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股中间肌1例
【机 构】
:
215104 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215104 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215104 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215104 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手外科,2151
【出 处】
: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发表日期】
:
2017年22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容积CT增强扫描观察活体状态下胃结肠静脉干及其属支的解剖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7例、女67例,年龄19~75岁,平均50.5岁。所有受检者行腹部CT三期增强扫描,容积重建门静脉期图像。观察胃结肠静脉干位置、走行,测量胃结肠静脉干长度、管径;观察胃结肠静脉干各属支的分型、走行以及胰十二
目的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探讨合理缩小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手术路径操作范围。方法采集15例成人尸头标本CT和MRI影像数据构建岩骨和后颅窝的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在颅盖中选取乳突尖部为乙状窦前入路的开颅标志点,在颅底中选择颈静脉结节前缘为目标显露区的标志点,以开颅和显露标志点连线为轴线作出直径为2 cm的圆柱状模拟乙状窦前入路手术路径,再缩小圆柱直径至1 cm进行微创化设计;观察和测量微创化前后手术
目的利用MSCT扫描图像观察正常下胫腓联合的形态以及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为临床精确诊断下胫腓联合分离提供解剖学依据及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2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45例行双踝CT检查的单侧踝关节外伤患者的健侧踝关节影像资料。取距离胫距关节面9~11 mm的水平位CT扫描图像分析下胫腓联合形态,并测量胫腓骨中心距离、胫腓骨间隙宽度及胫腓骨前缘距离,分析各组参数的统
目的探讨不同受伤机制Pilon骨折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的影像学特点,将病例分为内翻、外翻、背伸、跖屈和垂直压缩5种损伤类型,其中内翻型18例、外翻型15例、背伸型12例、跖屈型10例、垂直压缩型9例。采用后内侧入路6例、前正中入路9例、前外侧入路12例、后外侧入路18例、前内侧入路19例,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重建加翻修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9月江西省进贤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59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31例,年龄78~95岁。均采用2枚克氏针加钢丝环扎技术重建股骨大粗隆结构,翻修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术后随访观察关节假体和大粗隆愈合等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疗
目的总结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分别以"膝关节""前外侧韧带""前外侧关节囊""Segond骨折"为关键词,检索1980年1月—2015年10月与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力学及其损伤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有关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前外侧韧带近端起源于股骨外侧髁腘肌腱止点附近,远端止于Gerdy结节外侧,经组织学
目的阐述肩袖损伤的解剖学研究进展,为肩袖损伤的临床预防、治疗和康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以"肩袖损伤" "冈上肌" "肩峰下间隙" "肩胛盂"等为中文关键词,和以"rotator cuff injury" "supraspinatus" "sub-acromial space" "scapular glenoid"等为英文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14年12月以前有关肩袖损伤
目的总结MRI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研究进展。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以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磁共振成像为关键词,检索1990年1月—2016年3月有关HC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MRI技术种类丰富,可进行平扫、增强扫描和各种功能成像,通过监测水扩散、血供、代谢和血氧水平等
目的探讨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患者基底动脉发育情况及其血流流速在后循环缺血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经1.5 T或3.0 T MRA证实为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住院患者40例为观察组,以头晕等症状门诊就诊、头颅MRA显示无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且基底动脉发育正常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实验对象的基底动脉直径在MRA原始图像上使用MR扫描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