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动机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尝试提出激励后进学生的方法。
【关键词】后进生 动机 强化 归因 情感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2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in major motivation theories, this paper tries proposing some pract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tivation of backward students.
Key words: backward students; motivation; reinforcement; attribution; affection
1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每个班都存在一小部分后进学生。他们学习吃力,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这种状况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毕业、工作,对他们的个性、心理发展也不利。绝大数后进学生智力并不差,但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用“动机”这个词来解释个体发出能量与冲动,指导个体将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并维持这一行为的种种内部状态与过程。学习动机是在语言学习诸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武和平 2001)。概括说来,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界已确认的主要动机因素有几大类: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期望值和效价、目标定向、结果归因、学习目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等(秦晓晴、文秋芳 2002)。
2 后进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致后进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1)情感障碍:由于家庭不和或重大变故,感到孤独、沮丧,又不会自我调节,没有心情学习。或在恋爱、交友上遇到了挫折,产生沮丧、紧张的情绪,影响了学习。
(2)缺乏目标:对学习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一遇到困难就泻气,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3)松懈心理:考上大学后,产生可以轻松轻松的想法,于是出现不适应和落后。
(4)受挫能力差:有的学生中学时名列前茅,而在大学落后于他人。由于受挫能力差,产生了紧张和焦虑情绪,学习成绩下滑。
(5)自我冲突:将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造成了不满情绪,思想波动很大,心理不稳定,学习受到了影响。
(6)英语基础差:本身英语并非强项,由于报考其他专业分数不够,被调配到英语专业,或由于父母的要求而被动地选择了英语专业,学习难以跟上进度。
3 心理学的相关启示
心理学用多种理论模式来解释动机这一动态心理过程(武和平 2001)。本文尝试讨论和借鉴以下四种理论模式:
3.1 Skinner的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Skinner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种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正强化奖励好的行为,通过负强化惩罚那些不好的行为。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所以应以正强化为主。(Schwartz, 1989)
3.2 Wein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Weiner认为个人对行为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分析影响着他的行为。他将失败的原因归为三个维度:(1)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包括能力、努力、个性等,外归因包括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2)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能力、个性、家庭环境、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运气则是不稳定的。(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努力等原因属于可以控制归因,而运气属于不可控制的归因。(Weiner 1979)学生若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任务难和能力差,会降低其学习动机;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可控的因素如不够努力等,则可能提高其学习动机。
3.3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theory of the hierarchy of needs)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首创了需要层次论。他指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以下5个层次: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即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住所等。(2)安全需要(needs for security and safety),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指人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求和欲望。(3)爱与归属的需要(needs for love and feelings of belonging),指人在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求和欲望。(4)尊重需要(needs for self-esteem),指人在受人尊重方面如地位、认可和关注方面的需要,以及在自我尊重方面的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指人在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抱负等方面的需要。如果较低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会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产生不良干扰(Maslow 1970)。
3.4 Lewin的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ies)
Lewin(1936)认为,人们完成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和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人们受到激励的程度(激励力)取决于经其努力后取得的成果的价值(效价)与他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看法(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激励力(force, weighted valence)=效价(valence)×期望值(subjective probability)。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认为某件事的价值越大,实现的可能性越高,那么他的动机就越强。
4 后进学生激励方法
4.1 创造成功的机会,强化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Skinner的强化理论,如果学生在取得进步后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正强化),他就很有可能会更加努力,重复这一正确的行为。
4.1.1 课堂上从点滴做起,培养成就感
课堂上,当后进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把机会留给他,并且不论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都要给予大力表扬,表扬他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同时,教师要故意提问一些后进学生能回答的问题,再加以表扬。教师在安排后进生做duty report时,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以便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笔者曾尝试此法,效果很好。
4.1.2 发掘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其成功体验
后进学生往往在英语学习上缺少表现机会,教师应多了解、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提供他们表现的机会,增加其自信,进而推动英语学习本身。例如有些后进生英语不好,但乐感很好,喜欢欧美流行歌曲,教师可通过教唱英语歌曲来让他们一展歌喉。有的学生英文字很漂亮,可安排他们参与英语墙报的书写编辑工作。有的学生擅长体育、绘画、或对汽车感兴趣,教师上课遇到相关的话题时,可以有意提问他们,让他们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
4.2 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后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与他们对学习结果的不正确归因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在失败时常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于是,他们会对自己感到失望,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努力不足、缺乏知识或方法错误。同时,在后进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以增强学生的满意感和胜任感。
4.3 满足后进学生对爱、归属和自尊的需要,激励他们自我实现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较低层的对安全、爱与归属和自尊的需要没有满足,会干扰对知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进学生常感到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并且怕被教师挖苦、嘲笑,在同学中间有自卑心理,感到紧张、不安、孤独。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后进学生沟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创造一个惬意的语言学习环境,并把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
4.4 采取异步教育法,给后进学生设定适合的目标
期望—价值理论的启示是:教师给学生设定的努力目标和学习任务不能让他们感到难以达到,而应切合他们的现有水平。因此,对后进学生就要采取异步教育,根据他们不同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标准,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赵巧红 1999)。教师出题要既有基础题,又有拔高题,从而使后进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后进生的评分标准可以灵活一些,如果这名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可以给他及格的分数。这样使后进学生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成果。同时,建议他们展开自我比较、自我竞赛,而不去和学习领先的学生攀比。
5 结束语
帮助后进生摆脱困境、提高学习动机并非一日之功。教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细心和恒心等多种品质才行。为使他们少走弯路,渡过充实、愉快的大学生活,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的重要职责,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只有全班学生都获得了进步,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参考文献
[1]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Lewin, K.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M]. New York: McGraw Hill. 1936
[3] 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4] Schwartz, B.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Behavior (Third Edition) [M]. W.W.Norton & Company. 1989
[5] Weiner, B.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9
[6] 房秀全,何阿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 郝玫,郝若平.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
[8] 何良光.大学生挫折容忍力的培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9] 赵巧红.浅谈英语学习中差生之问题与教育对策[J].中国学校教育研究.1999.
【关键词】后进生 动机 强化 归因 情感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2-00-02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in major motivation theories, this paper tries proposing some practical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tivation of backward students.
Key words: backward students; motivation; reinforcement; attribution; affection
1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每个班都存在一小部分后进学生。他们学习吃力,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且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这种状况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毕业、工作,对他们的个性、心理发展也不利。绝大数后进学生智力并不差,但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上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用“动机”这个词来解释个体发出能量与冲动,指导个体将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的目的,并维持这一行为的种种内部状态与过程。学习动机是在语言学习诸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武和平 2001)。概括说来,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界已确认的主要动机因素有几大类: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期望值和效价、目标定向、结果归因、学习目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等(秦晓晴、文秋芳 2002)。
2 后进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致后进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
(1)情感障碍:由于家庭不和或重大变故,感到孤独、沮丧,又不会自我调节,没有心情学习。或在恋爱、交友上遇到了挫折,产生沮丧、紧张的情绪,影响了学习。
(2)缺乏目标:对学习采取得过且过的态度,一遇到困难就泻气,不能发挥自己的潜力。
(3)松懈心理:考上大学后,产生可以轻松轻松的想法,于是出现不适应和落后。
(4)受挫能力差:有的学生中学时名列前茅,而在大学落后于他人。由于受挫能力差,产生了紧张和焦虑情绪,学习成绩下滑。
(5)自我冲突:将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造成了不满情绪,思想波动很大,心理不稳定,学习受到了影响。
(6)英语基础差:本身英语并非强项,由于报考其他专业分数不够,被调配到英语专业,或由于父母的要求而被动地选择了英语专业,学习难以跟上进度。
3 心理学的相关启示
心理学用多种理论模式来解释动机这一动态心理过程(武和平 2001)。本文尝试讨论和借鉴以下四种理论模式:
3.1 Skinner的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Skinner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operant conditioning),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这种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在教学上,教师可以通过正强化奖励好的行为,通过负强化惩罚那些不好的行为。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所以应以正强化为主。(Schwartz, 1989)
3.2 Wein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Weiner认为个人对行为成功或失败原因的分析影响着他的行为。他将失败的原因归为三个维度:(1)内归因和外归因。内归因包括能力、努力、个性等,外归因包括难度、运气、家庭条件等。(2)稳定的归因和不稳定的归因。能力、个性、家庭环境、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运气则是不稳定的。(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努力等原因属于可以控制归因,而运气属于不可控制的归因。(Weiner 1979)学生若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任务难和能力差,会降低其学习动机;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可控的因素如不够努力等,则可能提高其学习动机。
3.3 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theory of the hierarchy of needs)
美国心理学家Maslow首创了需要层次论。他指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依次为以下5个层次:
(1)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即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食物、水、住所等。(2)安全需要(needs for security and safety),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指人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求和欲望。(3)爱与归属的需要(needs for love and feelings of belonging),指人在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求和欲望。(4)尊重需要(needs for self-esteem),指人在受人尊重方面如地位、认可和关注方面的需要,以及在自我尊重方面的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指人在自我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取得成就和实现理想抱负等方面的需要。如果较低级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等)得不到满足,那么就会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产生不良干扰(Maslow 1970)。
3.4 Lewin的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ies)
Lewin(1936)认为,人们完成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和对这一任务所赋予的价值决定的。人们受到激励的程度(激励力)取决于经其努力后取得的成果的价值(效价)与他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看法(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激励力(force, weighted valence)=效价(valence)×期望值(subjective probability)。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认为某件事的价值越大,实现的可能性越高,那么他的动机就越强。
4 后进学生激励方法
4.1 创造成功的机会,强化后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根据Skinner的强化理论,如果学生在取得进步后得到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正强化),他就很有可能会更加努力,重复这一正确的行为。
4.1.1 课堂上从点滴做起,培养成就感
课堂上,当后进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教师应把机会留给他,并且不论回答的正确还是错误都要给予大力表扬,表扬他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同时,教师要故意提问一些后进学生能回答的问题,再加以表扬。教师在安排后进生做duty report时,可以对他们进行辅导,以便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笔者曾尝试此法,效果很好。
4.1.2 发掘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增强其成功体验
后进学生往往在英语学习上缺少表现机会,教师应多了解、观察他们,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长处,提供他们表现的机会,增加其自信,进而推动英语学习本身。例如有些后进生英语不好,但乐感很好,喜欢欧美流行歌曲,教师可通过教唱英语歌曲来让他们一展歌喉。有的学生英文字很漂亮,可安排他们参与英语墙报的书写编辑工作。有的学生擅长体育、绘画、或对汽车感兴趣,教师上课遇到相关的话题时,可以有意提问他们,让他们在全班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
4.2 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后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与他们对学习结果的不正确归因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在失败时常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脑袋笨。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于是,他们会对自己感到失望,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努力不足、缺乏知识或方法错误。同时,在后进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以增强学生的满意感和胜任感。
4.3 满足后进学生对爱、归属和自尊的需要,激励他们自我实现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较低层的对安全、爱与归属和自尊的需要没有满足,会干扰对知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进学生常感到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并且怕被教师挖苦、嘲笑,在同学中间有自卑心理,感到紧张、不安、孤独。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后进学生沟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创造一个惬意的语言学习环境,并把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
4.4 采取异步教育法,给后进学生设定适合的目标
期望—价值理论的启示是:教师给学生设定的努力目标和学习任务不能让他们感到难以达到,而应切合他们的现有水平。因此,对后进学生就要采取异步教育,根据他们不同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评价标准,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赵巧红 1999)。教师出题要既有基础题,又有拔高题,从而使后进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后进生的评分标准可以灵活一些,如果这名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可以给他及格的分数。这样使后进学生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成果。同时,建议他们展开自我比较、自我竞赛,而不去和学习领先的学生攀比。
5 结束语
帮助后进生摆脱困境、提高学习动机并非一日之功。教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细心和恒心等多种品质才行。为使他们少走弯路,渡过充实、愉快的大学生活,教师要时刻记得自己的重要职责,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只有全班学生都获得了进步,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参考文献
[1]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 Lewin, K. Principles of topological psychology [M]. New York: McGraw Hill. 1936
[3] Maslow, A. H.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M].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4] Schwartz, B.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Behavior (Third Edition) [M]. W.W.Norton & Company. 1989
[5] Weiner, B. A theory of motivation for some classroom experienc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79
[6] 房秀全,何阿荣.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教育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 郝玫,郝若平.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2).
[8] 何良光.大学生挫折容忍力的培养[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9] 赵巧红.浅谈英语学习中差生之问题与教育对策[J].中国学校教育研究.1999.