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地质学”的案例式教学方法探讨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学生反映在“数学地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抽象性强,难度大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式教学 方法,从易到难,结合地质应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激情,让他们主动融入教学探讨过程,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创新意识,在行业地质院校的“数学地质”教学中有一定效果。
  [关键词] 案例式;数学地质;专业应用;学习信心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82-02
  “数学地质学”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1],当前在地质学科的很多领域和行业中都涉及到应用,在我校,是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等专业的 专业课程,在高年级选修,也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课程。
  一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总结和学生的反馈,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前期的地质专业课程大都以描述性为主,强调经验,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教材中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过程[2],有些教 材中本身存在表达不清楚之处,因而学生由开始的激情高涨逐渐產生畏难情绪,最后逐步放弃;由理论和到实践,需要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设计功底,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利用常用软 件都感觉存在困难,更不能妄谈程序设计;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地质问题时,需要重复调整各类方法或者参数,以便适合假设检验,并对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同学们通常只愿意进行一次试验,而不愿意进行多次对比研究,存在普遍的畏难和退缩情绪;最后,由于大四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即使出勤也不认真思考。上述问题是导致该课程教学效果不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 案例式教学讨论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拟用案例式教学讨论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中以案例为导向,从应用入手,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学结合讨论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前期以实践带动理论的理解和软件操作、程序设计,后期可结合毕业设计,深入对理论模型的讨论和改进,从而极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改革思路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科特点,设计了以下案例教学。
  1 首先介绍数学地质的成就、发展的经典案例
  以便让同学们产生兴趣,感性认识到地学由定性走向定量的可能性和必然性[3]。如 1840 年,英国地质学家 C.莱尹尔(Lyell)运用统计的方法,根据近代海洋生物的相对含量[数学地质]把第三纪地层中的生物种属与现代海生生物种属对比,成功地对第三纪地层作进一步划分;利用趋势面分析,揭示煤层底板构造的分布和类型。另外,加入地质统计学在煤炭储量,煤层气储量计算中的运用案例。 同时,介绍最近国际地质大会的研究成果,以引领同学们在地质知识上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前沿,重点介绍多重分形理论和三维地质模拟的原理及其成功应用案例。 接下的课程,用案例引导教学。
  2 回归分析教学案例
  问题提出:在某煤矿的若干个样本中,经测试得到每个样本中的灰分含量和容重,获得一系列数据,要求分析灰分与容重的关系[4]。问题分析:对于该问题是解决两个地质变量间的联系,首先将已知数据点投影到平面坐标系上,选择一元回归的数学模型:y=af(x)+ b 。讲述解题思路和推导过程,利用最小二乘求解系数,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探讨解法,完成推导过程。然后讲述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方法和回归方程的预测意义。结果分析利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 趋势面分析教学案例
  问题提出:根据若干钻孔,获取某煤层底板标高数据( xi, yi, zi)进行趋势面分析,以便揭示地下构造特征。首先让同学们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引起他们探究欲望,利用软件引导操作过程,在讨论之后讲解趋势面分析的数学模型和基本原理,理解噪声、背景和异常的联系。再结合趋势面的拟合度及趋势面方程的显著性检验,讲述趋势面模型选择方法。然后在趋势图和剩余图上分别解释底板构造分布,并与实际勘探资料进行对比。 如果结果不理想,可能还需要多次试验过程,以调整趋势面的拟合次数。最后,要求学生分析讨论趋势面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4 聚类分析
  问题提出:很多地质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聚类分析,例如地层对比、化探数据处理、构造分析、岩性归类、勘探对比等,应用广泛。实例:我校地质系在二年级“地质 填图”实习中,师生测得 4 条断层的几何要素(倾向,倾角,破碎带宽度,水平断距,具体数据略),试分析这 4 条断层之间的异同程度和内在联系。首先让学生们认识到每个断层是一个样本,每个样本是由四个特征构成的一个向量,要度量它们之间的联系,需要计算它们“距离”。因此引出相似性度量的各类方法,指出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讲述点群归并的两种方法,不同组别利用不同归并方法得到聚类谱系图,然后结合地质背景分析 4 条断层之间的联系,既有利于理解填图区的地质背景,又增强了数学地质的直观理解和作用。
  5 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有两类判别和多类判别两种,其判别准则各不相同,其中前者易于理解和操作,后者相对复杂。以后者为例,提出问题:某煤矿开采 16、18、19 三个煤层,矿井掘进时遇到一层煤无法确定归属,从而影响掘进工作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该煤层对比问题,取已知煤层和该煤层煤样若干,化验出 S,Al2O5,C2O 三种成分含量(具体数据略)的数据,要求利用这些数据判别该煤层的归属。先让学生查阅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讲述多类判别的数学模型,结合该具体数据,逐步推导解题过程,使得深切理会数学原理并融会贯 通。最后判别结果进行地质分析和讨论。
  6 因子分析教学案例
  该教学环节是一个难点,学生对主成分分析尚且好接受,一旦进入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就出现混淆现象,需要分别利用三个案例分别完成教学引导,然后留出时间进行对比和回顾。对于主成分的案例,利用文献[5]展示。对于因子分析,利用文献[6]讲述基本过程和应用。对应分析的实例通过文献[7]展开。这些应用案例容易理解,相应的地质 解释也易于与专业知识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渴望学习基本原理。最后及时把这三种方法的原理和差别对比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   7 有序地质变量分割
  该案例[8]利用多元数据为对象,以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原理和计算过程:以某地区第四系钻孔中重矿物分析资料为例,按等间隔取样 16 个,分析得到 12 个主要变量(重矿物含量),要求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地层划分。接着讲述有序样品的最优分割原理,提出段直径的度量公式,建立段直径矩阵,以最优二分割,讲述最优三分割,以三分割为基础,开展最优四分割,直到预计的分割段数。根据分割结果,解释地层划分的合理性,利用分组讨论完成。 当然,数学地质的内容很多不可能一一列举,无论何种方法,一定要利用案例入手,先应用,再模型,充分调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初步学会利用数学地质方法解决地质问题。
  总之,通过对“数学地质”案例式教学的尝试,发现:学生创新能力潜力是无穷的,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激发他们的斗志[9]。具体而言,(1)通过介绍学科前沿,拓展专业视野,激发科学热情。(2) 改进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加教学吸引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操作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从被迫学到 比着学。 (3)将应用实例化,把理论实用化,从易到难,让学生认识到該课程的实用价值、 理论意义,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增加实践机会,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愉快地得到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参考文献
  [1]罗德江.数学地质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75-76.
  [2]尹艳树,尹太举. 《数学地质》 的教学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9):123-124.
  [3]赵鹏大.继往开来要再接再厉[J].为发展我国数字地球科学做出更大的努力[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20(6):4-7.
  [4]杨永国.数学地质[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5]刘爱疆,左烈,等.主成分分析法在碳酸盐岩岩性识别中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34(2):192-196.
  [6]张海,何明友,等.地质因子分析在寻找成矿地球化学信息及构造推断方面的应用[J].矿物学报,2009(148):579-580.
  [7]张彦波.对应分析在地质学中的应用[J].科学通报,1979(22):1036-1040.
  [8]曹志猛,赵中省.有序最优分割法在地层划分中的应用[J].地层学杂志,1991,15(4):316-320.
  [9]刘静.“数学地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10(2):87-8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开展大学生资助评选工作中,探索建立一套便于操作的可行性量化评选细则,进一步规范各项资助评选工作,激励受资助学生,鼓励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达到变“资助学生”为“奖励学生”的育人效果,使“资助育人”工作成为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资助育人;量化考核;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在翻转课堂的“导学视频”和慕课的“微视频”架构中展开,从教学观念、教学意识方面着手实现课堂教学的意识互动。翻转课堂和慕课的方法,可以把理论知识和意识互动密切联系起来,可以打破以往课堂教学不重视意识互动的片面性,克服以往课堂教学只注重具体教学活动而不注重实际效果的局限,把握专题教学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方法;意识互动;翻转课堂;慕课(MOOC)
目的:通过调查和深入访谈了解住院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现况水平,分析影响住院新生儿父母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优化住院新生儿出院准备流程和方案,提高住院新生儿父母出院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