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初高中学习衔接之桥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十年时间,之前还有四年初中语文的教学经验,特殊的教学经历让我对现在初高中语文学习差异之大以及做好初高中学习衔接工作困难之巨都有着深刻的认识。我所任教的学校近几年十分重视高一语文预科教育,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产生出许多问题,在此我想结合自己近两年从事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实践,就语文预科教育的价值定位及实施方法谈一谈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权当抛砖引玉。
   一、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基本概念
   “预科教育”原指新生在进入大学专业学习前需接受的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即将开始的高校的学习。笔者引入这一概念,是指在高一新生在正式开始高中语文学习之前接受的一种短期教育,这里所说的短期是相对于高中完整学段而言,实际上是一个相当长的阶段,要从军训开学前一直延续到高一第一学期甚至高一全学年结束。这样的教育旨在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阶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做好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必要性
   每当接手高一语文教学工作时,常有一些语文学习发生滑坡的学生向我发出这样的疑问:以前初中时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到了高中后突然感到自己的语文基础差?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无所适从?我想,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初高中语文在教材教学目标、知识点、体例与呈现方式以及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
   1.从教材教学目标看,高中较之初中更高更难。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而根据高中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和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2.从教材知识点要求看,高中较之初中更深更繁。以阅读为例,初中语文新课标规定要“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效果。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并“进行阐述、评价和质疑”。不难看出,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已由初中的理解层次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特别要求重视文本,以期“文本对话”能深入读者内心世界。
   3.从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看,高中较之初中更丰富更自由。虽然苏教版的初高中教材都以栏目的形式组织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栏目名称,但初中多为浅易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而高中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篇幅较长,其中不乏艰深难懂的议论文特别是文艺类论文,且文言文比例较大,从而大大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三、实施高一语文预科教育的有效策略
   要切实做好高一语文预科教育,必须抓住关键点与着力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面有关初高中语文学习诸多差异的分析并结合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高一新生进行指导。
   首先,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初高中语文学习的梯度变化。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差异,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达成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当然,对于理论水准尚浅的高一新生,我们不宜就《课程标准》进行空洞的说教,最好结合某篇课文对《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目标进行具体而生动的解读。在此笔者觉得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教者不能只一味强调初高中语文的差异,更不能夸大高中语文相比初中语文的难度,而应该注意异中求同,例如高中课程目标中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内部就体现了初高中的目标衔接,就决定了初高中语文教学是不可割舍的。再说,语文学科课程不像其他课程那样有严密的体系,这既是语文学科的弱点,但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方面而言,反而成了一个有利因素。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压力。
   其次,重视语文知识教学,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语文虽然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
   再次,关注学生情感,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张志公老先生曾强调说:“要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结合起来。”既然教育教学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就要重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绪和心理变化。虽说,语文学习的内容无外乎那几项,但初高中语文教材、知识的衔接还是有一个比较高的台阶存在的,所以,学生接受时还是有难度的,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注重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教学中把语文基本训练搞活,让学生在轻松和愉快的心境中迸发学习热情,领会知识,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总是集中精力,主动探索,因此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法激趣,培养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科的兴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
期刊
刚刚送走一届毕业生,新的一届又来了。今年带复读班,肯定有一些我上年教过的学生。马上就要开学了,这一级学生我该怎么教,暑假高考前的一幕又出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是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晚自习辅导了,一想到自己教了三年的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心情非常的沉重。但接下来同学们接二连三询问的问题,让我原本沉重的心更加沉重了。再过几天这些学生就将坐在高考的考场了,是不是每门功课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呢?那我们就看看他们问的是
期刊
我们经常会在各样的语文教学法中去探索选择,有时会注重框架结构的教学法,有时会注重自我构建式的教学法,有时又会注重讨论启发式的教学法,还有更多。针对具体的课文,恰到好处的教学策略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又知道各式的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尽管老师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是积极的,学生还是会在学习中陷入一种思维的混沌之中,也容易陷入到一种情感的空荡之中,于是学生渐渐失去了对语文的感触能力,他们开始厌倦
期刊
我们现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教育活动,同样的教材、教法,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使在同龄人中间,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一、什么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  (一)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在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它标志着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般
期刊
高尔基称语言为“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文章的外表。好文章的语言,或清新隽永,如畅饮清泉;或幽默灵巧,似观赏小品;或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学生的作文语言首先要通顺,在云烟顺畅的基础上让作文的语言亮起来,即语言鲜活有文采,这是每隔学生都渴求的。学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到老师印象分的评判。作为阅卷老师,我有深切的体会,指导学生作文时除指导他们积累生活素
期刊
在当前形势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来执行。从以前实践经验来分析,教师自身的素养能否与课程改革的步伐一致,从根本上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对这一崭新的课题时,要认真领会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参加各种教师理论培训,同时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完善自身的教学行为。   一、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期刊
这天上午,我班的一位男生林的家长来到学校,说他的儿子可能在谈恋爱。这位家长非常着急,他说:“如果孩子陷入感情的漩涡,非影响他的成绩不可。”看到家长这个样子,我赶忙说:“你千万别着急,你儿子在校表现还是不错的。我没有发现他有早恋的情况。”  送走家长后,我想难道这个学生真的早恋了吗?如果是真的,那的确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于是,我留心观察,经常有意在课间到班级随便走走看看。有一次,我忽然发现有一名叫静
期刊
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相整合,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一、阅读教学  《沁园春·雪》是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写的一篇气吞山河的名篇,既有词所固有的辞藻华美、尽情铺排、比喻生动、想象瑰丽、夸张奇特的特点,又能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以形象而精确的语言,赞美了祖国的
期刊
批语是随笔写作的延伸。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的随笔写好批语。批语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许多学生反映:发下随笔之后,他们最想看的是批语;他们认真写随笔,也常常是希望看到老师的批语。其实随笔批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所触及的,不仅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融合着对鲜活生命的关注,对稚嫩灵魂的雕塑。那么,随笔批语有哪些作用?老师又该怎样为学生写随笔批语呢?  一、随笔批语的作用  1.能激发学生的写
期刊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这是我在公开课上声情并茂为全班学生、全校老师朗诵的舒婷的《致橡树》一文。   是的,从秦观的《鹊桥仙》到舒婷的《致橡树》,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古今中外描写爱题材的优秀诗篇,语言精美,情感真挚,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挚热的,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