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期待拍出更美的镜头

来源 :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w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小学西宁810000
  摘要:随着音乐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的观摩日渐增多。以下是我在平时参与音乐教学研讨的过程中抓拍的几组“镜头”,在此和音乐教师们共同欣赏思考。
  镜头花絮:
  ①节奏的选择合适吗?
  前不久,听了小学三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噢,苏珊娜》,基于此歌欢快的特点,歌曲本应是××××|×× ××∣的节奏音型,而老师在教唱时却编配为0× 0×∣0× 0×∣节奏,造成与原音乐的流畅性情绪大相径庭不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节拍强弱规律中领会了错误的概念。
  ②三连音可以这样弹吗?
  在音乐课上,由于一些教学内容的需要,经常看到教师要弹、唱或者拍击三连音节奏,而发现问题较多的是三连音唱、奏得不准确。
  ③柯尔文手势标准吗?
  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在教授歌曲时是运用了柯达伊教学法中柯尔文手势,想以此来帮助学生体会音程空间感及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和音准。但有点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对该教学法没有深入研究,只是随心所欲地做着没有音高标准的手势。
  分析反思:
  我们要找出问题、澄清认识。关于学科综合,我结合新课改以来的音乐教学实践,得出这样的启示:基于以音乐为本的总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总和;提升音乐教学境界的综合。那种“肥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的学科综合是违背音乐教学规律的,音乐教师应当加以避免。
  关键词:音乐课;镜头花絮;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5-0126-02
  
  随着音乐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的观摩日多。以下是我在平时参与音乐教学研讨的过程中抓拍的几组“镜头”,在此和音乐教师们共同欣赏思考。
  
  1.镜头花絮
  
  1.1节奏的选择合适吗?
  前不久,听了小学三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噢,苏珊娜》,此歌全曲共六个乐句,其中三个乐句是完全相同的,另两个乐句仅是在句尾的落音上稍作变化,整个曲调中五个乐句都是重复第一乐句轻快、流畅的音乐主题,仅在歌曲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对比乐句,它是前半句节奏的拉宽,切分节奏的运用在情绪和旋律的色彩上起到了变化,把歌曲推向高潮,点明了“朋友”这一主题情感的表现。后半句又回到了主题音调上,使单一的音乐主题在不断反复之中呈现出跌宕起伏,好像在倾诉着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新课程之所以将其选入教材,一是让学生初涉弱拍起的旋律,二是让学生在简单朴素的音符变化中体味,享受到音乐美。基于此歌欢快的特点,歌曲本应是×× ××|×× ××∣的节奏音型,而老师在教唱时却编配为0× 0×∣0× 0×∣节奏,造成与原音乐的流畅性情绪大相径庭不说,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理解节拍强弱规律中领会了错误的概念。也许,出现这种原则性的问题,原因诸多,可能老师的音乐素养不够,可能钻研教材重难点欠缺,但是教师对音乐的基本材料关注不够,对歌曲的句法和韵律体味不深,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1.2三连音可以这样弹吗?
  在音乐课上,由于一些教学内容的需要,经常看到教师要弹、唱或者拍击三连音节奏,而发现问题较多的是三连音唱、奏得不准确。
  如《国歌》的前奏中第五小节555 555是连续两拍的三连音,而有些音乐教师却弹成
  555或555的节奏,实在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另一处节奏的错误是歌曲结束前的乐句“冒着敌人炮火”中将划线处的三连音教唱成切分音节奏或“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当然也相去甚远了。这反映出部分音乐教师的节奏感较为薄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笔者还见一位音乐教师给学生训练三连音时,将三连音孤立的拍击后让学生模仿,由于缺少前后拍子的对照与平衡,当学生熟练后把三连音放进整小节的音乐中,却出现了三连音过于紧缩,致使乐句的拍子明显不统一,可这时想改却为时已晚,因为学生已经形成了这种节奏的定势。
  1.3柯尔文手势标准吗。
  记得曾听过一位音乐教师教四年级舒勃特的《摇篮曲》,客观地说,无论是教师的课前导入、课件的演示效果,还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师生的互动等环节都做得生动有序。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在教授歌曲时是运用了柯达伊教学法中柯尔文手势,想以此来帮助学生体会音程空间感及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和音准。但有点遗憾的是,这位教师对该教学法没有深入研究,只是随心所欲地做着没有音高标准的手势,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一个sol音上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音高位置,或在腰部,或在胸前,还有时到了眉前。如此这般,怎么谈得上让学生体会音程空间感与调式音级的倾向性,乃至于训练学生的音准呢?所以,我想说,该教师想用的这种教学法的念头不错,但首先要谙熟。这种手势包括的七种不同的姿势,通过在空间中所处的高低不同位置,各自代表着音阶中的一个唱名,显示出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高低关系。该手势在自己身体的正前方做,便于自己能看到。在单旋律时,通常用右手做;在二声部时,也可用双手同时做出两种手势,用来表示不同声部的音高;节奏较疏的复调三声部训练中,也可用双手轮流指导。Do的手势大约在腰部位置,la大约在眼睛位置,其余类推。
  
  2.分析反思
  
  以上几组镜头涉及课堂中知识领域的音乐基本要素问题,它直接影响到音乐表现的准确性,是教师实施音乐审美教学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有时的音乐教学则反映出音乐与相关文化以及学科综合的问题,它是教师能有效地拓展音乐课堂内涵、传承多元音乐文化的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当然,音乐教学中的类似镜头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此处就不一一举例。而关注这些镜头,就是关注音乐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师的音乐教学行为。透析以上音乐教学镜头我们发现,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一些音乐教师考虑更多的是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这样做也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但是不能因为关注了这些,就忽视了教学过程中某些知识和技能的准确性,忽视了相关学科的逻辑性和多元性文化的严谨性。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凸显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兼顾知识与技能——这是当代“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它提倡将音乐的学习回归生活世界,在“音乐教育生活化,生活自然化”的情景下体验音乐学习的快乐,领略音乐的美。面对新课标的这一变化(与以往教学大纲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相比较),部分音乐教师存在两种理解:或认为《标准》对知识与技能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降低了要求,导致传授了错误的知识与技能;或认为要淡化知识与技能,因而在碰到知识与技能时,想教又不敢教,使得原本就模糊的东西也不愿再去探个究竟了。可以说,以上三个镜头正是这两种理解的结果。因而我们要找出问题、澄清认识。关于学科综合,我结合新课改以来的音乐教学实践,得出这样的启示:基于以音乐为本的总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总和;提升音乐教学境界的综合。那种“肥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的学科综合是违背音乐教学规律的,音乐教师应当加以避免。
  其实,音乐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就像音乐欣赏中的音乐本位一样,其重要性在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中是不可动摇的,而相关的文化素养就是音乐能力这株树干上的枝和叶,它们之间融会贯通,不可分割。要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当作音乐教师一生的功课。只有认识到这一点,音乐教师才可能更好地驾驭教学,有的放矢。
  另外,音乐教师除了平日要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和人文学科的综合素质外,一定要有“反思”意识——对音乐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教学反思”被称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能力成长的核心因素。上文几组教学镜头中的问题其实并不可怕,也不是不可避免。音乐教学经验的长期积累固然重要,而教师缺乏课后的教学反思更是问题的症结之一。如果在每一堂课后进行及时、客观和理性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纰漏,对症下药,或者虚心向同行和专家请教,或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弄清是非,那么我们的音乐教师就会在传承音乐与文化的教学实践中感受更多的快乐和成功,我们的音乐课就会收获更多的笑容和春风,当我们面对学生时也就会多一些欣慰,少一些遗憾。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音乐教学的镜头拍得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不自杀协议,是咨询师或者心理辅导老师与来访者共同签订的关于来访者在生活中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时,不采取自杀自残等消极应对方式,而是主动向咨询师或心理辅导老师求助的一种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大港是一块古老而年轻的土 地。这里有大海留下的贝壳堤和古 沉船。河流冲击与大海的退却所形 成的平原,留下了蛮荒,也留下了 丰富的资源。新中国成立后,隆隆 的钻机搅动了这片
如果我们确认以生活为原型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对现实会产生反作用的话,我们就应当 对影视艺术通过叙事方式所“建构”的婚姻关系进行必要的分析,就应当对这些以“虚拟” 的方
随着时代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国船舶建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监造要求。论文依次对船舶建造阶段技术的管理认识、船舶船体建造阶段的监造管理认
摘要:本文针对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变化,对建立声乐课程的合作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围绕声乐课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评估、教师等几个因素进行理论与实践性的思考,期望为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等学校声乐 教学改革 实践    The college musicology(teacher educates) the vocal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