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和对策制定为研究的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结构、招生规模、培养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整理。首先,理清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其次,分析这些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第三,针对在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高校看到了这一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陆陆续续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成都文理学院作为新时代的民办高校,致力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下属二级学院体育学院于2011年开始调研市场需求,着手准备休闲体育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于2012年形成申报材料向教育部申请休闲体育专业,获得批准后,2013年首次面向全国范围招生,截至本研究启动时,已经有四届在校学生。经过四年为一个周期的教学运转,2017年6月将送走首届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在这四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正视和解决将直接影响着休闲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作者作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师,也是专业申报和培养方案的制定者之一,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拟将通过本文研究来发现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出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对今后如何促进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并为其他同等高校申报、建设、改革、发展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以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办公室获取关于专业申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师资概况、教学运行日志、学生考试试卷、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资料,并结合从国务院办公厅网站、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上获取的关于休闲、社会休闲、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得到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会议记录、会议决策、红头文件、专家访谈记录、学生访谈记录等进行逻辑学分析和整理,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深入总结提炼。
3.访谈法
通过与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休闲体育系主任、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师及休闲体育系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学生等进行有关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获取关于本研究的重要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
1.培养目标
成都文理学院在申报休闲体育专业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市场的需求和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将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休闲运动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能够胜任运动与休闲娱乐活动的指导与教授,具有对大众健身、社区体育的咨询指导、健身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并能在休闲娱乐俱乐部、大型游乐场、旅游部门、体育局、学校、社区、电视台、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各种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上述培养目标中,虽然提出了符合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目标,但是并不具有针对性,目标过于空旷,没能体现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特色。
2.课程结构
从培养计划上可以看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三个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有所区别,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共性太大,没能很好的体现分了学科方向以后,学生在学习的内容和培养的目标上的差异性,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户外运动方向的课程应加大户外内容的课程比例,比如:登山、探险、溯溪、速降、滑雪等;而体育产业方向的课程应加大理论课程的开课比例,比如: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经济学、体育经济人、体育新闻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体育舞蹈方向的课程应以舞蹈内为主,增加行课的时间,让选择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加深入一些。
3.师资状况
体育产业的兴起使得全社会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那么高学历、高职称、高级别的体育教师和专家成为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24人,外聘教师5人,主要承担8000人公共体育教学任务和300人休闲体育专业教学任务,分析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总人数远远达不到专业教学的要求,具体从年龄、学历、职称进行分析后,发现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调查显示一是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年龄在30—40岁之间,呈现年轻化;二是教师的学历结构,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相对来说缺少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三是教师的职称大多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达到总人数的69%,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目前处于空白状,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
4.招生状况
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2013年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截至目前,共有四届在校学生,其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情况如下:2013级招录30人,实录29人、2014级招录100人,实录92人、2015级招录120人,实录110人、2016级招录96人,实录96人;反应了成都文理学院近四届学生的招生录取情况,基本上达到95%以上,情况较好,从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来看,这样的规模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层面可以适当扩大招生規模。 (二)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
一方面,要充分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指向,有针对性的设置培养目标。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就业。
另一方面,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要把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要把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适应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优化课程结构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学生四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不能在以后所从事的休闲体育产业中得以运用,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就应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如果课程的设置和构成不能结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就会导致培养的目标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那么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显现休闲体育专业的特色性、符合休闲体育市场的课程,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设置。(2)对与细分的休闲体育学科方向,要根据方向的指向性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3)加强与市场对接,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编写一些观点和理论都比较新颖的教材体系。
3.增强师资力量
体育学院现有教师24名,主要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组成,在现有师资情况下要想改变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提升专业建设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对现有专业教师定期培训休闲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至少保证在休闲体育理念上的先进性。(2)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一些休闲体育行业协会、休闲体育研究会、休闲体育俱乐部、休闲体育企业等的交流学习。(3)有针对性的培养少数理论性较强的青年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4.完善场馆设施
现有的场馆设施在满足休闲体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一些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场馆设施的要求。比如,羽毛球专业教学对场地要求较高,需要无风无障碍的室内场地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跆拳道教学要求学生光脚进行,也必须有室内专业场馆。针对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学校应适当规划建设一些场馆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这也是专业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前提。
5.扩大招生规模
成都文理学院在此时应当认清市场的需求指向,适当的扩大招生的规模,以适应休闲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的措施:(1)加大休闲专业宣传的力度,突出办学的特色和理念。(2)完善招生的渠道,扩大招生宣传的影响力。(3)将就业和招生紧密结合,用数据说明办学的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于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贯彻的不到位。
2.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可行性、针对性,没有很好的把课程设置与休闲体育市场充分结合。
3.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教师人数和学生规模不成正比,教师学历、职称集中于某一级别,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4.成都文理学院场馆设施缺乏,不能保证休闲体育专业教学的需要,制约了休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5.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招生规模过小,不能适应未来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建议
1.要充分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指向,有针对性的设置培养目标。要把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适应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显现休闲体育专业的特色性、符合休闲体育市场的课程,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设置。对与细分的休闲体育学科方向,要根据方向的指向性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
3.对现有专业教师定期培训休闲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至少保证在休闲体育理念上的先进性。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一些休闲体育行业协会、休闲体育研究会、休闲体育俱乐部、休闲体育企业等的交流学习。有针对性的培养少数理论性较强的青年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4.针对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学校应适当规划建设一些场馆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
5.加大休闲专业宣传的力度,突出办学的特色和理念。完善招生的渠道,扩大招生宣传的影响力。将就业和招生紧密结合,用数据说明办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保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探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5):122-123.
[2]张振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9):52-52.
[3]张广飞.高校公共体育课考试方法的初步探讨[D].湖南大学,2015.
[4]潘凌云.论终身体育观念的构建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 (6):57-59.
[5]邱君芳,王威.普通高校體育考试改革新探[J].华商,2008 (14):83-83.
关键词: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高校看到了这一社会需求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陆陆续续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成都文理学院作为新时代的民办高校,致力于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下属二级学院体育学院于2011年开始调研市场需求,着手准备休闲体育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并于2012年形成申报材料向教育部申请休闲体育专业,获得批准后,2013年首次面向全国范围招生,截至本研究启动时,已经有四届在校学生。经过四年为一个周期的教学运转,2017年6月将送走首届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在这四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正视和解决将直接影响着休闲体育专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作者作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师,也是专业申报和培养方案的制定者之一,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拟将通过本文研究来发现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出影响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并对今后如何促进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并为其他同等高校申报、建设、改革、发展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本研究以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办公室获取关于专业申报、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师资概况、教学运行日志、学生考试试卷、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资料,并结合从国务院办公厅网站、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上获取的关于休闲、社会休闲、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得到本文研究所需要的理论知识。
2.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会议记录、会议决策、红头文件、专家访谈记录、学生访谈记录等进行逻辑学分析和整理,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深入总结提炼。
3.访谈法
通过与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休闲体育系主任、休闲体育专业课程教师及休闲体育系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学生等进行有关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获取关于本研究的重要材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现状与问题
1.培养目标
成都文理学院在申报休闲体育专业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市场的需求和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将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备休闲运动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能够胜任运动与休闲娱乐活动的指导与教授,具有对大众健身、社区体育的咨询指导、健身活动组织与管理能力,并能在休闲娱乐俱乐部、大型游乐场、旅游部门、体育局、学校、社区、电视台、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各种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上述培养目标中,虽然提出了符合社会和自身发展的目标,但是并不具有针对性,目标过于空旷,没能体现办学的特色和优势,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特色。
2.课程结构
从培养计划上可以看出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三个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有所区别,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共性太大,没能很好的体现分了学科方向以后,学生在学习的内容和培养的目标上的差异性,课程的设置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创新性。户外运动方向的课程应加大户外内容的课程比例,比如:登山、探险、溯溪、速降、滑雪等;而体育产业方向的课程应加大理论课程的开课比例,比如: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经济学、体育经济人、体育新闻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体育舞蹈方向的课程应以舞蹈内为主,增加行课的时间,让选择体育舞蹈方向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加深入一些。
3.师资状况
体育产业的兴起使得全社会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那么高学历、高职称、高级别的体育教师和专家成为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24人,外聘教师5人,主要承担8000人公共体育教学任务和300人休闲体育专业教学任务,分析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教师总人数远远达不到专业教学的要求,具体从年龄、学历、职称进行分析后,发现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调查显示一是成都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教师的年龄结构,普遍年龄在30—40岁之间,呈现年轻化;二是教师的学历结构,主要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相对来说缺少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三是教师的职称大多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达到总人数的69%,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目前处于空白状,职称结构严重不合理。
4.招生状况
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2013年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截至目前,共有四届在校学生,其招生人数和实际录取情况如下:2013级招录30人,实录29人、2014级招录100人,实录92人、2015级招录120人,实录110人、2016级招录96人,实录96人;反应了成都文理学院近四届学生的招生录取情况,基本上达到95%以上,情况较好,从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和趋势来看,这样的规模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学校层面可以适当扩大招生規模。 (二)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建设的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
一方面,要充分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指向,有针对性的设置培养目标。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就业。
另一方面,在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要把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要把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适应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优化课程结构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安排,学生四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能不能在以后所从事的休闲体育产业中得以运用,在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就应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如果课程的设置和构成不能结合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就会导致培养的目标不符合社会的需要,那么在设置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显现休闲体育专业的特色性、符合休闲体育市场的课程,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设置。(2)对与细分的休闲体育学科方向,要根据方向的指向性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3)加强与市场对接,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并根据市场的需求编写一些观点和理论都比较新颖的教材体系。
3.增强师资力量
体育学院现有教师24名,主要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组成,在现有师资情况下要想改变休闲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和提升专业建设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对现有专业教师定期培训休闲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至少保证在休闲体育理念上的先进性。(2)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一些休闲体育行业协会、休闲体育研究会、休闲体育俱乐部、休闲体育企业等的交流学习。(3)有针对性的培养少数理论性较强的青年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4.完善场馆设施
现有的场馆设施在满足休闲体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一些实践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场馆设施的要求。比如,羽毛球专业教学对场地要求较高,需要无风无障碍的室内场地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跆拳道教学要求学生光脚进行,也必须有室内专业场馆。针对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学校应适当规划建设一些场馆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这也是专业教学质量得以保障的重要前提。
5.扩大招生规模
成都文理学院在此时应当认清市场的需求指向,适当的扩大招生的规模,以适应休闲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的措施:(1)加大休闲专业宣传的力度,突出办学的特色和理念。(2)完善招生的渠道,扩大招生宣传的影响力。(3)将就业和招生紧密结合,用数据说明办学的质量。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于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理念贯彻的不到位。
2.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可行性、针对性,没有很好的把课程设置与休闲体育市场充分结合。
3.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教师人数和学生规模不成正比,教师学历、职称集中于某一级别,不利于学科的发展。
4.成都文理学院场馆设施缺乏,不能保证休闲体育专业教学的需要,制约了休闲体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5.成都文理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招生规模过小,不能适应未来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建议
1.要充分调研市场,分析市场对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指向,有针对性的设置培养目标。要把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适应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结合,以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2.显现休闲体育专业的特色性、符合休闲体育市场的课程,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进行设置。对与细分的休闲体育学科方向,要根据方向的指向性设置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
3.对现有专业教师定期培训休闲体育专业理论知识,至少保证在休闲体育理念上的先进性。加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是一些休闲体育行业协会、休闲体育研究会、休闲体育俱乐部、休闲体育企业等的交流学习。有针对性的培养少数理论性较强的青年教师,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4.针对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学校应适当规划建设一些场馆来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
5.加大休闲专业宣传的力度,突出办学的特色和理念。完善招生的渠道,扩大招生宣传的影响力。将就业和招生紧密结合,用数据说明办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保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探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5):122-123.
[2]张振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试评价体系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 (9):52-52.
[3]张广飞.高校公共体育课考试方法的初步探讨[D].湖南大学,2015.
[4]潘凌云.论终身体育观念的构建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 (6):57-59.
[5]邱君芳,王威.普通高校體育考试改革新探[J].华商,2008 (14):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