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汉代医简相关论文
《武威汉代医简》是东汉早期的医药简牍,其中论及痹证有13枚,所用方药对现代临床治疗仍有较大参考价值.本文结合案例阐述运用《武......
就学界对于《武威汉代医简》“白密”的争议,系统考查了武威汉代医简、本草及相关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白密”产于西......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发生的疼痛,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的疼痛。其疼痛为阵一发性或持续性,多出......
介绍了由甘肃省中医院李盛华、张延昌主编、2013年12月由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研究集成》一书.本书编著者将1972年......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部成书于东汉早期的汉代医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医药学原始文物之一,客观地反映了汉代的医药水平。《武威......
1972年甘肃省武威县出土的汉代简牍,包括2种竹简和1种木牍,由隶书和章草2种字体书写,竹简分别编联,木牍未曾编联,具体内容可分医方......
1972年出土的第9、10两简有“五(疒夅)”及“石(疒夅)”、“血(疒夅)”、“膏(疒夅)”、“泔(疒夅)”的记载.就其病名与症状的描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探讨武威汉代医简中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可能机理.方法:将72例RA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的方......
对于风湿病的治疗,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队伍都在对风湿类疾病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其中中医学以其疗效高、副作用小、治疗方法......
文章介绍了《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治疗风湿病等疾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武威汉代医简》组方用药方小药精、表里兼顾、寒热并用、......
针对痛风目前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病例,对武威汉代医简所载古方中药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进行了临床观察,得到古......
介绍1972年在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汉代医简”40年来,有关《武威汉代医简》临床价值的探讨;临床治疗风温病、肾结石、支气管炎、糖......
文章从文献考究角度,对比分析了武威汉代医简与《伤寒杂病论》相关理论、方药之间的相似性,进一步论证了武威汉代医简的出土,对探......
文章结合临床验例,介绍了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所载治疗痹证方药:治伤寒逐风方、治鲁氏青行解解腹方、治东海白......
是于一九七二年在甘肃省武威地区早滩坡汉墓中出土的医药简,共计九十二枚:这批简牍是迄今为止西北地区出土的医药简中数量最多内涵......
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地带兴修水利工程时,在一座东汉土圹墓中发现了92枚医药简牍,称之为“武威汉代医简”(以下简称“医简”)。这......
祛寒逐风合剂是以 1 972年由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中“伤寒逐风方”为基础方配制而成的中药制剂 ,供临床使用。方中有制附片、川......
我省是“中华医学之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的故里,敦煌医学和武威汉代医简蜚声中外。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当归、党参、黄芪、......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批中医药方的出土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的中医方剂情况。文章分析了这批医简中的四则药方的药理,并与时代......
主要讨论五组竹简,认为前三组竹简并不能够确定为同一部分的简文,将它们编联在一起不适宜,应该分别释读,单独排列;第四组竹简所脱......
目的:挖掘分析武威汉代医简研究现状,以促进甘肃省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方法:使用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选择主题词“武威医简”或“......
《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情况大体上反映了东汉时期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基本情况。文章以许慎的“六书”说为依据,兼用孙雍长先生关于汉......
张延昌主任医师是甘肃省名老中医,从事风湿病中医药治疗和研究三十余年。他潜心研究《武威汉代医简》,挖掘古医籍的精髓,古方今用,融会......
【关键词】武威汉代医简;“治东海白水侯所奏方”;风湿病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
期刊
武威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部,历史悠久,建置较早,早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着.相传古代分为九州,今武威地属雍州.公元前121......
梳理1972年武威汉代医简出土后的研究成果,从文字词语的释读校正研究、医学理论及临床医学研究和与其他出土及传世文献的比较研究......
武威汉代医简是我国医药文献的瑰宝,其与随后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张家山医药简等开创了医药文献研究的新局面。自1972年武威汉代......
<正> 1972年在甘肃武威县旱滩坡发现的汉代医药简牍,发表十多年来,很多学者做了研究,取得了成绩。但原释文中有数例应补正校释,现......
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是一部在1972年由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的汉代竹、木简牍医书,载有可辨识的药方36......
武威汉代医简是1972年出土于甘肃武威的汉代医简,共有医学简牍92枚,其内容涉及内、外、妇、儿、针灸等多个学科,其中论及痹证的有13枚......
文章通过考查武威汉代医简的用字来探询这些字的音韵情况,提出东汉时期牙音和舌音有一定关系,因此东汉可能已有复辅音;清音、浊音......
我国民间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外治法,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以碥石为针的外治法,随着火的应用,人们逐步体会到了局部取暖可以缓解、消除......
中外学者关于《武威汉代医简》第42—43简“行解”一语之理解,归纳起来有三种:一是王辉之“通过散步排泄寒热邪毒”说,二是杜勇之“汉......
本文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所载痹证方药简、牍文作了整理,并将近年来《医简》所载痹证方药的临床运用作了总结。......
武威汉代医简是1972年11月在甘肃省武威市旱滩坡一座墓葬里出土,共有医药简牍92枚,是一部古老而完整的医药方书。武威汉代医简和《......
文章介绍了武威汉代医简内容及其与《伤寒杂病论》的联系,并从扩展药物种类、创立方药剂型、辨证肇始,以及首提活血化瘀治法、博采众......
在甘肃省武威柏树乡下五畦村旱滩坡发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药简牍92枚,其中记载各科方剂3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针灸......
【正】 《居延汉简甲编》中载录了为数不多的医药简犊。这些简牍虽然比较零乱,且多数已残断漫漶,但我们如果把它们都罗列出来,加以......
武威柏树乡下五畦村旱滩坡发现的东汉墓葬中,清理出医药简牍92枚,其中记载各科方剂30多个,涉及内科、外科、骨伤科、五官科、针灸科等......
武威汉代医简形成于东汉早期,是珍贵的医药学著作,也是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史料,在寒字、词汇、语法及辞书编纂等方面均有其不可替代的......
回顾总结了武威汉代医简自1972年出土40年来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有武威汉代医简出土简介;武威汉代医简出土的历史意义及其医学价值......
目的:观察《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
期刊
1972年11月甘肃省武威县柏树公社下五畦大队在旱滩坡兴修水利工程时,发现一处汉墓.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保护下,由武威县文化馆、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