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寂幽冷里萌发着一线生机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鹿柴》这首诗通过特定的景物描写,表现了空寂幽冷里萌发着一线生机的境界,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反映出唐人阔大的心胸以及协和的心境。这种情感特征和表现手法都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鹿柴》
  境界
  以画法入诗
  禅意的介入
  空寂幽冷
  一线生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鹿柴》是王维《辋川集》里的一首诗,写的是空山中看不见人,只是偶尔听到几声人语,阳光透过树木浓密的树叶,在地面的青苔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种诗情和画意相结合的景色的确给我们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但是倘若深究下去,不难发现这景色其实是空寂幽冷的,但空寂幽冷中萌发着一线生机,才使我们感到这境界幽美,值得体悟。
  首先,从境界上来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偌大一个空山偶尔听到几声人语,却看不见人,可见林深茂密,几声人语之后,便是一片寂静,可见境界之深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也是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的写法。《鹿柴》这首诗中本来就看不见人,人语之后是一片无边的沉寂,身处幽林中,人们更多的感觉恐怕是幽冷和孤独,甚至有点害怕。“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深林里偶然一缕斜阳照到青苔上,暂时给人一种安慰和喜悦,但这缕斜阳过一会儿就没有了,深林显得更加幽暗,同时这里有一缕斜阳,别处恐怕没有,因而整个深林是幽暗的。另外,阳光恰好照到青苔上。有青苔,说明这里缺少阳光,更加表明深林的幽暗,并且很少人走。青苔的“青”是冷色调,给人一种阴冷的感觉,经阳光一照,暂时给人感觉还不太阴冷,可能还给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喜悦,但暂时的有光会反衬出深林长时无光。光照之后,人们自然而然想到其他地方有许多这样的青苔,愈加觉得幽冷。以上可以看出,整个境界是空寂幽冷的。但认识仅到此为止,还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深入下去,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在这空寂幽冷中萌发着一线生机。深林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使我们感到深林里还有其他人存在,自己不是绝对的孤独,心中仍有一线希望,这空寂的深林只是空寂,而不是死寂、枯寂,等一下说不定还能碰上一个人。照到青苔上的一缕斜阳虽然转瞬即逝,但它还有来的可能,它给人暂时的安慰和喜悦后还会留给人一点希望,使人的心不会走向死灭。青苔虽然是阴冷的事物,但它毕竟是有生命的,是活生生的事物,充满了生命力,说明这幽冷的深林里萌发着生机,有生命的存在,而不是生命的真空。所以说,从境界上看,这首诗是空寂幽冷里萌发着一线生机。也正是因为这一线生机,提高了作品的品位,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其次,从以画法入诗来看。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掩卷思之,好像眼前浮现出这幅画来。作者摄取了空山、人语、青苔、深林、一缕斜阳这些景物,整个画面是静的,并充满了一线生机。“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阳光透过树木浓密的树叶,在地面的青苔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亮点很显眼,但四周是暗淡的。青苔阴寒的底色笼上了一层阳光,通过阳光与青苔,光区与幽暗周边的对照,突出山林的深晦、幽冷。可见,作者辩证地处理这些景物的关系,辩证地运用线条黑色,构成他心灵中的画境,让人感到平淡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作者用诗画结合的高超手段把空寂幽冷里萌发着一线生机的境界再现出来,虽是常景,却又超出常景。
  最后,从禅意的介入来看。作者写幽冷的山林中来了一种光照,空寂的深林里偶尔传来几声人语,而宇宙就像这深林一样是那样的深邃、空远,好像一切都融化在这寂静和幽深之中,给人从此岸世界通向彼岸世界,从刹那通向永恒,从有限通向无限的感觉,作者仿佛在现实,仿佛又是在精神。这种禅悟把精神境界升华了,使认识得到飞跃,使景物具有禅意,从而有了更高一层的美感。禅意使这个境界更加空寂幽冷,但“空而不空”,作者又敏锐感受到人语、一缕阳光、苔藓的勃勃生机,因而没有走向空虚和幻灭,而恰好处在了现实事物和禅意的临界点上,是作者一种精神的追求与净化。
  《鹿柴》这首诗通过特定的景物描写,表现了空寂幽冷里萌发着一线生机的境界,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即使空寂幽冷的环境也写得有生机,清幽自然,而不萧条寂寞,表现出唐人阔大的心胸、协和的心境。这种情感特征和表现手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齐占珍(1979- ),男,安徽枞阳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于枞阳县会宫中学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能从中国花鸟画的角度看到意境的深度性,人们内心的状态在膨胀。而且,我们可以在中国花鸟画中更好地表现出内心的想法。我们在花鸟画的领域中进行体会,可以发现构图在花鸟画中的灵活性特别大,而且表达性特别的强。我认为,这将赋予一种新的生命力在其中。  关键词:构图 花鸟画 意境  中国花鸟画一直都是艺术家在情趣与审美上的追求。从古到今,艺术家都在传统的基础上探寻着古人所拥有的那份平静感和意境高度的
期刊
摘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把如何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不断强化大学生党员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质量保障 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定语从句在高考卷中的大幅度比例的考查和应用出发,分析了语法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体现了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定语从句 单项选择 完形填空 阅读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因此,近几年来英语教学界就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抽样调研,实证分析当前河北省清河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农民道德观的重大现实意义,进而提出具体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观 长效机制  一、农民道德建设现状  (一)农民社会公德建设现状  新农村建设尤其是新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当前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通过调查河北省清河县的15
期刊
我校自2008年被列为河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学校之后,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两年来的实践证明,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学生积极、主动、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笔者现将近两年来我校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规范管理,夯实课程实施根基  (一)统筹规划,构建扎实的管理指导网络  两年来,学校一直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
期刊
新课程改革发展了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更加关注学生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这是对应试教育下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的巨大变革,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还学生以发现与创造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现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对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浅谈如下几点
期刊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的品德、乐于探究的性格、热爱生活的态度为目标,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再去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所以《品德与生活》就要回归生活,给学生开放自主的空间,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放飞思维、感悟生活,进而智慧地生活、创意地生活。一、回归生活,拓宽学习渠道,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空间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
期刊
一、教材解析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是聪明豆绘本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勾画了一个善良的巨人乔治把买来的新衣服送给了需要帮助的小动物的故事。乔治真心愿意帮助别人,在每次送出新衣服帮助小动物后,都觉得很快乐。整本书故事情节丰富,但结构复迭,图画主次分明,并配以简洁文字,适合引领低年级小学生走向课外阅读之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师生共同阅读,观察图画,大胆想象,创编故事等方法引导一年级学生按照一定
期刊
摘要: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新的教学观念的冲击下,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特别是品德教师要做的不是拼命地往学生的脑子里塞东西,而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于参与,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品德教学焕发它应有的光彩和有效力。  关键词:小学品生品社学科 学习意识 积极性  面对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品生品社学科教学,
期刊
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三角形》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一个单元。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必须结合已经积累的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我在设计“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进行了以“活动式”为主的教学尝试。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