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熨斗达人 收藏记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396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没有电的年代,古人怎样熨烫衣服呢?我国两千多年前烫衣服的熨斗长什么样?明、清两代最流行的熨斗啥模样?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举办的一场别具特色的古代熨斗收藏展,可能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案。
  
  展览的主题定名为“百樵古韵——古代熨斗收藏展”,是朝天宫古玩市场筹划举办的“金陵民间收藏文化系列特色展”中的第一场,展出从汉代到民国期间各种款型熨斗120余个。这些熨斗都是南京藏家曹恒达提供,他玩熨斗20余年,收藏的古代熨斗有200多个,还被国内青铜器鉴定专家王立军送外号“金陵熨斗大王”。
  这一排排的熨斗,有的像一把长柄的平底煎锅,有的像雕刻精致的小汤锅,模样十分沧桑古旧。这些熨斗的材质除了铜的,还有铁质和描金的,而且还有专门熨领口、袖口的,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称奇。藏品中最大的一个直径18厘米,重3.5公斤,最小的直径7厘米,重240克。
  据悉,熨斗最初在商代发明时是被当做一种刑具使用,专门用来烫人的皮肤。到了秦末汉初,其功能才定型于熨烫衣服并一直流行至今。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形呈圆腹、宽口沿,有长柄。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斗”。古人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火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樵斗”的。
  淘得西汉龙首柄青铜熨斗
  “这些熨斗摆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国熨斗的演变史。”今年60岁出头的曹老说起自己收藏的熨斗滔滔不绝。20多年前,曹老无意间从朋友家里看到一个断柄的、类似于“水舀子”的青铜器,他找了专家来鉴定这个物件,最后专家告诉他,这是个汉代的熨斗。这下子可让曹老兴奋了,原来古代老祖宗们就使用熨斗了,从此他就将熨斗列入重点收藏对象。后来,曹老又在收藏市场上发现了一些这样的青铜熨斗,许多卖家并不知道这就是老熨斗,只当是普通的“大铜勺”卖给了他。
  曹老说,1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朝天宫古玩市场“鬼市”上淘宝时,发现了一个西汉时期的龙首柄青铜熨斗。曹老说,这个熨斗小巧玲珑、工艺精美,手柄上精心雕琢了两个龙头,连接龙头的铜柄中间巧妙设计了隔热功能,使用者可以用手直接握住而不会被烫伤。虽然距今有两千多年,但手柄上的纹饰依然清晰可辨,非常罕见。据说这应该属于西汉时期王侯级别的官员家中使用物品。
  “太令人心动了,见到它当时我就迈不开步了”,曹老说,当时卖主开价很高,少一分都不卖,一心想把宝贝拿下的曹老与卖家软磨硬泡,连续奋战了好几天,最终谈妥以1.2万元价格成交。如今这件被戏称为“熨斗至尊”的藏品成为他的看家宝贝。
  三次走进“华豫之门”
  曹老说,年轻时他就开始收藏冷门的东西,像筷筒、熨斗之类收藏品的数量都在100个以上。几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青铜器鉴定专家王立军。王立军平时跟其他人介绍时,都会在曹老的姓名前加上“金陵熨斗大王”,久而久之,曹老在圈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在王立军的推荐之下,曹老还先后三次走进河南卫视“华豫之门”的演播室,每次献出的宝贝都会让现场的专家赞叹不已。
  见识多了,曹老成了熨斗收藏的专家。他说,早期的古熨斗为了防止手被烫伤,在熨斗后部接口处嵌接着木柄。明代后的熨斗形状就有了质的变化,浇铸技术更高,造型特别美观、大气,有龙头形、官帽状、菱花沿口,美不胜收。到了民国时期,式样已经有现代电熨斗的雏形了,使用起来更科学、更实用、更环保。材质选择上明代以前大多采用水红铜,清代和民国则多数使用黄铜。
  曹老说,古熨斗多数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和西南部。两者在工艺和材质上有着显著的不同。东部江浙一带的古熨斗较笨重,而云南、广西桂林一带的分量轻,材质薄,在雕工造型上较为美观,价格自然也比较昂贵。
其他文献
在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广场前,有一雕像:戴着眼镜,浓浓的书卷气;胸前挂着望远镜,目视远方,充满军人气息。  他,就是吉林省第一位省委书记魏拯民,牺牲时年仅32岁。  带着崇敬,我们一行到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寻访有关魏拯民的故事。  书生胸怀救国梦  在吉林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展厅内,挂有一张魏拯民年轻时的照片。在金日成的回忆录中记载:魏拯民的外貌更像一个大学教员,若不是闹革命,他很可能为科学研究著书
期刊
近日,从扬州市客管部门获悉,扬州从将取消公交优惠的户籍要求,只要年满70周岁的老人,都可办理免费乘坐公交车“敬老卡”;60周岁~69周岁的,可办理五折优惠乘车“老年卡”。
期刊
相对于空巢综合征老人的郁郁寡欢和大多数老年人相对沉闷的生活,一群五六十岁的“媚皮族”活出了崭新的色彩。他们在孩子离开身边之后,热衷于接触新鲜事物,学习最新的科技,喜爱远足,甚至愿意在奢侈品上进行消费。  “媚皮族”是Mappie的音译,Mappie是mature(成熟的),affluent(富裕的),pioneering(开创性的)首字母合成词,用来形容社会上正在  崛起的一部分五六十岁、仍然活跃
期刊
78岁高龄的蒋思付老人,为让更多的人感受象棋的乐趣,制作了非常特别的象棋图案,并配上英语和部分少数民族语言辅以说明,不识汉字的人也可以“看图下棋”。  热爱象棋的蒋大爷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自以为象棋下得不错,主动向老人“挑战”,结果被蒋大爷杀了个“一败涂地”。  蒋大爷6岁时就会下象棋。年轻时曾去过祖国西部开荒造田,在建设兵团工作了近40年,工作以后因忙于事业,很少有时间摆弄他心爱的象棋。198
期刊
翡翠成为“疯狂的石头”不只是电影里的桥段了。近日曝光的“天价”翡翠交易链,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展露:从游资不断推高缅甸的翡翠原石开盘价,到进口国内加工,再到终端销售商惜售,每一个环节都持续加码。不论是资本的炒作,还是价值的回归,如果手中有优质翡翠,意味着这些石头已经在闷声帮你保值增值。长沙的方先生就是翡翠升值的获益者。  10年涨5000倍,藏家乐翻  最近翡翠涨了,长沙玩收藏10多年的方先生很是得
期刊
焦作市恩村年近七旬的老人李世勇苦练10余年,自创“刚柔并济功”,能够轻松缩身穿上3岁孩童衣服,被当地誉为奇人。  近日我们拜访了这位高人。只见眨眼功夫,李世勇便能穿上一件三岁小孩的衣服,而且还能系上扣子。最神奇的是,他还能将5个易拉罐空罐一个一个相继塞进衣服里。衣服安然无恙不说,李世勇也没有一丝痛苦的表情,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没有丝毫挤迫感。在场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连连惊呼。  表演完这个穿孩童衣
期刊
在贫瘠的太行山深处,一位失去双脚的退伍老兵连续10年无私种树,将荒山装扮得郁郁葱葱……  马三小,这位来自河北省井陉县的62岁退伍伤残老兵,凭着军人特有的坚强毅力,在山沟里数十年如一日“爬行”植树增绿,演绎着震撼却又真实的“士兵突击”。  无脚老兵深山默默植树  马三小每天早晨5点起床,收拾停当后出发上山,遇有陡峭的上坡或下坡时,马三小就把假肢取下,双手着地匍匐前行。到达目的地后,马三小拿出随身携
期刊
晨运高难度  潘佑遵每天早上7点30分送孙女上幼儿园后便来到共和小区的大街上做早操、耍太极拳。集体项目完毕,她便独自走进大院,利用健身器材开始单人训练。全程半小时的高难动作,在街坊眼中形同表演。  她曾一口气爬上一根3米高的铁竿,下地后还不忘“抱怨”:“小区的这根爬竿太矮了,那边广铁一小的才足够高,所以我常到学校里爬。”  离开大院后,老太太意犹未尽,便走到隔壁院子里荡秋千,只见摆幅越荡越大,最后
期刊
人在进入暮年以后,从心理到生理上均会发生许多变化。要进行老年人房间的装饰陈设设计,首先要了解这些变化和老年人的特点。为适应这些变化,老年的居室应该做哪些特殊的布置和装饰?  装修要“安静”  老年人的一大特点是好静。对居家最基本的要求是门窗、墙壁隔音效果好,不受外界影响,要比较安静。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一般都有体质下降,有的还患有老年性疾病。即使是有些音量较小的音乐,对一些老年人来说也是“噪音”
期刊
在海阳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学校工厂,有一位80岁的老人,用一把世上独一无二的乐器,传唱着抗战歌曲,他就是姜从今老人。  花白的头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沧桑的面容镌刻着无比的坚毅,朴素的歌声讲述着战争的硝烟。     姜从今老人1946年入伍,1983年离休,在部队和地方长期从事文教工作。经历了战争烽火洗礼的姜从今老人,离休后为了不让流传胶东的抗战歌曲失传,历时10余年,行程1万公里,搜集海阳抗日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