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设计丰富多彩的“言”“意”互转的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寻语言的意义和文化的感悟。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比较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想象性阅读和拓展性阅读等活动,有助于把课上出“语文的味道、文学的特质、文化的滋味”。
关键词
文言文 言意共生 有滋有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教授说:“中国几千年的语文都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是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的话语和篇章。”可见,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设计丰富多彩的“言”“意”互转的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寻语言意义,进行文字表达、思维训练、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承,从而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此,笔者尝试着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比较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想象性阅读、拓展性阅读等活动,以期在文言文的课堂上能上出“语文的味道、文学的特质、文化的滋味”。
一、以诵读品味为重点,进行比较性阅读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组成每篇文言文的字词都是学生通晓文意、把玩文趣、学习文法的基石。文言文阅读教学需重视品味词句。从文言文的形式来看,诗词曲赋铭等都讲究章法布局,具有朗朗上口的节奏,抑扬顿挫的音律,奇偶相生的句式——这些同样是适宜诵读的标志。教者需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并与诵读有机结合,促进知识的生成,在品味诵读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陋室铭》时,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者设计了两处比较阅读。教者先让学生把“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陋了)”这句现代汉语翻译成文言文。师生逐词翻译,很快译了出来。此时,教者提出了疑问:我也能翻译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高”。那么,“德馨”好还是“德高”好呢?为什么?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后发现:“馨”是押韵的,而“高”不押韵;“馨”从嗅觉上看,有一种香气弥漫开来的感觉,道德是抽象的,把道德写成能闻到的香气,一下就形象起来了。教者做了拓展延伸,引用“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一句让学生知道,写人也可以用花,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用花来喻己,所以刘禹锡说“惟吾德馨”是很有道理的。这样的比较阅读能引导学生发现韵文的特点,同时体会“馨”字的妙处,让学生深刻理解内在的滋味。
文言文诵读是教学上重要的抓手。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变化对于传情达意的影响,教者将词句赏析和诵读教学进行有机联系。教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和改后文字,师生同读,整个课堂显得趣味盎然。学生在朗读中体悟变化,进而领会其他语句所蕴含的情感。以诵读品味为重点,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反复揣摩品味,体会文言文课堂上特有的味道,体验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二、以文意补白为燃点,进行思辨性阅读
在文本留白处设计思辨性的题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中思考文本最合理的可能性。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教者分析人物形象,两次用了“文意选择填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閱读。
第一次文意补白是在分析“友人”形象时,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结合生活经验去分析人物形象,教者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风格和人物的性格情感,选择补充人物的语言。文本中为“客问元方:‘尊君在不?’”,教者让学生在“喂”和“请问”中选择一个问话前的招呼语。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赞成用“喂”的学生认为:文本中的友人骂了元方的父亲,在那个注重礼仪的年代,他随口便骂,可见性格暴躁。赞成用“请问”的学生则认为:友人用“尊君”这一称呼,表明他是讲礼貌的人,尽管一时冲动骂了陈太丘,可后面又向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道歉,看得出他是一个知错就改、洒脱率真之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陈太丘这一人物形象也更为立体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次文意补白是在分析元方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分析了“友人”这一人物形象后,教者追问学生“元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学生就此回答,可能无法激发出深入探究文本的兴趣,难以激活思维,也就不能深入文本进行对话。教者仍然让学生选择元方回答时的招呼语,即针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一句,让学生在“非也”和“非也,非也”之间选择一个招呼语补充到文本中。
这个问题成了学生思考的抓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带着问题重新投入到文本学习中,抓住关键语句形成自己的观点。赞成“非也,非也”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表达语气委婉和气,是给对方留有面子,从“君”“家君”等表达可以看出元方是有礼貌的,况且一个七岁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能够条理清晰,显然是受到当时的文化熏陶,可见元方的表达会更加注意分寸。而赞成“非也”的学生则进行了有力反驳:当时的元方应该是很生气的,友人迟到还骂他父亲,他在回答友人时语气应是坚定的,文本后面也提到友人下车道歉,元方“入门不顾”,可见他是一个率性的人,走得如此洒脱,说话也会很果断。学生提到了“率性”“洒脱”等词,教者顺势提及当时的魏晋之风,引导学生去读《世说新语》。
以文意补白为燃点,让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充分深入地对话,为友人和元方的性情而争论。学生在品咂语言的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广阔的传统文化。这样有滋有味的文言文学习,呵护了七年级学生初学文言文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其他文言文学习中去。
三、以配乐朗诵为“促点”,进行想象性阅读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却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不能通过教学媒体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教者在文言文教学时可以有效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陋室铭》一文中有作者的自得之情,有雅趣,有欣悦,也有豪气。通过对文意的理解和人物的解读,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的这些情感。此时,教者可以借助音乐的形式去凸显这些情感的作用,并用声音去表现这种情感。教者在配乐朗诵中选取了《金蛇狂舞》和《渔舟晚歌》,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为朗诵配乐。学生在比较中自然地感受到了刘禹锡的雅趣,同时能发现音乐背后蕴藏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音乐选好后,教者再次播放,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一名学生在音乐背景声中的朗读。抛开意义、情感不论,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特质,所以声音的婉转是完全可以传递出文言韵味的。清雅的音乐和着一名学生的动情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的画面,与刘禹锡对话,与素琴对话,与金经对话,与苔痕对话。音乐与朗读唤醒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唤醒了学生的文化美感,促進了学生的情感生成。这名学生的声音比音乐还绵长、清澈,朗读和音乐相得益彰。学生在配乐朗诵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穿越千年,看到了一间小屋,一架古琴,一帘青色,几卷经书;闻到了淡淡草味,点点墨香;听到了高雅的琴声,鸿儒的高谈。在听读中逐步理解刘禹锡的生活意趣后,学生也会受到熏陶、感染,诗性品格和气质一定会潜滋暗长,逐步生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意趣。
以配乐朗诵为“促点”进行想象性阅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文字背后的画面、声响以及各式滋味,进而领悟到文字可以是一场游历,也可以是一场对话,更可以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教者充分利用声光色,向学生展现出文学作品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打通作者和学生的情感空间,在对画面的想象中共同走进古代文化所营造的精神家园。学生在斟酌作者复杂情愫的同时,也有了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吐故纳新,得到了升华。
四、以内外勾连为难点,进行拓展性阅读
王荣生教授说过,古诗文学习的落脚点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反思。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充分交代写作背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进而从宏观角度理解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欣赏过非凡的雪景图之后,教者带领学生探究这个不凡的赏雪人——张岱。教者先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在文本中了解张岱,再投影出示《陶庵梦忆》散文集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大起大落的无常命运,使张岱彻头彻尾地看透了尘世,“恨”和“空”便成了他心理上的两大基石。教者顺势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历史中,很多像张岱、苏轼、刘禹锡这样的传统文人,都在穷与达之间起伏。而在起伏中能最终找到自己生命价值的存在,这其中就有“道”的传承。此时,教者已经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继续推荐课后相关阅读文章,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以内外勾连为难点,进行拓展性阅读,以拓展促进境界的生成,引导学生的心灵触角伸向生活的远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师生通过课内外勾连的拓展性阅读,一起寻找文化脉络,感受文人乐趣,共同开辟审美通道,进一步升华精神境界。
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做到文言合一,言意共生,教者需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寻语言的意义和文化的感悟。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反复朗读、品味、揣摩、思考,在言和意之间来回感悟,揭示文本在意蕴和形式上的奥妙,体会文言文特有的味道,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
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设计丰富多彩的“言”“意”互转的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寻语言的意义和文化的感悟。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比较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想象性阅读和拓展性阅读等活动,有助于把课上出“语文的味道、文学的特质、文化的滋味”。
关键词
文言文 言意共生 有滋有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教授说:“中国几千年的语文都不仅仅是语言形式,而是带着思想、载负情感、富有文化、凝聚美感的话语和篇章。”可见,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设计丰富多彩的“言”“意”互转的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寻语言意义,进行文字表达、思维训练、文学审美和文化传承,从而有效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此,笔者尝试着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比较性阅读、思辨性阅读、想象性阅读、拓展性阅读等活动,以期在文言文的课堂上能上出“语文的味道、文学的特质、文化的滋味”。
一、以诵读品味为重点,进行比较性阅读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组成每篇文言文的字词都是学生通晓文意、把玩文趣、学习文法的基石。文言文阅读教学需重视品味词句。从文言文的形式来看,诗词曲赋铭等都讲究章法布局,具有朗朗上口的节奏,抑扬顿挫的音律,奇偶相生的句式——这些同样是适宜诵读的标志。教者需善于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并与诵读有机结合,促进知识的生成,在品味诵读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陋室铭》时,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者设计了两处比较阅读。教者先让学生把“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陋了)”这句现代汉语翻译成文言文。师生逐词翻译,很快译了出来。此时,教者提出了疑问:我也能翻译成“斯是陋室,惟吾德高”。那么,“德馨”好还是“德高”好呢?为什么?学生经过比较分析后发现:“馨”是押韵的,而“高”不押韵;“馨”从嗅觉上看,有一种香气弥漫开来的感觉,道德是抽象的,把道德写成能闻到的香气,一下就形象起来了。教者做了拓展延伸,引用“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一句让学生知道,写人也可以用花,很多文人雅士都喜欢用花来喻己,所以刘禹锡说“惟吾德馨”是很有道理的。这样的比较阅读能引导学生发现韵文的特点,同时体会“馨”字的妙处,让学生深刻理解内在的滋味。
文言文诵读是教学上重要的抓手。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变化对于传情达意的影响,教者将词句赏析和诵读教学进行有机联系。教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和改后文字,师生同读,整个课堂显得趣味盎然。学生在朗读中体悟变化,进而领会其他语句所蕴含的情感。以诵读品味为重点,学生在比较性阅读中反复揣摩品味,体会文言文课堂上特有的味道,体验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二、以文意补白为燃点,进行思辨性阅读
在文本留白处设计思辨性的题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在自由辩论中思考文本最合理的可能性。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教者分析人物形象,两次用了“文意选择填空”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閱读。
第一次文意补白是在分析“友人”形象时,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结合生活经验去分析人物形象,教者设计了一道题目,让学生结合文本语言风格和人物的性格情感,选择补充人物的语言。文本中为“客问元方:‘尊君在不?’”,教者让学生在“喂”和“请问”中选择一个问话前的招呼语。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赞成用“喂”的学生认为:文本中的友人骂了元方的父亲,在那个注重礼仪的年代,他随口便骂,可见性格暴躁。赞成用“请问”的学生则认为:友人用“尊君”这一称呼,表明他是讲礼貌的人,尽管一时冲动骂了陈太丘,可后面又向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道歉,看得出他是一个知错就改、洒脱率真之人。通过学生之间的争辩,陈太丘这一人物形象也更为立体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次文意补白是在分析元方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分析了“友人”这一人物形象后,教者追问学生“元方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学生就此回答,可能无法激发出深入探究文本的兴趣,难以激活思维,也就不能深入文本进行对话。教者仍然让学生选择元方回答时的招呼语,即针对“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一句,让学生在“非也”和“非也,非也”之间选择一个招呼语补充到文本中。
这个问题成了学生思考的抓手。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带着问题重新投入到文本学习中,抓住关键语句形成自己的观点。赞成“非也,非也”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表达语气委婉和气,是给对方留有面子,从“君”“家君”等表达可以看出元方是有礼貌的,况且一个七岁的孩子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时能够条理清晰,显然是受到当时的文化熏陶,可见元方的表达会更加注意分寸。而赞成“非也”的学生则进行了有力反驳:当时的元方应该是很生气的,友人迟到还骂他父亲,他在回答友人时语气应是坚定的,文本后面也提到友人下车道歉,元方“入门不顾”,可见他是一个率性的人,走得如此洒脱,说话也会很果断。学生提到了“率性”“洒脱”等词,教者顺势提及当时的魏晋之风,引导学生去读《世说新语》。
以文意补白为燃点,让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充分深入地对话,为友人和元方的性情而争论。学生在品咂语言的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探究语言文字背后广阔的传统文化。这样有滋有味的文言文学习,呵护了七年级学生初学文言文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其他文言文学习中去。
三、以配乐朗诵为“促点”,进行想象性阅读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使用了多媒体,却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不能通过教学媒体促进学生情感的生成。教者在文言文教学时可以有效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如《陋室铭》一文中有作者的自得之情,有雅趣,有欣悦,也有豪气。通过对文意的理解和人物的解读,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了作者的这些情感。此时,教者可以借助音乐的形式去凸显这些情感的作用,并用声音去表现这种情感。教者在配乐朗诵中选取了《金蛇狂舞》和《渔舟晚歌》,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为朗诵配乐。学生在比较中自然地感受到了刘禹锡的雅趣,同时能发现音乐背后蕴藏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音乐选好后,教者再次播放,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一名学生在音乐背景声中的朗读。抛开意义、情感不论,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特质,所以声音的婉转是完全可以传递出文言韵味的。清雅的音乐和着一名学生的动情朗读,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历史的画面,与刘禹锡对话,与素琴对话,与金经对话,与苔痕对话。音乐与朗读唤醒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唤醒了学生的文化美感,促進了学生的情感生成。这名学生的声音比音乐还绵长、清澈,朗读和音乐相得益彰。学生在配乐朗诵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穿越千年,看到了一间小屋,一架古琴,一帘青色,几卷经书;闻到了淡淡草味,点点墨香;听到了高雅的琴声,鸿儒的高谈。在听读中逐步理解刘禹锡的生活意趣后,学生也会受到熏陶、感染,诗性品格和气质一定会潜滋暗长,逐步生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意趣。
以配乐朗诵为“促点”进行想象性阅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文字背后的画面、声响以及各式滋味,进而领悟到文字可以是一场游历,也可以是一场对话,更可以是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教者充分利用声光色,向学生展现出文学作品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打通作者和学生的情感空间,在对画面的想象中共同走进古代文化所营造的精神家园。学生在斟酌作者复杂情愫的同时,也有了酣畅淋漓的情感体验。学生的生命在课堂上吐故纳新,得到了升华。
四、以内外勾连为难点,进行拓展性阅读
王荣生教授说过,古诗文学习的落脚点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反思。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充分交代写作背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进而从宏观角度理解作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欣赏过非凡的雪景图之后,教者带领学生探究这个不凡的赏雪人——张岱。教者先让学生充分解读文本,在文本中了解张岱,再投影出示《陶庵梦忆》散文集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大起大落的无常命运,使张岱彻头彻尾地看透了尘世,“恨”和“空”便成了他心理上的两大基石。教者顺势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历史中,很多像张岱、苏轼、刘禹锡这样的传统文人,都在穷与达之间起伏。而在起伏中能最终找到自己生命价值的存在,这其中就有“道”的传承。此时,教者已经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继续推荐课后相关阅读文章,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以内外勾连为难点,进行拓展性阅读,以拓展促进境界的生成,引导学生的心灵触角伸向生活的远方,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师生通过课内外勾连的拓展性阅读,一起寻找文化脉络,感受文人乐趣,共同开辟审美通道,进一步升华精神境界。
文言文阅读教学要做到文言合一,言意共生,教者需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探寻语言的意义和文化的感悟。学生在活动中走进文本,反复朗读、品味、揣摩、思考,在言和意之间来回感悟,揭示文本在意蕴和形式上的奥妙,体会文言文特有的味道,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