,看看证书上“金寿高”三个字,我就像做梦一般,心想,是不是小时父母给我起的这个名字好啊!  当然,这是调侃之语。我幼时家贫,缺吃少穿,名字再好听,养的还是瘦骨伶仃。是共
小暑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
当一套带着浓浓墨香的《农民卫生保健丛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我眼前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像一位刚刚分娩的母亲看着自己的婴儿一般。这套书从选题策划到付梓出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作为该套书的副主编及特约编辑,我全程参与了丛书的策划、论证、审稿、编辑加工及整体设计。我清楚地看到,这16本书300多万字中,饱含了以主编马智老师为首的编委会十余位专家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凝结着参与审读、编辑加工及装帧设
生活中,性是爱的生命信息,能使情绪紧张、生理无序的状态消除。性是灵与肉的结合,对很多病症都有意想不到的缓解和抑制作用。性生活可以治病并不是天方夜谭,美好的性爱,对疾病的缓解和抑制具有不可估量的魔力。  症状一:皮肤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粉刺、暗斑等皮肤病。整个办公室就数你脸色最晦暗,你为此苦恼不堪。  性的介入:适度的性爱会加速血液循环,均衡新陈代谢,让皮肤光洁细嫩,并起到防治皮肤病的作用。  症状二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所以,“芒种”
一些人睡觉流口水,大家可能以为只是不雅的问题,但医生提醒,成年人睡觉流口水,其实是脾胃功能不好的一个身体反应。25岁的张先生总为一件事感到尴尬:他有睡觉流口水的情况,他的衣肩和枕巾总有异味。张先生对此很苦恼,有时即使只是在办公室打个盹,嘴角都会有唾液流出。张先生担心是否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现代医学认为,当患口腔黏膜炎症以及神经麻痹、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时,因唾液分泌过多或吞咽障碍所致者,为病理
自古德艺双馨的书法家,皆寿高慧敏,胸怀坦荡,柳公权便是其中较典型的一位。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享年88岁,这在当时“人活七十古来稀”的社会环境中算是高寿了。柳公权得这么长的寿限,与他一生从事书法创研有着很大的关系。  待人和书艺并善。柳公权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业绩,长期致力于经学,工诗文,通音律,才艺出类拔萃。他在仕途上淡然如水,在人生的历程中以正直的人格,将高
被人称为“植物学活百科全书”的国际著名植物学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崇基学院资深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荣誉高级研究员胡秀英教授今年已102岁高龄,但身体依然十分健康。参加学术会议时,她侃侃而谈,头脑清晰,条理分明,反应敏捷,毫无倦容。前几年在广西考察苏铁植物时,她还谢绝了别人的扶助,健步爬上到40度斜坡的山上。百岁以后,她依然上山下坡,身手敏捷。那么,胡老的长寿有什么秘诀呢?身体健康是胡老
“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毋需意守,循环如常”这十六个字是空劲气功整套功法的精髓。空劲气功是整体修炼的功法,是一门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上乘功法,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大道的功法,是中华民族气功事业中的瑰宝。其中,马步站桩功法,不论年龄、性别,不拘泥于身体强弱,不用意念,不出偏差,人人均可练习。再者,由于功法简单,便于操作,易于掌握,疗效显著。  我有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接触到空劲气功,并潜心加以修炼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